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鬲的拼音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胶鬲的拼音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一、姓氏鬲的读音
鬲拼音: gé,lì,田字格中的“鬲”字
01、古国名。鬲国〖Gestate〗,相传为夏方国。西汉在其地设鬲县。如:鬲氏(古国名。即鬲国) 02、通“膈”。横隔膜〖diaphragm〗食饮不下,鬲塞不通
03、通“槅”。大车轭〖yoke〗鬲长六尺
04、县名〖Gecounty〗。汉置。在今山东省德州市东南。〖鬲津〗水名发源于河北,流入山东 05、鬲(读历),古为肉食器。
06、鬲,当作“为”,形似传抄致讹,
08、阻塞:鬲闭(隔离闭塞);鬲咽(因消化器官阻塞而下咽困难);鬲塞(阻塞);鬲蔽(阻隔);鬲绝(隔断); 09、姓氏
二、鬲、簋、甗、甑、斝的正确读音是什么
鬲是一种类似于鼎的三足炊具,但比鼎小。在古代,人们通常用鬲来煮粥或烹调其他食物。
簋是古代中国的一种盛食器,主要用于盛放黍、稷、稻等食物。它与鬲不同之处在于簋有盖子,而且簋的形状类似于碗。
甗是一种复合炊具,上部是一个甑(zèng),下部是一个鬲(lì)。人们通常将甗用来蒸煮食物。
甑是一种类似于现代蒸锅的古代炊具,主要用于蒸食物。甑的材质通常为陶瓷或青铜。
斝是一种古代的酒器,通常用来盛放酒或热酒。它的形状类似于今天的酒杯,但比酒杯大。
1、专业化:生僻字往往只在某些专业领域或特定语境中使用,例如医学、古文献、人名、地名等等。这些字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较低,因此人们往往需要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才能接触到这些字。
2、文化性:生僻字往往与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相关联,例如古代的礼仪、祭祀、职官、服饰等等。这些字的存在和用法往往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风貌和人们的价值观念。
3、符号性:生僻字往往被视为一种符号,它们具有一定的含义和象征意义,例如某些古代神祇、图腾、祥瑞等等。这些字的含义往往需要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才能被理解和解释。
4、复杂性和繁琐性:生僻字的笔画和结构往往较为复杂,学习和记忆起来较为困难。同时,一些生僻字的读音和用法也较为繁琐,需要一定的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才能正确掌握。
5、地域性:生僻字的使用往往具有地域性特点,例如某些字可能在某些地区使用较广,而在其他地区则较为少见。这也反映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和语言习惯的不同。
三、鬲是什么意思
拼音:gé,lì。注音:ㄍㄜˊㄌ一ˋ。
部首:鬲部。笔顺:一丨フ一丨フ丶ノ一丨。
1、〔鬲津河〕古水名,即今漳卫新河,是中国河北、山东两省的界河。
1、古代炊具,形状像鼎而足部中空。
(1)古国名。鬲国 [Ge state],相传为夏方国。西汉在其地设鬲县。如:鬲氏(古国名。即鬲国)
(2)通“膈”。横隔膜 [diaphragm]食饮不下,鬲塞不通。——《素问·风论篇》
四、鬲的同音字
1、鬲拼音是【gé】的同音字有:格、隔、阁、革、膈等,鬲拼音是【lì】的同音字有丽、例、力、利、厉等。
2、鬲,汉字,多音字,拼音是【gé】、【lì】,独体字,笔顺是横、竖、横折、横、竖、横折钩、点、撇、横、竖,共10画。
3、鬲象形字,金文字形,象饮食器具形。(用作国名和姓时念gé)。鬲作为一种中国古代煮饭用的炊器,(念作lì),有陶制鬲和青铜鬲。青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青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
4、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商代前期的鬲多无耳,后期口沿上一般两个直耳。西周前期的鬲多为高领,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数为折沿折足弧裆,无耳;有的在腹部饰以觚棱。
5、鬲:盛粥青铜器。鬲是炊粥器,新石器时代普遍使用陶鬲。袋形腹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扩大受火面积,较快地煮熟食物,但商代晚期以后,袋腹逐渐蜕化,且多数青铜鬲有精美的花纹,不宜于火煮,当为盛粥器。
6、鼎:青铜器物,一般用于祭祀,权力象征,如九鼎。青铜鼎有烹煮肉食、实牲祭祀和宴飨等各种用途。《周礼·天官·亨人》:“掌共鼎镬。”,郑玄注:“镬所以煮肉及鱼腊之器,既熟,乃膂于鼎。”在这个意义上,商周时代的青铜鼎,多数不是直接的烹煮器,是代表权力的器物,例如夏禹九鼎。
五、“鬲”怎么读
拼音:gé、 lì,注音:ㄍㄜˊㄌ一ˋ,部首:鬲部,部外笔画:0画,总笔画:10画
五笔:GKMH,仓颉:MRBL,郑码:AJLD,四角:10227,结构:上中下,电码:7601
区位:5610,统一码:9B32,笔顺:一丨フ一丨フ丶ノ一丨
1.鬲津(Géjīn),古水名,在今河北、山东。
2.胶鬲(Jiāogé),殷末周初人。
古代炊具,样子像鼎,足部中空。
古代丧礼中用以悬在重木(暂代神主用的木)上的瓦瓶。一说鬲用二,故称。
秦时北方小国名。在匈奴北,汉初为匈奴所灭。
水名。发源于河北,流入山东(现已淤塞)。
六、鬲怎么读_鬲的读音_鬲是什么意思
鬲怎么读?鬲的拼音是什么?鬲字的含义是什么呢?很多人看到鬲这个生僻字并不知道鬲怎么读,那么,你知道鬲怎么读吗?下面是学习力网站为大家精心编辑整理的这个鬲字的拼音和解释,为你答疑解惑!
鬲的拼音是【gé】【lì】
1.鬲津(Géjīn),古水名,在今河北、山东。
2.胶鬲(Jiāogé),殷末周初人。
古代炊具,样子像鼎,足部中空。鬲的基本形制为立耳、侈口、分裆、袋足。与鼎相似,而器底三分为袋足。鬲的定名根据其自铭。故而其形名关系是非常清楚的,在鉴定的时候基本上能做到定名确切。
《尔雅·释器》记载:鼎之款足者谓之鬲。《汉书·郊祀志》也称鼎之空足曰鬲。故而有不少有自铭的青铜鬲自称为鼎。当然在器物形态学里面,有部分裆的鼎,因其足部并非与鬲那般中空与分档之腹部相连,所以仍归为鼎属。学术界习称为鬲式鼎或简称为鬲鼎,数量较为少见,多流行于商末周初,在收藏市场上,价值评估会稍高一些。
鬲咽、鬲昆、胸鬲、鬲子、灰鬲、关鬲、重鬲、鬲如、襟鬲、鬲津、鬲塞、平鬲、肝鬲、否鬲
横,竖,横折,横,竖,横折钩,点,撇,横,竖
胶鬲(生卒年不详),商周之际时期人物。胶鬲正是孟子所谓举于鱼盐之中的人。胶鬲原为贩卖鱼、盐的,后周文王把他举荐给商纣王,以作为内应。
昔日泰州祭祀盐宗的庙里供奉着三位盐宗,胶鬲是其中之一,是作为盐商的祖宗被供奉的,别处供奉的两位,一是海盐生产的创始人夙沙氏,一是食盐专营的创始人管仲。
七、鬲、甗怎么发音
1.〔~津河〕古水名,即今漳卫新河,是中国河北、山东两省的界河。
镬【拼音】:[huò]【字义】:1.锅:~盖。2.古代的大锅:鼎~(常作为烹人的刑具)。~亨(“亨”,同“烹”)
甑【拼音】:[zèng]【字义】:1.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底部有许多透蒸气的孔格,置于鬲上蒸煮,如同现代的蒸锅:~尘釜鱼。
甗【拼音】:[yǎn]【字义】:1.古代蒸煮用的炊具,上下两层,中间有箅子,陶制或青铜制。2.上大下小形状像甑的山。3.古地名,今中国山东省济南市附近.
好了,关于鬲的拼音和胶鬲的拼音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标签: 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