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石刁柏、龙须菜、山文竹、天棘、蚂蚁秆等。<学名>Asparagus officinalis L.
<植物学特性>芦笋为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植株可分为地上部茎叶、地下部的地下茎和贮藏根3部分。食用的嫩茎系地下茎的鳞芽萌发伸长,长呈地上茎。芦笋的幼茎在出土前采收为纯白色,称白芦笋;而在出土见阳光后为浅绿色或紫色,称绿芦笋。前者适合做罐头,后者适于鲜食。绿芦笋虽不及白芦笋柔嫩,但营养成分比白芦笋多。芦笋茎上互生鳞片叶,它是一种丧失光合作用的变态叶。而代之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其分枝叶状茎,称为拟叶。地下茎短缩横生,交互并列,其先端形成鳞芽群,是萌发地上茎的器官。肉质贮藏根生于短缩的地下茎上,圆筒形,长达1.2~1.3米,直径为0.4~0.6厘米,粗细均匀,分布在30厘米土层内,起着贮藏养分和吸收肥水的作用,.
寿命长达6年。芦笋为雌雄异株,单性花。雄花长而较细,每节生1~2朵;雌花较粗短,每节生2~4朵。实生苗植株雌雄株比例一般为1:1。雄株开花早,花期长;雌株开花晚,花期较短。浆果圆球形,成熟后呈红色。种子3~6粒,黑色坚硬,半圆球形,每克种子约50粒。种子易丧失发芽力,生产上宜用新种子。
<栽培要点>芦笋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和小亚西亚,现在在欧洲、亚洲(包括我国)、非洲均发现了野生种,大多生长在河谷及海滨等地。栽培芦笋从罗马和希腊开始,已在2 000年的历史。16世纪在荷兰首次培育出栽培品种,并推广到欧洲,以后逐渐在世界各国发展起来,我国在近百年才引入栽培。
(1)育苗场所3月上旬在温室内播种育苗,4月中下旬可在温床内播种育苗。育苗床土要求肥沃、透水、透气。床土配制比例是沙质壤土或草炭土5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4份,细河沙1份,充分拌均匀漏平。
(2)种子处理芦笋种子皮厚坚硬,外面有一-层蜡质,播种前需先浸种催芽。首先用凉水对种子进行挑选,漂去不成熟的和虫蛀的种子。然后用30~ 40 C温水浸泡2~3天,每天换水1~2次,待种子充分吸水后捞出种子,在20~25 C条件下催芽。每公顷用重量15千克。
(3)播种与苗期管理床土叠平后浇透底水,水渗后,用竹片或薄木片按株行距(10~12)厘米x(10~12)厘米压成沟,,沟深2厘米,在沟的交叉处播出芽的种子1粒,未出芽的种子2~ 3粒,然后盖疏松的床土2~3厘米。播种后,用地膜起小拱棚,盖在苗床上,保温保湿,白天保持25~30比,夜间16~18C。在2/3开始出苗后,立即去掉小拱棚,增加苗床内光照条件。利用温床播种育苗,可不必扣小拱棚。出苗后,苗床内白天保持20~25C,夜间15C左右。出苗20天后,进行1次追肥,每平方米苗床用尿素5克、 *** 钾2克。追肥后用喷壶浇水,浇透为止,苗床内千万不能积水。苗床内如果长期积水,鳞芽容易腐烂,影响定植后成活率。苗床要勤松土,防除杂草和防止土壤板结。同时还要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地下害虫主要是蝼蛄和蛴螬,可用敌敌畏乳剂加水1 200~1 500倍液喷洒防治。
(4)整地定植栽植芦笋的地块,头一年应翻地,深度40厘米;春天化冰后叠平杷细,起成1.5~2.0米宽的大垄,在垄上开定植沟,沟宽40厘米,深40~ 50厘米。沟内施底肥,每公顷施农家肥7500千克和底土拌均匀。6月初,当幼苗长出3条以上的根时即可定植,株距30~40厘米。栽苗时,地下茎上着生鳞茎的--端,必须顺定植沟朝同一-方向摆放,使苗排成一条直线,将来长出嫩茎的位置就会集中在垄的中央,便于培土等作业。栽苗时把肉质根均匀伸展,盖土后轻轻压一-下,使根和土接触紧密,然后浇水,水渗后盖松软土5~ 6厘米厚。缓苗后及时松土保墒。
(5)定植后头二年的田间管理定植后之一年,植株生长矮小,要勤中耕松土和除草。行间可种植矮棵作物,如矮豆角、豌豆、绿豆、大蒜、黄豆等。土壤肥力差的地块还可种植豆科绿肥作物,以后翻入土中提高土壤肥力。但不能在行间种植高棵作物和吸肥力很强的作物,如甜菜等。随着嫩茎的生长,每隔半月覆1次土,每次厚4~5厘米,最后使地下茎埋在垄台下15厘米。根据幼苗生长情况,可追肥1~-2次淡稀粪或速效化肥。如用化肥,更好用 *** 铵或硝酸铵,每次每公顷225 ~ 300千克,结合灌水进行。封冻前灌1次封冻水,并割下地上枯茎,不要留在田间,以免传播病害。定植后第二年,芦笋长出的地上茎增多,但一般仍不采收嫩茎,主要是继续培肥。如果植株生长旺盛,第二年也只能适当采收少量嫩茎。施肥量应比第--年增多,行间一般不间作其他作物。其他管理与之一年相同。由于芦笋是多年生、多次采收的蔬菜,促进株丛旺盛生长是提高芦笋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此第二年田间主要管理是施肥。在第二年春季,在植株两侧距苗30~40厘米处开沟,每公顷施入22500~ 30000千克腐熟的有机肥、过磷酸钙375千克,氯化钾或 *** 钾150千克、尿素150千克与土拌均匀后覆土。后期施肥易引起植株徒长,影响同化产物的积累。
(6)三年生以后的田间管理与采收 第三年芦笋进入采收期,田间管理的重点是培肥地力与合理采收。
①施肥。栽培芦笋应多施有机肥,使土壤疏松肥沃,有利于地下茎和根系的生长。一般每年采收结束后,在垄两侧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每公顷22 500~ 30000千克埋入土中。芦笋对氮素需要量更大,其次是钾,再次是磷。如每公顷产6 000千克嫩茎时,理论施肥量氮166.95千克、磷108千克、钾130.35千克,氮、磷、钾的比例为5:3:4。以后随着栽植年限的增加,按这种比例关系逐年增加施肥量。当芦笋嫩茎采收结束后,植株生长越来越旺盛,对各种元素的吸收也越来越多,因此芦笋施肥时期,应以地上部绿色的茎形成时为重点,采收期不必追肥。
②中耕、灌水与排水。雨后及时中耕,保持土壤疏松,使根系有足够的氧气。高温季节,尤其是连雨季节,要注意排水,防止烂根缺株。芦笋株丛繁茂,对水分消耗多。为使嫩茎抽生多,组织柔嫩品质好,并保证第二年丰收,在采收期间必须保证水分充足,及时灌水。:
③培土。若采收白芦笋,需在早春嫩荚出土前培土,使嫩茎不见光成为白色柔嫩的产品。土壤不可过湿,把垄沟土打碎培到根株上。培土宽度为3年生20厘米、4年以后40厘米,培土高度25~30厘米。采收绿芦笋的栽培,为使嫩茎粗壮,也应适当培土,培土厚度15厘米左右即可。
在采收期间,必须经常保持培土厚度。由于土壤沉实或雨水冲刷,培土厚度降低,应及时培土,保持原来厚度。在芦笋采收结束后,应及时将培土扒开,使垄恢复到没培土前的高度,保持地下茎在土面15厘米处。如不扒掉过厚的培土,会使地下茎向上生长,造成以后培土困难。
采收白芦笋的栽培,可用黑色地膜覆盖。早春地温升高快,出笋早,可减少培土作业环节,栽植密度还可适当增加。
(7)采收5月上、中旬,15厘米深土温达到5C时,芦笋芽开始生长,应每天早晨巡视田间。当垄士表面有裂纹时,是嫩生出的标志,按笋芽的位置入掘笋刀,将贴近地下茎处割断,使嫩茎长度在18厘米以上。割嫩茎时不要割坏地下茎,割后的空洞立即用土填上。每次采后完毕,把垄台表面整平,使下次采收时能准确发现裂纹。6月是采收盛期,嫩茎生长速度快,应.早、晚各采收1次。采收下来的白芦笋先装入容器里,盖上干净的湿毛巾,防止失水和变色,然后分期整理,保持湿润和遮光上市。
采收绿芦笋,在定植后的第2年即可进行少量采收,在幼茎长高21~24厘米时,齐地面割下,分级包装上市。
一般定植后第 3年,每平方米可采收75~ 150克,采笋时间持续15~20天;定植后第4年,每平方米可采收225~-300克,采笋时间持续30~40天;第5年,每平方米可采收375~525克,采笋时间持续50~60天;定植后第6~12年(盛产期),一般每平方米产量可达750~900克,采笋时间持续60~70天。采笋切忌过度,防止株数减少、长势变弱,影响下年生产。对芦笋采收,不宜春季和秋季两次采收。据研究表明,实行春、秋两季采收,会使肉质根中贮藏的养分不断输出消耗,影响母茎的生长和产量;还会因贮藏养分消耗过多,使肉质根萎缩,活根新根生育缓慢,总根数目明显减少,鳞茎枯萎,数量锐减,空心率明显增加,严重影响植株生育,从而使幼苗芦笋很快衰败。
绿芦笋不用培土,采收较方便。嫩茎采收高度为22~27厘米,切成21厘米的同--长度,并按粗细分级,每500克扎成1捆,然后送加工厂加工。
(8)清洁田园为了防止病害传染,封冻前应把地上枯叶枝消除,搬到田间外面烧毁或做烧柴。在生长期间,出现的枯老茎枝、病枝和细弱枝,随时割除,以利田间通风透光,并可防止病虫害传播。
(9)病害防治芦笋主要病害是茎枯病、炭疽病、褐斑病、锈病、根腐病、枯萎病等。
①茎枯病。此病主要发生在茎及侧枝上。发病初期茎的中下部产生水溃状椭圆形小斑点,后逐渐扩展成梭形或纺锤形、淡褐色或黄白色略凹陷的病斑,其上有许多小黑点。病部包围茎干,病斑以上茎枝枯死,使翌年嫩茎产量减少。夏、秋季高温多雨,积水涝湿为发病的主因。风雨多,病情蔓延快,会导致植株成片死亡,造成减产。
防治 *** :主要做好清园和开沟排水、中耕松土工作;不偏施氮肥,多施有机肥料,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加抗病能力。发病初期用质量分数为0.5%~0.7%的波尔多液或质量分数为50%
的多菌灵800~ 1 00倍液,然后用质量分数为70%的甲基托布津500~600倍液与质量分数为50%的多菌灵800~-1000倍液交替喷施。每隔10-14天喷1次,连续喷3~4次。.②炭疽病。此病主要发生在茎、侧枝或拟叶柄等部位。发病初期在主茎上从茎基部开始产生椭圆形病斑,病斑褐色至黑褐色,略凹陷,多个病斑常联合成不规则的大斑。后期病斑表面形成许多小黑点。侧枝及叶片发病后易脱落。发病严重时整株或成片枯死。
防治 *** :加强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做好清洁园地,去除所有的病株,彻底清除菌源。药剂防治可用质量分数为50%
的退菌特可湿粉剂600倍液、质量分数为40%的灭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质量分数为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质量分数为50%的托布津可湿性粉剂900倍液、质量分数为95%乙磷铝800倍液等,12~14天喷1次,连续喷2~3次。③褐斑病。此病主要发生在茎、侧枝和拟叶上。茎秆上的病斑呈椭圆形,中央灰白色,边缘紫红色,潮湿时病斑中央有一-层稀疏的灰霉层。病情严重时,叶子变黄、脱落,植株提早干枯死亡。叶柄和侧枝上的病斑较小,红褐色。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幼苗和定植不久的幼株容易发病。
防治 *** :加强管理,注意排水通风,提高植株的抗性。药剂防治可用500 ~ 600倍代森锌液,或800倍敌菌丹可湿性粉剂喷施。
④锈病。此病初期病斑呈黄色呈小斑点状,秋冬时呈暗褐色。染病后全株或部分茎枝发黄枯死。
防治 *** :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抗性,减少病原物。药剂防治可用大生78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质量分数为40%福美森400~ 600倍液喷洒。
⑤根腐病。此病由紫纹羽病菌引起。病菌侵染根部后,造成病根内部腐蚀,仅留下布满菌丝的表皮;地上部植株发育受阻,植株矮小,茎、叶发黄,最后枯死。
防治 *** :选择非果园或桑园地种植芦笋。同时多施优质有机肥,注意排水,增强植株抗性。发现发育不良的根腐病株,及时挖出烧毁。
⑥枯萎病。此病的典型症状是引起根、茎基部腐烂和整株枯萎。发病初期茎基部变黄褐色,后变深褐色;植株由下而上逐渐发黄,直至呈枯白色整株枯死;病株明显矮化,严重扭曲。此病多发生于平畦栽培,浇水条件好的田块。田间湿度大时,茎基部茎秆表面密生较厚的粉红色霉层。根部受害表面呈褐色湿腐状。田间发病严重时,植株成簇成片死亡;发病轻时,在成簇健株中
可见几株死株。
防治 *** :加强综合管理,注意排水,切断传播媒介,提高植株抗病能力。药剂防治可用质量分数为50%的代森铵400倍液对苗期土壤进行消毒(0.5 千克/米2代森铵1 000倍液喷洒或浸苗2~3分)。
(2)虫害防治芦笋主要虫害有斜纹夜蛾、地老虎、金针虫、蚜虫、蓟马、蛴螬等。
①斜纹夜蛾。斜纹夜蛾幼虫啃食幼茎、嫩枝、嫩叶,危害严重时使茎秆光秃、枝 *** 亡。
防治 *** :用灯光糖醋诱杀,人工采摘卵块;初孵幼虫未分散危害前,用质量分数为90%的敌百虫1 000~ 1200倍液或杀孢杆菌1000倍液喷杀;大龄幼虫分散危害时,用敌百虫原粉1 000倍液混合鲜草作诱饵诱杀。
②蚜虫、蓟马。药剂防治用质量分数为20%的杀灭菊酯3 00倍液,或质量分数为25%的菊乐合剂2000倍液,或用乐果1000倍液喷洒。
③地老虎、金针虫等地下害虫。用药剂对土壤进行消毒除虫害,每平方米用呋哺丹2.5~3.5克,分2次施入土中防治,采.
笋期不能使用呋喃丹。地老虎还可用糖醋诱杀。
(10)采种芦 笋种子一般从种子田采收。种子田的植株由超雄株和雌株组成,其比例为1:40制种田仅采收少量嫩茎,并加强肥水管理。由于芦笋的种子成熟期不一致,因此,采种需分期进行。采收成熟的果实,稍加晾晒脱出种子。种子洗净晾干,贮存于布袋中。
这菜有点小贵,春天吃更好,清香爽口,孩子多吃提高免疫,贵也值。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惊蛰节气一过,气候变暖雨水增多,这个时候也是很多蔬菜植物生长最嫩绿的时候,因此春天也是吃野菜的更佳季节,除此之外还有一样蔬菜是春天不可错过的,那就是:芦笋。虽然现在先进的大棚种植技术,市面上的芦笋基本上一年四季都能吃得上,但是春天才是吃芦笋的更佳应季时节,在自然的条件下生长,春季萌生的芦笋嫩茎,口感最是脆嫩的时候。价格虽然比一般的蔬菜要贵上一些,但芦笋不仅好吃,营养价值也是很丰富的,春天遇到可错过了哦。
芦笋又分白芦笋和绿芦笋,未出土的呈白色称为白芦笋, 出土后呈绿色称为绿芦笋,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是绿芦笋,芦笋的口感清香脆嫩,营养价值也特别丰富,芦笋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维生素A以及叶酸、硒、锌等多种微量元素。芦笋含硒量要高于一般的蔬菜,硒含量跟蘑菇、海鱼、海虾媲美了。膳食纤维含量也很高,多吃对帮助肠道消化和减肥也有一定的帮助。值得一提的是芦笋中蛋白质的组成氨基酸包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还有各种微量元素,有利于人体吸收,春天多吃一些对提高身体免疫力很有帮助。尤其是一些节后肥胖、容易上火的人更要多吃。
芦笋的吃法也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拿来清炒了,还可以焯水后拿来凉拌,这样吃营养没被破坏是最营养的,芦笋的烹饪 *** 虽然有很多,但建议大家在做任何烹饪之前,都先焯水一下,焯水的步骤不仅能保留它脆嫩的口感,同时还能去除杂质和芦笋中的草酸物质。这里要分享的做法是:芦笋炒肉,用芦笋搭配猪肉一起炒,鲜香脆嫩,荤素搭配营养更全面,做法简单,开胃好吃又下饭。这菜,春天要多吃,贵是贵了点,清香爽口,孩子吃体质好,贵点也值。接下来一起来看看详细做法吧。
【芦笋炒肉】
准备食材:芦笋适量、猪肉适量、青红辣椒各半根、生姜大蒜适量。
配料:油盐适量、生抽少许、蚝油少许。
1、芦笋洗干净,斜刀切成小段待用、生姜大蒜洗净切碎待用、猪肉和辣椒洗干净切块待用。
1、锅里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将水煮沸,将处理好的芦笋下锅焯水一下,焯水断生即可捞起沥干水分待用。(芦笋焯水一下再炒,这样能去掉芦笋中的残留和杂质,同时还能去掉草酸成分),焯水的时候加点油和盐,这样焯水出来的芦笋色泽翠绿。
3、锅烧热,热锅凉油放入猪肉下锅炒出油。
4、加入生姜和大蒜下锅一起炒香,加入少许的生抽和蚝油一起翻炒至上色。
5、加入青红下锅一起炒至断生。
6、最后加入焯水断生的芦笋下锅翻炒均匀,下少许盐调味,炒匀即可出锅。
出锅装盘即可上桌享用,这样一道家常版的:芦笋炒肉就做好啦,这样搭配炒出来的芦笋清香脆嫩,色泽翠绿看着就特别有食欲,还有猪肉的鲜香和青椒独特的清香,口感层次丰富,又香又营养,非常开胃好吃又下饭。做法也很简单,是一道春季不可错过的家常小炒菜,我们全家人都很爱吃,下饭特别棒。简单好吃的做法分享给你,喜欢可以试试哦。
Lily美食谈小贴士:
1、芦笋购买的时候选择枝条短粗嫩的购买,一些枝条很长又细的口感就老了,不建议选购。
2、芦笋表面会有一些残留和杂质,关键是还含有有害物质草酸,因此可以炒之前建议焯水一下,这样做出来的芦笋不仅口感更好,营养更健康。
3、另外在给青菜焯水的时候,沸水下锅加点油和盐一起,这样焯水出来的青菜能保留其中的翠绿色泽,让人看着就很有食欲。
芦笋号称“蔬菜之王”,可吃绿色芦笋好还是紫色芦笋好?别选错了芦笋是很多人都喜欢吃的蔬菜之一,清炒芦笋、肉片炒芦笋、清炒芦笋等等,都有着清爽可口的特点。爱吃芦笋的人,几乎每隔几天都要吃一回。既然芦笋这么受欢迎,大家知道吃芦笋的食疗好处吗?吃绿色芦笋好还是紫色芦笋好呢?
不管是绿色芦笋还是紫色芦笋,芦笋都有一个非常好的称号,号称是“蔬菜之王”,营养价值非常高。如果说这两种的区别,我们具体来看下两者的营养成分,拿其中含量比较多的成分来比较:
每百克紫色芦笋中,含有93.1g的水分、22千卡的热量、92g的蛋白质、26mg的钾、9.2mg的钠。而每百克绿色芦笋中,含有93.3g的水分、19千卡的热量、79g的蛋白质、304mg的钾、12.4g的钠。
单单是从这几种营养成分上来看,各有各的优势,要看大家具体想要补充哪些营养物质。而紫色芦笋中的热量虽然多一些,但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跟其他的蔬菜比起来,芦笋的这点热量是不算什么的,同样适合减肥减脂的人群食用。
如果从紫色芦笋跟绿色芦笋的口感上来看,紫色芦笋的口感会更为鲜嫩,做各种芦笋的美食,也更容易爽口。追求口感的人,就不妨选择紫色的芦笋。
另外,紫色芦笋跟绿色芦笋相比,还有一个比较大的优势,那就是紫色芦笋中含有的皂甙成分比较高。
在相关的动物实验以及流行病学的实验上,发现这种营养物质,有抗癌的积极作用,同时还可以帮助人们预防心血管疾病。但对于这点,大家也没有必要过于的强求,毕竟想要达到这个好处,就只是我们每天吃芦笋的量,也很难实现目标的。
所以,如果大家在紫色芦笋跟绿色芦笋中难以选择的话,你不妨换着食用。这是因为无论是紫色芦笋还是绿色芦笋,它们都属于一个品种,在整体的营养价值上都是相差不了多少的。
最后提醒爱吃芦笋的人,在烹饪芦笋的时候,为了保留芦笋中更多的营养成分,更好采用急火快炒的方式,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芦笋因长时间高温流失其营养物质。
同时,如果你天生就对芦笋过敏,或者是你在最近一段时间内吃芦笋后,觉得皮肤上有很明显的变化,如皮肤瘙痒、红肿等等,很可能是机体对芦笋不耐受,在这种情况下,也要注意这种蔬菜不吃为妙。
各位朋友,你在购买芦笋时,会挑选紫色的芦笋还是绿色的芦笋?不妨在下方评论中留言,分享给我们的营养师。
每年4~5月份是芦笋这种蔬菜上市的季节,当然也是吃芦笋更好的季节。对于芦笋,相对平时常见的西红柿、茄子、豆角,芹菜等等普通蔬菜而言,人们对它要稍微陌生一些,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根本就没有吃过芦笋或者不认识芦笋这种蔬菜,这也是我为何要写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分享有关芦笋的一些必要知识。
芦笋在我国的简单概况
最初的芦笋并非来自于中国,而是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已经有200多年的种植历史。而我国正式引进芦笋种植的时间只有100多年时间,也就是清朝末年,不过当时只有少量栽培,直到上世纪70年代,我国才开始大面积种植芦笋这种蔬菜。如今,我国却是世界上芦笋种植之一大国,然而最喜欢吃芦笋的人,却是欧洲人。
芦笋是一种什么样的蔬菜
不要小瞧了芦笋,它可不是一般的普通蔬菜,而是一种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的“营养保健型高档蔬菜”,在蔬菜这个庞大的家族中拥有崇高的地位,是蔬菜中的“精品”,享有“蔬菜之王”和“世界十大名菜”之首的美誉。特别是在欧美国家的众多高级宴会上,都能见到它的身影,成为一道必备菜肴。
虾仁芦笋
这可不是浪得虚名,因为芦笋是一种高营养而热量又很低的蔬菜,内含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抗氧化剂,其含量均要高于一般的普通蔬菜和水果。因此,食用芦笋这种蔬菜,在得到营养滋补的同时又不用担心会摄入过多热量而发胖,所以称之为“营养保健型高档蔬菜”,属于“实至名归”。
芦笋的分类
紫色芦笋
目前市面上的芦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分别是紫色芦笋、绿色芦笋和白色芦笋。而这三种芦笋中以绿色芦笋最为常见,也是我们见得最多和吃得最多的一种芦笋。就营养而言,紫色芦笋中的花青素含量要高于绿色和白色芦笋,所谓花青素就是一种抗氧化物质;而绿芦笋不管是氨基酸还是其它微量元素,除了冬天以外,其它季节均要高于白芦笋。另外,从口感上来说,三种芦笋要数白芦笋要差一些了,主要是吃起来不够清脆。
芦笋的吃法
白芦笋
在吃法上,紫芦笋与绿、白两种芦笋有一点区别,那就是紫芦笋适合直接生吃,而绿、白两种芦笋适合烹调熟了以后再吃,如果直接生吃,其口感相对紫芦笋要差很多。总的来说,芦笋吃起来的口感十分鲜美,清脆柔嫩而风味独特,煎、炒、煮、炖和凉拌皆宜,比如非常有名的:素炒芦笋”、“虾仁芦笋”、“芦笋溜肉片”和“芦笋煎鸡蛋等等,都是营养美味的可口佳肴。
芦笋的选购
虽然芦笋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高档蔬菜,但是市面上的芦笋也不是全都品质优良,同样是有好有坏,质量参差不齐,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购买到新鲜脆嫩的优质芦笋呢?以市面上最常见的绿芦笋为例,只要记住以下4字口诀——三看一捏即可。
之一:看整体颜色
既然是绿芦笋,优质的绿芦笋从头到脚,绿色部分至少要占到95%以上,同时颜色要是鲜绿,既不能太浅、也不能太深,如果颜色太浅,说明成熟度不好,如果颜色太深,说明成熟过度太老。而且底部的白色不能太长,如果底部一大截是白色,这种芦笋就不要购买了。
第二:看长短和粗细
优质鲜嫩的芦笋既不是越长越好也不是越细越好,这是有相关国家标准的,长度在25~30厘米,直径在1~2厘米这些范围内,而且看起来整体笔直无病斑的芦笋才符合优质芦笋的标准。反之,则是不符合标准的劣质芦笋。
第三:看顶上的花苞
优质的芦笋,其顶部的花苞包裹紧实,如鳞片一般,整体形状看起来呈尖锥形。如果花苞散开或者开放的芦笋就不要购买了,因为这样的芦笋要么是太老,吃起来不脆嫩;要么就是存放太久,花苞失去水分萎焉而散开。
第四:捏硬度
除了以上三种识别 *** ,还要鉴别芦笋的软硬度。用手捏一下芦笋的硬度,如果感觉比较硬,同时用指甲掐一下芦笋,很轻松掐出水分,那么这种芦笋就是鲜嫩的优质芦笋,反之,则是劣质芦笋,不宜购买。
结尾总结
芦笋是一种营养保健型高档蔬菜,常吃芦笋对人体十分有益。本篇文章从芦笋的简单历史、分类、吃法和选购几个方面为大家分享了芦笋的有关知识,希望大家阅读本文之后,能够对芦笋这种蔬菜有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对以后如何选购芦笋有所借鉴和帮助。
备受罗马贵族宠爱的芦笋,据说也上了国宴,听于康老师讲解它营养我是家常美味,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如果大家觉得有不正确的地方,欢迎留言指导,我每天在这里为大家讨论美食相关的话题;分享美食相关的知识和技巧,您的收藏+评论+转发,关注+点赞,将是我继续奉献优质美食内容的强大动力,下期再会!
大家好,我是谢医生。养生的基础在于学会吃。北京协和医院于康老师的专著:《营养与健康》,通俗易懂,大咖之作,在此为大家连载这本著作。希望大家看后,能系统学到营养与健康的知识,并付诸实际运用,让科学营养知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天天刷头条,天天学营养,关注我,带你跟着于康老师学营养。今天是第18期。
20种健康食品
1.营养全面的食品___芦笋
营养价值
芦笋所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质量优于普通蔬菜,但热量和碳水化合物都低,蛋白质较高。芦笋中也含有适量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酰胺,绿色主茎的芦笋比白色的含更多的维生素A。
芦笋、西红柿、香菇,健康食材好搭配,红,绿,白。
值得注意的是罐装芦笋含有大量的钠,有忌钠饮食的人(如高血压、糖尿病和肾衰病人等)应避免食用,但可食用新鲜和冷冻品,或者低钠含量的罐装芦笋。
芦笋性味甘寒,有清热利小便的作用,夏季食用有清凉降火作用,能消暑止渴。
芦笋罐头
对疾病和健康的影响
芦笋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大约5根芦笋就含有100多微克的叶酸,可满足每日需求量的25%,所以多吃芦笋能补充叶酸。
饮食宜忌
芦笋虽好,但不宜生吃(生吃易腹胀、腹泻)。
这才是芦笋最正确做法,色香味全、营养不流失,全家老小都夸好吃
下期预报:菜中之王___卷心菜,欢迎收看。
这些蔬菜很耐阴,阳光不好也能长,在室内阳台上也能种有一句老话叫做万物生长靠太阳,这说明光照是植物生存必备的条件之一,植物需要通过太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生长所需要的物质。但是也有一些植物由于生长习性的原因,对阳光的需求不会那么强烈。比如我们常种植的蔬菜,就有一些喜欢荫凉的环境,即使没有充足的阳光,也会生长得很好。
那么,常见的喜阴蔬菜有哪些呢?
菠菜
菠菜是特别耐阴的一种蔬菜,我们在种植时如果遇到阳光强烈时还需要进行遮阳避阴,因为过多的阳光会让菠菜疯长,加速抽苔开花,加快变老,味道也会变得苦涩,品质降低。所以菠菜种在光照不强的地方是最适宜的,在生长过程中没有充足的阳光照射也能长得很旺盛。适合在阳台上进行盆栽。
韭菜
常见的韭菜也是一种喜欢在阴凉环境生长的蔬菜。韭菜适应性强,成活率高,没有充足的光照,也是能够很好的生长。如果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可以生长成为韭黄。
香菜
带有特殊气味的香菜,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它是一种喜阴并且不需要太多阳光的蔬菜。种植时只需要保持在17~20℃的温度环境中,即使没有阳光照射也能够生长得很好。
芦笋
芦笋也是一种耐阴性很强的蔬菜。在没有一丝阳光的环境下生长出来的芦笋是白色的,如果让其接受阳光照射,就会变为绿色的芦笋。
蒜黄、韭黄
蒜黄、韭黄属于特别耐阴的蔬菜,因为蒜黄、韭黄在生长的过程中,是不需要一点光照的,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长成。如果有光照,蒜黄、韭黄就变成绿油油的蒜苗和韭菜了。
豆芽菜
豆芽菜包括绿豆芽、黄豆芽、花生芽等所有的芽苗菜,都是属于特别耐阴的蔬菜。而且豆芽菜在生长过程中也是需要无光的,如果有光的话,豆芽的叶子就会变绿,不好吃了。
食用菌
包括平菇、蘑菇、金针菇、香菇等大多数食用菌都是极其耐阴的。这些食用菌不需要进行光合作用,种植的时候不需要接受光照,发菌(菌丝生长)时要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进行,子实体(菇体)生长时也不需要阳光,即便是处于绝对黑暗的环境中,子实体仍会保持原本的生长发育状态。若是光线过强,反而对菇体的生长和发育造成负面影响。
白芦笋和绿芦笋区别在哪?哪个更有营养?芦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蔬菜,当然,芦笋的营养价值是比较高的,并且富含各种我们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大家日常生活中适当的食用一些芦笋是不错的选择。芦笋的种类也比较多,白芦笋、绿芦笋、紫芦笋,今天一起了解一下白芦笋和绿芦笋的区别。
种植区别
白芦笋培垄种植采收,生长过程到采收完全不见阳光,绿芦笋不需要培垄,完全在阳光下生长。
食用区别
白芦笋种植比绿芦笋更麻烦,除了培垄需要更多的人力和精力之外,它的采摘期基本上在4-6月份,时间短出产率相较绿芦笋要低,所以价格上有区别,绿芦笋价格便宜,寻常百姓家可以直接买来烹饪上餐桌。白芦笋则是一种精致的食材,一般用来 *** 罐头和更高档的菜肴。
营养价值区别
由于绿芦笋和白芦笋是同一个物种,只不过种植管理方式不同,他们的营养成分自然差不多。区别在于绿芦笋生长在阳光下,富含叶绿素,维生素、叶酸、胡萝卜素、膳食纤维、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与此相关的营养成分相对含量较高;白芦笋在地下生长,它的矿物质元素含量相对较高。
来源:中国巨鑫源集团
话说芦笋现在也是个很受欢迎的食材,芦笋营养价值高,现在的养生人士都喜欢吃它,而且芦笋的地位也比普通蔬菜瓜果要高一些。这种芦笋通常都是绿色的,而今天要说的这个芦笋却是白色的,虽然它颜色没有普通芦笋看着养眼,但白芦笋的价格可是高多了!
白芦笋也是个比较特殊的蔬菜,如今在国内市场上还是青芦笋常见一些,这个白芦笋主要是欧洲国家种植的比较多,在我国也有产区,但因为它种植成本高,所以产量也不多,一般都是靠进口的!这个白芦笋的营养价值要比青芦笋高很多,所以也难怪它价格要贵三倍呢!
这个白芦笋也叫作石刁柏、龙须菜,它如今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而且因为它营养物质要比普通蔬菜都高很多,所以它也被称之为蔬菜之王,由此可见它在人们餐桌上的地位可不是一般的高呢!在西方国家,这个白芦笋被称为白金蔬菜,很多料理中都用到它!
白色的芦笋看起来和普通的竹笋比较相似,它也要比青芦笋粗一些。白芦笋有一种芳香的味道,它里面的纤维也比较柔软吃着很爽口。白芦笋热量低,也不含都多少脂肪,而且它的蛋白质、氨基酸都很丰富,还有很多微量元素,所以它也确实是个绝佳的养生食材!
白芦笋清脆鲜嫩爽滑可口,它可以搭配鸡蛋、肉丝、虾仁素炒,白灼也能体现出它的原汁原味,做汤、凉拌、油焖都很不错!白芦笋保健价值极高,它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防癌抗癌和提高免疫力,总之常吃它对人体是有很多好处的!不知道大家吃过白芦笋没有呢?
法国料理、日本铁板烧更爱用的高级食材,如何挑选好吃的季节时蔬「白芦笋」?全世界最顶级的鲜甜芦笋首推法国进口的白芦笋(White Asparagus),有餐盘上的「白色黄金」、「可以吃的象牙」之称,是许多饕客等不及品嚐的春之美味,也是素食者也可以尽情享用的世界高级品。会有各式矜贵的称呼,因为它是从欧洲各国王室的宫廷厨房走向民间的。白芦笋虽然本质上和绿色芦笋一样,但是要彻底防晒,只能在凌晨太阳未升起前採收,且挖出过程不得见光,才能维持如象牙般洁白纯净。
白芦笋越粗价格越昂贵,其质地并不会因为生长得较粗壮而老化,反而更加鲜甜多汁。来自法国Landes产区的白芦笋,体态硕大饱满、吃来口感细致,称得上是最顶级的鲜甜白芦笋。当地供应32+等级,3.2公分粗,直径更大、吃来最多汁的白芦笋给全世界的高级餐厅,让追求美味的饕客都能大口享受芦笋的纤嫩滋味。说了这么多,这么娇贵的时蔬要怎么挑选呢?
白芦笋挑选要点
1.白芦笋更好挑选茎粗、20公分以内的长度
2.笋尖紧密,色泽白,未长腋芽、无水伤或病虫害者为佳。
3.若发现白芦笋有由乳白转红的现象,尾部带红或紫色会有苦味,如表皮如有銹色则是採收较久不新鲜。
法国Landes产区的32+等级白芦笋,直径达3.2公分,粗壮鲜甜
与白松露齐名的另一种白色蔬菜——白芦笋白芦笋 图片来源:https://www.qiez.de/spargelstand-berlin-beelitzer-spargel-berlin-spargelzeit-berli
大口吃肉,大口喝啤酒的德国人,却对一种蔬菜情有独钟,这就是——白芦笋,被德国人形容是“皇家蔬菜(k?nigliches Gemüse)”、“可食用的象牙(Elfenbein zum Essen)”、“白色的金子(wei?es Gold)”。每年4、5月,德国人就开始了白芦笋狂欢。
好吃不好种,更不好收
绿芦笋大家都知道,很常见,超市一年四季基本都能买到,走的是亲民路线。而白芦笋是“白富美”,种植不易,收获也不易。
白芦笋植株种下去后三年才能收获,生长过程完全在地下,不能见光,种植工序繁复。而且采集也是要全人工,一根一根的挖出来,鉴于德国高昂的人工费,所以采摘工作高度依赖外籍短期劳工。所以每年的4、5月份也是德国外籍短期劳工的高峰期。
人工采摘 图片来源:https://www.ndr.de/ratgeber/kochen/warenkunde/spargel295_backId-spargel830.html
它的生长和采集方式决定了它的价格,均价约6.5欧元每公斤,折合人民币50元每公斤。今年由于新冠疫情,国外短期劳工没法入境,导致白芦笋没人收割,这让价格直接翻倍。
刚“出土”的白芦笋 图片来源:https://www.qiez.de/spargelstand-berlin-beelitzer-spargel-berlin-sparg
当然了,品质好的白芦笋在往年也要百元每公斤的,比如,波兹坦附近小镇贝利茨(Beelitz)是产白芦笋的圣地。“贝利茨芦笋”是获得了欧盟认可的地理标志保护,只有贝利茨附近特定区域内产的白芦笋才能以这个名字命名,在当地也有芦笋种植协会监管。
吃前的“惩罚”
不同于绿芦笋,白芦笋要先削皮,所以德国人说,只有比较懒的德国主妇才会选择绿芦笋,因为绿芦笋不用削皮。
削皮 图片来源:https://www.rezepte-und-tipps.com/Leben *** ittel/Gemuese/Spargel/Zubereiten/Spargel-sc
白芦笋的皮基本全是纤维质,所以削皮一定要彻底,不然会非常非常非常的影响口感。于是,本来厨房工具就五花八门的德国人,为了吃白芦笋,又出了白芦笋专用的削皮器,也是拼了。
白芦笋削皮刀
终于可以开吃了
袭德国最传(jian)统(dan)的做法是:削皮,丢进放盐的开水中煮15分钟,吃的时候卷上德国火腿,配几颗土豆,搞定!鲜美又简单!
白芦笋火腿卷 图片来源:https://www.sweetsandlifestyle.com/weisser-spargel-in-prosciutto/
当然了,厨神们就可以大展身手了。像这样:
德国烧饼 图片来源:https://www.livingathome.de/kochen-feiern/rezepte/12352-cstr-weisser-spargel#163
或者这样:
白芦笋意面 图片来源:https://www.brigitte.de/rezepte/spargel-pasta-10550932.html
还能这样:
焗白芦笋 https://www.essen-und-trinken.de/rezepte/59077-rzpt-spargelauflauf-mit-westfaelischem-schi
结语
用老中医体来个总结:白芦笋富含维他命、矿物质、微量元素和植物纤维,但热量极低。(小声说个小缺点:跟吃绿芦笋一个缺点,小解的时候气味会直冲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