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琴字的拼音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琴字的拼音以及琴的拼音读法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弹钢琴的拼音
弹钢琴的拼音:tángāngqín。用手指敲击钢琴的意思。
弹,汉语常用字(一级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为 *** ,又可引申为用手指敲击、拨或敲乐器, *** 等义。
钢琴(意大利语:pianoforte)是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一种键盘乐器,有“乐器之王”的美称。
弹总笔画:11笔。1. *** ;(横折)、2.一(横)、3.㇉(竖折折钩)、4.丶(点)、5.ノ(撇)、6.丨(竖)、7. *** ;(横折)、8.一(横)、9.一(横)、10.一(横)、11.丨(竖)。
钢总笔画:9笔。1.ノ(撇)、2.一(横)、3.一(横)、4.一(横)、5.し(竖提)、6.丨(竖)、7.𠃌(横折钩)、8.ノ(撇)、9.丶(点)。
琴总笔画:12笔。1.一(横)、2.一(横)、3.丨(竖)、4.一(横)、5.一(横)、6.一(横)、7.丨(竖)、8.一(横)、9.ノ(撇)、10.㇏(捺)、11.丶(点)、12._(横撇/横钩)。
二、琴的拼音怎么读
1、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周代,据传周文王在羑里狱中囚禁期间,根据伏羲氏的琴图谱 *** 了五弦琴,于是琴便诞生了。此后,琴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包括汉代、唐代、宋代等不同时期,逐渐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琴的种类繁多,有古琴、大琴、小琴、雅琴、七弦琴、五弦琴等。其中古琴是中国最传统的弹拨乐器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古琴的音色清幽、悠扬,具有独特的韵味和艺术表现力。
3、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八音之首”,具有丰富的音乐和文化内涵。琴的音乐风格以“淡和静”为主要特点,强 *** 感的表现和内心的体验。琴的演奏技巧十分高超,包括泛音、轮指、拨弦、撮弦等,这些技巧的运用使得琴的音乐表现力更加丰富和独特。
4、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意义。在中国古代,琴是文人雅士必备的修养之一,也是他们抒 *** 感、陶冶 *** 的重要工具。琴曲中蕴 *** 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审美追求,如“和”、“淡”、“远”、“逸”等,这些思想情感的表达体现了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
5、琴作为一种古老而又独特的乐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琴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为了保护这一文化遗产,中国 *** 和社会各界做出了许多努力。
6、 *** 方面,中国 *** 实施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如将古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动古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此外, *** 还举办了多届中国古琴艺术节和国际古琴大会等活动,促进了古琴在国际上的传播和认知。
三、瑟字的拼音
是本义是古代一种弦乐器,形状像琴,后引申指凄凉的样子。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七:(我)不敢把头伸出到被外,身子在被里老是瑟瑟地抖,身上头上全是汗珠。
1、琴瑟:乐器,琴和瑟。亦偏指琴瑟的一种。指琴瑟之声,古人以之为雅乐正声。出自晋陆机《拟西北有高楼》诗:“佳人抚琴瑟,纤手清且闲。”琴,一本作“瑶”。
2、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凋零;冷落;凄凉。出自老舍《四世同堂》四三:“秋给北平的城郊带来萧瑟,使它变成触目都是秋色,一点也不像一个大都市的 *** 了。”
3、瑟缩:同瑟缩,身体因寒冷、受惊等而蜷缩或兼发抖。出自 *** 《呐喊·故乡》:“﹝他﹞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
1、五神的话音刚落,带着至阴之气的天雷分五个方向一起奔向洞顶的宝葫芦,整个山洞的温度随之骤降,身为凡人的思源立时被冻得瑟瑟发抖。
2、秋风瑟瑟带来了凉意,扫荡了白杨叶,撼动了梧桐枝,夏天的衣服已经不能再遮挡凉意,信息收到,请速换秋季服装,别等流感打扰你,愿你身体健康,事事如意。
3、直到瑟瑟的秋天,一片片银杏叶开始不断地从树上飘下。零星时,略显孤单。但等到银杏树哪天生气了,招来大风,卷着无数的叶子开始下"雨".似乎叶子不是从它身上长出来的,而是别人硬要粘上去的。
4、春风暖暖暖心田,夏日炎炎炎心间,秋叶瑟瑟瑟心寒,冬雪皑皑皑心房。汇集四季之精彩,日夜追赶夏日来,只为送你祝福来,四季绚烂为你开。
5、瑟瑟秋风中,叶,漫无目的地摇曳着,回旋在凉意之中。这映在我甚是凄凉的眼眸里,思念汇成了泪滴,也随着这秋风,飘散开来。
四、琴的拼音怎么写
1、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最早见于战国文字。本义是乐器名,为拨弦乐器,后引申为乐器的统称;如胡琴、提琴、钢琴等;古琴。拨弦乐器。周朝已有。琴身木制。琴面张弦七根,一边有十三徽。演奏时左手按弦,右手拨弹。发音清幽。多用于独奏或琴箫合奏。
2、字源演变:象形兼形声字。从珡,金声。战国文字"琴"从珡、金声,与《说文》"琴"字古文从"金"声同。《说文》篆文作"A",隶变作"琴"。本义是乐器名,为拨弦乐器,又称"七弦琴",俗称"古琴"。
3、一种拨弦乐器。用桐木等制成,琴身狭长,有五根弦,后增至七根。演奏时左手按弦,右手拨弦。音域较宽,音色丰富。相传是神农发明的,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拨弦乐器。曾侯乙墓E61号漆箱文字有"琴瑟"。
4、郭店楚墓竹简《 *** 自命出》24:"听琴瑟之声。"《诗·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后引申为乐器的统称。
5、例句:《太平御览》卷五七九引汉桓谭《新论》:"昔神农氏继宓牺而王天下,亦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
五、琴的偏旁是什么字 琴字的偏旁是什么偏旁
1、琴字的偏旁是:王部。琴拼音:qín,简体部首:王部,部外笔画:8画,总笔画:12画。繁体部首:玉部,五笔:GGWN,仓颉:MGOIN。结构:上下,电码:3830,区位:3957。释义:古代弦乐器,最初是五根弦,后加至七根弦(亦称“七弦琴”;通称“古琴”):琴瑟。琴曲。琴师。
2、(1)琴锤(qínchuí):演奏固定音调的打击乐器(如洋琴或木琴)用的手槌
3、(2)琴键(qínjiàn):诸如钢琴、手风琴等乐器上的黑白两色按键
4、(3)琴瑟(qínsè):比喻夫妻感情和睦
5、(4)琴师(qínshī)精于弹琴而为乐队伴奏的人;教授琴类乐器的老师
6、(1)窈窕涉女,琴瑟友之。——《诗·周南·关雎》
7、(2)泾阳君与洞庭外祖世为姻戚,后以琴瑟不调,弃掷 *** ,遭钱塘之一怒,伤生害稼,怀山襄陵。——《太平广记》引无名氏《灵应传》
8、(3)琴瑟不调,改而更张,虽明旨已行,犹宜消息。——《魏书·崔光列传》
六、琴字拼音
1、《唐韵》巨今切。《集韵》《韵会》《正韵》渠金切。𠀤音靲。《说文》本作珡,禁也。象形。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徐曰:君子所以自禁制也。《 *** 通》:琴以禁制 *** 邪,正人心也。《琴论》:伏羲氏削桐为琴。面圆法天,底方象地。
2、龙池八寸,通八风。凤池四寸,合四气。琴长三尺六寸,象三百六十日。广六寸,象 *** 。前广後狭,象尊𤰞也。上圆下方,法天地也。五弦象五行,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武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三礼图》:琴之一弦为宫,次商、角、羽、徵,次少宫,次少商。
3、琴有弦有徽,有首有尾,有脣有足,有腹有背,有腰有肩,有越脣名龙唇,足名凤足,背名仙人,腰名 *** 。越长者龙池,短者凤沼。临岳,琴首絚弦者也。岳山,琴尾高起絚弦者也。城路,岳山下路也。鴈足,支肩下系弦者也。轸支足下转扭,调弦者也。
4、《正字通》:琴名奇雅者,如伏羲婴䃌、贡梓、帝命、下相。柏皇为琴曰丹维,曰祖牀。帝俊琴曰电母。俊之子晏龙琴曰菌首,曰白民。伊陟琴曰国阿。周宣王琴曰向风,铭曰:情有耳伏,寇在是祝,琴曰太古。楚玉子无亏,抚琴为洞庭木秋之歌,琴曰靑翻。
5、崔駰琴曰卧冰。戴逵琴曰黑鹄。逵之子仲若琴曰跃鲂。兄勃琴曰应谷。柳文畅琴曰春风。此数名可与号锺、露越、绿绮、焦尾同备藻绘也。
6、琴(拼音:qí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最早见于战国文字。本义是乐器名,为拨弦乐器,后引申为乐器的统称。象形兼形声字。从珡,金声。
7、战国文字“琴”从珡、金声,与《说文》“琴”字古文从“金”声同。《说文》篆文作“A”,隶变作“琴”。本义是乐器名,为拨弦乐器,又称“七弦琴”,俗称“古琴”。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