缶怎么读拼音 缶又念什么

牵着乌龟去散步 拼音 15 0

其实缶怎么读拼音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缶又念什么,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缶怎么读拼音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缶这字怎么读
  2. 缶怎么读什么意思
  3. “缶”这个字的读音是什么
  4. “缶”字的读音是什么
  5. 缶怎么读音是什么
  6. 缶怎么读
  7. 缶怎么读音正确

一、缶这字怎么读

1、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盛酒瓦器。

2、(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午”字,即“杵”。下面是“缶”的本体。“杵”是棒子,可用来制坯。“缶”又是秦乐器,“杵”可以敲击成曲。本义:瓦器,圆腹小口,用以盛酒浆等)

3、盛酒浆的瓦器。大腹小口,有盖。也有铜制的〖earthenjarwithbigbellyand *** allmouth〗

4、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象形。——《说文》

5、以二缶钟惑。——《庄子·天地》。按,钟聚也。

6、有孚盈缶。——《易·比》。郑注:“汲器。”

7、坎其击缶。——《诗·陈风·宛丘》

8、击瓮叩缶。——《史记·李斯传》

9、五献之尊,门外缶,门内壶。——《礼记·礼器》

10、汲水的瓦器〖earthwareforsuckingwater〗

11、具绠缶,备水器。——《左传·襄公九年》

12、〖考古〗∶一种陶瓷乐器〖fou,aclaymusicalinstrument〗

二、缶怎么读什么意思

释义:1.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瓦器。

著名的“击缶”典故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从中可以看出秦人不善器乐,难为高雅正统之声,只会击缶为娱。

圆腹,有盖,肩上有环耳;也有方形的。盛行于春秋战国。器身铭文称为“缶”的,有春秋时期的“栾书缶”和安徽寿县、湖北宜城出土的"蔡侯缶"。这种酒器能够成为乐器是由于人们在盛大的宴会中,喝到兴致处便一边敲打着盛满酒的酒器,一边大声吟唱,颇像现代的卡拉OK,所以缶就演化成为土类乐器中的一种,另一种就是埙。我国古人很早就开始给乐器分类,读过《三字经》的人都应该知道“金、石、土、革、丝、竹、匏(páo)、木”,合称八音。说的是 *** 乐器的材质。按照这个划分,缶、埙是土类乐器。最原始的陶“缶”由于易碎,已经基本看不到完整的了,保存较多的都是青铜“缶”。

缶就是瓦罐瓦盆,在先古时期本来并不是乐器,后来成为一种更低级的乐器。中国古乐器有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土就是陶类乐器,有埙、陶笛、陶鼓等,缶甚至都不能正式入其类,可见地位之低。

长期以来,“击缶”或者说“鼓盆”,一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两个主要含义:一是下层人民最下等的娱乐,二是葬礼场合表示悲伤的礼节。

三、“缶”这个字的读音是什么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午”字,即“杵”。下面是“缶”的本体。“杵”是棒子,可用来制坯。“缶”又是秦乐器,“杵”可以敲击成曲。本义:瓦器,圆腹小口,用以盛酒浆等)

2.盛酒浆的瓦器。大腹小口,有盖。也有铜制的

3.一种古容量单位,等于十六斗。一说三十二斗

4.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瓦器。

1.《诗·陈风·宛丘》:“坎其击缶,宛丘之道。”

2.《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於是,秦王不怿,为一击_。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_。’”

3.明陈汝元《金莲记·偕计》:“堪嗟击缶千秋壮,莫道挥毫两鬓星。”

1.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象形。——《说文》

4.以二缶钟惑。——《庄子·天地》。按,钟聚也。

5.有孚盈缶。——《易·比》。郑注:“汲器。”

6.坎其击缶。——《诗·陈风·宛丘》

7.击瓮叩缶。——《史记·李斯传》

8.五献之尊,门外缶,门内壶。——《礼记·礼器》

相关组词:庄缶鼓缶拊缶_缶西缶土缶击缶陶缶瓦缶抚缶酒缶罂缶敲缶质缶

四、“缶”字的读音是什么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午”字,即“杵”。下面是“缶”的本体。“杵”是棒子,可用来制坯。“缶”又是秦乐器,“杵”可以敲击成曲。本义:瓦器,圆腹小口,用以盛酒浆等)

2.盛酒浆的瓦器。大腹小口,有盖。也有铜制的

3.一种古容量单位,等于十六斗。一说三十二斗

4.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瓦器。

1.《诗·陈风·宛丘》:“坎其击缶,宛丘之道。”

2.《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於是,秦王不怿,为一击_。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_。’”

3.明陈汝元《金莲记·偕计》:“堪嗟击缶千秋壮,莫道挥毫两鬓星。”

1.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象形。——《说文》

4.以二缶钟惑。——《庄子·天地》。按,钟聚也。

5.有孚盈缶。——《易·比》。郑注:“汲器。”

6.坎其击缶。——《诗·陈风·宛丘》

7.击瓮叩缶。——《史记·李斯传》

8.五献之尊,门外缶,门内壶。——《礼记·礼器》

相关组词:庄缶鼓缶拊缶_缶西缶土缶击缶陶缶瓦缶抚缶酒缶罂缶敲缶质缶

五、缶怎么读音是什么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午”字,即“杵”。下面是“缶”的本体。“杵”是棒子,可用来制坯。“缶”又是秦乐器,“杵”可以敲击成曲。本义:瓦器,圆腹小口,用以盛酒浆等)

2.盛酒浆的瓦器。大腹小口,有盖。也有铜制的

3.一种古容量单位,等于十六斗。一说三十二斗

4.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瓦器。

1.《诗·陈风·宛丘》:“坎其击缶,宛丘之道。”

2.《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於是,秦王不怿,为一击_。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_。’”

3.明陈汝元《金莲记·偕计》:“堪嗟击缶千秋壮,莫道挥毫两鬓星。”

1.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象形。——《说文》

4.以二缶钟惑。——《庄子·天地》。按,钟聚也。

5.有孚盈缶。——《易·比》。郑注:“汲器。”

6.坎其击缶。——《诗·陈风·宛丘》

7.击瓮叩缶。——《史记·李斯传》

8.五献之尊,门外缶,门内壶。——《礼记·礼器》

相关组词:庄缶鼓缶拊缶_缶西缶土缶击缶陶缶瓦缶抚缶酒缶罂缶敲缶质缶

六、缶怎么读

缶读音fǒu,声母f,韵母是ou,声调是三声。

笔顺:撇、横、横、竖、竖折/竖弯、竖。

1、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瓦器。

亦作“击缻”。敲击瓦缶。古人或以缶为乐器,用以打拍子。缶,瓦盆。

一种瓦器。圆腹小口有盖,用以汲水或盛流质,也可用作打击乐器。

战国时庄周之妻死,惠子吊之,庄周方箕踞鼓盆而歌。

敲击瓦制乐器,作为歌唱时的节奏

缶怎么读拼音 缶又念什么-第1张图片-

5、瓦缶雷鸣[wǎ fǒu léi míng]

七、缶怎么读音正确

1、“缶”字的正确读音是"fǒu"(四声)。

2、古代容器:指古代用来盛放食物或液体的陶瓷容器。它通常呈现出锅、罐或盆的形状,具有一定的容量和盖子。在古代,人们使用缶来储存和加热食物。部首:表示汉字中的部首之一,“缶”是一个形状类似于古代陶罐的部首。

3、文化意义:缶作为一个古老的容器,在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有重要的地位。在古代,缶被广泛应用于饮食、烹饪和祭祀等领域。它不仅是实用工具,也具有象征性和礼仪性的含义,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食物和仪式的重视。

4、出土文物:考古学研究发现,大量的缶子作为古代文明遗物被出土。这些缶子的形状、装饰和用途多样,为我们了解古代生活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线索。缶子也成为了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的重要对象。

5、文学艺术:在文学作品和艺术创作中,缶常常被用作意象和象征。它可以代表着古老的传统、岁月的沉淀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诗词、小说、绘画等艺术形式中经常出现缶子的形象,给人们带来美感和思考。

6、比喻用法:缶也常用于比喻某些事物的特点或状态。例如,“心如缶底”表示心情低落或困顿;“恩如昨日之水,君如缶中之鱼”表示感情或关系的脆弱和不牢固。通过比喻,人们用缶子来传达一些个人或社会的情感和观点。

7、总结起来,“缶”字是一个古代容器的名词,也是汉字中的一个部首。它在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通过了解“缶”的词义和相关扩展内容,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明以及语言与文化的交融。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标签: 拼音 怎么 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