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不落窠臼拼音,以及窠臼的拼音是什么意思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不落窠臼近反义词造句
1、【解释】:窠:鸟巢;臼:舂米的石器。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出处】:宋·吴可《学诗》诗:“跳出少陵窠臼外,丈夫志气本冲天。”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四:“初学必从此入门,庶不落小家窠臼。”
3、【举例造句】:这“凸”“凹”历来用的人最少,如今直用作轩馆之名,更觉新鲜,不落窠臼。★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六回�
4、【近义词】:别具一格、别开生面、别具匠心
5、【反义词】:依样葫芦、千篇一律、如法炮制
二、不落窠臼的读音是什么意思是什么不落窠臼的意思是什么
不落窠臼的读音是什么意思是什么,不落窠臼的意思是什么很多朋友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不落窠臼,汉语成语,拼音是 bù luò kē jiù,意为不落俗套,有独创风格(多用于形容文章或艺术作品)。
3、释义:窠臼:旧框框,老套子,现成格式。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俗套。
5、出处:明·胡应麟《诗薮》:“初学必从此入门;庶不落小家窠臼。”
6、例句:优秀的艺术作品一般都具有新颖别致、不落窠臼的特点。
8、不落俗套拼音:bù luò sú tào
9、解释:落:停留,定正。不因袭陈旧的格式。
10、出处:臧克家《京华练笔三十年》:“我学习写点评论性质的文章,给自己立两个标准。一个是独立思考,另一个是不落俗套。”
11、别具一格拼音:bié jù yī gé
12、解释:格:格式;风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形容别致、新颖;与众不同的样子、风度等。
13、出处:清·吕留良《与施愚山书》:“咏见赠诗,风力又别具一格。”
14、别出心裁拼音:bié chū xīn cái
15、解释:别:另外;裁:安排取舍;心裁:出于个人内心的设计、构思、筹划。指另外想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主意、新办法。也作“别出新裁”、“自出心裁”。
16、出处:明·李贽《水浒全书发凡》:“今别出心裁,不依旧样,或特标于目外,或叠彩于回中。”
17、别开生面拼音:bié kāi shēng miàn
18、解释:别:另外;开:开辟;开创;生面:新的面目。原指画像经重新绘制;面目一新。后比喻另外开辟一种新局面或创造一种新的风格式样。
19、出处:唐·杜甫《丹青引》:“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赵次公注:“凌烟画像颜色已暗,而曹将军重为之画,故云开生面。”
21、依样葫芦拼音:yī yàng hú lú
23、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草檄》:“只有一个史阁部,颇有忠心,被马、阮掣肘,却也依样葫芦。”
24、千篇一律拼音:qiān piān yī lǜ
25、解释:比喻文章、题材、写法等公式化。也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
26、出处: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千篇一律,诗道未成,慎勿轻看,最能易人心手。”
27、按图索骏拼音:àn tú suǒ jùn
28、解释:指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参
29、出处:语出《汉书·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变已明矣。”
30、按图索骥拼音:àn tú suǒ jì
31、解释:按图:按照图形;索:寻找;骥:好马。按照画好的图形去寻找好马。比喻按线索去寻找需要的东西。比喻按教条办事;不知变通。
32、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
三、不落窠臼的读音意思
不落窠臼拼音是 bù luò kē jiù,意思是指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出自明·胡应麟《诗薮》:“初学必从此入门;庶不落小家窠臼。”
译文:学习一定要从这里进入门;希望有独创风格。
成语故事:中秋夜,贾府在大观园中设团圆宴,众人散去后,林黛玉独自凭栏伤心流泪,史湘云来安慰她。两人转换话题,改对月吟诗联句,她们就大观园的建筑名称由来而发感慨,其中“凸碧山庄”与“凹晶溪馆”的取名不落窠臼。
别具一格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ié jù yī gé,意思是比喻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出自清·吕留良《与施愚山书》:“咏见赠诗,风力又别具一格。”
译文:因为遇见赠送了一首诗,诗风别具一格。
千篇一律是一个成语,读音是qiān piān yī lǜ,原指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现指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也泛指事物形式陈旧呆板、呆滞的意思。
出自南朝梁·钟嵘《诗品》:张公虽复千篇,犹一体耳。
译文:虽然有诗歌千篇,但是没有新意。
四、不落窠臼的拼音
不落窠臼拼音是bù luò kē jiù,意为不落俗套,有独创风格(多用于形容文章或艺术作品)。
中秋夜,贾府在大观园中设团圆宴,众人散去后,林黛玉独自凭栏伤心流泪,史湘云来安慰她。两人转换话题,改对月吟诗联句,她们就大观园的建筑名称由来而发感慨,其中“凸碧山庄”与“凹晶溪馆”的取名不落窠臼。
1、归鸿道擅于因材施教,指导奇异武魂之人不落窠臼,挖掘自己独有的特性,扬长避短,引导武修走上与众不同的修道之路。
2、我这哥们什么都不好,包括女人,就喜欢写作,写的东西那真是不落窠臼、不支不蔓、斐然成章、高屋建瓴。
3、之所以今年朝凤宫自己置办,一来是为了不落窠臼,年年如此想必也早没了新鲜感。
4、算是推陈出新,不落窠臼,应该能压宋家小子一头。
五、不落窠臼造句
【不落窠臼的意思是】: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出处】: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四:“初学必从此入门,庶不落小家窠臼。”
【词语用法】:作主语、谓语、定语;用于文章和艺术。
【近义词】:别具一格、别开生面、别具匠心
【反义词】:依样葫芦、千篇一律、如法炮制
1、这篇文章立意新颖,不落窠臼。
2、这部电视剧手法新颖,不落窠臼。
3、这里有不拘一格的文笔,这里有不落窠臼的情节!
4、颐和园的设计风格真是独具匠心,不落窠臼。
5、算是推陈出新,不落窠臼,应该能压宋家小子一头。
6、他的这些创意不落窠臼,非常新颖,看来他是费了一番脑筋的。
7、佛与道,源自不同,但开卷有益,博古通今,不落窠臼,也是治学之理。
8、写诗作文要富有创造,剪裁得体,妙在用心,不落窠臼。
9、这幕川剧立意新颖,不落窠臼。这幅漫画构思新颖,妙趣横生。
10、玛格丽特却不落窠臼,她总是独个儿坐车到香榭丽舍大街去,尽量不招人注意。
11、在新产品研发方面,我们要充分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不落窠臼,勇于创新。
12、他们可以自由地表达,独辟蹊径,不落窠臼,不用担心失去崇拜者的支持。
13、清新而不落窠臼的绛红灰泥墙结合浅红屋瓦,古典的大理石梯阶。
14、之所以今年朝凤宫自己置办,一来是为了不落窠臼,年年如此想必也早没了新鲜感。
15、他说《阿珍》里的人物塑造不落窠臼,作品的意蕴含而不露,读完了令人久久不能忘怀,是真正的文学作品。
16、美国是一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国家,这个国家的任何人一种文化形式都像它本身一样,没有禁锢,不落窠臼,率先而为,美国的咖啡文化也不例外。
17、作家的这种赋予主要表现在:回到语言的原意中去,在语音上开掘情感要素,在词汇上推陈出新,在语法上不落窠臼等各个方面。
18、我这哥们什么都不好,包括女人,就喜欢写作,写的东西那真是——不落窠臼、不支不蔓、斐然成章、高屋建瓴、气势磅礴??
19、归鸿道擅于因材施教,指导奇异武魂之人不落窠臼,挖掘自己独有的特*,扬长避短,引导武修走上与众不同的修道之路。
六、不落窠臼的意思是什么
1、不落窠臼意思是指比喻不落俗套,有独创风格(多指文章、作品)。窠臼:老套子,旧格式。
2、不落窠臼,拼音是 bù luò kē jiù,动宾式结构成语;通常在句子中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褒义感 *** 彩,用于文章或艺术品,不能用于形容人的性格,造句参考:颐和园的设计风格真是独具匠心,不落窠臼。
3、窠,读音为kē,不能读作“ke”或“ɡuǒ”,不可写作“不落巢臼”。不落窠臼与“不落俗套”有别:不落窠臼偏重于有独创性;多用在书面语;“不落俗套”偏重于摆脱老框框;多用在口头语里。
4、语出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六回:这“凸”“凹”历来用的人最少,如今直用作轩馆之名,更觉新鲜,不落窠臼。
5、1,别具匠心,拼音是bié jù jiàng xīn,意思是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出自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意思是写作应该独出心裁,不按古时候的旧套路。
6、2,别具一格,拼音是bié jù yī gé,意思是比喻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清·吕留良《与施愚山书》:“咏见赠诗,风力又别具一格。”意思是看到了你的赠诗,风格和功力已经有了你自己的风格。
7、1,如法炮制,读音是rú fǎ páo zhì,仿照成法,炮制药物,泛指照现成的 *** 办事。炮制:用烘、炒等中药材制成中药。如:依照顺从,按照。鲁迅《而已集·再谈香港》:“两个茶房将第二箱抬到舱面上,他如法炮制,一箱书又变成了一箱半,还撕碎了几个厚纸包。”
8、2,千篇一律,读音是qiān piān yī lǜ,原指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现指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也泛指事物形式陈旧呆板、呆滞的意思。南朝梁·钟嵘《诗品》:张公虽复千篇,犹一体耳。意思是张华经常模仿东汉时期著名诗人王粲的作品作诗,虽然作了千篇,却仿佛是一个样子,没有新意。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不落窠臼拼音和窠臼的拼音是什么意思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