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七步诗原文拼音版小学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七步诗曹植带拼音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七步诗原文拼音版小学和七步诗曹植带拼音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七步诗
1、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2、前两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一“燃”一“泣”写出“萁”“豆”的尖锐矛盾,及豆萁对豆子的残酷迫害。最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画龙点睛提示诗歌主题。“同根”一语双关,表面上指“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长起来的,实际上是说自己与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责问曹丕为什么要对同胞兄弟逼迫得这样急。
3、这首诗的比喻十分贴切,浅显生动。虽然诗歌本身是否真为曹植所作,还难以确定,但这首诗反映曹魏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倒是十分形象真切的,确实是一首好诗。
二、七步诗两个版本,哪个对,为什么有两个
1、《七步诗》有两个版本主要是距离时间太久远,很多无法考证的情况下,两首《七步诗》在流传中慢慢模糊了原来的出处。
2、根据时间来划分古体诗和近体诗,现在的原则一般是:唐代之前的诗歌都属于古体诗,唐代及以后的诗歌大部分都是近体诗。而众所周知,曹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三国时期肯定是在唐代之前的,那么可以判断出,曹植写的诗歌都是古体诗,所以正确的版本应该是如下这首:
3、译文:煮豆来做豆羹,过滤的豆子做成汁。豆杆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豆杆和豆子本是从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为什么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么狠呢?
4、短版《七步诗》正好有四句,之一句的韵脚为“萁”,第二句的韵脚为“泣”,第三句的韵脚为“生”,第四句的韵脚为“急”。除了第三句之外,其余三句的韵脚一致。根据诗歌的押韵情况来看,奇数句一般是可押可不押的。因此可以判断出,今本的《七步诗》的体裁是五言绝句。
5、原本的《七步诗》呢,有六句话,偶数句的韵脚分别是:“汁”“泣”“急”,可以看出,押韵是不一致的。而且句数也超过了四句,但没有达到八句,因此,可以判断出,原本的《七步诗》不是近体诗,那就应该属于古体诗。
三、小学古诗七步诗
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一、白话译文:煮豆来做豆羹,过滤的豆子做成汁。豆杆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豆杆和豆子本是从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为什么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么狠呢?
1、《七步诗》是曹植七步之内做出的诗,所以称为《七步诗》。
2、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操的第三个儿子,在文学史上与曹操、曹丕并称“三曹”。他作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诗文词采华茂,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世有很大影响,“才高八斗”说的就是曹植。
1、黄初元年(220年)正月,六十六岁的曹操病死,曹丕由太子荣升魏王;同年十月,汉献帝被迫禅让帝位,曹丕上位,称帝为魏文帝。由于争封太子这段经历让曹丕无法释怀,在他称帝后,他仍对曹植耿耿于怀。他担心这个有学识又有政治志向的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着法子要除掉他。
2、曹植知道哥哥存心陷害自己,可自己无法开脱,只好在极度悲愤中七步之内应声成诗。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杀),应声便为诗……帝深有惭色。”
四、小学古诗: 《七步诗》
1、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
2、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
3、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菽一作:豉)
4、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菽一作:豉)
5、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
6、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
7、
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8、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9、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一)
10、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一)
11、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12、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13、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14、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15、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二)
16、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二)
17、
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18、
菽(豉):豆。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19、菽(豉):豆。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20、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21、
文帝尝令曹植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22、文帝尝令曹植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23、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24、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25、
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26、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五、小学生必背古诗七步诗有哪些
翻译:煮豆来做豆羹,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翻译: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翻译:“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白色的身体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翻译: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翻译: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六、小学必背古诗之七步诗的N个版本,你背是哪一版
1、最近我和朋友聊天时提到了小学时候必背的一首古诗:曹植的《七步诗》,突然发现我们背的《七步诗》不一样,于是两个人各自据理力争,都觉得自己的是对的,后来我们就去网上查了一下,这才发现这首诗居然有四个版本,惊了个呆……究竟是哪四个版本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2、这首诗除了有这么多的版本之外,它的真伪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不过不管怎么样,在小学,这首古诗是必背的,我小学的时候背的是版本二(缩减版本),不知道大家背的是哪一个版本的《七步诗》呢?快来评论区讨论一下吧!
关于七步诗原文拼音版小学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