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尚书拼音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尚书》怎么读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尚书的读音尚书的读音是什么
尚书的拼音是:shàngshū。结构是:尚(上下结构)书(独体结构)。注音是:ㄕㄤ_ㄕㄨ。
尚书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尚书Shàngshū。(1)中国上古历史文件的汇编。“尚”即“上”,《尚书》意即上古之书。相传由孔丘编选而成,传本有些篇是后人追述补充进去的,如《尧典》、《皋陶谟》、《禹贡》等。西汉初存二十八篇,用当时通行文字书写,即《今文尚书》。另有相传汉武帝时在孔丘住屋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已佚。东晋梅赜(一作梅颐、枚颐)又伪造《古文尚书》。后来《十三经》中的通行本,即《今文尚书》与梅氏伪书的合编,宋人开始怀疑梅氏伪书,至清渐成定论。今文各篇内容包含商周等代的一些重要史料,如《盘庚》反映商代奴隶社会的情况、《禹贡》记述战国时黄河、长江两流域的地理等。(1)中国古代官名。执掌文书奏章。作为官名,始置于战国时,或称“掌书”。秦为少府属官,汉武帝提高皇权,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地位逐渐重要。后各朝均有设置,清代相沿不改。(2)明清两代是 *** 各部的更高长官。
⒈官名。始置于战国时,或称掌书,尚即执掌之义。秦为少府属官,汉武帝提高皇权,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掌管文书奏章,地位逐渐重要。汉成帝时设尚书五人,开始分曹办事。东汉时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从此三公权力大大削弱。魏晋以后,尚书事务益繁。隋代始分六部,唐代更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从隋唐开始,中央首要机关分为三省,尚书省即其中之一,职权益重。宋以后三省分立之制渐成空名,行政全归尚书省。元代存中书省之名,而以尚书省各官隶属其中。明初犹沿此制,其后废去中书省,径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六部尚书遂等于国务大臣,清代相沿不改。
《书经》的别名。参见「书经」条。词语翻译英语sameas德语Gesandte(S)_法语hautfonctionnaire,ministredugouvernement
尚书(中国古籍)《尚书》,最早书名为《书》,约成书于前五世纪,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传说为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2018年11月,清华大学战国竹简研究成果发布,《尚书》系后人伪作。尚书(词语概念)尚书:“尚”即“上”,《尚书》意即上古之书;指官名。
《寄尚颜(公受徐州薛尚书见知)》《宇文晁尚书之甥崔_司业之孙尚书之子重泛郑监前湖》《书园契上赵尚书》
皇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皇考崇公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尚书安得不中书
注玄尚白丈二和尚口尚乳臭弄性尚气好奇尚异好尚不同尚德缓刑
丈二和尚尚德缓刑口尚乳臭偃革尚文好尚不同歪嘴和尚注玄尚白白衣尚书由窦尚书弄性尚气
1、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出自:唐·韩愈《与孟尚书书》仰:抬头。俯:低头。对天、对人、对己都无愧。
2、汉武帝时,从孔子故宅屋壁中又发现了用古籀文书写的古文《尚书》十六篇,此十六篇晋永嘉之乱后亡佚。
3、《尚书》定位是“诗言志”,而孔子则断言“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观群怨”,载道、济世、传家。
4、不过今年宝_却是格外的忙碌,户部尚书沈桂芬去职,满尚书桂清人品端正是端正,但部务上头,一来能力有限,二来也要兼办内务府的差事,必然的不可能总揽全局。
5、郭宗熙曾出任溥仪满洲国尚书府之一任大臣。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尚书的详细信息
二、途中寄上尚书晏相公二十韵(梅尧臣)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1、途中寄上尚书晏相公二十韵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2、tú zhōng jì shàng shàng shū yàn xiàng gōngèr shí yùn
3、jīng biāo rù lín yā luàn fēi,wǔ kōng luò yè xiāng zhuī suí。
4、惊飙入林鸦乱飞,舞空落叶相追随。
5、 qiū quán cuī wù bú jiàn jī,dàn shǐ wàn gǔ shēng chóu bēi。
6、秋权摧物不见迹,但使万古生愁悲。
7、 dēng shān lín shuǐ xī gǎn bié,shēn zuò lǚ rénān dé yí。
8、登山临水昔感别,身作旅人安得宜。
9、 dān zhōu pǐ fù gèng wú bì,cháo cān měi kuì fù qīn chuī。
10、单舟匹妇更无婢,朝餐每愧妇亲炊。
11、 píng shēng dú yǐ wén zì lè,céng wèi gǎn chǐ pín jiàn wèi。
12、平生独以文字乐,曾未敢耻贫贱为。
13、 guān suī cùn jìn shí guò fèn,míng xìng yǐ bèi xián zhě zhī。
14、官虽寸进实过分,名姓已被贤者知。
15、 shū yú shēng bù yè háo guì,shǒu cǐ tuì suō zuò jiāng shuāi。
16、疏愚生不谒豪贵,守此退缩作将衰。
17、 yǐng zhōu xiàng gōng bǐng dào dé,yī jiàn bù yǐ lùn gāo bēi。
18、颍州相公秉道德,一见不以论高卑。
19、 jiǔ diào yuán huà fèi jīng lì,yóu qiě wèi juàn shān shū shī。
20、久调元化费精力,犹且未倦删书诗。
21、 táng zhī wén zhāng tī wú huì,xiān xī níng yǒu chà háo lí。
22、唐之文章剔芜秽,纤悉宁有差毫厘。
23、 wèi qí dān xué kě yǔ yǔ,biàn yǔ yuānào qū guǐ yí。
24、谓其耽学可与语,便语渊奥袪佹疑。
25、 fú yán jìn yì bù lì kǒu,zhí yù hǎi kū ná jiāo chī。
26、浮言近意不历口,直欲海窟拏蛟螭。
27、 zài bài xī qián hé qín huì,chuí tuó kē zài guī wàng jī。
28、再拜膝前荷勤诲,垂橐稞载归忘饥。
29、 jiě tǐng shuǐ yì wú jǐ shě,xīn shī yòu qiǎn yá bīng chí。
30、解艇水驿无几舍,新诗又遣牙兵持。
31、 shàng yán xíng lǐ lǎn wù jǐng,liáo kě yǔ fù chén jiǔ zhī。
32、上言行李览物景,聊可与妇陈酒卮。
33、 xià yán kuáng fěi pō jí gǔ,táo wéi bǐ gé wú bù sī。
34、下言狂斐颇及古,陶韦比格吾不私。
35、 xiàng gōng guì qiě shì hàn mò,wǒ bèi qǐ dé zhuān yóu xī。
36、相公贵且事翰墨,我辈岂得专游嬉。
37、 jīn jiāng hāo qín jiàn zǔ dòu,dìng yì bù yǐ wēi bó yí。
38、今将蒿芹荐俎豆,定亦不以微薄遗。
39、 cháng lìng yǒu yǒng wú jù xì,dāng yīn chuān lù zhōu chē yí。
40、尝令有咏无巨细,当因川陆舟车贻。
41、 rì duì shùn liú sī jí zhì,lǎo yú jiān qiè qián lín qí。
42、日对顺流思疾置,老鱼奸怯潜鳞鬐。
三、尚的拼音组词和部首
1、尚的拼音:shàng。部首:⺌。组词如下:
2、尚方、尚冠、尚兀、尚韦、尚佯、尚父、尚章、尚平、尚论、尚文、尚口、尚古、尚方仗、尚羊、尚猷、尚飨、尚享、尚书履、尚书郎、尚白、尚字、尚书、尚友、尚小云、尚存、尚甫、尚尔、尚齿、尚年、尚同、尚武、尚行、尚席、尚玄、尚主、尚右、尚食、尚自。
3、过海和尚、遐尚、奢尚、志尚、时尚、堂头和尚、祖尚、砥尚、骄尚、歪嘴和尚、染尚、五尚、弱尚、学尚、清尚、节尚、殊尚、畸尚、女和尚、修尚、慕尚、旌尚、理尚、比尚、矜尚、营尚、大和尚、夸尚、敦尚、六尚、气尚、微尚、贵尚、趋尚、履尚、布袋和尚、格尚、和尚。
4、白衣尚书、一息尚存、兼权尚计、尊年尚齿、红杏尚书、孔尚任、五兵尚书、和尚麦、偃革尚文、女尚书、欧阳尚书、弄性尚气、好奇尚异、户曹尚书、今文尚书、内尚书、八座尚书、曲部尚书、和尚菜、礼尚往来、和尚稻、由窦尚书、沈尚书、师尚父、高尚娴雅、衣锦尚絅、注玄尚白、中尚方。
5、寅集上【小部】尙;康熙笔画:8;部外笔画:5《唐韵》《集韵》《韵会》时亮切。《正韵》时样切,音上。《说文》:曾也,庶几也。从八向声。《尔雅注》:郉昺曰:尚,谓心所希望也。《诗·小雅》:不尚息焉。《书·大禹谟》:尔尚一乃心力。
6、又《广韵》:加也,饰也。《论语》:好仁。无以尚之。《诗·齐风》: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又崇也,贵也。《礼·檀弓》:夏后氏尚黑,殷人尚白,周人尚赤。又主也。凡典司进御之物者皆曰尚。《汉官仪》尚食、尚医、尚方等是也。
四、尚书怀明末清初的拼音是什么
尚书怀明末清初 shàng shū huái míng mò qīng chū
1.古代官名。原是宫廷里掌管文书奏章的官。汉以后地位渐高。唐代起是各部的更高职位。
2.也叫《书经》。书名。相传由孔子编删而成,其中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还有一部分是东晋梅赜伪造的。该书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五、尚书的拼音
1、尚书古代官名。原是宫廷里掌管文书奏章的官。汉以后地位渐高。唐代起是各部的更高职位。
2、吏部尚书:吏部的主官,相当于当代的中央组织部部长兼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
3、礼部尚书:礼部的主官,相当于当代的中宣部长兼外交部部长、文化部部长、教育部部长。
4、户部尚书:户部的主官,相当于当代财政部部长兼国土资源部部长、商务部部长、央行行长、国家税务总局局长、国家工商总局局长、海关总署署长、审计署署长、发改委主任。
5、兵部尚书:兵部的主官,相当于当代的国防部部长兼总后勤部部长、总装备部部长、总参谋部总长。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