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手舞足蹈的拼音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毫无怨言的拼音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手舞足蹈是成语吗
【解释】: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指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出处】:《诗经·周南·关雎·序》:“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举例造句】:当下刘姥姥听见这般音乐,且又有了酒,越发喜得手舞足蹈起来。
【拼音】: xìng gāo cǎi liè
【解释】: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步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举例造句】:阿二忽然对于曾沧海的威吓全没怕惧,反而兴高采烈的说起来了。
【拼音】: xìng gāo cǎi liè
【解释】: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步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举例造句】:阿二忽然对于曾沧海的威吓全没怕惧,反而兴高采烈的说起来了。
【拼音】: huān tiān xǐ dì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我现将著夫人诰欶,县君名称,怎生待欢天喜地,两只手儿亲付与他。”
【举例造句】:刚才二奶奶从老太太屋里出来,不似往日欢天喜地的,叫了平儿,唧唧咕咕的不知说了些什么。
【解释】:欢欣:欣喜;鼓舞:振奋。形容高兴而振奋。
【出处】:宋·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自公始至,释其重荷……是故莫不欢欣鼓舞之至。”
【举例造句】:但在革命成功了的当时,我们一般的人是怎样地欢欣鼓舞哟!
二、椅子拼音尤其拼音手舞足蹈拼音恨不得拼音
1、手舞足蹈拼音:shǒu wǔ zú dǎo
2、椅子是一种日常生活家具,一种有靠背、还有扶手的坐具。现代的椅子追求美观时尚,一些椅子不再单单作为坐具,在科技的结合下,使人类的生活更加方便。
3、尤其是一个副词。表示更进一步。同义词:格外。通常用来强调该词语后所述事物。
4、手舞足蹈,汉语成语,拼音是shǒu wǔ zú dǎo,意思是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指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出自《诗经·周南·关雎·序》。
5、释义:多么想,表示一个人的强烈愿望。
三、蹈组词和拼音
拼音:dǎo,组词:蹈藉、蹈袭、重蹈覆辙、循规蹈矩。
部首:足、总笔画:17、部首外:10
98五笔:khee、86五笔:khev、郑码:jipn
统一码:8E48、仓颉:rmbhx、笔顺:25121213443321511
1、循规蹈矩:[xún guī dǎo jǔ]
原指遵守规矩,不轻举妄动。现多形容一举一动拘守旧框框,不敢稍有变动。
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过的有节奏的人体动作和造型来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起源于劳动。
3、手舞足蹈:[shǒu wǔ zú dǎo]
双手舞动,两脚跳跃。形容高兴到了极点。《诗经·大序》:“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4、赴汤蹈火:[fù tāng dǎo huǒ]
形容不畏艰险,奋不顾身:为了解救被俘的同志,我们~,在所不辞。汤:滚开的水。蹈:踩。
跳到海里(自杀):~自尽。~而死。
四、手舞足蹈是动词还是形容词
1、释义: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指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2、出自:先秦佚名《诗经·周南·关雎·序》:“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3、译文:放开喉咙来歌唱它,歌唱仍感不满足,于是不知不觉手舞足蹈起来。
4、用法:作谓语、状语;指人得意。
5、出处:清代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回:“当天先付三块钱定洋,先拿他一个奖札,下余的约明次日两点钟仍到这爿烟馆里交割。大汉拿到洋钱,欢欣鼓舞的而去。”
6、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非常高兴。
五、手舞足蹈的意思是什么
1、手舞足蹈的意思是两只脚也跳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蹈:跳动。两手舞动。
2、出处:先秦孟轲《孟子离娄上》:“乐则生矣,全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3、反义:闷闷不乐、不苟言笑、怏怏不乐。
4、每当他找到一道难题的突破口时,就禁不住地手舞足蹈起来。
5、小明拿到了北大的录取通知书时,高兴得手舞足蹈。
6、梦寐以求当上电台主持人的小红,得知如自己所愿,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
7、听到这个好消息,妹妹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起来。
8、妈妈今天给弟弟买了新衣服,他高兴的手舞足蹈起来。
9、当你看到一位手舞足蹈的健谈的人,就会微笑着停下来看着他,这也是激发了另一个人的镜像反应。
10、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11、《诗经·周南·关雎·序》:“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六、手舞足蹈拼音
1、手舞足蹈拼音是【shǒu wǔ zú dǎo】
2、手舞足蹈,汉语成语,拼音是shǒu wǔ zú dǎo,意思是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指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出自《诗经·周南·关雎·序》。
3、手,是人或其他灵长类动物臂前端的一部分。由五只手指及手掌组成,主要是用来抓和握住东西,两个手相互对称,互为镜像。手除了天生有残缺或有增生,一般人有左手和右手各一,每只手有五只手指,包括有三节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又名尾指)。
4、以及只有两节的拇指,但亦有可能出生时已长有第六指。五指之尖有指甲,而且各有长短,并长于在手掌之端。手掌的中心称为掌心,而掌心中有掌纹。掌纹会随着时间而加深,所以老年人总会比初生婴儿有更深掌纹。手掌心与手指头的一方有指纹,是手背没有的。
5、五指能各自向内弯曲,并能左右轻微摆动。人类透过弯曲手指做出不同的手势,包括五指紧握的拳头、食指与中指举起的V字手势及举中指的不雅手势等等。当有些手指竖起时,左右两旁的手指可能会较难触自弯下,如当其他手指弯曲时,无名指不能完全竖直。
6、或当其他手指竖直时,小指不一定能完全弯曲,但这些情况都可透过不断练习,放松手指肌肉及训练手指神经来做到。普通人的手指通常只能笔直竖起,但有些人的手指天生能向外弯得更多,并能借助另一只手或其他物件来完全接触手背,并且不会脱臼。
7、手和其他身体部分一样,在最外层的皮肤之下有提供养分的血管、和大脑沟通的神经以及透过收宿及放松来做出动作的肌肉,肌肉之下是骨头,两者由肌腱互相连接。骨头与骨头连接的部分形成手指之间及手腕等各个关节。
七、手舞足蹈的反义词
1、【解释】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指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手臂和双足皆在挥舞跳动的样子。形容情绪高涨到极点当下刘姥姥听见这般音乐,且又有了酒,越发喜得手舞足蹈起来。——《红楼梦》
2、反义词之1:怏怏不乐 [yàng yàng bù lè]
3、词语释义:怏怏:形容不满意的神情。心中郁闷,很不快活。因失望而很不快乐关公怏怏不乐。——《三国演义》
4、反义词之2:不苟言笑 [bù gǒu yán xiào]
5、词语释义: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苟: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人态度稳重、严肃这位郑伯才君,……向来是个讲宋学的,方领矩步,不苟言笑。——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
6、反义词之3:闷闷不乐 [mèn mèn bù lè]
7、词语释义:闷闷:心情不舒畅,心烦。形容心事放不下,心里不快活。心情不愉快;忧郁闷闷不乐地拨弄着她吃的东西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