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不三不四的拼音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不三不四的拼音的知识,包括不三不四是什么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不三不四是什么意思知道来历吗
1、不三不四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sān bù sì,意思是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2、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回:“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来,莫不要攧洒家。”
3、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易经思想,易经的每个卦都分6个爻,俗称6爻卦。六爻每两爻一组配三才,即初爻与二爻为地,三爻四爻为人,五爻与上爻为天。那么“不三不四”,三四爻不正位,不正时,就是指人不正直,不规矩的意思。
4、近义词不伦不类、非驴非马、非僧非俗。
5、(1)不伦不类,读音bù lún bù lèi,汉语成语,指既非这一类,又非那一类,形容人的着装不得体或说话没有道理,颠三倒四,出自明·吴炳《疗炉羹·絮影》。
6、(2)非驴非马是一个成语,读音是fēi lǘ fēi mǎ,意思是不是驴也不是马。比喻不伦不类,什么也不像。
7、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不三不四(汉语成语)
二、不三不四是什么意思
1、不三不四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就带你具体了解下它的读音,解释,出处,英语翻译,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造句吧。
2、【拼音】:bù sān bù sì
3、【解释】:①不像样子,不伦不类。②行为不端,不正派。
4、【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回:“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来,莫不要攧洒家。”
5、【示例】: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就想天鹅屁吃!”
6、【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形容人的品行不好
7、【英语】:neither one thing nor the other;dubious-looking
8、不伦不类非驴非马非僧非俗禽兽不如卑鄙龌龊
9、循规蹈矩一本正经正襟危坐正正经经有板有眼有模有样
10、他的发型看上去不三不四的,感觉很另类。
11、小明经常和不三不四的人来往,老师也经常教育他,可他就是屡教不改。
12、他是个不三不四的人,街坊邻居都不怎么待见他。
13、老师经常告诫我们,交朋友要慎重,不要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
14、他总是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交往,早晚要学坏。
15、交往尽量避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打交道,以免误入歧途。
16、有的成绩较差的学生不安心,经常旷课,结识一些不三不四的青年,导致最终辍学失学。
17、【拼音】:bù shān bù lǚ
18、【解释】:衫:上衣;履:鞋子。 *** 长衫, *** 鞋子。形容衣着不整齐,不修边幅的样子。也指性情洒脱,不拘小节。
19、【出自】:唐·杜光庭《虬髯客传》:“既而太宗至,不衫不履,裼裘而来,神气扬扬,貌与常异。”
20、【示例】: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九回:“这个人是个~的人,与家父最为相契。”
21、【语法】: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22、【英语】:be a man without restraint;be sloppily dressed;in one's shirtsleeves;careless of one's external appearance;to disregard one's appearance
23、“不衫不履”和“衣冠不整”都表示穿的不整齐。但“不衫不履”形容穿着随便,不拘小节,而“衣冠不整”形容穿戴马虎、凌乱;“不衫不履”限用与性情洒脱,不修边幅的人,“衣冠不整”可用于各种各样的人。
24、衣冠不整不修边幅不拘小节不拘细形放荡不羁蓬头垢面玩世不恭
25、不顾外表拓落不羁洒脱不拘囚首垢面放浪形骸衣衫褴褛鹑衣百结
26、衣冠楚楚规行矩步衣冠齐楚规规矩矩安分守己
27、他不衫不履的样子,给人一种洒脱不拘的感觉。
28、这个人是个不衫不履的人,喜欢广交朋友,做什么事都不拘小节。
三、不三不四是成语不
汉语成语,拼音[bù sān bù sì],意思:不正派。不像样。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可见元宵之夜;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不一而足。”
1、非驴非马:不像驴也不像马。比喻什么也不像,不成样子。
2、不伦不类:既不像这一类,也不像那一类。形容不像样、不规范或不成体统。
1、正襟危坐:正一正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恭敬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2、堂堂正正:原来形容强大整齐的样子(多指军容)。后常用来形容光明正大。也形容身材威武,仪表出众。
3、有板有眼:形容人说话、办事条理清楚。
4、正大光明:见“光明正大”,襟怀坦白,行为正派。也说正大光明。
5、有模有样:煞有其事,架势十足的样子。
1、我劝他少跟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接触,完全是出于善意。
2、老师经常告诫我们,交朋友要慎重,不要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
3、只要你痛改前非,不再与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大家是会原谅你的。
4、我们不要跟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打交道。
5、薛小力自从和那伙不三不四的朋友一刀两断后,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6、小明近来和街上一批不三不四的小青年来往,彼此称兄道弟的,长此以往,肯定会变坏的。
7、你必须跟那些不三不四的人一刀两断,绝不能藕断丝连。
8、流氓们向她招手,嘻皮笑脸地说些不三不四的话。
9、琳琳你再不悬崖勒马,继续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会犯大错误的,到那时就后悔莫及了。
10、几个不三不四的人把这家舞厅搞得乌烟瘴气的,开业时间不长,就被管理部门勒令停业了。
四、不三不四什么意思
不三不四的意思是:不像样、不正派。
不三不四,汉语成语,拼音:bù sān bù sì,在施耐庵的《水浒传》中,意思不像样、不正派。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在易经中象征正道和大道。不三不四说明一个人或一件事物不是在正道或大道上,有不务正业之意。
2、不要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
3、不要和那些不三不四的东西来往。
4、不三不四,你考虑一下二的感受。
5、他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臭味相投。
6、我们不要跟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打交道。
7、小李平常总爱结交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
8、不三不四,七上八下,你走不走,你不走我走。
9、流氓们向她招手,嘻皮笑脸地说些不三不四的话。
10、方才在楼上帮她梳妆,姐姐她不三不四的说短道长。
五、什么是不三不四
不三不四,汉语成语,拼音:bù sān bù sì,在施耐庵的《水浒传》中,意思不像样、不正派。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在易经中象征正道和大道。不三不四说明一个人或一件事物不是在正道或大道上,有不务正业之意。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回:“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来,莫不要攧洒家。”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三回:“陈灵公口中还在那里不三不四,耍笑弄酒。”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五·穷马周遭际卖缒媪》:“平日见王媪是个俏丽孤孀,闲时倚门靠壁,不三不四,轻嘴薄舌的狂言挑拨。”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可见元宵之夜;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不一而足。”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到上海游学,不三不四合上了好些朋友,发了些海阔天空的议论,什么民权、公德,闹的烟雾腾天,人家都不敢亲近他。”
在中国古代的易经思想,易经的每个卦都分6个爻,俗称6爻卦,意思为事物发展的6个阶段。第三爻与第四爻处在6爻的中间位置,在易经中象征正道和大道。不三不四说明一个人或一件事物不是在正道或大道上,有不务正业之意。
【反义词】正正经经、中规中矩、有板有眼、有模有样、一本正经、正襟危坐、堂堂正正
【歇后语】七个钱放两处;七尺布拦腰剪
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形容人的品行不好
六、不三不四是不是成语
1、不三不四:谓不伦不类,不像样子的。也指行为不端,不正派。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回:“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来,莫不要_洒家。”
2、有的称行业不端的人为“不三不四”,显然人们对“三”与“四”这两个数字有极大的好感。
3、古时候,人们普遍熟读《金刚经》,通常把三比作三心,即:过去现在未来心,把四比作:清净心,不三,自然是理解为:三心不可得大家都理解,自然的要用四来衡量行为规范,可是又不具备清净心,对于这样不符合行为规范的行为,叫:不三不四。
关于本次不三不四的拼音和不三不四是什么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