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三衢道中拼音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三衢道中曾几的几读几声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三衢道中拼音版 三衢道中的译文
méi zǐ huáng shí rì rì qíng,xiǎo xī fàn jǐn què shān xíng。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lǜ yīn bù jiǎn lái shí lù,tiān dé huáng lí sì wǔ shēng。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三衢道中拼音版三衢道中的译文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三衢道中拼音版三衢道中的译文有个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二、三衢道中古诗拼音
sān qú dào zhōng sòng dài:zēng jī
méi zǐ huáng shí rì rì qíng,xiǎo xī fàn jìn què shān xíng。
小溪泛尽却山行。梅子黄时日日晴,
lǜ yīn bù jiǎn lái shí lù,tiān dé huáng lí sì wǔ shēng。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译文:梅子成熟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再走山间小路。
山路上古树苍翠,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2、注释: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
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
曾几是一位旅游爱好者。这首诗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抒写诗人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
曾几(jī)(1084——1166),南宋朝诗人,字吉甫,号茶山居士,赣州(今江西赣州市)人。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
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
三、三衢道中古诗意思全解拼音
1、三衢道中sān qú dào zhōng宋曾几sòng zēng jǐ
2、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méi zǐ huáng shí rì rì qíng,xiǎo xī fàn jìn què shān xíng。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lǜ yīn bù jiǎn lái shí lù,tiān dé huáng lí sì wǔ shēng。
3、译文:梅子成熟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再走山间小路。
4、山路上古树苍翠,与水路上的风景相比也毫不逊色,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更增添了些幽趣。
5、注释: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
6、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阴:树荫。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黄鹂:黄莺。
四、山衢道中古诗拼音
1、méi zi huáng shí rì rì qíng,
2、xiǎo xī fàn jìn què shān xíng。
3、lǜ yīn bù jiǎn lái shí lù,
4、tiān dé huáng lí sì wǔ shēng。
5、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6、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7、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8、诗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中行走时轻松愉快的心情。此诗首句写出行时间,次句写出行路线,第三句写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
9、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10、宋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侍郎。试吏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历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提举淮东茶盐。
11、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历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1138年),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复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
12、二十五年桧卒,起为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以左通议大夫致仕。乾道二年(1166年)卒,年八十二,谥文清。
13、历经北宋后期至南宋孝宗时期、享年83岁的高寿诗人曾几在宋代诗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不仅因其创作的丰厚,更因其对江西诗派的继承与创造性发展为后世所称道。后人将其归入江西诗派亦可谓实至名归。
14、曾几的贡献就在于他学江西诗派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将“活法”和“悟入”引入创作,为江西诗派摆脱生新瘦硬、沉于典故之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开一代诗风之先。
15、本文拟从曾几的主要创作来阐述曾几对江西诗派的继承、创新及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五、三衢道中的古诗拼音
1、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2、(méi zǐ huáng shí rì rì qíng,xiǎo xī fàn jìn què shān xíng。)
3、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4、(lǜ yīn bù jiǎn lái shí lù,tiān dé huáng lí sì wǔ shēng。)
5、宋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吏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历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历江西、浙西提刑。
6、绍兴八年(1138年),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复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为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以左通议大夫致仕。乾道二年(1166年)卒,年八十二,谥文清。
六、三衢道中拼音版
子黄时日日晴(méi zǐ huáng shí rì rì qíng);小溪泛尽却山行(xiǎo xī fàn jìn què shānxíng);绿阴不减来时路(lǜ yīn bù jiǎn lái shí lù);添得黄鹂四五声(tiān dé huáng lí sì wǔ shēng)。
1、诗《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句写出行时间,次句写出行路线,极有艺术概括力。三、四句写沿途风光,更是诗笔精彩之处。全诗语言明快,意象鲜明,仿佛是四幅有香的画图,较之伴随其中的主体画图更富于诗意。
2、这首诗的意思是: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船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加叫人觉得愉快。
3、此诗首句写的是出行时间,可以看出是三四月间的景象。次句写的是出行路线,可以知道诗人是乘船走水路再改走山路。三四两句写的是沿途风光,诗人将优美的自然风光摄入诗境,使得整首诗画面生动活泼起来。
4、梅子黄了是在三四月间,此时南方便是梅雨季节,所以阴雨连绵,难得有放晴的日子。在这样的天气里出外旅行,自然会让人觉得阴冷不愉快。但诗人却说“天天都是好天气”,这样将阴雨天说成了好天气,就使得诗情有了跌宕起伏的变化。
5、而这样的说法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梅子黄了的时候确实难得有晴天。所以诗人看到“梅子黄时日日晴”,自然就很高兴。这就为全诗定下了愉快的情感基调。
6、整首诗中并没有直接写旅途的漫长和曲折,也没有直接写山林的美好和恬静,但是这些情景却通过诗人摄取的片段自然地流露出来。构思巧妙、布局新颖,可见诗人的独具匠心。
OK,关于三衢道中拼音和三衢道中曾几的几读几声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