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肜的拼音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懋肜的读音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肜姓全国有多少人
姓氏肜,拼音róng,2021年全国总人口约 1千人〔属稀有姓氏〕,在当今按人口数量排序的中华百家姓最新排名第 1220位,位于琴姓之后,肯姓之前。
肜姓当今在山西长治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有收载《姓氏考略》亦收,其据《元和姓纂》注云:“本彤氏,周卿士彤伯之后,裔孙避难改为‘肜’。”
肜姓全国人口普查总人口数约不足万人,属于稀有姓氏。
肜 rong:流源1.商代祭祀的名称。指祭祀之后第二天又进行的祭祀。肜日(肜祭之日:纪念烹饪始祖肜鱼氏,因肜鱼氏为皇帝次妃,故次日祭称之为肜祭、肜日)。
2、肜姓为黄帝后裔,据《通志·二六·以国为氏》云:“肜氏本彤氏,避仇改为肜氏。”因周朝公族姓姬,是大禹嫡裔。
二、诛肜的读音诛肜的读音是什么
1、诛肜的拼音是:zhūróng。结构是:诛(左右结构)肜(左右结构)。注音是:ㄓㄨㄖㄨㄥ_。
2、诛肜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3、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4、⒈晋梁王肜曾违法,周处(子隐)深文案之。后氐人齐万年反,肜为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处为前锋。肜逞宿憾,命处进讨,军无后继,处力战而死。见《晋书·周处传》。后以“诛肜”为诛灭陷害忠良者。引宋苏辙《奉使契丹·过杨无敌庙》诗:“我欲比君周子隐,诛肜聊足慰忠魂。”
5、诛肜zhūróngㄓㄨㄖㄨㄙ_晋梁王肜曾违法,周处(子隐)深文案之。后氐人齐万年反,肜为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处为前锋。肜逞宿憾,命处进讨,军无后继,处力战而死。见《晋书·周处传》。后以“诛肜”为诛灭陷害忠良者。宋苏辙《奉使契丹·过杨无敌庙》诗:“我欲比君周子隐,诛肜聊足慰忠魂。”
6、诛心之论诛锄异己天地诛灭禁暴诛乱诛求不已诛求无度绣斧之诛口诛笔伐诛求无已笔诛墨伐
7、绣斧之诛诛意之法诛心之论萧斧之诛口诛笔伐诛锄异己天地诛灭笔诛墨伐诛求无已诛求无度
8、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诛肜的详细信息
三、司马肜的肜怎么读
1、司马肜(?—302年),字子微,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第八子,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异母弟,晋武帝司马炎之叔。母张夫人。西晋宗室,诸侯王
2、曹魏时封平乐亭侯,建立五等爵制后改封开平子,泰始元年(265年),西晋建立,司马肜受封梁王,拜北中郎将,之后历任平东将军、安东将军、卫将军、征西大将军等职。
3、元康七年(297年),司马肜因与建威将军周处有矛盾,催促周处出兵讨伐齐万年,并且断绝其后援,致使周处兵败战死。
4、后来,司马肜依附于赵王司马伦。司马伦篡位称帝后,司马肜受到重用,拜太宰,随后又改任丞相,司马伦兵败被捕之后,司马肜首先上表弹劾,不久司马伦被诛杀。太安元年(302年),司马肜去世,因其依附司马伦,故为他上谥号为灵。后其旧部下属不断追诉,因此改谥号为孝。
四、“肜”这个字怎么读
“肜”这个字是多音字,读音分别为róng和chēn。
拼音róng chēn部首月笔画 7五行金五笔 EET
商代祭祀的名称。指祭祀之后第二天又进行的祭祀。
殷曰肜,周曰绎。——《公羊传·宣公八年》
晋梁王肜曾违法,周处(子隐)深文案之。后氐人齐万年反,肜为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处为前锋。
肜逞宿憾,命处进讨,军无后继,处力战而死。见《晋书·周处传》。后以“诛肜”为诛灭陷害忠良者。宋苏辙《奉使契丹·过杨无敌庙》诗:“我欲比君周子隐,诛肜聊足慰忠魂。”
《书·高宗肜日》:“高宗肜日,越有雊雉。”孔颖达疏:“高宗既祭成汤,肜祭之日,於是有雊鸣之雉,在於鼎耳。”
《文选·张衡<思玄赋>》:“聆广乐之九奏兮,展洩洩以肜肜。”旧注:“洩洩、肜肜,皆乐貌。”李善注:“《左氏传》曰:‘郑庄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肜肜。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杜预云:‘融融,和也;洩洩,舒散也。’融与肜古字通。”
唐房千里《庐陵所居竹室记》:“外门凄凄而寒者,内室肜肜而热者。”
五、带“月”字旁的字有哪些拼音是什么
1.胸:胸~(心里,多指心里的话或想法,如“直抒~~”)。
2.主观地,缺乏客观依据的:~造。~测。~度(duó)。~断。~见。
人或动物体内附着在骨头上或构成内脏的柔软物质,由许多纤维组成(通称“肌肉”):~肤。~理。心~。随意~。
人或动物内脏之一,呈长管形,主管消化和吸收养分,分“大肠”、“小肠”等部:~子。~衣。肝~寸断。羊~小道。脑满~肥。
1.人或动物体内更大的消化腺,有合成与贮存养料、分泌胆汁、解毒等功能:~脏。~炎。~胆。~肠。心~。
2.中医学指五脏之一:~火。~气。
上臂与前臂相接处向外凸起的部分:胳膊~儿。掣~(捉住其肘,喻阻挠别人做事)。~子(a.肘;b.指食品的猪腿上半部)。
剖腹:“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子胥靡。”
1.含脂肪多的,与“瘦”相对:~肉。~胖。~缺(指收入多的官职)。~硕(a.大而肥胖;b.果实大而饱满)。~马轻裘。
2.土质含养分多的:~沃。~美(a.肥沃;b.肥壮、丰美)。
3.能增加田地养分的东西(如粪、豆饼、化学配合剂等):~料。~力。
5.指衣服鞋袜等宽大,与“瘦”相对:~大。~瘦儿。
1.肉体表面的皮:皮~。肌~。切~之痛。体无完~。
2.表面的,浅薄的:~浅。~泛。
3.大:“薄伐猃狁,以奏~公”(“肤公”即“大功”)。
六、雉_的拼音狐雉_的拼音是什么
1、雉_的拼音是:zhìgòu。结构是:雉(左右结构)_(左右结构)。注音是:ㄓ_ㄍㄡ_。
2、雉_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3、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4、⒈雉鸣叫。引《礼记·月令》:“_季冬之月__北乡,鹊始巢,雉_鸡乳。”郑玄注:“_,雉鸣也。”唐王维《渭川田家》诗:“雉_麦苗秀,蚕眠桑叶稀。”唐朱庆馀《送元处士游天台》诗:“空山雉_禾苗短,野馆风来竹气清。”⒉后因以“雉_”为变异之兆。引语本《书·高宗肜日序》:“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_。”孔传:“耳不聪之异。”孔以雉鸣在鼎耳,故以为耳不聪之异也《汉书·五行志》刘歆以为鼎三足,三公象也,而以耳行,野鸟居鼎耳,是小人将居公位,败宗庙之祀也。”《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高宗、成王有雉_、迅风之变。”清魏源《苗疆敕建傅巡抚祠碑铭》:“黄_九渊,雉_勾萌,敛兹噩阳,奋为由庚。”清黄遵宪《感事》诗之一:“九鼎齐鸣惊雉_,千金悬格购龙医。”
5、雉_雉_,指雉鸣叫,泛称鸟鸣叫。语本《书·高宗肜日序》:“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_。”
6、词不达意狎雉驯童促膝谈心担惊受怕呼卢喝雉家鸡野雉麇骇雉伏
7、大含细入雉伏鼠窜麇骇雉伏担惊受怕促膝谈心大公无私词不达意家鸡野雉雉头狐腋如皋射雉
七、“肜”是什么字
1、“肜”字是一个汉字,拼音为róng,共有3笔画,部首是“月”,部首笔画为4。在古代,肜在商代的祭祀文化中占有特殊地位,象征着一种来自神灵的祭祀仪式,通常在之一天祭祀后次日再次举行,被称为肜祭。此外,“肜”也被用作姓氏。在书写上,这个字的笔顺是3(竖)、5(横折)、1(横)、1(横)、3(撇)、3(撇),总共7画。
2、在字义上,“肜”还有通“融”的意思,意味着和谐与快乐,如在《公羊传·宣公八年》中的记载,“殷日肜,周日绎”,这里肜被形容为和乐的气氛。因此,这个字不仅具有祭祀的象征意义,还传达出一种温馨、融洽的氛围。
肜的拼音和懋肜的读音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