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的拼音怎么写,机械的拼音怎么写

牵着乌龟去散步 拼音 17 0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柳絮的拼音怎么写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柳絮的拼音怎么写以及机械的拼音怎么写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咏柳怎么读
  2. 柳絮的意思
  3. 柳絮的絮字怎么写
  4. 柳絮古诗带拼音
  5. 垂柳的拼音怎么写
  6. 柳絮的拼音
  7. 柳絮拼音

一、咏柳怎么读

1、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2、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3、luàn tiáo yóu wèi biàn chū huáng, yǐ dé dōng fēng shì biàn kuáng。

4、jiě bǎ fēi huā méng rì yuè, bú zhī tiān dì yǒu qīng shuāng。

5、②狂--猖狂。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6、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7、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降临、柳叶飘零的时候。

8、纷乱的枝条还没有变成嫩黄色,便凭借着东风疏狂恣意地生长。只懂得将它的飞花漫天飞舞,蒙蔽日月,却不知道这凛凛的天地间还有清寒冷冽的霜的存在。

9、这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把春天的柳树比拟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借以讽刺邪恶势力。诗的前两句是说:当春天刚到来的时候,零乱的柳条还没来得及转变为浅淡的青黄色,它就倚仗着东风吹拂而飘忽摇摆,气势更加猖狂。诗刚开头即语带嘲讽、蔑视,它描写“乱条”如何倚仗权势,张牙舞爪,逞性妄为,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

10、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实际上是在为全诗主旨作准备,亦即古人所谓“蓄势”。蓄足了气势,则必然有力地得出颠扑不破的结论,于是后两句水到渠成,警语立出:那些柳条只会使柳絮飞上半天,企图遮蔽日月的光辉,却不知秋季来临,天地间还将有一场又一场的严寒霜冻,到那时它就要枯萎凋零了。

11、“不知天地有清霜”一句为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它对那些得志一时的小人提出了严正的警告,振聋发聩,促人警醒。

12、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二、柳絮的意思

[编辑本段]【柳絮的植物学简介】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ix babylonica L.

拉丁文名:Semen Sali-cis Babylonicae

主治:吐血;创伤出血;痈疽;恶疮

生态环境:耐水湿,也能生于旱处。

2.《别录》:主痂疥,恶疮,金疮。子:汁疗渴。

4.《药性论》:主止血。治湿痹四肢挛急,膝痛。

采收和储藏:春季果实将成熟时采收,干燥。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及黄河流域,其他各地均有栽培。

乔木,高可达18m,树冠开展疏散。树皮灰黑色,不规则开裂;枝细,下垂,无毛。芽线形,先端急尖。叶狭披针形,长9-16cm,宽0.5-1.5cm,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锯齿;叶柄长(3-)5-10mm,有短柔毛;托叶仅生在萌发枝上。花序先叶或与叶同时开放;雄花序长1.5-3cm,有短梗,轴有毛;雄蕊2,花药红黄色;苞片披针形,外面有毛;腺体2;雌花序长达2-5cm,有梗,基部有3-4小叶,轴有毛;子房椭圆形,无柄或近无柄,花柱短,柱头2-4深裂;苞片披针形,外面有毛;腺体有1。蒴果长3-4月,花期3-4月,果期4-5月。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祛风药;止血药

生药材鉴定:性状鉴别种子细小,倒披针形,长1-2mm,黄褐色或淡灰黑色。表面有纵沟,顶端簇生白色丝状绒毛,长2-4mm,成团状包围在种子外部。

显微鉴别种子在光镜下呈鞋底形,一端稍尖,一端较大。在尖端套有一环,极易脱落,环上环生细长非腺毛,长504-3024μm或更长。非腺毛单细胞,基部壁孔明显。表皮细胞长方形,表面观细胞平周壁上有众我条形或点状突出物。侧面观成半环形。

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带毛种子。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或浸汁。外用:适量,敷贴;或研末调搽;或烧成灰撒。

柳的花都是单性花。花没有花被,只有一个鳞片。柳的雄花有两枚雄蕊,两个蜜腺。柳的雌花有一枚雌蕊,一个蜜腺。柳的花虽然没有花被,色彩不鲜明,但具有蜜腺,是借着花蜜来引诱昆虫传布花粉的,所以它是虫媒花。而杨的花与柳的花很相似,结构也很简单,但是没有蜜腺,不能分泌花蜜引诱昆虫传布花粉,只能借风力传布花粉,所以它是风媒花。

杨和柳均属杨柳科,但在植物学上是有严格区别的。它们有不少相似的地方。例如都有毛毛虫样的花序(柔荑花序),这种花序有雌雄之分,老熟时整个脱落,雌花序中的果实裂成两瓣,具有白色茸毛的种子就随风飘散出来。又如“沙里栽杨泥里柳”,杨、柳都易栽易活,可进行无性繁殖,随便折一枝条 *** 泥土里,很容易生根发芽。但长期的无性繁殖,会使杨树的生活力逐渐削弱,因此,有时得用播种育苗,进行有性繁殖。但是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

在文学上,好多人把杨和柳混在一起,叫做杨柳。春天,许多树木还没复苏,杨和柳已经抽青发芽了。“杨柳依依”、“春风杨柳万千条”、“隔溪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少女腰”,诗人们把杨和柳同春光相联,还把它比作婆娑婀娜的少女。但诗人们笔下的杨柳,实际上说的都是柳。

[编辑本段]【《红楼梦》里的柳絮词】

史湘云见暮春柳絮飞舞,偶成小令。诗社就发起填词,每人各拈一小调,限时做好。宝玉没有写成,却兴起续完探春的半阕;宝钗嫌众人写的“过于丧败”,便翻案作得意之词。

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放春光别去!

1.绣绒——喻柳花。残吐——因残而离。词写春光尚在,柳花乃手自拈来,所以说“岂是残吐”。后人不晓词意,妄改“残吐”为“才吐”(程高本),变新枝为衰柳,与全首境界不合。明代杨基《春绣绝句》:“笑嚼红绒唾碧窗”。

3.拈——用手指头拿东西。鹃鸣燕妒——以拈柳絮代表占得了春光,所以说使春鸟产生妒忌。

4.莫放——庚辰本作“莫使”,与前句“空使”用字重复,且拈絮是想留住春天,以“莫放”为好。从戚序本。南宋词人辛弃疾《摸鱼儿》词:“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写蛛网沾住飞絮,希望留住春光,为这几句所取意。

《柳絮词》是每个人未来的自况。我们知道,湘云后来与卫若兰结合,新婚是美满的,所以词中不承认用以寄情的柳絮是衰残景象。对于她的幸福,有人可能会触痛伤感,有人可能会羡慕妒忌,这也是很自然的。她父母双亡,寄居贾府,关心她终身大事的人可能少些,她自诩“纤手自拈来”,总是凭某种见面机会以“金麒麟”为信物而凑成的。十四回写官客为秦氏送殡时曾介绍卫若兰是“诸王孙公子”,可见所谓“才貌仙郎”也必须以爵禄门第为先决条件,不能想象如史湘云那样的公侯千金会单凭才貌选择一个地位卑贱的人作为自己的丈夫。词中从占春一转而为惜春、留春,而且情绪上是那样地无可奈何,这正预示着她的所谓美满婚姻也是好景不长的。

【南柯子(贾探春上阕,贾宝玉下阕)】

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1.纤纤缕、络络丝——喻柳条。虽然如缕如丝,却难系住柳絮,所以说“空挂”、“徒垂”。

2.绾系——打成结把东西栓住。

3.我自知——等于说“人莫知”、“世莫知”。植物抽叶开花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

4.隔年期——相隔一年才见一次。宋代王禹偁《中秋月》诗:“莫辞终夕看,动是隔年期。”其实这是从古乐府《七日夜牛女歌》“婉娈(亲爱)不终夕,二别周年期”化出来的。原本是说牛郎织女的。

贾探春后来远嫁不归的意思已尽于前半阕四句之中,所谓白白挂缕垂丝,正好用以说亲人不必徒然对她牵挂悬念,即《红楼梦曲·分骨肉》中说的“告爹娘,休把儿悬念……奴去也,莫牵连。”这些话当然都不是对她所瞧不起也不肯承认的生母赵姨娘而说的。作者安排探春只写了半首,正因为该说的已经说完。同时,探春的四句,如果用来说贾宝玉将来弃家为僧,不是也同样适合吗?是的。唯其如此,宝玉才“见没完时,反倒动了兴”,提笔将它续完。这一续,全首就都像是说宝玉的了:去休惜,来自知,所谓随缘而化,踪迹难寻;夫妻相见之期犹如牛郎织女,不是说他做了和尚又是什么?书中说宝玉自己该做的词倒做不出来,这正是因为作者觉得没有再另做的必要了。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1.“粉堕”二句——粉堕、香残,指柳絮堕枝飘残;粉,指柳絮的花粉。百花洲,《大清一统志》:“百花洲在姑苏山上,姚广孝诗:‘水滟接横塘,花多碍舟路。’”林黛玉是姑苏人,借以自况。燕子楼,典用白居易《燕子楼三首并序》中唐代女子关盼盼居住燕子楼怀念旧情的事。后多用以泛说女子孤独悲愁。又苏轼《永遇乐》词:“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故也用以说女子亡去。

2.逐对成球——形容柳絮与柳絮碰到时黏在一起。“球”谐音“速”;逑,配偶。这句是双关语。戚序、程高本“对”作“队”,则只就景物说。从己卯、庚辰本。

3.缱绻——缠绵,情好而难分。风流,因柳絮随风飘流而用此词,说才华风度。小说中多称黛玉风流灵巧。

4.谁拾谁收——以柳絮飘落无人收拾自比。戚序、程高本“拾”作“舍”,误。以柳絮说,“舍”它的是柳枝;若作自况看,宝玉亦未曾“舍”弃黛玉。今从己卯、庚辰本。

柳絮的拼音怎么写,机械的拼音怎么写-第1张图片-

5.“嫁与东风”句——亦以柳絮被东风吹落,春天不管,自喻无家可依,青春将逝而没有人同情。用唐人“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诗意。

6.忍淹留——忍心看柳絮漂泊在外,久留不归。

在林黛玉这首缠绵凄恻的词中,不但寄寓着她对自己不幸的身世的深切哀愁,而且也有着那种预感到爱情理想行将破灭而发自内心的悲愤呼声。全词语多双关,作者借柳絮隐说人事的用意十分明显。如“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不但以柳絮之色白比人因悲愁而青春老死,完全切合黛玉,而且也能与她曾自称“草木之人”巧妙照应。从这一点上去看这首词,它对我们研究作者写宝黛悲剧的原来构思也是有启发的。

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

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

1.汉苑——汉代皇家的园林。汉有三十六苑,长安东南的宜春苑(即曲江池)水边多植杨柳,后因柳成行列如排衙,但远不及隋堤规模,故曰“有限”。

2.隋堤——参见《广陵怀古》注。

3.明月梅花一梦——后人以为“梅花”不合飞絮季节,就改成“梨花”(程高本),殊不知这是用“梦断罗浮”的典故(参见《赋得红梅花》诗注),本取其意而不拘于时。《龙城录》记赵师雄从梅花树下一觉醒来时,见“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已。”此所以用“明月”二字。又小说中说宝琴是嫁给梅翰林之子的,用“梅花”二字或有隐意。

4.落红——落花。表示春去。用“几处”,可见衰落的不止一家。

5.香雪——喻柳絮,暗示景物引起的愁恨。帘栊,说闺中人。

7.“偏是”句——古人以折柳赠别。又柳絮漂泊不归,也易勾起离别者的愁绪。

如果把薛宝琴这首小令与她以前所作的《赋得红梅花》诗、她口述的《真真国女儿诗》对照起来看,就不难相信朱楼梦残、“离人恨重”正是她未来的命运。就连异乡思亲,月夜伤感,在词中也可以找到暗示。此外,从宝琴的个人萧索前景中也反映出当时的一些大家族已到了风飘残絮、落红遍地的没落境地了。“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这是宝琴的惆怅,同时也是作者的叹息。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1.白玉堂——参见《护官符》注。这里形容柳絮所处高贵。春解舞——说柳花被春风吹散,像翩翩起舞。

2.均匀——指舞姿柔美,缓急有度。

3.“蜂围”句——意思是成群蜂蝶纷纷追随柳絮。有人以为是以蜂蝶之纷乱比飞絮,亦通。

4.随逝水——落于水中,随波流去。喻虚度年华。以逝水比光阴。

5.委芳尘——落于泥土中。喻处于卑贱的地位。

6.“万缕”二句——意谓不管柳絮是否从枝上离去,柳树依旧长条飘拂。喻不因别人对我的亲疏而改变自己固有的姿态。

7.青云——高天。也用以说名位极高。如《史记·伯夷列传》:“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薛宝钗与林黛玉这两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是对立的。作者让宝钗作欢愉之词,来翻黛玉之所作情调缠绵悲戚的案,看上去只是写诗词吟咏上互相争胜,实际上这是作者借以刻划不同的思想性格特征的一种艺术手段。

但是,作者所写的钗、黛对立,并非如续书中所写的那样为了争夺同一个婚姻对象而彼此成为情敌(黛玉对宝钗的猜疑,在第四十二回“薛芜君兰言解疑癖”后已不复存在。事实如脂评指出,贾府上下,人人心目中宝黛都是一对未来的“好夫妻”),作者也并不想通过他们的命运来表现封建包办婚姻的不合理。作者所描写的宝黛悲剧是与全书表现封建大家庭败亡的主题密切相关的。他们的悲剧是贾府事变的结果。

细看词的双关隐义,不难发现“蜂围蝶阵乱纷纷”正是变故来临时大观园纷乱情景的象征。宝钗一向以高洁自持,“丑祸”当然不会沾惹到她的身上,何况她颇有处世的本领,所以词中以“解舞”、“均匀”自诩。黛玉就不同了,她不禁聚散的悲痛,就象落絮那样“随逝水”、“委芳尘”了。宝钗能“任他随聚随分”而“终不改”故态,所以黛玉死后客观上就必然造成“金玉良缘”的机会而使宝钗青云直上。但这种结合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宝钗和宝玉在对待封建礼教、仕途经济上的思想分歧,也不能使宝玉忘怀死去的知己而倾心于她。所以,宝钗最终仍不免被宝玉所弃,词中的“本无根”也就是这个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辑本段]【其他以柳絮为名的诗词】

无风才到地,有风还满空。缘渠偏似雪,莫近鬓毛生。

翻开《全唐诗》,咏杨花、柳絮的篇章甚多,但雍裕之的这首《柳絮》却与众不同:它既没有刻意描摹柳絮的形态,也没有借柳絮抒写惜别伤春之情,而是以凝炼准确的语言,概括出柳絮最主要的特征,求神似而不重形似,简洁鲜明,富有风趣。

柳絮“似花还似非花”,极为纤细、轻灵,无风时慢悠悠地落到地面,一遇上风,那怕是和煦的微风,也会漫天飞舞起来。它的这种性状是很难描述的。薛陶说:“二月杨花轻复微”,并没说清是怎么个轻法。雍裕之从风和柳絮的关系上落笔,并对比了柳絮在“无风”和“有风”时两种不同的状态,只十个字,就将柳絮的特征给具体地描绘出来了,这不能不说是状物的高手。

诗的第三句写柳絮的颜色。柳絮不仅其轻飞乱舞之状象雪,而且其色也似雪。所以东晋谢道韫早就以柳絮喻雪花,赢得了“咏絮才”的美名。可见要描绘柳絮的颜色,还是以白雪为喻最为恰切。但如果仅指出其“偏似雪”,那就是重复前人早就用过的比喻,显得淡而无味,所以诗人紧接着补上第四句:“莫近鬓毛生”。这一笔补得出人意表,十分俏皮。自来人们多以霜雪喻白发,这里因为柳絮似雪,遂径以柳絮隐喻白发,这已不落窠臼;不仅如此,诗人又从咏物进而表现人的情思:人们总是希望青春永驻,华发迟生,而柳絮似雪,雪又象白发,所以尽管柳絮似乎轻盈可爱,谁也不希望它飞到自己的头上来。这一句在全诗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写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这也可以说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怀的又一格吧。

这首诗通篇无一字提及柳絮,但读完全诗,那又轻又白的柳絮,似乎就在我们眼前飞舞,它是那样具体,那样鲜明,似乎一伸手就可捉摸。全诗二十个字,如同一个精心编制的谜语。由于准确地道出了柳絮的特征,那谜底叫人一猜就着。于此可见诗人体察事物之细,艺术提炼功夫之深。

[编辑本段]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图)

女, 1958年出生,湖南人,会计学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会计与资本市场、财务管理、信用管理。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 19篇。出版专著(译著等) 2部。获奖成果共 2项;目前承担项目共 3项近三年( 2002-2004年)支配科研经费共 7.8万元,年均 2.6万元

主要授课:高级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审计

教学经历: 1981—1989青海教育学院

1993—2002广东财税高等专科学校

柳絮.新旧会计制度对比.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1.

柳絮,刘小清.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柳絮.商业信用风险分析和评估探析.北京:财政研究.2005.(1)

柳絮.21世纪的科学:复杂性研究与应用.北京:会计研究.2004.(12)

柳絮.加入 WTO对中国税收的影响和对策.北京:中国流通经济.2003.(5)

柳絮,韩玉启.基于 D-S证据融合的商业信用评价.安徽.运筹与管理.2005.(2)

柳絮,韩玉启.企业信用销售策略研究.湖北.统计与决策.2005.(3)

柳絮,韩玉启.国有企业资产损失形成的原因分析.北京:财政研究.2003.(7)

柳絮.《企业国有资本金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北京:财务与会计. 2001.(11)

柳絮,韩玉启.避免和减少国有企业资产损失的对策.北京:中国财政 2003.(5)

柳絮,韩玉启.用模糊数学 *** 进行商业信用标准的评判.吉林.工业技术经济.2003.(6)

柳絮,韩玉启.企业客户信用标准的模糊综合评价.湖北.统计与决策.2003.(8)

柳絮.银行贷款风险评估中现金流量分析.广东.广州大学学报.2001.(8)

柳絮.浅谈《企业会计准则》规范借款行为.会计之友. 2001.(5)《财务与会计导刊》转编 2001.(10)

柳絮.关于编制分部会计报表的探讨.财会研究 2001.(8)

柳絮.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9)

柳絮.记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战略转向.经济师。 2001.(1)

广州科技综合实力评价与政策引导研究.2003.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五”规划课题主持人.

对构建会计信用体系问题的研究《用模糊数学 *** 进行商业信用标准的评价》.广东省财政厅

广东省会计学会课题.2003,已结题.获 2004年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会计学会课题三等奖。

三、柳絮的絮字怎么写

1、柳絮的絮字笔画数:12,部首:糸,笔顺编号:531251554234。

2、(3)象棉絮的东西:柳~。芦~。

3、(4)在衣服、被褥里铺棉花、丝绵等:~棉袄。~被窝。

4、柳树的种子,上面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叫做柳絮。

5、(1)棉花的纤维:这种棉花的~长。

6、(2)用棉花纤维做成的可以絮被褥等的胎。

7、【解释】:表示人有卓越的文学才能。多指女子。

8、【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9、【示例】:~称谢咏,麻衣喻切有曹诗。

10、★明·李开先《闲居集·至后复夜雪》

11、【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女性

12、【解释】:形容说话罗嗦,唠叨。

13、【出处】:明·汤显祖《紫箫记·胜游》:“自成了人后,夜里和李郎絮叨叨到四五更鼓,番来覆去,那里睡来?”

14、【示例】:那呆子~,只管念诵着陪礼,爬起来与沙僧又进。★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九回

15、【近义词】:婆婆妈妈、啰啰嗦嗦

16、【语法】:作谓语、状语;指人说话

四、柳絮古诗带拼音

1.描写"柳絮"的诗词柳絮【唐】白居易三月尽是头白日,与春老别更依依。凭莺为向杨花道,绊惹春风莫放归。柳絮【唐】李中年年二月暮,散乱杂飞花。雨过微风起,狂飘千万家。柳絮【唐】刘禹锡飘飏南陌起东邻,漠漠蒙蒙暗度春。花巷暖随轻舞蝶,玉楼晴拂艳妆人。萦回谢女题诗笔,点缀陶公漉酒巾。何处好风偏似雪,隋河堤上古江津。柳絮【唐】罗邺处处东风扑晚阳,轻轻醉粉落无香。就中堪恨隋堤上,曾惹龙舟舞凤凰。

五、垂柳的拼音怎么写

垂柳,是杨柳科柳属的高大落叶乔木。垂柳一般高达12~18米,其树冠是开展并且疏散的;叶子的形状披针形,前端长且尖;花序比叶先开放,或与叶同时开放;花丝底部有少量的毛,花药为红黄色;苞片呈披针形,外面有毛;蒴果呈现绿黄褐色;花期是3~4月,果期为4~5月。

垂柳的拼音是chuí liǔ。垂柳产自中国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其他各地也有栽培;主要作为在道路旁、水边等地的绿化树种,也能生于干旱处。繁殖方式以扦插为主,也可用种子繁殖。垂柳的生长习性一般是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及潮湿深厚之酸性及中性土壤的,较耐寒,但亦能生于土层深厚之高燥地区。

1、清晨的阳光穿透垂柳的缝隙,洒在宁静的湖面上,形成一片斑驳的光影。

2、微风吹过,垂柳轻轻摇曳,仿佛在向过往的行人致意,让人感受到一种温馨与宁静。

3、在湖畔的垂柳下,一群孩子正在嬉戏玩耍,他们的欢笑声与柳絮飘舞的景象相映成趣。

4、在炎炎夏日,坐在垂柳下乘凉,感受着它带来的阴凉和清风,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

5、垂柳的细长枝条垂到地面上,随着微风轻轻拂过,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优美的水墨画中。

6、春天的垂柳新绿如画,为冬天的校园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7、垂柳的翠绿与湖水的碧波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让人流连忘返。

8、在晨曦的照耀下,垂柳呈现出一片金黄的颜色,仿佛是金色的丝绸一般,给人一种高贵与优雅的感觉。

9、夜晚的垂柳在灯光下变得更加迷人,让人不禁停下脚步,静静欣赏这美丽的景象。

六、柳絮的拼音

柳(拼音:liǔ),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从木卯(mǎo)声。

柳是一种落叶乔木或灌木,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垂柳、旱柳等。柳树在初春抽枝发芽,所以“柳”又代指春天。柳枝纤细柔软,多用以形容女子的腰肢,也代指女子。柳与留音近,所以古人送别友人时,常以“折柳”表达恋恋不舍的离别之情。

絮(拼音:xù),常用词语:絮叨、絮烦、絮说、絮语、玉絮、絮旧、棉絮、絮暖、絮片。

柳絮,即柳树的种子,上面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所以称柳絮。柳树:乔木,高可达18m,树冠开展疏散。树皮灰黑色,不规则开裂;枝细,下垂,无毛。芽线形,先端急尖。

叶狭披针形,长9-16cm,宽0.5-1.5cm,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锯齿;叶柄长5-10mm,有短柔毛;托叶仅生在萌发枝上。

七、柳絮拼音

柳絮拼音【liǔ xù】基本解释:成熟的柳树的种子,上面有白色绒毛。

柳絮(基本概念):柳絮,即柳树的种子,上面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所以称柳絮。柳树:乔木,高可达18m,树冠开展疏散。树皮灰黑色,不规则开裂;枝细,下垂,无毛。芽线形,先端急尖。

叶狭披针形,长9-16cm,宽0.5-1.5cm,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锯齿;叶柄长5-10mm,有短柔毛;托叶仅生在萌发枝上。

1、在单打项目中,林菱赢得一面女单金牌,柳絮飞及李静则分别赢得一面女单银牌及一面男单银牌。

2、雪突然下大了,它们争先恐后地往下落,像柳絮,又像鹅毛。它们淘气的在天空中转着圈,跳着舞。然后,又纷纷落到人们的头上、身上、脸上。

3、垂柳的柳絮随风而动,弯曲在池塘边与之一唱一和,“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描写的不就是这样一幅情景、这样的一幅迷人景色吗?

4、除了上面众多的诗人把雪比作撒盐、柳絮、林花、玉龙、败鳞残甲、玉、席子以外,还有比作白鹤羽毛、梅花、白毯子等等的。

5、雪越下越大,从一点点的,变成一团团的,似乎从天上撒下来的棉花团。雪花不停地飞舞着,像棉花,似柳絮,如杨花,漫天飞舞。

关于柳絮的拼音怎么写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拼音 怎么 柳絮 机械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