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柄字拼音,以及柄的词语和拼音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一、勺字拼音
1、一种有柄可以舀(yǎo)东西的器具:小勺。铁勺。
2、市制容量单位。10撮为1勺,10勺为1合(gě)。
舀东西的工具。有柄,一般为空心半球形。像勺的半球形物体。量词。市制容量单位。10撮为1勺,10勺为1合(gě),100勺为1升。
1、疏勺[shūsháo]:古代柄上刻有饰纹的舀酒浆的器具。
2、斟勺[zhēnsháo]:考虑、吸取。
3、勺巴[sháobā]:说明一个人脑子有问题、痴呆的状况。
4、勺热[sháorè]:勺热一般是由于摩擦产生的,略带有刺痛的感觉。
5、脑勺[nǎosháo]:头的后部:后脑勺。也叫脑勺子。
6、一勺烩[yīsháohuì]:犹言一锅煮。比喻不分青红皂白,对一切事或一切人都同样处理。
7、掌勺儿[zhǎngsháor]:掌勺儿∶主持烹调今天掌勺儿的是我。
8、炒勺[chǎosháo]:炒菜用的带柄的铁锅,形状像勺子。
9、漏勺[lòusháo]:有许多小孔的杓子。
10、汤勺[tāngsháo]:汤勺:盛汤用的勺子。
11、升勺[shēngsháo]:一升一勺之量,比喻数量很少。
12、渡柄勺[dùbǐngsháo]:渡柄勺是日本一种飞来飞去的葫芦妖怪,后来这种妖怪变成了木勺。
13、马勺子[mǎsháozi]:亦作“马杓子”。
14、勺热[sháorè]:因为摩擦产生的带有刺痛的感觉。
造字本义:名词,从锅鬲等较大盛器中盛舀食物的长柄巨匙。
文言版《说文解字》:勺,挹取也。象形,中有实,与包同意。凡勺之属皆从勺。
白话版《说文解字》:勺,用餐具舀食。字形像匙中盛物之形,构字 *** 与“包”字在“勹”中加“子”相似。所有与勺相关的字,都用“勺”作边旁。
二、砍字拼音
砍字拼音为kǎn,其他说明具体如下:
砍,汉语一级字,读作砍(kǎn),本义指猛劈,也即用刀斧等猛剁,用力劈;后来也可以指喻取缔(某组织)或取消(某项目、条款),比如原定的基建项目砍了三分之一。
斧头,一种金属砍削工具,主要用于伐木,它是用一相当厚的金属开刃的头装在柄上而成,刃口与柄平行,以便砍削,专用于伐木、劈木柴和砍木料。
斧是利用杠杆原理和冲量等于动量的改变量原理来运作的。分为两个部分:斧头和斧柄。斧头为金属所制(一般为坚硬的金属,如钢铁)。斧柄一般为木质(也有金属的)。刀梢形状一般为弧形(有时也为直线形)形或扁形。
斧之溯源甚早,原始人类,即知拾利石为劈器。而最早之铜斧,见於商代,不仅用於武事,而且有的雕刻嵌镂,极为精美,已为仪仗之用。
周代用斧风气不如商代,到了双锋剑出,与刀并用後,斧就更少人使用了,只作为砍迤工具,或为乐舞仪仗及斩杀之器。斧虽不作为主要兵器使用,但各代均有使斧者。
石斧的历史大约可追溯到几十万年以前。那时人们用磨制粗糙的石斧,砍斫器物、捕猎禽兽,是不可缺少的劳动工具之一。古汉字中“斤”就是砍木头的斧字,所以后来从斤字旁的汉字多有斩截、折取的意思。钺是由原始社会的劳动工具——石斧演化而来的。
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曾发现过一种磨制非常精细的石钺,钺体扁平,刃部宽阔,弧曲度大,两角微微上翘。这种精心 *** 的石钺显然不适宜砍伐林木或用于农作。据推测很可能是古人专门制造的原始兵器。
三、柄的拼音是什么
部首:木,四角码:41927,仓颉:dmob
86五笔:sgmw,98五笔:sgmw,郑码:FALO
统一码:67C4,总笔画数:9,笔顺:123412534
2、植物的花、叶或果实跟茎或枝连着的部分:花柄。叶柄。
3、比喻在言行上被人抓住的材料:话柄。笑柄。把柄。
6、用于某些带把儿的东西:一柄斧头。两柄锄头。
二、柄组词:叶柄、笑柄、把柄、政柄、国柄、话柄、兵柄、柄权、衡柄、执柄、柄把、柄授、失柄、魁柄、玉柄、利柄、欛柄,部分词语解释:
叶的组成部分之一,连接叶片和茎,长条形。有的叶子没有叶柄,叶片直接和茎连接。
可以拿来取笑的资料:传为笑柄。
被人拿来做谈笑资料的言论或行为:留下话柄。
四、柄的读音
解释:1.器物的把(bà)儿。 2.花、叶或果实跟茎或枝相连的部分。 3.比喻在言行上被人抓住的缺点或漏洞。 4.〈文〉权力。 5.〈文〉执掌;掌握。
“柄”,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bǐng,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柄”的基本含义为植物的花、叶或果实跟枝茎连着的部分,如叶柄、花柄;引申含义为器物上的把儿,如刀柄、勺柄;量词,用于有柄物,如一柄伞。
在日常使用中,“柄”也常做动词,表示执掌;掌握,如柄事。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陂病切,兵去声。一作棅。【说文】柯也。【周礼·冬官考工记】秦无卢。【注】戈戟柄。
又爵豆之属亦有柄。【礼·祭统】尸酢夫人执柄。【管子·弟子职】进柄尺。
又本也。【易·下系】坤为地为柄。
又权也。【左传·襄二十三年】旣有利权,又执民柄。
又【韩非子·二柄篇】二柄德也。
又山名。【山海经】柄山,其上多玉。
又通秉。斗柄。【史记·天官书】作斗秉。
又【集韵】补永切,音丙。持也。
又【唐韵】【古音】必漾切。义同。
五、柄怎么读 拼音
1、"柄"是汉语中的一个汉字,它有多种不同的含义和用法,下面将详细介绍"柄"这个汉字的各种意义和用法。
2、柄(bǐng):这个读音指的是刀、剑、刃具等的把手或手柄。在这个意义上,"柄"常常与刀剑相联系,例如"剑柄"、"刀柄"等。这种用法常常出现在武侠小说或描述刀剑的文学作品中。
3、柄(bǐng):这个读音也可以指代工具、器具等的把手或手柄,例如"提包的柄"、"锄头的柄"等。在这个意义上,"柄"描述了物品的一部分,使之更容易拿取或使用。
4、柄(bǐng):这个读音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把握、控制、支配,类似于"掌握"或"管理"。例如"柄权"表示掌握权力,"柄事"表示掌管事务。
5、柄(bǐng):这个读音也可以表示人的姓氏或名字。在古代,有些姓氏中包含"柄"这个字,例如"樊柄"、"柄辉"。
6、柄(bǐng):这个读音在古代汉语中还有一种意义,指的是光芒、辉煌。这个意义常常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描述了一些光辉的事物,例如"星柄"指的是明亮的星星。
7、总之,"柄"这个汉字有多种不同的含义和用法,涵盖了把手、掌握、姓氏、光辉等多个领域。具体的意义和用法取决于上下文语境,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理解和解释。
8、他紧紧握住剑柄,准备迎接挑战。
9、她轻轻提起提包的柄,走向了车站。
10、这把锄头的柄有点破旧,需要修理一下。
11、这位领导担任公司的柄事已经多年,经验丰富。
12、他姓柄,是我们村的一位杰出科学家。
13、夜晚的星柄照亮了整个夜空,令人陶醉。
六、“柄”的拼音是什么
1、“柄”的拼音是bǐng。
2、该字在汉语中是一个较为常见的词汇,其含义多与物体的某个部分有关,常常用来指代某些物体中的主要支撑部分或者是掌控、把握的意思。例如,在成语“叶柄”、“刀柄”、“话柄”中,“柄”分别指代植物叶子与枝条的连接部分、刀具上的把手以及话题的主要支撑点或核心话题的意思。另外,“柄”还可以表示掌管或控制的意思,如在“持柄”一词中,可以理解为握住手柄的意思。从这些词语的使用可以看出,“柄”的拼音虽然只有简单的一个音节,但其词义却在不同的语境下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含义。通过对“柄”字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汉字的多义性和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