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恒拼音怎么写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桓拼音怎么写的,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恒拼音怎么写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恒的拼音怎么写
1、恒(拼音:héng、gèng),汉语一级通用汉字(常用字)。此字古字形写作“亘”,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本义为上弦月渐趋盈满的样子,又通“亘(gèn)”指绵延,延续,读作gèng。月亮弦、望有常,故引申出长久、持久的意思;又引申特指恒心,用作名词;又引申为表示行为动作的经常性,用作副词。读héng。
2、【卷十三】【二部】胡登切(héng)。
3、常也。从心从舟,在二之间上下。心以舟施,恒也。
4、𠄨,古文恒从月。《诗》曰:“如月之恒。”胡登切。
5、【注释】①心以句:桂馥《说文解字义证》:“‘施’当为‘旋’。”②《诗》:指《小雅·天保》。《毛传》:“恒,弦也。”
6、【译文】恒,长久。由心、舟在天地之间上下往返会意。思念之心靠舟运转,经久不衰。是恒的意思。𠄨,是古文“恒”字。《诗经》说:“像月亮到了上弦的日子”。
7、注:常当作长。古长久字只作长,浅人稍稍分别,乃或借下裙之常为之。故至《集韵》乃有一曰久也之训。而篇、韵皆无之。此俗字之不可不正者也,时之长与尺寸之长、非有二义。
8、注:谓往复遥远,而心以舟运旋,历久不变,恒之意也。宙下曰:舟车所极复也。此说会意之恉。胡登切,六部。俗本心上增一字,非。
9、注:此篆转写讹舛,既云从月,则左当作緪,不当作夕也。若汗简则左作舟,而右亦同此,不可晓。又按门部之古文闲作?。盖古文月字略似外字,古文恒直是二中月耳。
10、注:《小雅·天保》文,此说从月之意。非谓毛诗作緪也。传曰:恒,弦也。按诗之恒本亦作緪,谓张弦也。月上弦而就盈,于是有恒久之义,故古文从月。[10]
11、【卯集上】【心部】恒;康熙笔画:10;部外笔画:6
12、héngㄏㄥˊ《广韵》《集韵》《韵会》并胡登切,音峘。《说文》:常也。
13、又卦名。《易·恒卦》:恒,久也。
14、又《礼·月令》:文绣有恒。疏:恒,故也。必因循故法也。
15、又《周礼·夏官·司弓矢》:恒矢痹矢,用诸散射。注:恒矢。安居之矢也。痹矢象焉。
16、又山名。《尔雅·释山》:恒山为北岳。《史记·夏本纪注》:恒山在定州恒阳县。《风俗通》:北方恒山。恒者。常也。万物伏藏于北方,有常也。
17、又州名,汉恒山郡,周武帝置恒州,因山名。
18、gèngㄍㄥˋ又去声。《转注古音》古邓切,音亘。《诗·小雅》:如月之恒。注:恒,古邓反。弦也。月上弦而就盈。亦作絚。
19、又徧也。《诗·大雅》:恒之秬秠。注:恒,古邓反。徧种之也。
20、按此字体制不一,《说文》《集韵》《六书统》《说文长笺》《精蕰正讹》等书从月从舟,辨驳更改,或省或并,恐属臆断。因去古已远,大篆,小篆已多不合,而况隷(隶)楷乎。凡讲字形处,槩不赘引。
二、恒的拼音
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所以恒本意为本意为上弦月渐趋盈满的样子,又通“亘(gèn)”指绵延,延续。“héng”是后起音。月亮弦、望有常,于是有了长久、持久的意思。引申特指恒心,用作名词,又引申为表示行为动作的经常性,用作副词。恒字的形容词义项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单用,常常组成词语使用,如永恒、恒久。恒也可作偏旁,暅、堩、?、縆都是以“恒”为声符的汉字。
3.平常;经常:~态。~言。人之~情。
三、恒的拼音怎么读
1、(一)、持久:恒心。恒久。恒定。恒齿。永恒。恒星。恒温。
2、(二)、经常的,普通的:恒言。
3、(一)、恒心,持之以恒的决心 [perseverance]。如:有恒
4、(二)、规律;法则 [law]。如:恒式(常规;常法);恒典(常典;常制);恒例(常规,惯例);恒规(常规)
5、(三)、即恒山 [Hengshan Mountain]。古山名,在今河北省曲阳西北与山西接壤处。五岳中的北岳
6、五岳:华、岱、恒、衡、嵩。——张华《博物志》
7、恒答言见。——三国魏·邯郸淳《笑林》
8、(二)、又如:恒谈(常谈);恒常(常常;经常)
四、恒的拼音怎么读(恒的拼音怎么写)
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所以恒本意为本意为上弦月渐趋盈满的样子,又通“亘(gèn)”指绵延,延续。“héng”是后起音。月亮弦、望有常,于是有了长久、持久的意思。引申特指恒心,用作名词,又引申为表示行为动作的经常性,用作副词。恒字的形容词义项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单用,常常组成词语使用,如永恒、恒久。恒也可作偏旁,暅、堩、?、縆都是以“恒”为声符的汉字。
3.平常;经常:~态。~言。人之~情。
五、恒的拼音是什么
1、(1)(会意。金文,从心,从月,从二。“二”,表示天地。本义:永久,永恒)
2、恒,德之固也。——《易·系辞下传》
3、无恒安处。——《诗·小雅·小明》
4、以求其恒。——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5、(3)又如:恒牙(恒齿。永久齿);恒风(持续吹佛的风);恒舞(历时长而不中断的舞);恒制(长久不变的法则)
6、(4)寻常;普通 [constant;common]
7、形貌奇伟,骨体不恒。——《三国志·吴主传》
8、人恒状。——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9、(5)又如:恒态(常态);恒恣(经常的状态);恒情(常情);恒品(常类;常物);恒士(常人,平凡的人);恒常(正常的规律);恒医(普通的医生);恒言(常用的言语)
10、(1)恒心,持之以恒的决心 [perseverance]。如:有恒
11、(2)规律;法则 [law]。如:恒式(常规;常法);恒典(常典;常制);恒例(常规,惯例);恒规(常规)
12、(3)即恒山 [Hengshan Mountain]。古山名,在今河北省曲阳西北与山西接壤处。五岳中的北岳
13、五岳:华、岱、恒、衡、嵩。——张华《博物志》
14、恒答言见。——三国魏·邯郸淳《笑林》
15、(2)又如:恒谈(常谈);恒常(常常;经常)
16、恒产恒齿恒等恒定恒河恒河沙数恒量恒心恒星恒性
六、“衡”“恒”两个字的拼音怎样区别
衡”和“恒”这两个字的拼音都是【héng】,没有区别。
衡【héng】:指1.秤杆,泛指秤:~器。~镜(借指辨别是非善恶的标准)。~鉴(衡镜)。 2.称量:~钧(借指执掌国政之权)。 3.反复思索做出决定,比较评定:权~。~情度理。 4.平,对等:平~。均~。 5.指北斗星:~汉(北斗星和银河)。
恒【héng】:指1.持久:~心。~久。~定。~齿。永~。~星。~温。 2.经常的,普通的:~言。 3.姓。
七、恒字怎么读
1、持久:~心。~久。~定。~齿。永~。~星。~温。
组词:恒心、恒量、永恒、恒星、恒产、恒牙
会意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初文写作“亘(gèn)”。从“二”和“月”,“二”代表天和地,月即月亮,合起来表示月亮悬于天地间已有亿万年的时间,月圆缺往复而寓永恒之意。另外甲骨文还有从“弓”的异体。
秦汉文字或从月;或从舟;或从日。从“舟”沿袭小篆之讹,从“日”则与从“月”相通。楷书作“恒(异体)”或“恒”。作“恒(异体)”者是从“月”或“舟”形体的变写,作“恒”者则继承了从“日”的写法。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