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的拼音是什么(往字的意思)

牵着乌龟去散步 拼音 15 0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往的拼音是什么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往的拼音是什么的知识,包括往字的意思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往的拼音怎么读
  2. 循环往复的拼音是什么意思
  3. 燕子的拼音是什么
  4. 向往的拼音狐向往的拼音是什么
  5. 往的拼音
  6. “拼音”的拼音是什么

一、往的拼音怎么读

2、往造 [wǎng zào]谓前去拜访。

3、往哲 [wǎng zhé]先哲;前贤。

5、往生 [wǎng shēng]佛教净土宗认为:具足信_愿_行,一心念佛,与阿弥陀佛的愿力感应,死后能往西方净土,化生于莲花中。见《无量寿经》卷下。一说,大彻大悟者,可以随意往生十方净土。

6、往诲 [wǎng huì]往昔的教训。

8、往亡 [wǎng wáng]阴阳家语。凶日名。旧历每月皆有。是日诸多禁忌。

9、往天 [wǎng tiān]方言。往日。

10、往生咒 [wǎng shēng zhòu]佛教净土宗信徒经常持诵的一种经咒。亦用于超度亡人。

11、往前 [wǎng qián]往昔,从前。

12、往略 [wǎng lüè]犹往事。

13、往来体 [wǎng lái tǐ]指弓的往体和来体。

14、往人 [wǎng rén]派往的人。

二、循环往复的拼音是什么意思

1、“循环往复”是一种形容词,通常用来形容某件事情反复进行或者一直重复的状态。这种形容词经常用在描述某些程序或者某些人的行为上。在日常生活中,“循环往复”还可以用来形容一些固定的事情,比如上班、做家务、健身等等,这些事情多少都有些枯燥乏味,但是我们必须要持续坚持完成它们。

2、在某些情况下,“循环往复”可以是一种积极的状态。比如在学习中,我们需要不断地重复练习某些知识或者技能,才能够真正地掌握它们。再比如在运动中,我们需要持续地重复训练,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体能水平和技巧水平。因此,“循环往复”在这些情况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状态。

3、当然,在有些情况下,“循环往复”也是一种消极的状态。比如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面临着一些困境和问题,但是却没有一种有效的解决 *** ,导致我们被困在了无法摆脱的境地。此时,“循环往复”就成了一种毫无意义的无效状态,我们需要想出有效的 *** 来摆脱这种困境,才能够继续前进。

三、燕子的拼音是什么

燕子【yàn zi】:家燕和雨燕的通称。

1、春天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小草从地下探出了脑袋,花儿争芳斗艳,一展丰姿。柳树姑娘在河边挥舞着她的手臂,燕子掠过长空,到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2、小燕子又黑又亮的羽毛像是抹了油,白肚皮就像是穿着一件白衬衣。

3、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剪刀似的尾巴,一对刚劲轻快的翅膀,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4、春天到了,小燕子匆匆忙忙地赶回来报信。

5、活泼的小燕子来往穿梭,空中不时传来它们叽叽喳喳的欢叫声。

燕子是候鸟,它们会随着气候的变化迁徙。冬天北方气温低,不适合它们生存,所以它们要南迁。等到春暖花开的时节,再由南方返回北方生儿育女、安居乐业。而且燕子是以昆虫为食的,习惯于在空中捕食飞虫,但是不善于在树缝和地隙中搜寻昆虫食物,而在北方的冬季是没有飞虫可供燕子捕食的。

食物的匮乏促使燕子不得不每年都要来一次秋去春来的南北大迁徙,以得到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总之,不同地区的燕子南飞时间是不一样的,不同群落的燕子也都有它们固定的越冬地,一般燕子把窝做在哪里,来年还会回到这个地方。

四、向往的拼音狐向往的拼音是什么

向往的拼音是:xiàngwǎng。注音是:ㄒ一ㄤ_ㄨㄤˇ。结构是:向(半包围结构)往(左右结构)。词性是:动词。

向往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向往xiàngwǎng。(1)思慕;理想;追求。

⒈思慕。谓因羡慕而希望能如愿以偿。引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狐梦》:“毕每读《青凤传》,心_向往,恨不一遇。”袁鹰《悲欢·一声绣金匾》:“他们不是向往着象 *** 叔叔那样保卫社会主义江山吗?”⒉指思慕之情。引清孙枝蔚《赠和州杨仲延》诗:“听此慰向往,怀古转悠然。”⒊理想;追求。引明何景明《<海叟集>序》:“其子继芳者,从予论学,大有向往。”柯岩《奇异的书简·天涯何处无芳草四》:“这时,我懂了:原来她有着比她现在已有成就更高更远的向往。”杜鹏程《保卫延安》第四章:“_周大勇_身心沉浸在一种庄严的向往中。”⒋指适才过去者。引清和邦额《夜谭随录·董如彪》:“印儿心胆堕地,忽下树密_向往,_数__,卒至一破庙前。”1.思慕;想望。宋曾巩《与王深父书》:“与深父别四年矣,_往之心,固不可以书道。”清吕璜《与吴仲伦先生书》:“月前始得假大著伏而讽诵,不自意夙所_往於古人者,并世尚及见之。”柯岩《船长》:“经历过十多年的狂飙巨浪,他们还象儿时那样天真地向往海洋吗?”⒌归向,趋向。引明张居正《答总督谭二华论任事筹边》:“昨巡关出,亦曾与之极言其利害,又故以他事_之,而使之知所_往。”

仰慕、神往。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聊斋志异.卷五.狐梦》:「毕每读青凤传,心辄向往,恨不一遇。」也作「向往」。

向往(李健演唱歌曲)《向往》是李健作词作曲并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于其2005年发行专辑《为你而来》和2013年发行专辑《李健拾光》中。2014年4月,李健凭借该歌曲获得2013年度MusicRadio音乐之声内地更佳编曲奖。向往(词语解释)向往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xiàngwǎng,基本意思是向往指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到达的意思。出自《答司马谏议书》、《夜谭随录·董如彪》等。

爱慕仰慕敬仰神驰瞻仰钦慕倾慕崇敬憧憬羡慕

《丐诗为·久离空向往》《向往图·三昧何能掩韦柳》《题法时帆诗龛向往图》

意向往往嬴剑前我严拒我对你坟墓的如火的向往——久离空向往

yearningsituationdesirablehankeryearntowardsdesirenostalgia

葵花向日偏三向四背公向私改恶向善向火乞儿所向无前

一人向隅斐然向风葵花向日偏三向四奋勇向前改恶向善背公向私向火乞儿肝胆相向心向往之

1、江南人杰地灵,是文人才子向往的好地方。

2、落叶归根百川归海,人向往的是回归家园。

3、海枯石烂,至死不渝的爱情一直为青年朋友们所向往。

4、这样的探险我自孩提时就憧憬向往不已的。

往的拼音是什么(往字的意思)-第1张图片-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向往的详细信息

五、往的拼音

1、(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止,从土。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

2、大夫有所往。——《礼记·玉藻》。

3、吾言既往矣。——《国语·晋语》。

4、往而不返。——《庄子·逍遥游》。

5、往见老聃。——《庄子·天道》。

6、跳往助之。——《列子·汤问》。

7、随其往。——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8、子何恃而往。——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9、(3)又如:前往(前去;去);往造(前去拜访);往教(老师前往学生处施教);往旋(往复回旋);往蹇来连(往来皆难);往人(派往的人);往至(前往);往程(去的路程)。

10、往复一月间事,过城池已固。——《三侠五义》。

11、(5)又如:往回(来回;往返);往往来来(多次往返)。

12、无以蓄之则往而不可止也。——《管子·权修》。注:“谓亡去也。”

13、愧彼赠我厚,惭此往物轻。——泰嘉《留郡赠妇诗三首》。

14、执大象,天下往。——《老子》。

六、“拼音”的拼音是什么

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 *** 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唐代守温在分析汉语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基础上,制定了描述汉字语音的三十六字母,说明当时我国的语音分析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可惜他用汉字来表示这些声母和韵母,因此,这样的字母没有进一步发展成拼音文字。 500年前我国部分 *** 少数民族中曾经使用“小经”文字,这种文字是一种 *** 文字。用 *** 字母来拼写汉语,比唐代守温用汉字来表示声母和韵母又进了一步。共有36个字,其中4个字母是特有的,这可能是我国最早的用来拼写汉语的拼音文字,它不再带有汉字的痕迹,完全采用拼音字母。“小经“同时也为东乡、撒拉等民族使用。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为了学习汉字,他们开始用拉丁字母来拼写汉语。1605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MatteoRicci,1552-1610)在北京出版了《西字奇迹》,其中有4篇汉字文章加了拉丁字母的注音。这是最早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出版物。利玛窦和金尼阁的方案是以“官话读书音”为标准设计的,适于拼写北京语音。这种新颖的拼音 *** 给中国学者以很大的启迪。但是,在两三百年间,利玛窦和金尼阁的方案只是在外国传教士中使用,没有在中国人当中广为传播。 1815年到1823年之间,在广州传教的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编了一部《中文字典》,这是最早的汉英字典,字典中用他自己设计的拼音方案来拼写汉语的广东方言,实际上是一种方言教会罗马字。接着,在其他的方言区也设计了不同方言的方言教会罗马字。其中厦门的“话音字”1850年开始传播,仅在1921年就印刷出售五万册读物,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前,大约还有十万人左右使用这样的方言教会罗马字。其他各地的方言教会罗马字,在南方的通商口岸传播,主要用来传教。 1867年,英国大使馆秘书威妥玛(ThomasF.Wade)出版了北京语音官话课本《语言自迩集》,他设计了一套拼写法,用拉丁字母来拼写中国人名、地名和事物的名称,叫做“威妥玛式”。 1931年到1932年间,有两个外国传教士提出了“辣体汉字”,这是一种根据《广韵》设计的、以音节为单位的汉语拉丁字母文字,同音字几乎都有不同的拼写法,拼写的是方言。这些用拉丁字母拼写汉字的方案,为以后的汉语拼音运动提供了经验。中国人自己的汉语拼音运动是从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开始的。 *** 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中华的热情,激发着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梁启超、沈学、卢戆章、王照都一致指出,汉字的繁难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场“切音字运动”。卢戆章是我国之一个创制拼音文字的人。1892年,他在厦门出版《一目了然初阶》,公布了他创制的“中国切音新字”,用拉丁字母及其变体来拼厦门音,声韵双拼,左右横写,声母在右,韵母在左,另加鼻音符号和声调符号,增加声母后还可兼拼泉州音和潮州音。他认为,汉字“或者是当今天下之文字之至难者”,而切音新字“字母与切法习完,凡字无师能自读”。继卢戆章的《一目了然初阶》之后,开始了延续20年的切音字运动。几乎每隔一二年就有新的切音字方案出现,如吴敬恒的《豆芽快字》,蔡锡勇的《传音快字》,沈学的《盛世元音》,王炳耀的《拼音字谱》,王照的《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的《增订合声简字》等。这些切音字方案多数是声韵双拼式的汉字笔画式字母方案的,大多数只在小范围内传习,没有广泛推行,只有王照的官话字母和劳乃宣的合声简字推行较广。 1913年2月,读音统一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审定一切字的国音发音”和“采定字母”。会议开了三个多月。在这次会议上,审定了6500个汉字的读音,用各省代表投票的 *** 确定了“标准国音”;拟定了一套注音字母,共39个,这套字母采用汉字笔画式,字母选自古代汉字,音节采用声母、韵母和声调的三拼制,对双拼的反切法进行了改进,其用途仅在于标注汉字读音,不作为拼音文字。这套注音字母后来减为37个(声母12个,韵母13个,介母3个,比双拼切音字的方案中的字母几乎减少了一半。注音字母通过之后,搁置了五年,才于1918年由北洋 *** 教育部正式公布。1920年,全国各地陆续开办“国语传习所”和“暑期国语讲习所”,推广注音字母,全国小学的文言文课一律改为白话文课,小学教科书都在汉字的生字上用注音字母注音。北京还成立了注音字母书报社,印刷注音字母的普及读物,还办了《注音字母报》。从1920年到1958年,注音字母在我国使用了近40年的时间。这对于统一汉字读音、推广国语、普及拼音知识起了很大的作用。1930年,上层官员中有人觉得“注音字母”的名称不好,改称为“注音符号”,以强调这不是一种与汉字并行的文字。 1923年8月,教育部召开国语统一筹备会,决议组织“国语罗马字拼音研究委员会”。 1925年9月在北京的部分委员和一些语言学者自动组织“数人会”,提出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 1928年9月,大学院院长蔡元培正式公布《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作为“国音字母第二式”,用于给汉字注音和统一国语,“与注音字母两相对照,以为国音推行之助”。在国语罗马字运动中,出版了一些读物,如《国语留声片读本》等。 1932年教育部公布的《国音常用字汇》,用注音字母和国语罗马字两式对照。但是,国语罗马字始终没有走出知识阶层的圈子,没有在社会上普遍推行,它的影响远不如注音字母。 1931年9月26日在苏联海参威召开的中国文字拉丁化之一次代表大会上,又通过了书面方案《中国汉字拉丁化的原则和规则》。其主要内容是:1.中国拉丁化新文字的原则(13条);2.中国拉丁化新文字的规则(包括:①字母,②拼写规则,③写法规则)。拉丁化新文字是在国语罗马字的基础上制定的,在标调方式上与国语罗马字不同,国语罗马字对于所有的音节都要标声调,而拉丁化新文字规定:原则上不标声调,只是在极有必要或极易混同的情况下才标声调。例如,“买”和“卖”容易混同,“买”写为maai,“卖”写为mai。于是,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正式开始,这个运动推动了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一直延续到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时为止,历时近30年。它对中国的文字改革事业,对制定和推广《汉语拼音方案》,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现代汉语拼音方案》的出笼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就马上着手研制拼音方案。1949年10月成立了民间团体“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协会设立“拼音方案研究委员会”,讨论拼音方案采用什么字母的问题。 1955年10月15日,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在北京举行。叶籁士在发言中说:“从1952年到1954年这个期间,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主要进行汉字笔画式拼音方案的研究工作,经过了三年的摸索,曾经拟定几种草案,都放在《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初稿》(汉字笔画式)里头”。这次会议上印发给代表们六种拼音方案的草案,有四种是汉字笔画式的,一种是拉丁字母式的,一种是斯拉夫字母式的。会议之后,当时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向 *** 报告,他说,民族形式方案搞了三年,难以得到大家都满意的设计,不如采用拉丁字母。 *** 同意采用拉丁字母,并在中央开会通过。此期间,群众中也创制了不少的文字方案,寄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根据统计资料,从1950年到1955年8月31日全国文字改革工作会议为止,寄来的方案有655个,从1955年8月31日到1958年2月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为止,寄来的方案有1000多个,从1958年2月到1980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寄来的方案有1667个。群众设计的各种各样的文字方案总共有3300多个。这种创制造文字方案的积极性,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上是空前的。这充分说明了语言规划的社会性。 1955年2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设立了“拼音方案委员会”,开始设计汉语拼音方案,提出了《汉语拼音方案(草案)》。1956年2月12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表《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这个草案共有31个字母,其中有5个新字母(无点的i;长脚的n;带尾的z,c,s),以便实现“一字一音”,不用变读和双字母。草案发表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热烈的讨论,甚至海外华侨和留学生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1955年10月,国务院成立“汉语拼音方案审定委员会”,经过一年的工作,于1957年10月提出《修正草案》,11月1日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60次会议作为新的《汉语拼音方案(草案)》通过,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1958年2月11日,之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秋季开始,《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小学生必修的课程进入全国小学的课堂。《汉语拼音方案》是拼写规范化普通话的一套拼音字母和拼写方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拼音方案。这个方案吸取了以往各种拉丁字母式拼音方案,特别是国语罗马字和拉丁化新文字拼音方案的优点,它是我国三百多年拼音字母运动的结晶,是六十年来中国人民创造拼音方案经验的总结,比任何历史上一个拉丁字母式的拼音方案都更加完善和成熟。

关于往的拼音是什么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拼音 意思 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