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窘况拼音,窘况的意思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窘况的意思
1、非常困难又无法摆脱的境况;穷困的境况
2、形容已经面临某种事情,却没任何准备或处理不了的时候的情况
3、使人为难、害羞或难堪,尤指因缺钱用或无钱还债而造成的困境
1、他没有对我提到你们的窘况,我,我很孤单寂寞,很想找一个机会来认识一下我的邻居。
2、但是 *** 丝毫没有因为经济窘况就动摇优先发展通信,解决通信瓶颈的决心,相反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植、推动通信事业发展。
3、国民 *** 之所以有今天的窘况,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它没有使中国有足够的东西吃。
4、科尔比夫妇了解到了格兰特目前的财政窘况以及他曾到过侏罗纪公园的经历,于是他们炮制了这样一个精心策划的方案,目的是为了有一个富有经验的导游以找到他们的儿子。
二、窘况的拼音
结构:窘(上下结构)况(左右结构)
1、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谁的笑容陷入这样的窘况。
3、他们靠勤劳的双手摆脱了等米下锅的窘况。
4、此时的唐振山已经落入了李天星预先设计好的圈套之中,堂堂四大核心弟子之一,正面临阴沟里翻船,饮恨云雾峰的窘况。
5、敌人突然增强的火力,让黎东升意识到敌人的增援到了,目前突击队面临被两面夹击的窘况。
6、所以,秦越现在有种腹背受敌的窘况。
7、也许,我想,回溯到过去的某时某刻,我们不经意的闯进,会收获一场拒之门外的窘况。
8、段思首先打破窘况,而这一说法,也是得到了其他人的同意。
三、况的拼音谢谢
部首:冫四角码:36112仓颉:imrhu
86五笔:ukqn 98五笔:ukqn郑码:TDJR
统一码:51B5总笔画数:7笔顺:4125135
3、文言连词。表示更进一层,相当于“况且”“何况”:江河尚能跨越,况此等沟洫乎?
情况、窘况、状况、而况、境况、比况、战况、景况、概况、自况、海况、况且、何况、况味、实况、近况、病况,部分词语解释:
情形:思想情况。工作情况。情况特殊。
“何况”前可以加“更、又”,“而况”前不能加。
状况(多指经济方面的):近年家庭境况略有好转。
四、况的拼音
1、况:kuàng。《说文解字》:“况,寒水也。从水、兄声。”。因冷冻水凝固起来是仌之范式。儿口滋长先出生者是兄之范式。水、兄两范式叠加。水寒出现结冰症状(犹水之兄)是况之范式。
2、每况愈下[měi kuàng yù xià]
3、情况越来越坏。[反]蒸蒸日上。
4、(名)非常困难而一时又无法摆脱的境况。
5、(名)①人或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发现的状态和动静:掌握~|学习~|反映~|~紧急。②指军事上的变化。
6、盛况空前[shèng kuàng kōng qián]
7、(连)表示更进一层或有“再说”的意思:路不太远,~又是快车,准能按时到达。
五、窘迫的拼音怎么读
窘迫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jiǒng pò,指人的生活水平非常穷困;人所处的环境十分为难。出自《睢阳尚书袁氏家谱》。释义:十分为难。非常穷困:生活窘迫。瞿秋白《关于高尔基的书》:我还常常看见高尔基替那些著作家说情,他们在革命以前却曾经卑劣地窘迫过他。
窘(jiǒng)是一个汉字,表示难堪;觉得应付不了,窘况,窘态毕露,出于《离骚》。《唐韵》渠陨切《集韵》《韵会》巨陨切,𠀤君上声。穷迫也,急也,困也。又仍也。《诗·小雅》又窘隂雨。《毛注》困也。《郑注》仍也。《庄子·列御𡨥》困窘织屦。
迫:pò、pǎi。《说文解字》:“迫,近也。从辵,白声。”乍行乍止是辵之范式。如冰启时色是白之范式。辵,白两范式叠加。行或止犹将受冻结之力是迫之范式。本义:用强力压制,硬逼。如:逼迫、迫害、压迫、强迫、胁迫、迫降(jiàng)、迫降(xiáng)、迫不得已。
1、小红和妈妈两人相依为命,家里的生活很窘迫。
2、男人在他真正爱慕着的女人面前,一定是窘迫而拙劣的,不容易发挥自己的可爱之处。
3、朝不谋夕形容形势危急或境况窘。
4、去年生意不好,我是在艰难窘迫之中聊以卒岁的。
5、人,都有不能称心如意的时候,都有愿望落空的窘迫,还有不愿面对失败的尴尬。曾经怀有远大理想,拥有完美的憧憬。
六、况拼音组词
1、况(况),况拼音:kuàng,笔画数:7画,部首:冫。中国一级汉字,编号830。
2、实况、每况愈下、情况、概况、状况、况味、标准状况、何况、况且、盛况、顾况、境况、盛况空前、自况、近况、景况、战况、海况、现况、窘况、比况、了解情况、而况;
3、况复、海况表、清况、病况、苦况、况乎、老况、客况、旅况、世况、兴况、胜况、报况、况兼、况汉、况乃、实况广播。
4、况:kuàngㄎㄨㄤˋ。《说文解字》:“况,寒水也。从水、兄声。”。因冷冻水凝固起来是仌之范式。儿口滋长先出生者是兄之范式。水、兄两范式叠加。水寒出现结冰症状(犹水之兄)是况之范式。
5、本义:情形。如:情况、状况、近况、况味(境况和情味,如“他的处境不好,况况难言”)。
6、衍义:引申指“比方”。如:比况、每况愈下。
7、衍义:用作文言连词,表示更进一层。如:况且、何况。
8、(1)(形声。从水,兄声。本义:寒冷的水)。
9、况,寒水也。——《说文》。段玉裁注:“未得其证。…古矧兄、比兄,皆用兄字;后乃用况字,后又改作况。”
10、(3)情形,景况(侧重于整个事物的概况)。
11、乱况斯削。——《诗·大雅·桑柔》
12、客有问雁山游况者,聊以塞责,不足观也。——韩愈《雁山杂记》
13、(4)又如:况味(境况情味。有时专指境遇);闲况;状况;实况;战况;情况;盛况
14、(5)兄。如:况老(方言。称哥哥);况汉(方言。称哥哥)。
15、(6)姓。起源于周代,以封地名为氏。在周朝初年,舜(黄帝的第八代子孙)的后人虞公烈被封于况地(今山东省境内),他的后代子孙便以封地名“况”作为姓氏,称为况氏。
16、后来改为况,称况氏。这是况姓的主要起源,真正的得姓始祖。况姓在中国分布较广,湖北、江西、四川、重庆等省市都有分布,该姓氏历史悠久,名人也较多,明朝况钟,开国将军况玉纯,况开田等。
17、案火灭不能复燃以况之,死入不能复为鬼,明矣。——王充《论衡》
18、(8)出,显、露等,如【庄子·知北游】中每下愈况(显露),又《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不远千里。来(来到)况(出现)齐国。”
19、足下不远千里,来况齐国。——《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20、成(盛)名况乎诸侯。——《荀子》
21、亦无况也。——《左传·僖公十五年》
22、况使臣以大礼。——《国语·鲁语下》
23、(12)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何况”、“况且”。
24、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后汉书·列女传》
25、况君前途尚可。——《世说新语·自新》
26、况大国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7、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28、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资治通鉴》
29、况流俗乎。(流俗:指一般人,世俗之人。)——清·刘开《问说》
30、况国家大灾大患,孰有过于狡虏妖莲及叛将悍帅篡王之突如来如者乎?——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31、况草野之无闻者欤。——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32、况物力罄竭之秋,何以弥呼庚癸?――明《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诰》
33、(13)(何况在乡间那些没有声名的人呢?草野,与“朝廷”相对,借指民间。闻,这里应读“ wèn”,声名,声誉)。
34、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白居易《村居苦寒》
35、仆夫况瘁。——《诗·小雅·出车》
36、以众故,不敢爱亲,众况厚之。——《国语·晋语》
37、(16)又如:况瘁(益加劳瘁、憔悴);况复(更加)。
七、窘的拼音
例句:大家七嘴八舌,窘得他满脸通红。
终其永怀,又窘阴雨。——《诗·小雅·正月》
商丘开先窘于饥寒。——《列子·黄帝》
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你有这剑,如何不杀他?交他这等窘你。——明·王九思·《中山狼》
帝怪一种两豪,疑其非实,以事诘林(窦林)。林辞窘,乃伪对曰:“滇岸即滇吾,陇西语不正耳。”——《后汉书·西羌传·滇良》
彦晖谋窘,因大略汉、眉、资、简等州。——《新唐书·顾彦晖传》
私且度之,京师兵食宜窘,薪刍百谷之价亦必踊。——宋·王安石·《与马运判书》
民生愈贫,国计亦愈窘。——清·顾炎武·《日知录·言利之臣》
孟州司法参军李之才,年三十九,能为古文章,语直意邃,不肆不窘。——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二
1、南移之民,朕自多积仓储,不令窘乏。
2、今食虽寡,名朝夕未至窘乏,岂可舍万全之术,而即危亡之道。
3、篱笆,窝棚,什么都七倒八歪,叫你一眼就瞧出那穷形窘状。
4、一月的展望,二月的畅想,三月的打拼,四月的窘状,五月的迷茫,六月的怒放。半年来,我心怀展望,手握畅想,挥舞打拼,走过窘状,翻过迷茫,迎来怒放。
5、看他那衣衫褴缕的窘状,其经济的拮据境况是可想而知的。
6、甲申,又奏请敕王宰以全军继进,仍急以器械缯帛助河阳窘乏。
7、面对大家的指责,他面露窘态。
8、等到真有人把这“托词”当真了,事态就超出了预设的控制范畴,所谓“窘态毕露”也就在所难免了。
9、英国哈里王子在纽约之行的马球比赛中不慎落马,窘态毕露。
10、在严词斥责下,齐奥塞斯库窘态毕露,脸涨得通红。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窘况拼音和窘况的意思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