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粒的拼音,沙的拼音和基本字义

牵着乌龟去散步 拼音 19 0

很多朋友对于沙粒的拼音和沙的拼音和基本字义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沙的读音
  2. 粒的拼音
  3. 沙字拼音怎么拼
  4. 沙砾的拼音和意思
  5. 沙瓤的拼音
  6. 沙的拼音
  7. 沙字拼音是什么

一、沙的读音

解释:1.沙子,细碎的石粒。 2.像沙的物质。 3.嗓音发哑。 4.姓。

沙粒的拼音,沙的拼音和基本字义-第1张图片-

解释:〈方〉用摇动的 *** 把东西中的杂物集中起来,以便清除。

(1)(会意。从水,从少。《说文》:“水少沙见。”金文字形,左边是水,右边“少”象沙粒形。本义:极细碎的石粒)

沙,水中散石也。——《说文》。字亦作砂。

于沙。——《易·需》。荀注:“水中之刚。故曰沙。”

剽土之次曰五沙。五沙之状,粟焉。如屑尘厉。——《管子·地员》

白沙山广员三百里。尽沙也。——《北山经》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李白《古风》

绿杨荫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又如:沙芦(泥沙里的芦苇);沙砾(细沙和碎石。也作砂砾);沙坛(沙祭坛);沙路;沙堤;沙痕(沙上的痕迹);沙泉(沙上涌出的泉水);沙府(铺沙的墓穴)

(3)沙滩。水边或水中由沙子淤积成的陆地[sandy beach]

凫鷖在沙。——《诗·大雅·凫鷖》

二、粒的拼音

1、细小的成颗的东西。应用:沙粒儿,米粒儿,豆粒儿

2、量词。用于粒状的小东西。应用:一粒种子,一粒药丸,一粒子弹

3、(形声。从米,立声。本义:米粒,谷粒)

如:粒食(以米谷为食);粒米束薪(极言粮草之少);粒米狼戾(谷粒撒得满地都是。形容粮食充盈)

4、进食;吃饭。如:粒食(以谷物为食)

5、养活。生我百谷,粒我烝民。——晋·傅咸《喜雨赋》

6、通“立”。成。烝民乃粒,万邦作乂。——《书·皋陶谟》

7、用于呈圆形的器物,相当于“颗”。如:三粒子弹

三、沙字拼音怎么拼

1、沙的部首:氵。古字形像水及散碎沙粒。本义为细小的石粒,也指颗粒细小的东西。拼音为shà时,作动词,意为经过摇动把某东西里的杂物集中,以便清除。

2、沙发、沙漠、沙龙、沙滩、沙子、沙哑、沙沙、沙尘、沙地、沙丘、沙洲、沙化、沙锅、沙鸥、沙俄、沙眼、沙暴、沙坑、沙堆、沙雕、沙质

3、沙参、沙窝、沙柳、沙柑、沙雨、沙犀、沙版、沙原、沙箸、沙步、沙钵、沙嗄、沙压、沙坛、沙苑、沙觜、沙州、沙径、沙陀、沙界、沙雁

4、沃尔登紧紧抓着沙发后背。那船牢牢地搁浅在沙洲上。

5、我们急急忙忙地赶到沙滩。非洲的大部分地方是沙漠。

6、弗利茨和衣躺在长沙发上。彼得挨着保罗坐在沙发上。

7、把沙司搅拌一下以免结块。我们的右边是高耸的沙丘。

8、我们小心地避开一片沙漠。她衣服的下摆发出沙沙声。

9、安沙普兰显得茫然不解。沙发上铺上了华贵的织锦。

10、有一年春天这里风沙很大。有些孩子在用木铲挖沙子。

11、他慢慢地从沙发上站起来。鹌鹑在矮树丛里沙沙作响。

四、沙砾的拼音和意思

沙砾的拼音为shā lì,指沙子和碎石。一种比岩石颗粒要小但比粉砂粗糙的沉积物,粉粒的直径介于0.06和2.0毫米之间。是岩石经风化、剥蚀而形成。

1、《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

2、《南史·隐逸传上·孔道徽》:“尝见山谷中有数百斛钱,视之如瓦石不异。采樵者竞取,入手即成沙砾。”

3、宋晁补之《和关彦远秋风吹我衣》:“但见黄河咆哮奔碣石,秋风吹滩起沙砾。”

明亮的绿色橄榄石是夏威夷缓慢流动的玄武熔岩内的重要矿物,它含有丰富的铁。在波浪翻滚和下沉运动过程中,这种矿物质的密度能让它与其他沙粒分开,结果导致这片沙滩上的堆积物呈现黄绿色。像橄榄石一样密集的沙子还能抵御风蚀,让它在连续的波浪冲击下长期存在下去

这些沙粒凹陷和不光滑的表面是沙漠沙粒的典型特征,因为这里的沙粒总是不断地相互冲撞。很多沙漠沙粒呈现浅红色,这是由从大气中降落的铁物质包裹在沙粒表面所致。

在地下高温高压的环境中形成的变质矿物,能变成像这样的明暗沙粒。但是要鉴别不同类型的沙粒,颜色经常并不可靠。在这张图片中,粉红色和红色沙粒是石榴石,但是石榴石也可能呈现褐色、黑色、绿色或橙色,这主要取决于它们的化学成分。位于中心的亮绿色绿帘石也可能是灰色、褐色或接近黑色。有棱角的黑色磁铁矿(地球上最普通的磁性材料)始终是黑色,并且经常会在石榴石附近发现这种矿物。

五、沙瓤的拼音

1、沙瓤,相对于水瓤而言,成熟度达到了“熟而不过”的临界,瓜瓤成沙粒状,细胞间比较松散,胞皮纤维由于水分被液泡中的糖分渗走,易断裂。入口绵如絮,口感好。因为水分也少了,所以吃起来比较甜。

2、一般挑选沙瓤瓜的 *** 就是敲打听声法,同时看、摸、掂也是挑选沙瓤瓜的经验动作。和水瓤是瓜果的两种口感,果肉比水瓤成熟度更高的状态,口感一粒一粒像沙子。

3、沙瓤西瓜水分相对来说要少。西瓜的可食用部分主要是胎座,由大量薄壁细胞构成。在西瓜成熟过程中,这些细胞逐渐膨大,在内部的液泡内累积水和糖分。我们看到的那一粒粒“沙粒”,实际上就是一个个极度膨大的细胞。

4、当细胞在膨胀的同时,细胞相互之间的黏附,也由于酶的作用而逐渐弱化,使得的果肉变得松散。同时由于成熟后西瓜水分含量下降,进一步使得细胞分散、甚至产生空腔,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沙瓤西瓜了。

5、因为甜甜的,沙沙的,口感也很好,水瓤的瓜也就是水汁多一点,口感就不怎么样了。不过,对于那些胃寒体虚者来说,西瓜还应当少吃点。

六、沙的拼音

1、沙的拼音是shā、shà,声母都是sh,韵母都是a。

2、此字初文始见于西周金文。会意字。其古字形像水及散碎沙粒。本义为细小的石粒,也指颗粒细小的东西。拼音为shà时,作动词,意为经过摇动把某东西里的杂物集中,以便清除。

3、用豆煮熟捣烂成粉状,可用作糕饼等食品的馅。

4、徐滢《潮州月饼》:“潮州月饼大体分为豆沙饼、咸饼、梅菜饼三种。”

5、用陶土和沙烧制的锅,与酸碱不起化学作用。

6、《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大沙锅里的饭,因作在膛罐口上,还是热腾腾的。”

七、沙字拼音是什么

1.(会意。从水,从少。《说文》:“水少沙见。”金文字形,左边是水,右边“少”象沙粒形。本义:极细碎的石粒)

1、出自子姓,是汤王的后裔,以地名为氏。商朝末年,殷纣王庶兄开(一名启)被封于微,世称微子。武王克商后,封微子于商丘,建立宋国。微子的后裔有人被封于沙这个地方,即今天河北省大名县东面。他们以地名为姓,成为沙姓。

2、出自神农氏,为炎帝之后。炎帝为部落首领时,其下有臣夙沙氏,后省改为沙姓。

3、以国为氏,西周有沙侯国,地望在河北省涉县,涉县之称由西汉时沙县改,居住在那里的人有以沙为氏。

4、出自沙随氏所改。沙随是春秋时宋国的领地,位于河南省宁陵东北部。据《春秋》中记载,成公十六年,晋会诸侯于沙随,指的就是这个地方。古代诸侯公爵,凡失国或没爵后,即称为公沙氏或沙随氏,其后人省为沙氏。

5、历史上的百洛国(在今朝鲜)有沙氏。

6、历史上满族人归化多有改为沙姓。

好了,关于沙粒的拼音和沙的拼音和基本字义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标签: 拼音 字义 沙粒 基本 沙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