霾的拼音怎么读(髓的拼音怎么读)-拼音-

霾的拼音怎么读(髓的拼音怎么读)

牵着乌龟去散步 拼音 11 0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霾的拼音怎么读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髓的拼音怎么读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1. 霾怎么读 拼音
  2. 霾怎么读
  3. 雾霾怎么读
  4. 霾的拼音和意思

一、霾怎么读 拼音

霾:今指一种大气现象,在遥远的古代,先人不识该现象,认为其为一种巨兽,同“蜃”、“虹”、“雾”等为妖兽,具有“无形无质,可看到、摸不着”的特点;古籍中记载霾兽以“土、木、竹、石”为食,常与雾同时出现,故称“雾霾”。

此字竟然在殷墟甲骨文中多次出现。发明这个字的人很有幽默感:一只瞪大眼睛的狡猾狸猫,在簌簌而下的雨中藏头露脚地走着。

商代甲骨文多为卜文,与霾相关的卜辞曰:霾其有咎。意思是霾这种天气对人不利。这里只能在一次膜拜古人的智慧了。在《诗经邶风终风》中可以看出古人怎么看待霾“终风且霾”,也就是说大风使空中降下许多土气。

霾的拼音怎么读(髓的拼音怎么读)-第1张图片-

屈原的《楚辞》里把霾与埋等同起来,有土中掩藏的意思。霾这种天气状况,早在正史就有记载了。如《晋书·天文志》中就有记载如下:“凡天地四方昏蒙若下尘,十日五日已上,或一月,或一时,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曰霾。”可见晋代对霾已经有了更为详细的描述。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更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

2014年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首次将危害健康的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2014年2月,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要从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举措,聚焦重点领域,严格指标考核,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认真进行责任追究。

二、霾怎么读

五笔86:FEEF五笔98:FEJF仓颉:MBBHG

笔顺编号:1452444434435332511211四角号码:10215 UniCode:CJK统一汉字 U+973E

霾,也称灰霾(烟霞),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

空气中的灰尘、 *** 、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香港天文台称烟霞(Haze)。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由于灰尘、 *** 、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由于灰尘、 *** 、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而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Fog);而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Mist)。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就其物理本质而言,雾与云都是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所以雾升高离开地面就成为云,而云降低到地面或云移动到高山时就称其为雾。一般雾的厚度比较小,常见的辐射雾的厚度大约从几十米到一至两百米左右。雾和云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有明显的边界,雾滴浓度分布不均匀,而且雾滴的尺度比较大,从几微米到10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0-20微米左右,肉眼可以看到空中飘浮的雾滴。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灰霾又称大气棕色云,在中国气象局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灰霾天气被这样定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微带蓝色。”目前,在我国的部分区域存在着4个灰霾严重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河谷、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

形声。从雨,狸(lí)声。本义:风夹着尘土

(1)同本义,即落黄沙 [hazehang]。乱风时空中降下沙土,尘土飞扬。

(2)终风且霾。――《诗·邶风·终风》

(3)又如:霾晦(大风扬起尘土,天色晦暗);霾曀(隐晦不明的样子)

(4)通“埋”。陷在地里 [bury]埋葬

霾两轮兮絷四马。――屈原《九歌·国殇》

(5)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形象:阴~。

霾在气象观测作业中的一种大气现象,又称为尘象(lithometeors),这种现象常会造成观测上障碍,直接影响水平能见度。目前国际气象学领域尚未对霾的浓度有统一的分类系统。

三、雾霾怎么读

雾霾的拼音是 [ wù mái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雾气看似温和,里面却含有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细颗粒、有毒物质达20多种,包括了酸、碱、盐、胺、酚等,以及尘埃、花粉、螨虫、流感病毒、结核杆菌、肺炎球菌等,其含量是普通大气水滴的几十倍。与雾相比,霾对人的身体健康的危害更大。

由于霾中细小粉粒状的飘浮颗粒物直径一般在0.01微米以下,可直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支气管,甚至肺部。所以,霾影响更大的就是人的呼吸系统,造成的疾病主要集中在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疾病、鼻腔炎症等病种上。

同时,灰霾天气时,气压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骤增、空气流动性差,有害细菌和病毒向周围扩散的速度变慢,导致空气中病毒浓度增高,疾病传播的风险很高。

四、霾的拼音和意思

霾曀的解释(1).语本《诗·邶风·终风》:“终风且霾。”又:“终风且曀。”后以“霾曀”指蔽天的灰尘或云翳。《文选·木华<海赋>》:“若乃霾曀潜销,莫振莫竦。”吕向注:“霾曀,昏气也。”唐柳宗元《惩咎赋》:“日霾曀以昧幽兮,黝云涌而上屯。”宋曾巩《喜晴》诗:“今晨霾曀一扫荡,羲和徐行驱六龙。”(2).喻社会政治黑暗。《宋史·真宗纪一》:“帝谓宰相曰:‘霾曀颇盛,卿等思阙政,以佐予治。’”梁启超《致某公书》:“我国政界,亦霾曀不开。”词语分解霾的解释霾á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形象:阴霾。乱风时空中降下沙土,尘土飞扬。古同“埋”,埋葬。部首:雨;曀的解释曀ì阴沉而有风;昏暗:“雾雨天昏曀。”部首:日。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拼音 怎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