虏的拼音怎么读(虏怎么读组词)

牵着乌龟去散步 拼音 16 0

大家好,关于虏的拼音怎么读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虏怎么读组词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虏”字怎么读
  2. 胡虏肉拼音怎样读
  3. “虏”怎么读是什么意思
  4. 虏字怎么读
  5. 虏怎么读
  6. 虏怎么读 拼音

一、“虏”字怎么读

一、“虏”字的拼音是lǔ,只有一个读音。

1、俘获:虏获。俘虏。(a.打仗时捉住敌人;b.打仗时捉住的敌人)。

三、组词有俘虏、虏获、塞虏、征虏、虏略、降虏、雠虏、虏酒、避虏、老虏、强虏、白虏、徒虏、鞑虏等。

文言版《说文解字》:虏,获也。从毌,从力,虍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虏,捕获。字形采用“毌、力”会义,采用“虍”作声旁。

南北朝时南朝对北朝的蔑称。索指发辫,古代北方民族多有发辫,故称。

秦汉时称匈奴为胡虏,后世用为与中原敌对的北方部族之通称。

古代按首级及获俘数量评核军功的标准。

更始元年(公元23年),义军攻破长安,王莽败亡。更始帝刘玄建都洛阳,其到达洛阳后,以刘秀(即后汉光武帝)为破虏将军行大司马事。

亦作“虏庭”。古时对少数民族所建政权的贬称。

二、胡虏肉拼音怎样读

1、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3、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登高倚栏杆,一场潇潇细雨刚刚停歇。抬头望眼四望辽阔一片,仰天长声啸叹,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4、不要虚度年华,花白了少年黑发,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靖康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

5、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我要从头再来,收复旧日河山,朝拜故都京阙。

6、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男,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7、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

虏的拼音怎么读(虏怎么读组词)-第1张图片-

8、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9、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宋孝宗时, *** 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10、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

11、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军的由衷敬佩。

12、岳飞的文才同样卓越,其代表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后人辑有文集传世。

三、“虏”怎么读是什么意思

1、关于"虏"字,其拼音是lǔ,它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特定的含义。首先,"虏"主要指战争中的俘虏,无论是被捉住的敌人(a.打仗时捉住敌人;b.指战争中被俘的个体),还是俘获的人。其次,这个词在古代有着更深层的含义,它不仅代表被征服的敌人,还常用于对敌方的蔑称。此外,"虏"也曾被用来特指奴隶,这表明在历史长河中,"虏"字承载了复杂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2、总的来说,"虏"是一个多义词,它的读音和用法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语境紧密相关。理解这个词,不仅要知道它的基本读音lǔ,还要理解它在战争、奴隶制以及古代民族关系中的不同含义。

四、虏字怎么读

1、虏读作lǔ虏部首虍部,部外笔画2画,总笔画8画释义1俘获虏获俘虏打仗时捉住敌人打仗时捉住的敌人2被俘虏的人3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

2、俘获虏获俘虏a打仗时捉住敌人b打仗时捉住的敌人俘获的人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笔画数8部首虍详细解释虏虏 lǔ动形声从力,从毌guàn,虍hū声“毌”即“贯”字。

3、一“虏”字的拼音是lǔ,只有一个读音二基本释义 1俘获虏获俘虏a打仗时捉住敌人b打仗时捉住的敌人2俘获的人3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三组词有俘虏虏获塞虏征虏虏略。

4、“力”字的最后一笔属于折,也就是应该在NBVCX区,“虏”字属于杂合结构,要是理解成上下结构那就错了所以末笔码应该是折区的第三码,即V所以最终编码为HALV希望你学会的不是这一个字怎么打,而是类似的几百个。

5、hú lǔ胡虏胡虏秦汉时称匈奴为胡虏,后世用为与中原敌对的北方部族之通称汉书·晁错传“臣闻汉兴以来,胡虏数入边地”汉书·王莽传中“以新室之威而吞胡虏,无异口中。

五、虏怎么读

虏的字形结构是半包围结构。虏的笔画顺序为:竖、横、横撇、撇、横、竖弯钩、横折钩、撇。笔画数有11画。

1、搴旗虏将:拔取敌旗,斩杀敌将。形容勇猛善战。搴:拔取;虏:俘获。

5、虏获:俘虏敌人,缴获牲畜、财物等。

1、这场战争的目的是要俘虏敌方的首领。

2、这些被俘虏的人被强迫在矿井里劳动。

3、那个国家被敌人征服,他们的土地和资源被虏掠一空。

4、这些被虏的人质正在被强迫劳动。

5、他的父亲被敌人俘虏,被迫在集中营里劳动。

虏是形声字,从力,从虍hǔ,虍亦声。“虍”指老虎抓、扑、咬。“力”指强力。“虍”与“力”联合起来表示“用强力抓获”“用打仗的方式活捉”。引申义:抓获。

1、虏字可以表示俘虏、奴隶、奴仆等含义。在古代,虏字常常用来指代那些被敌人俘虏的人,被强迫从事劳动或者成为奴隶的人。例如,俘虏是指战争中被敌人抓获的士兵或者平民;奴隶是指被主人控制的劳动者,被迫从事各种劳动。在一些历史文献中,虏字也常常用来指代那些被贩卖到外国的黑人奴隶。

2、虏字还可以表示掠夺、抢劫、抢夺等含义。在古代,虏字也常常用来指代那些对敌国或者敌方进行掠夺、抢劫、抢夺等行为的人。例如,劫掠是指对敌国或者敌方进行大规模的掠夺、抢劫、抢夺等行为;海盗是指那些在海上进行抢劫、抢夺的海盗。

3、虏字还可以表示耻辱、侮辱等含义。在古代,虏字也常常用来指代那些耻辱、侮辱等行为。在一些成语中,虏字也常常和奸字连用,表示欺骗、欺诈等含义,如狼心狗肺、奸淫掳掠等。

六、虏怎么读 拼音

虏字的意思是俘虏或奴役。在古代,虏是用来指从战争中抓来的俘虏或投降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虏的含义逐渐扩大,可以用来指奴隶或被奴役的人。

在中国的历史中,虏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战争中,虏常常被用作俘虏或奴隶,被迫为胜利者服务。在某些情况下,虏可能会被卖到其他地方或被迫从事其他工作。

除了作为俘虏或奴隶的意思外,虏还有其他含义。例如,在古代的文献中,虏可以被用来指代那些没有社会地位或受到歧视的人。此外,虏还可以指代那些没有道德或不良行为的人。

在现代汉语中,虏的用法已经逐渐减少。但是,在一些方言或口语中,虏仍然被使用。此外,在文学、历史和文化研究中,虏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和研究主题。

1、在古代中,俘虏常常被视为奴隶,被迫为征服者服务。

2、那个地方的统治者强迫俘虏劳动,让他们修建城墙和道路。

3、士兵们对待俘虏时应该遵守国际法,不得虐待他们。

4、历史学家们研究古代社会的俘虏制度,了解古代社会如何处理俘虏。

5、在古代,一些俘虏被卖到其他地方成为奴隶,而另一些则被迫成为苦力。

6、那个地方的人民反抗压迫,但被敌人俘虏并受到残忍的对待。

7、在那个年代,有时俘虏会被用作人质,以迫使敌方投降或履行某些条件。

8、古代的统治者们通过使用俘虏劳动来修建伟大的建筑和工程。

9、历史上的某些征服者将俘虏视为财产,可以随意买卖或交换。

10、在古代战争中,一些勇敢的士兵会试图投降以避免被俘虏为奴隶。

11、古代社会中的俘虏制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状况。

12、在历史上,一些地方曾经实行过奴隶制度,强迫俘虏为奴隶劳动。

13、在古代中,一些俘虏会被迫成为士兵,为征服者的军队效力。

14、历史上的某些文明曾经实行过俘虏政策,将俘虏奴役使用。

15、在古代社会中,俘虏可能会被用作祭祀的牺牲品,以祈求神灵的保佑和庇护。

好了,关于虏的拼音怎么读和虏怎么读组词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标签: 怎么 拼音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