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拼音标音规则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拼音标音规则以及拼音打声调有什么规律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汉语拼音中声调怎么标
1、汉语拼音中标声调位置的规则如下:
2、若有两个韵母(元音),且之一个韵母(元音)为i、u、或是ü时,则将声调标示在第二个韵母(元音)上。其余状况下声调皆应标示于之一个韵母(元音)之上。
3、《汉语拼音方案》中声调采用的是符号标调:
4、1957年11月1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六十次会议通过,1958年2月11日之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的《汉语拼音方案》中声调符号采用的是:阴平(ˉ)、阳平(_)、上声(ˇ)去声(_)、轻声(不标调)的 *** 。
5、这种 *** 解决了不同声调汉字的区别问题。例如,妈 mā(阴平)、麻 má(阳平)、马 mǎ(上声)、骂 mà(去声)。为识字辨音立下了汗马功劳。
6、汉语中还存在着一种特殊声调,叫做轻声,有时也叫第五声,在汉语拼音中不标调。有些学者认为“第五声”的说法并不确切。轻声虽然能够起分辨语义的作用,但是通常不列入汉语“四声”之一,因为声调是正常重音音节的音高形式。在音高上,轻音只有音区特征,声调还有曲拱特征。
7、每个汉字由韵母和声母配合构成一个音节构成。在韵母上部应该标出声调,为了方便也可省略。声调影响舌头位置,不仅仅声带有关。
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拼音声调
二、为什么汉语拼音中标声调位置的规则是这样的
1、汉语拼音中标声调位置的规则如下:
2、若有两个韵母(元音),且之一个韵母(元音)为i、u、或是ü时,则将声调标示在第二个韵母(元音)上。其余状况下声调皆应标示于之一个韵母(元音)之上。
3、《汉语拼音方案》中声调采用的是符号标调:
4、1957年11月1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六十次会议通过,1958年2月11日之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的《汉语拼音方案》中声调符号采用的是:阴平(ˉ)、阳平(_)、上声(ˇ)去声(_)、轻声(不标调)的 *** 。
5、这种 *** 解决了不同声调汉字的区别问题。例如,妈 mā(阴平)、麻 má(阳平)、马 mǎ(上声)、骂 mà(去声)。为识字辨音立下了汗马功劳。
6、汉语中还存在着一种特殊声调,叫做轻声,有时也叫第五声,在汉语拼音中不标调。有些学者认为“第五声”的说法并不确切。轻声虽然能够起分辨语义的作用,但是通常不列入汉语“四声”之一,因为声调是正常重音音节的音高形式。在音高上,轻音只有音区特征,声调还有曲拱特征。
7、每个汉字由韵母和声母配合构成一个音节构成。在韵母上部应该标出声调,为了方便也可省略。声调影响舌头位置,不仅仅声带有关。
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拼音声调
三、拼音里标声调位置的标准是什么
1、汉语拼音中标声调位置的规则如下:
2、若有两个韵母(元音),且之一个韵母(元音)为i、u、或是ü时,则将声调标示在第二个韵母(元音)上。其余状况下声调皆应标示于之一个韵母(元音)之上。
3、《汉语拼音方案》中声调采用的是符号标调:
4、1957年11月1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六十次会议通过,1958年2月11日之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的《汉语拼音方案》中声调符号采用的是:阴平(ˉ)、阳平(_)、上声(ˇ)去声(_)、轻声(不标调)的 *** 。
5、这种 *** 解决了不同声调汉字的区别问题。例如,妈 mā(阴平)、麻 má(阳平)、马 mǎ(上声)、骂 mà(去声)。为识字辨音立下了汗马功劳。
6、汉语中还存在着一种特殊声调,叫做轻声,有时也叫第五声,在汉语拼音中不标调。有些学者认为“第五声”的说法并不确切。轻声虽然能够起分辨语义的作用,但是通常不列入汉语“四声”之一,因为声调是正常重音音节的音高形式。在音高上,轻音只有音区特征,声调还有曲拱特征。
7、每个汉字由韵母和声母配合构成一个音节构成。在韵母上部应该标出声调,为了方便也可省略。声调影响舌头位置,不仅仅声带有关。
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拼音声调
四、拼音标调的规则口诀
1、a母出现别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ü母上面两点抹。单个韵母不必说jqx小淘气,见了ü眼就挖去。有a不放过;没a找o、e;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必说。
2、普通话有39个韵母,其中23个由元音充当,16个由元音附带鼻辅音韵尾构成。按韵母的结构特点,一般把韵母分为三类,即: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3、单韵母:aoeiuü;复韵母:ai、ei、ui、ao、ou、iu、ie、ve;特殊元音韵母:er;鼻韵母:an、en、in、un、vn(前鼻韵母)ang、eng、ingong(后鼻韵母)。
4、a、o、e、i、u、ü、标调按顺序,‘i、u并排标后头’,小ü、碰到j、q、x、y、就脱帽(去掉点)。a母出现不放过,(即韵母中凡是有a的,标在a上。如lao,标在a上)没有a母找o、e,(没有a,但有o或e的,标在o或e上。如lou标在o上,lei标在e上)。
5、i、u并列标在后,(i和u并列时,标在后面。比如liu,标在u上,gui,标在i上)单个韵母不必说。(单个的韵母,当然就标它上面了)。
6、拼音声调是指普通话中的四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阴平用“ˉ”表示,如lā;阳平第二声用“ˊ”表示,如lá;上声用“ˇ”表示,如lǎ;去声用“ˋ”表示,如là。
7、正确标拼音声调的步骤包括分清声调种类、找准韵母位置、声母、韵母结合要脱帽去点,ü和声母j、q、x、y结合时去点标上声调。在练习拼读时,更好练习韵母带调拼读,这样有利于音节的直呼,可以提高拼读速度。
五、拼音中标声调位置的规则是什么
1、汉语拼音中标声调位置的规则如下:
2、若有两个韵母(元音),且之一个韵母(元音)为i、u、或是ü时,则将声调标示在第二个韵母(元音)上。其余状况下声调皆应标示于之一个韵母(元音)之上。
3、《汉语拼音方案》中声调采用的是符号标调:
4、1957年11月1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六十次会议通过,1958年2月11日之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的《汉语拼音方案》中声调符号采用的是:阴平(ˉ)、阳平(_)、上声(ˇ)去声(_)、轻声(不标调)的 *** 。
5、这种 *** 解决了不同声调汉字的区别问题。例如,妈 mā(阴平)、麻 má(阳平)、马 mǎ(上声)、骂 mà(去声)。为识字辨音立下了汗马功劳。
6、汉语中还存在着一种特殊声调,叫做轻声,有时也叫第五声,在汉语拼音中不标调。有些学者认为“第五声”的说法并不确切。轻声虽然能够起分辨语义的作用,但是通常不列入汉语“四声”之一,因为声调是正常重音音节的音高形式。在音高上,轻音只有音区特征,声调还有曲拱特征。
7、每个汉字由韵母和声母配合构成一个音节构成。在韵母上部应该标出声调,为了方便也可省略。声调影响舌头位置,不仅仅声带有关。
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拼音声调
六、汉语拼音标调顺序是什么
汉语拼音标调的规则是先标a o e(老lao、花hua),再标 i uü(水shui、求qiu)。i、u并列标在后(求qiu),i上标调把点抹(起qi)。轻声不标就空着(子zi、的de)。
基本按照单韵母排列顺序先后来标调:ɑ、o、e、i、u、ü。如单韵母为什么这么排列,和开口度有关,开口度从大到小,标调选择开口度大的单韵母,符合发音规律。
除了i和u特殊,i和u是双胞胎,不分先后。有两个复韵母涉及这个规律:iu和ui。标在后面的字母就可以。
前面有声母,去掉o e合规矩。(省略中间的o,e,如niu牛),i母打头搞独立, i in ing前加大y。(加y如衣yi.)。其他所有复韵母,都把小i变大y。(I改为y,如ia改ya.)。
1、a不可以和j、q、x组成音节,中间要加“i”。“O”不可以和g、k、h组成音节,中间要加“u”。
2、a o e, i uü,标调多按此顺序;如果 i u紧相连,标到后者头上去。
3、拼写规则讲得细,任何声母不独立;zh ch sh r z c s,自成音节后加i。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语拼音
关于拼音标音规则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