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莲怎么拼音,莲的拼音拼写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莲花坞拼音
1、rìrìcǎiliánqù,zhōuchángduōmùguī。
2、nònggāomòjiànshuǐ,wèishīhóngliányī。
3、江南女子每天去采莲,莲塘广阔,总是傍晚才回来。
4、撑篙的时候不要溅起水花,担心弄湿了红莲般的衣裙。
5、《莲花坞》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6、这首诗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从景物中写出了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前两句写采莲少女的辛勤劳动,后两句点出采莲人的生活乐趣,笔调轻松自然,语言平淡朴素。
7、这首诗约作于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游历江南之时,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二首,是诗人寓居在今绍兴县东南五云溪(即若耶溪)的作品。
二、莲子的拼音
1、解释:莲的种子。椭圆形,肉呈乳白色,当中有绿色的莲心。
2、《乐府诗集·清商曲词一·子夜夏歌之八》:“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清纳兰性德《清平乐》词之二:“莲子依然隐雾,菱花偷惜横波。”茅盾《小巫》四:“菱姐把桂圆莲子汤端上楼去。”
3、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状茎横生,肥厚,节间膨大,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道,节部缢缩,上生黑色鳞叶,下生须状不定根。
4、叶圆形,盾状,直径25-90厘米,全缘稍呈波状,上面光滑,具白粉,下面叶脉从中央射出,有1-2次叉状分枝;叶柄粗壮,圆柱形,长1-2米,中空,外面散生小刺。花梗和叶柄等长或稍长,也散生小刺;花直径10-20厘米,美丽,芳香。
三、菡萏怎么读要有拼音
菡萏(hàndàn),是荷花的另一种称呼。古时候,人们把还未开放的荷花称作菡萏,即花蕾。例如诗句“九龙吐水浴身胎,八部神光曜殿销迹台,希奇瑞相头中现,菡毁斗茄萏莲花足下开。”描述了这一景象。等到菡萏盛开成为花朵。这段描述出自明代李渔的《闲情偶寄·种植部》。此外,菡萏也常用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如诗句所说:“菡萏花开鸳并立,梧桐树上凤双栖!”
四、莲蓬的拼音 莲蓬的拼音是什么
1、莲蓬的拼音是lián péng。
2、莲蓬,又称莲房,是荷花的花心,即莲蓬状的部分。它通常在荷花凋谢后形成,内部含有荷花的种子——莲子。莲蓬的绿色外皮内包裹着莲子,莲子可食用,营养价值极高。
3、莲蓬在中华文化中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常常被用来比喻连续不断的子嗣和繁荣兴旺。由于莲蓬多子,它也被视为多子多福的象征。在古代艺术作品中,如绘画和陶瓷上,莲蓬也是一种常见的装饰图案。
4、除了文化和象征意义外,莲蓬在实际生活中也有许多用途。最直接的用途是作为食材,莲蓬里的莲子可用于 *** 各种美食,如糖水、粥、糕点等。莲蓬本身也可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
5、综上所述,莲蓬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和象征意义,还是一种多功能的食材和药材。
五、菡萏怎么读 菡萏怎么读拼音是什么字
1、菡萏的正确读音为hàn dàn,菡和萏均为单音字。和邯郸读音相似,但却不同。荷花的别称。又称莲花、水芝、水华、水芙、水旦、水芙蓉、泽芝、芙蕖、玉环、六月春、中国莲。菡萏葳蕤,读音是 hàn dàn wēi ruí。
2、菡萏,是指尚未开放的荷花的花苞,也称水芙蓉、芙蕖。
3、菡萏葳蕤:菡萏,指尚未开放的荷花的花苞;葳蕤,草木茂盛、美好的样子。荷花即将开放、长势十分茂盛。
4、荷花的别称。荷花又称莲花,古称芙蓉、菡萏、芙蕖,依用途不同可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种类,荷花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和大洋洲,除中国外,日本、苏联、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均有分布,荷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也是印度的国花,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5、莲花-清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示坚贞纯洁。
6、另一个说法:莲花的花语是信仰。还表示坚贞纯洁;无邪、得不到的爱;君子。
7、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
8、《尔雅·释草》:“荷,芙渠……其华菡萏。”《诗·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明·李渔《闲情偶寄·莲科种植部》:“迨至菡萏成花。”又如:“九龙吐水浴身胎,八部神光曜殿台,希奇瑞相头中现,菡萏莲花足下开。”“菡萏花开鸳并立,梧桐树上凤双栖。”
六、采莲曲拼音
1、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2、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3、在公元748年(唐天宝七年)夏天,王昌龄任龙标尉已经有了一段时间,初次与阿朵见面,却是别有一番情趣。那时候,王昌龄独自一人行走在龙标城外,在东溪的荷池,看见了一幅绝美的画面,那就是看见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遂作采莲曲。
4、“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诗歌在开始就展现出一幅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丽画面采莲女的罗裙和荷叶的颜色一样青翠欲滴。比喻虽不新奇,但用在此处却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既描绘了田田的荷叶,又写了采莲女美丽的衣裳,两者相互映衬,恍若一体。
5、尤其是“裁”字,用得极其巧妙,罗裙是裁出的,可是此处也用在荷叶上,似从贺知章《咏柳》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句中得到了灵感,让人感到荷叶与罗裙不仅颜色相同,似乎也是同一双巧手以同一种材料制成的。
6、由此又让人不禁联想到屈原《离骚》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感受到这些女子如荷花般的心灵。娇艳的芙蓉花似乎都朝着采莲女美丽的脸庞开放,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采莲女的美丽,不是闭月羞花式的惊艳,而是如阳光般健康温暖,似乎能催开满池的荷花。
7、这两句诗本自梁元帝《碧玉诗》“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王昌龄的这篇较之则更胜一筹,意义更为隽永。
8、“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诗的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是对前两句的补充和深入。它有两重含义:一是突出荷田的稠密,使人荷莫辨更真实可信;二是突出了观望者的感受和心理活动。其中“乱”字用得十分微妙。
9、末句“闻歌始觉有人来”除了从另一面说明少女被荷田遮蔽与消融,难以被观望者发现以外,又写出一种声音的美,增添了诗的活泼情趣“。
10、乱”字既指采莲女纷纷入池嬉笑欢闹的场面,也可指人与花同样娇嫩难以辨别,眼前一乱的感觉而“看不见”呼应上文,也更显荷叶罗裙,芙蓉人面之想像了,同时也虚写了荷塘中花叶繁茂,人在其中若隐若现之景,并引出下句:“闻歌始觉有人来。”
11、这一句描写细腻入微,仿佛让读者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诗人当时真实的感受。“始觉”与上句“看不见”呼应,共同创造出了一种“莲花过人头”的意境。“闻歌”也与“乱”字呼应,悠扬动听的歌声表现出她们活泼开朗的天性,同时也为整个采莲的场景添上了动人的一笔。
12、这首诗句与句联系紧密,意蕴深远,精雕细琢却给人带来清丽自然之感,可以看出王昌龄炼字炼意的高超技艺,对中晚唐的诗歌有着重要的影响。
七、菡萏葳蕤拼音怎么写
1、释义:〔~萏〕荷花的别称,如“九龙吐水浴身胎,八部神光曜殿台,希奇瑞相头中现,~~莲花足下开。”
3、笔画:横、竖、竖、横撇/横钩、竖钩、点、提、撇、点、竖折/竖弯、竖。
3、笔画:横、竖、竖、撇、横撇/横钩、撇、竖、横、横折、横、横。
a、〔~蕤〕草木茂盛,枝叶纷披下垂的样子,如“兰叶春~~,桂华秋皎洁”。
3、笔画:横、竖、竖、横、撇、横、撇点、撇、横、斜钩、撇、点。
c、〔~宾〕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第七律;农历五月的别称。
3、笔画:横、竖、竖、横、撇、弯钩、撇、撇、撇、捺、撇、横、横、竖、横。
文章分享结束,莲怎么拼音和莲的拼音拼写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