跄拼音?跄路读音

牵着乌龟去散步 拼音 78 0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跄拼音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跄路读音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踉踉跄跄怎么拼音
  2. 跄的词语有哪些
  3. 跄怎么读
  4. 踉踉跄跄的拼音怎么读
  5. 踉踉跄跄的拼音
  6. 踉和跄的拼音和词语
  7. 跄的拼音

一、踉踉跄跄怎么拼音

踉踉跄跄的拼音是liáng liáng qiàng qiàng。

踉踉跄跄是一个形容词,通常用来描述人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这个词在中文中常用于形容人因为疲劳、醉酒、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步履不稳。

1.拼音构成:这个词由两个音节组成,每个音节都有特定的声母和韵母。在发音时,要注意声调的准确性,以正确表达这个词的含义。

2.语境应用:踉踉跄跄通常用于描述一种较为夸张的状态,比如一个人在酒后或者疲惫不堪时,步履蹒跚,摇摇晃晃。此外,在文学作品或电影中,也经常用这个词语来塑造人物的形象。

3.汉字写法:该词语的汉字写法也是需要注意的。正确的书写有助于准确理解和运用这个词。

总的来说,掌握词语的拼音和含义对于准确表达思想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以便更好地与他人交流。

二、跄的词语有哪些

1、蹴跄、浪跄、跄逾、跄跪、跄济、跄地、济跄、凤跄、踉跄、跄扬、跄跻、跄捍、跄跄、抹跄、鸾跄、趋跄、跄踉、跄跄济济、踉踉跄跄、跻跻跄跄、央央跄跄、跄跄跻跻、济济跄跄、跌跌跄跄

2、拼音qiāng qiàng注音ㄑ一ㄤㄑ一ㄤˋ繁体跄

3、五笔KHWB仓颉RMOSU郑码JIOY四角68112结构左右电码6461区位8536统一码8DC4笔顺丨フ一丨一丨一ノ丶フフ

4、⒈〔踉(liàng)跄〕见“踉2”。

5、跄字UNICODE编码U+8DC4,10进制: 36292,UTF-32: 00008DC4,UTF-8: E8 B7 84。

6、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三、跄怎么读

[qiāng]解释:1.〔跄跄〕形容行走合乎礼节。 2.(跄)

[qiàng]解释:1.〔踉(liàng)跄〕见“踉2”。

踉跄,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liàng qiàng,指的是走路不稳,也作蹡踉。出自韩愈《赠张籍》:“君来好呼出,踉跄越门限。”

意义:走路不稳:一个~,险些跌倒。也作踉蹡。踉踉跄跄。

出自:君来好呼出,踉跄越门限。——韩愈《赠张籍》

示例:1: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施耐庵“水浒传-林冲棒打洪教头”

2:蔡东藩《清史演义》第三回:“少顷,喘息已定,各部兵亦逐渐趋集,约略检点,三停里少了一停,自己部下,且丧失一半;正在垂头丧气,忽见一人踉跄奔入,……”

字义:踉(liàng):跳跃〔跳踉〕。

四、踉踉跄跄的拼音怎么读

1、踉踉跄跄的拼音:[ 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 ]

2、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2008年9月,中国台湾地区确定中文译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为采用“汉语拼音”,涉及中文音译的部分,都将要求采用汉语拼音,自2009年开始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3、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汉语普通话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转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五、踉踉跄跄的拼音

"踉踉跄跄"的拼音是"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其中,"liàng"和"qiàng"的声调为第四声。这个词组形容人行走时不稳定、摇摆的样子,用来形容行走步态的不稳定或不协调。

"踉踉跄跄"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人行走时不稳定、摇摆的样子。它通常表示一个人走路的笨拙或不协调,常常伴随着摇晃、摔倒或无法保持平衡的动作。以下是一些与"踉踉跄跄"相关的词组和表达方式:

1.蹒跚(pán shān):形容因体力或伤病原因走路摇摇晃晃、缓慢不稳。

-他蹒跚地走过大街。(He walked down the street unsteadily.)

2.摇摇晃晃(yáo yáo huǎng huǎng):表示行走时不稳定、晃动。

-她喝醉了,摇摇晃晃地走着。(She was drunk, walking unsteadily and swaying.)

3.蹒跚学步(pán shān xué bù):指幼儿刚刚开始学习走路时的摇摇晃晃的步态。

-孩子学会走路后,蹒跚学步的样子很可爱。(After the child learned to walk, their toddling gait was very cute.)

4.踉跄不稳(liàng qiàng bù wěn):形容行走时不稳定、摇摇晃晃。

-他受伤后,踉跄不稳地走出医院。(After his injury, he walked unsteadily out of the hospital.)

这些词组和表达方式可以帮助您更准确地描述人行走时的不稳定状态。请根据具体的语境和描述需要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

六、踉和跄的拼音和词语

踉和跄都是汉字的发音,在拼音中分别对应liàng和qiàng,两者意思有所不同。

踉:liàng,表示身体因为失去平衡而向前倒或者快速有节奏地跳动,如“跌跌跄跄”,“踉跄”。

跄:qiàng,表示因为脚步不稳,身体向前或向旁边倾斜的动作,如“踉跄”,“跄踉”。

踉跄,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liàng qiàng,指的是走路不稳,也作蹡踉。

根据拼音的发音和意思,踉和跄都能单独使用,也可以组成完整的词语“踉跄”,表示步子踉跄不稳地走路,失去平衡的动作。

1、父亲年事已高,行走时常常踉跄。

2、获得好消息的他高兴地踉跄了几步。

3、滑倒后,他脚步踉跄地继续前进。

4、酒后他踉跄着回家,显然已经醉得非常厉害。

5、因为平衡感不好,他走路时总是一脚前一脚后地踉跄着。

6、她在黑暗中踉跄着走,几乎跌倒在地上。

7、掉下来的石子砸在她的脚上,她踉跄了一下。

8、婴儿刚学走路时,总是踉跄摇摆,摔倒很多次。

跄拼音?跄路读音-第1张图片-

9、球场上,运动员经常踉跄着跑步,体现了他们的努力和拼搏精神。

10、因为手臂在包里,她走路踉跄了一下,差点跌倒在地。

七、跄的拼音

笔画:11。部首:足。结构:左右结构。繁体:跄。五笔:KHWB。五行:金。

笔顺:竖、横折、横、竖、横、竖、提、撇、捺、横折钩、竖弯钩。

常用词组:踉跄、踉踉跄跄、跄地、跄跄、鸾跄、趋跄、济跄、跟跄、跄逾、凤跄、蹴跄、跄扬、跄跭、抹跄、跄捍、跄跪、跄跻、跄踉、踿跄、浪跄。

1、走路整齐有节奏,符合礼仪有威仪。应用:跄跄,跄济,趋跄,鸾跄,跄跄济济。

2、形声。从足,仓声。本义:行走有节奏的样子。

3、同本义。巧趋跄兮,射则臧兮。——《诗·齐风·猗嗟》

4、跄跄。朝庭之美,济济跄跄。——《荀子·大略》

2、踉踉跄跄走着路的时候,总会有跌倒。

3、他踉踉跄跄地离去时,她上前替他引路。

4、她踉踉跄跄地扑进我的怀里,都哭了。

5、兵之声,戋戋跄跄,杀伐之气激荡人心。

7、他在之一回合时就被约翰打得踉踉跄跄。

9、我踉踉跄跄地,不得不抓住一把椅子稳住自己。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跄拼音和跄路读音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标签: 读音 拼音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