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宁拼音怎么读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楠的拼音怎么读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子宁不嗣音怎么读子宁不嗣音怎么读拼音
1、《诗经》中有许多美丽的诗篇,其中《国风·郑风·子衿》描写了一个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的内容,想要知道子宁不嗣音怎么念吗?就来看看这篇文章吧!
2、子宁不嗣音的拼音是zǐ、nìng、bù、sì、yīn。子宁不嗣音出自《诗经·郑风》,原诗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意思是: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看你,你难道就不给我寄传音讯?
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4、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5、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6、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看你,你难道就不给我寄传音讯?
7、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看你,难道你就不能到我这来吗?
8、走来走去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观楼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几个月那么长!
9、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子,男子的美称,这里即指“你”。衿,即襟,衣服的胸前部分。
10、嗣(sì)音:保持音信。嗣:接续,继续。
11、挑(tiāo,一说读tāo)兮达(tà)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挑,也作“佻”。
二、宁的拼音读法
一、宁字拼音(带声调):níng,nìng,zhù
(1)平安,安定。【组词】:宁静。宁谧。息事宁人。
(2)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组词】:宁亲。归宁。
(3)守父母之丧,丧假:“前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宁三年”。
(1)情愿。【组词】:宁肯。宁死不屈。宁缺毋滥。
(2)岂,难道。【组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语助,无实际意义。【组词】:不宁唯是。
3、拼音:[zhù](1)贮藏;积聚。同“贮”。
列宁(liè níng)毋宁(wú nìng)宁谧(níng mì)丁宁(dīng níng)无宁(wú nìng)宁帖(níng tiē)奎宁(kuí níng)宁亲(níng qīn)宁日(níng rì)归宁(guī níng)宁肃(níng sù)由宁(yóu níng)宁方(níng fāng)宁馨(níng xīn)毖宁(bì níng)宁息(níng xī)和宁(hé níng)宁内(níng nèi)宁人(níng rén)廓宁(kuò níng)宁侯(níng hòu)宁固(níng gù)宁边(níng biān)宁家(níng jiā)扆宁(yǐ níng)宁歌(níng gē)定宁(dìng níng)宁辑(níng jí)宁野(níng yě)宁乱(níng luàn)
三、荓怎么读拼音
荓,汉语三级字,读作荓(píng),古书上说的一种草。亦称“铁扫帚”。繁体部首:艸,部首笔画:6,总笔画:14荓(乒pīng):使;使令,随从。《毛传》:“荓,使也。”《诗经·大雅·荡之什·桑柔》“如彼溯风,亦孔之僾.民有肃心,荓云不逮。”孔颖达疏:“荓云不逮者,是使之不得及门也。”荓蜂:牵引扶持。
荓píng平。(不作草名,音pīng)草名,亦名铁扫帚。《尔雅·释草》:“荓,马帚。”郭璞注:“荓,可以为帚。”《本草纲目·草部四》:“荓音瓶,马帚也;此即荔草,谓其可为马刷,故名。今河南北人呼为铁扫帚是也。”
《集韵》旁经切,音缾。草名。《尔雅·释草》荓,马帚。《疏》草似蓍,俗谓蓍荓,可为扫彗。又人名。《吕氏春秋》靑荓,赵人。又《韵会》滂丁切,音俜。《诗·大雅》荓云不逮。《传》荓,使也。《周颂》莫予荓蜂。《传》荓蜂,𢊏曳也。
荓是古书上说的一种草。亦称“铁扫帚”。
1、止咳作用;小鼠口服煎剂及从荓(夜关门)中分离出的咳宁醇0.5克生药、707(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5毫克或607(主要是酚性物质,也有少量黄酮类和酸性物质)10毫克,均有显著的止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作用强度约与每鼠服可待因2毫克相当。
但用电 *** 麻醉猫喉上神经引咳法并不能证明咳宁醇及707有止咳作用,因之其止咳作用并非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所致。小鼠口服β-谷甾醇500毫克/公斤,有显著的镇咳作用。
2、祛痰作用小鼠口服咳宁醇、707或60775毫克时均无明显祛痰作用(酚红法),但临床应用确有一定的消痰或祛痰作用。
3、平喘作用豚鼠腹腔注射707100~200毫克/公斤有明显的平喘作用(组织胺喷雾法),咳宁醇200毫克/公斤时效果不明显。豚鼠离体气管试验表明707有抗组织胺作用;有明显的氨茶碱样舒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作用时间与氨茶碱相比则较缓慢而持久。
四、宁怎么读 拼音
宁这个汉字拼音为两个音节,“níng”和“zhù”。其中,“níng”为之一声,声调符号为“ˉ”长音符号,表示发音时声音先上扬后平稳;而“zhù”则为第四声,声调符号为“ˋ”降调符号,表示发音时声音先下降后停顿。
宁字可以作为人名、地名、网名等。例如,宁波市、宁夏 *** 自治区、钱宁等。此外,宁可作现代汉语词汇中的一个重要成分,如“安宁”、“肃静”等。
“宁”和它的繁体“寧”原是两个不同的字,简体“宁”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一说像上下及两旁有立柱,中空可贮物的容器,本义为贮积,读zhù。
宁字最初的意思是“安宁”,后来有“沉静”、“静止”等含义。它的象形意义是用“宀”(房顶)作“安定之所”的符号,再辅以“心”(中心),形成“宁”字。这与“安定、安全、爱护”的古代人文精神相契合。
宁字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如《诗经》:“宁予邦所思,不忘在莒兮”(我安闲地思念着我的国家,不会忘记我的职责)。又如《红楼梦》:“誓同心不改初衷,抱明志常守宁静”。
宁字的异体字有“甯”,该字的构成与宁字相同,只是“宀”的上面有两个横杠,形状类似年份中的“声母”。此外,“钮”也曾被认为是宁字的异体字之一,但考证后发现两者并无直接关系。
“宁”字读音为“níng”,在汉字中是一个常用字,表示安宁、肃静等含义。宁字是由“宀”和“心”组成,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可以见于文学作品中。
五、宁缺毋滥拼音怎么读
宁缺毋滥的拼音是nìng quē wú làn。
宁缺毋滥,汉语成语,也作“宁缺勿滥”。宁可少一些,也不要不顾质量贪多凑数。
宁遗勿滥,拼音是nìng yí wù làn,解释宁:宁可;遗:遗漏;勿:不要;滥:过多。宁愿遗漏,也不要降低标准,一味求多。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5回:阅起文来岂有不宁遗勿滥之理。为宁愿遗漏,也不要降低标准,一味求多。
滥竽充数(拼音 làn yú chōng shù)是一则由寓言故事演化而来的成语,成语最早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或以次充好。有时候也用来表示自谦,主要用作谓语、宾语、定语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若不幸而过,宁僭不滥。”
1、光棍苦光棍累,独守空房自己睡;半夜醒来没盖被,抱个枕头当亲嘴;花花世界人挺多,有缘无份不到位;宁缺毋滥莫强求,光棍节来安慰,愿早日找到好妹妹。
2、我是后来者也是后退者,一种爱叫做宁缺毋滥。胡夏
3、北京大学招生一向很严,向来是宁缺毋滥。
4、她一直坚持宁缺毋滥,相信更好的值得耐心等待。偏偏最后掉落的红苹果,通常是酸的,而惊心动魄的伟大爱情,通常不是等来的。
5、作为“知本家”的职场女性,如上文提到超七成会因对方职业放弃爱情,绝对是宁缺毋滥,择偶对象须是栋梁之才,在事业上能够出人头地。
6、宁缺毋滥。不要因为寂寞就随手抓一个男人,这对你和他都不公平,而且太缺乏责任感。
六、宁怎么读宁如何读
1、宁(拼音:níng,nìng,zhù)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宁”和它的繁体“_”原是两个不同的字,简体“宁”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一说像上下及两旁有立柱,中空可贮物的容器,本义为贮积,读zhù。由贮藏引申出盛放、久远等义,再由久远引申出久立,这个意思后来写作“伫”。再由“伫立”引申指人伫立的地方,古代宫殿的门和屏之间,以及正门内两侧屋之间都称“宁(zhù)”。“_”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室内的桌上安放着器皿,“皿”可盛放食物,表示丰衣足食,生活安定。由安宁引申为问安,作动词用。读níng。“宁(_)”也有宁愿的意思,表示主观上有所选择。“宁(_)”也作副词,指比较后做出选择,相当于岂、难道,以上义读nìng。
2、南京在隋代以后历为江宁县及江宁郡、江宁府治所,所以别称宁(Níng)。
3、“甯”是“_”的异体字,由“_”分化而来。用作姓氏的“甯(Nìng)”仍作“甯”,与“宁(Nìng)”是不同的姓氏。
关于宁拼音怎么读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