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一丈的拼音,以及丈把高的读音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一、一尺拼音
表度量。十寸为一尺。现代三尺约等于1m。
形容极短或极宽,多含夸张之意,非实指。
《庄子天下》:“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刘向《说苑·辨物》:“度量衡以黍生之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
《水浒传》第八四回:“原来那天山勇,马上惯使漆抹弩,一尺来长铁翎箭,有名唤做一点油。”
《韩诗外传》卷七:“子贡曰:‘两国_难,壮士列阵,尘埃涨天。赐不持一尺之兵、一斗之粮,解两国之难。’”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市吏於是与子胥俱入见王,王僚_其状伟,身长一丈,腰十围,眉间一尺。”
孟郊《秋怀》诗之三:“一尺月透户,仡栗如剑飞。”
1、刀身长一尺二寸,刃向外曲凸,刀身最宽处为一寸二分。
2、卢大牙不知此时广梅霜哪里来的欢喜,只好陪了个冷笑之后,把驴脸拉的足有一尺多长,活像一脚踩扁了的大地瓜。
3、李虎,我大哥念你是个英雄才好言相劝,你却推三阻四非要逼我们动武是不,别扯一尺蓝布当天使不知高低大小。
4、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温庭筠
5、本尊庄游调集着元力灌输到玄芒剑上,等到那有些虚浮的一尺长的剑芒从玄芒剑上脱离而出,他没有再枉费唇舌,直接挥出了一道紫色的剑束。
6、壁厚一尺五,可无限次使用独立活盖。
二、丈的拼音
(1)(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持“十”。十,十尺。本义:长度单位,十尺)同本义。
又如:丈尺(以丈、尺为单位来计量);丈六(一丈六尺);丈二(一丈二尺);丈数(一丈多;丈把)。
又如:丈人行(父辈;长辈);丈母(丈母娘,丈妈,岳母);丈丈(对尊长的敬称);老丈;岳丈。
(2)丈夫。常用于称姑、姨、姐、妹之夫。
如:姑丈;丈夫女(女中丈夫;指具有英雄气概的女子);丈夫儿(男子汉);丈夫子(儿子;男孩);丈夫汉(男子汉);姐丈;妹丈。
(2)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1、把所有的字句,都托付给,一个恍惚的名字,把已经全然消失的时光,都拿出来细细丈量,反复排列成行,一切都只因为,那会染会洗会润饰的,如水的月光。
2、文明是灯,照亮前程;包容是茶,滋润心花;自律是秤,丈量人生;道德是镜,牢记真情;工作是搏,从容不迫;家庭是船,助我扬帆。
3、用文字颂扬美好,用笔尖流淌荣耀,用镜头凝聚真情,用脚步丈量情操。用执着惩恶扬善,用呼声把正义引导,用关注描写民生,用关心把爱意号召。记者节,祝记者们工作顺利,青春永葆。
4、审计就像一把尺子,作为审计工作者,当你在丈量别人的时候,同样也要衡量自己,这样才能确保尺子的精度。
5、您给了我们一杆生活的尺,让我们自己天天往丈量;您给了我们一面模范行为的镜子,让我们处处有学习的榜样。
三、一丈成语
1、 [释义源]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如果行不通;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
2、 [语出]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备心;然后进兵攻城;城可破也。”
3、 [用法]一般指办事 *** 巧妙;有礼有节。一般作谓语、宾语、分句。
4、①我军采取~的策略;向敌军展开政策攻击。
5、②平津战役中;为了保护天津人民的生命财产;我军~;劝告守敌接受和平解决;在敌人拒绝投降以后才发起进攻。
6、一落千丈[ yī luò qiān zhàng ]
7、原指琴声陡然降落。后用来形容声誉版、地位或经济状况急权剧下降。
8、唐·韩愈《听颖师弹琴》:“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9、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后,蒋军士气~,蒋家王朝的彻底垮台已成定局。
10、因为古时人的身高为八尺左右,伸出手来也不过是一丈,而和尚的身高是一丈内二尺,所以说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容头脑。
11、比喻:(某件事情)令自己摸不着头脑.
12、因为被摸的头脑一个是别人(金刚)的,一个是自己的,所以容易产生理解上的问题.
13、不是,原文“天升高一丈,地加厚一丈, *** 也高一丈...”只是形容这一丈是升高了,并不是四字成语。
14、【释义】: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15、【出处】:《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16、傲睨一世安于一隅百不失一百不一存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7、背城内借一背城一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管容三七二十一不敢越雷池一步
18、步调一致别具一格不拘一格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不堪一击
19、不可一世表里如一百里挑一不名一钱不能赞一辞
20、毕其功于一役不识一丁背水一战别树一帜百闻不如一见
21、百无一能百无一失百无一是并为一谈百无一用
22、百星不如一月不屑一顾不一而足彼一时,此一时不以一眚掩大德
23、不易一字八字没一撇不赞一词不值一顾不值一钱
24、尝鼎一脔春风一度沧海一粟猖獗一时聪明一世
25、好像没有这个词吧?可能是我见识太少了
26、有一堆火旁边有一丈二字打什么成语
27、火冒三丈[huǒ mào sān zhànɡ]
28、〔释义〕怒火上升三丈高。专形容十分属愤怒。
29、〔例句〕你太爱发脾气,动不动~,这样怎么能搞好同志关系,干好社会工作?
30、〔用法〕一般作宾语、谓语、状语。
四、一尺的拼音
1.表度量。十寸为一尺。《庄子·天下》:“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汉刘向《说苑·辨物》:“度量衡以黍生之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水浒传》第八四回:“原来那天山勇,马上惯使漆抹弩,一尺来长铁翎箭,有名唤做一点油。”
2.形容极短或极宽,多含夸张之意,非实指。《韩诗外传》卷七:“子贡曰:‘两国搆难,壮士列阵,尘埃涨天。赐不持一尺之兵、一斗之粮,解两国之难。’”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市吏於是与子胥俱入见王,王僚恠其状伟,身长一丈,腰十围,眉间一尺。”唐孟郊《秋怀》诗之三:“一尺月透户,仡栗如剑飞。”
2.表示同一:咱们是~家人。你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4.表示整个;全:~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让我闻~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声。看~眼。让我们商量~下。
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站,再也不说什么。
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请就来。~说就明白了。
9.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
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1.市制长度单位。10寸为1尺,10尺为1丈。1尺约合33.33厘米。
2.泛指量长度和画图用的器具:卷~。丁字~。
五、丈的拼音是
丈,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zhàng,会意字,最早见于战国文字。本义为度量单位,十尺为一丈;引申义有对长辈的尊称、丈夫的略语等。
丈,会意字。“丈”是秦汉出土文献普遍使用的一个常用字,基本意义是度量单位。《说文》所说的“十尺也,从又持十”当属可信。战国秦简中,“丈”的写法有时讹变得很像“支”字。魏晋以后,连笔简化,以与“支”字相区别,其字形与现代汉语的楷体“丈”字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唐杜甫《奉赠李八丈判官》诗:“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
宋吴坰《五总志》:“端颜春秋高,故以丈事之。”
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一:“家大人与严丈铁桥,共造《说文长编》。”
2、丈夫的略语。常用于称姑、姨、姐、妹之夫,如姑丈、妹丈等。
太平广记卷三八六引《冥祥记·谢弘敞妻》:“被二三十人拘至地狱。未见官府,即闻唤。虽不识面,似是姑夫沈吉光语音。许问云,语声似是沈丈,何因无头?南人呼姑、姨夫皆为某姓丈也。”
张天翼《欢迎会》:“他昨晚在他妹丈家里打了一晚牌,觉老是睡不够。”
六书正伪:“丈,借为扶行之丈。老人持丈,故谓之丈人。别用杖通。”
明海瑞《拟丈田则例》:“公正人总管丈事……弓手用三人,绳丈、篾丈、竹竿丈、弓丈,但每日查其步数,免其有长短之差而已。”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六:“人们不怕冷,还是跟着看丈地……老田头说:‘丈地是大事,一点不能错。”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