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的拼音怎么读(灭没怎么读)

牵着乌龟去散步 拼音 5 0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灭的拼音怎么读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灭的拼音怎么读的知识,包括灭没怎么读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残的拼音怎么读
  2. 灭的拼音怎么写
  3. 怂恿的拼音怎么读
  4. 虢国怎么读
  5. 灰拼音怎么读

一、残的拼音怎么读

残,汉语一级字,读作残(cán),本义指伤害;害,毁坏:残害。摧残;不完全,余下的:残余。残阳。残存。残废。残佚。苟延残喘;凶恶:残忍。残酷。凶残。

1、〈动〉形声。从歹(è),戋(jiān)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伤害;同本义[injure;damage]:残,伤也。——《苍颉篇》昔智伯瑶残范中行。——《战国策·秦策》。注:“灭也。”废为残贼。——《诗·大雅·民劳》

2、又如:摧残(使蒙受严重损失);残心(残害人的心);残贼(杀害);残灭(残杀毁灭);残夷(残杀;毁坏;破坏[demolish]:家室立残,亲戚不免于刑戮。——《荀子·荣辱》;又如:残略(摧毁掠夺);残坏(破败;毁坏);凋谢[wither]: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3、又如:残花;残芳;残英(凋零的花。即落花);〈形〉凶恶;狠毒[ruthless;atrocious]:故不疑为吏,严而不残。—《汉书·隽不疑传》;又如:残烈(残酷剧烈);残横(残暴专横);残缺,残废[disabled]: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忧。——司马迁《报任安书》

4、又如:残而不废;残卷(书籍的残存部分;亦指书中未读完的部分);残脱(残缺脱漏);残替(残缺废弃);残帙(残卷);残梦(零乱不全的梦);剩余;残余,残存[surplus;remnant]:故纯朴不残,孰为牺尊?——《庄子·马蹄》

二、灭的拼音怎么写

1、“灭”这个汉字,读音是miè,拼音为:m-i-e-4。它的基本意思是消失、熄灭或歼灭,通常用于描述某种物体停止存在或者被毁灭的状态。

2、关于“灭”这个汉字,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演变的历史中。在先秦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中,该字的形象像极了一只手在扑灭火焰。从汉字的字形上看,它与“火”字有关系。因为人们很早就开始利用火,从而出现了扑灭火源的需求,因此就有了“灭”这个汉字。

3、在汉字的使用当中,“灭”这个字可以表示多种不同的含义。例如,它可以指灭火、消灭敌人等;也可以表示熄灭、沉寂、消逝等。在佛教中,还有“三灭”的概念,指的是无欲觉、无相觉和涅槃三种境界,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佛教教义之一。

4、此外,“灭”这个字在很多成语中也有出现,比如“绝迹长城”,“自食其果”等等。这些成语都包含了“灭”的基本含义,强调了某种事物终止存在或者彻底消失的情况。

5、在汉字学中,“灭”这个字与其他一些汉字经常容易发生混淆,比如“灭”、“蔑”、“篾”等等。因此,在书写和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出现混淆。

6、总之,“灭”这个汉字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多重意义,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被使用。对于想要深入了解汉字文化和语言学的人们来说,深入学习“灭”这个汉字的含义和用法,是非常值得推荐的一项学习任务。

7、常用词组:磨灭、毁灭、灭绝、湮灭、灭火、覆灭、熄灭、灭亡、消灭、永不磨灭、扑灭、歼灭、剿灭、破灭、泯灭、灭顶、死灭、诛灭、剪灭、灭种。

三、怂恿的拼音怎么读

1、怂恿的拼音怎么读:sǒng yǒng。

2、一、我禁不住小刚的怂恿,放下作业跟他踢球去了。

3、三、怂恿。从旁劝说鼓动。傱,通"怂"。

灭的拼音怎么读(灭没怎么读)-第1张图片-

4、三、戴头盔给骑自行车的人一种错误的安全感,怂恿他们去冒险。

5、四、他曾经私下地怂恿杜竹斋"大义灭亲",他劝竹斋在吴荪甫头上加一点压力,庶几吴赵的妥协有实现的可能。

6、六、然而,女士们能够轻而易举地使出一些小殷勤和鼓励怂恿,你稍使几招,就会使他忘其所以,死心塌地。

7、七、对.我们不信赖 *** . *** 怂恿人们言不及义,没完没了地瞎谈闲聊.我们喜欢节约话语,把它们用到紧要的事情上去.

8、八、种植**者,制毒,买卖*品者,狠毒,怂恿吸*者,心毒,沾染*品者,戒毒,国之少年者,离毒,转发信息者,灭毒。

9、九、父王,都是我的错,是我怂恿雷明斯的,应该由我来负责.

10、十、而小说家赖特?莫里斯则怂恿我要一台电动打字机,他说自己很少关机。

11、十一、雪默尔达太太怂恿他们争上去,一面狼吞虎咽地吃着,一面格格地笑.

12、十二、他曾经怂恿另一位小舞男立刻改换门庭,这个聪明的小家伙现在是一名都柏林的数学家,身高仍然不足五英尺。

13、十三、时间开始怂恿劝深爱的人放手。

14、十四、这是个永远走不到头的使命,也是个危险的使命:体系怂恿安保人员劫持并惩罚*访者。

15、十五、学校怂恿他使用污油,并且掩盖研究中的缺陷,为此,在外聘的主考人前,他的答辩失败了。

16、十六、林肯怂恿他扣动扳机,但莎拉和苏克雷劝服他不要动手.

17、十七、他怂恿管理员贝尔去拜访了基督教会学院院长.

18、十八、在妻子的怂恿下,麦克白计划谋杀他的国王.

四、虢国怎么读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周文王的两个弟弟虢仲、虢叔分别被封为虢国国君。虢仲封于制邑(今河南荥阳市汜水镇),建立东虢国。虢叔封于雍邑(今陕西宝鸡市东),建立西虢国。

2、西虢国,周厉王三年,讨伐淮夷。厉、宣之际,西虢东迁河南三门峡一带立国,史称南虢国,定都上阳。公元前655年,晋献公采用假道伐虢之计,灭亡了南虢国,末代国君虢公丑携贵族逃往东周京师洛邑,晋军回师途中顺便灭亡了借道给晋国的虞国。

3、西虢在东迁后,原地留有一个小虢国,公元前687年被秦武公所灭,后裔不见记载。

4、东虢国,公元前767年被郑武公所灭。其后裔虢序被周平王复封于夏阳(今山西平陆县,地处黄河北岸,与南虢隔河相望),建立北虢国,因实力弱小从而依附南虢(今人所谓“南北虢实为一虢”的说法由来)。公元前658年,晋献公借道虞国灭亡了北虢国。

5、汉语拼音是小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是迈向科学高峰的阶梯,是文化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好语言文学的基础和支柱。

五、灰拼音怎么读

1、灰,汉语常用字,最早见于甲骨文,读作huī,其本义为草木等固体完全燃烧形成的粉尘状物质,后引申为粉尘、草木烧透后的颜色、无热量的、寂灭的、无生机的等含义。

2、灰,会意字。“灰”与“烬”同源,后分化。灰,甲骨文(如图)=(手持棍棒)+(火堆),从火,从又(手形),表示手持棍棒撩拨火堆,使火堆充分燃烧。本义为物质燃烧后残留的粉状物。古有《说文》:“死火余烬也。从火,从又。又,手也。火既灭,可以执持。”说的是火灭之后,余烬可以用手执持。

3、古有《礼记·月令》:“(仲夏之月)令民毋艾蓝以染,毋烧灰,毋暴布。”郑玄注“火之灭者为灰。”“灰”也可以指木炭或石炭。由灰的形状引申指尘土,由灰的颜色引申指介于黑白之间的一种颜色,由热火化为冷灰可比喻沮丧、消沉。“灰”为名词,还可用为动词,指燃烧、烧毁。秦汉文字,字形为右手取火之形,后(图5)右手形演变成“十”,写作“灰”。

4、古有《集韵》《韵会》《正韵》:呼回切,并音虺。《说文》:死火馀㶳也。从火从又。又手也。火旣灭可以执持。《礼·月令》:毋烧灰。注:为伤火气也。火之灭者为灰。又《内则》:冠带垢,和灰请潄。衣裳垢,和灰请澣。《周礼·地官·掌炭》:掌灰物炭物之徵令,以时入之,以权量受之,以共邦之用。凡炭灰之事。《后汉·杜笃传》:皤康居灰珍奇。又葭灰。

5、古《前汉·天文志》:𠋫气之法,竹为管,葭莩为灰,为室三重,布缇幔,木为案,内庳外高,加律其上,气至灰飞。又劫灰。《高僧传》:汉武穿昆明池,得黑灰,问东方朔,朔曰:可问西域梵人。後竺法兰至,问之,云:此劫火灰也。又自然灰。《酉阳杂俎》:凡雕刻琉璃,先以自然灰煑令软。𨻰藏器曰:灰生南海,状如黄土,可澣衣。玉石以此灰霾之,烂如泥。

灭的拼音怎么读和灭没怎么读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标签: 怎么 拼音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