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韩翃拼音,以及√字拼音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寒食 唐 韩翃拼音
1、chūn chéng wú chù bù fēi huā,hán shí dōng fēng yù liǔ xiá。
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3、rì mù hàn gōng chuán là zhú,qīng yān sàn rù wǔ hóu jiā。
4、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5、寒食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古人每逢此节,前后三天不生火,只吃现成冷食,故名寒食。据《西京杂记》记载,在汉代,寒食这天虽然全国都禁火,但皇帝却赏赐给侯门贵族以蜡烛,特许照明,以示恩宠。唐承汉制,因袭旧例,也在寒食传烛示恩。
6、这首诗具体作年不详,如果作于唐玄宗时,则“五侯”当指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及其姊妹等;若是作于安史之乱后,是指唐代宗以来权势日盛的宦官政治集团,专擅朝政,使得中唐政治日趋腐败,有如汉末之世。韩翃见到皇家恩泽只惠及上层,在这首诗中微露出讽谏之意。
7、这首诗生动地描摹出寒食节时皇城的蓬勃春景和皇室的雍容富贵,不仅是节日礼俗的真切再现,更是盛世欢歌的具体刻画。这样的诗作,当然颇合封建帝王的口味,难怪它受到皇帝的直接赞赏。
8、春城无处不飞花,出语精警,景象宏丽,浓墨渲染出长安寒食日花飞满天、一派迷蒙的动人春色。把春日的长安称为“春城”,不但造语新颖,富于美感,而且两字有阴平、阳平的音调变化,谐和悦耳。诗人以此为出发点,先摄全景,为下面逐层深入的描写做好铺垫。
9、处处“飞花”,不但写出春天的万紫千红、五彩缤纷,而且确切地表现出寒食的暮春景象。暮春时节,袅袅东风中柳絮飞舞,落红无数。不说“处处”而说“无处不”,以双重否定构成肯定,形成强调的语气,表达效果更强烈。
二、韩翃怎么读
1、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著有《韩君平诗集》。
2、韩翃年轻时很有才华,很有名气。侯希逸镇守青淄时,韩翃在他手下当从事。后来被罢官,在家闲居十年。李勉去镇守夷门时,被启用为幕僚,当时韩翃已经到了晚年,和他一起任职的都是些年轻人,对他不了解,看不起他写的诗。韩翃很不得意,多称病在家。唯有一个职务不高的韦巡官,他也是一个知名人士,和韩翃相处的很好。
3、一天半夜时,韦巡官扣门声很急,韩翃出来见他,他祝贺说:"你升任驾部郎中了,让你主持制诰(起于皇帝所下文告和命令)。"韩翃很吃惊说:"不可能有这种事,一定是错了。"韦巡官坐下后说,皇帝的文告、命令,缺少起草的人,中书省两次提名,皇帝没批。又请示,德宗批示:用韩翃。当时还有一个同韩翃同名同姓的人,任江淮刺史。
4、又把他两人上报皇帝,皇帝批示说:"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就用写这首诗的韩翃。韦巡官又祝贺说:"这不是你写的诗吗?"韩翃说是。他才知道没有错。天亮时,李勉和同僚们都来祝贺。这时正是唐德宗建中初年
三、寒食韩翃拼音版
1、chūn chéng wú chù bù fēi huā,
2、hán shí dōng fēng yù liǔ xiá。
3、rì mù hàn gōng chuán là zhú,
4、qīng yān sàn rù wǔ hóu jiā。
5、“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春城”一语,高度凝炼而华美。“春”是自然节候,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春意浓郁,笼罩全城。
6、诗人不说“处处飞花”,因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说是“无处不飞花”,这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
7、诗人不说“无处不开花”,而说“无处不飞花”,除了“飞”字的动态强烈,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然生机外,还说明了诗人在描写时序时措辞是何等精密。
8、“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蕴意深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诗能传诵千古,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这一句诗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个“飞”字。
四、唐代诗人:韩翃、韩翝、韩翊是否为同一人,“翃”怎么读音
1、翃hóng翝hóng古同“翃”翊拼音:yì
2、这三个人应该是同一个人,翝hóng古同“翃,所以前两个人是同一个人,而第三个,韩翊,多为年代久远,而这三个字都差不多,人们误传,出现了误差。
3、百度这三个名字可知,前两个人是同一个人,没有找到第三个人的介绍,但都写过《寒食》这首诗,由此可知,这三个人是同一个人
4、韩翃,(754年前后在世),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
五、韩翃寒食注音版
1、春城无处不飞花(chūn chéng wú chù bú fēi huā),
2、寒食东风御柳斜(hán shí dōng fēng yù liǔ xiá)。
3、日暮汉宫传蜡烛(rì mù hàn gōng chuán là zhú),
4、轻烟散入五侯家(qīng yān sàn rù wǔ hóu jiā)。
5、春日的京城中,无处不是飞舞的杨花,寒食的东风里,皇宫御柳横斜。暮色降临,恩赐的烛火从宫里传出,那淡淡的轻烟,一缕缕地散入宠臣之家。
6、寒食是中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
7、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对此都极为愤慨。此诗正是因此而发。本诗借汉事以喻唐事,以见皇家恩泽只惠及上层,在绮丽的春光描绘中,微露出讽谏之意。
8、前两句写京城春色。“春城无处不飞花”是烩炙人口的名句,写出了暮春时节人人眼中所见、人人笔下所无的特有景致。
9、首句实承次句而来,正因为“寒食东风御柳斜”,所以才“春城无处不飞花”。在这春光浓丽的寒食节,东风吹拂,御柳夭斜,枝头柳絮,漫天遍地,轻扬曼舞,才使得偌大的长安城无处不飞花。
10、后两句写当日情事,时间由白昼移至傍晚。寒食禁火,一般百姓家中夜间也不许点灯,但是贵族阶层却获准例外。“轻烟”是皇帝恩泽的象征,领受它的是皇帝最宠幸的“五侯”。
11、诗人在这里当然不会是仅仅咏题汉事,而是以古喻今。安史乱后以来,宦官专擅朝政,政治日趋腐败,有如汉末之世。
六、《寒食》作者韩翃拼音是什么啊
1、《寒食》作者韩翃,拼音为:hán hóng。
2、唐代:韩翃(táng dài:hán hóng)
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4、(chūn chéng wú chù bù fēi huā,hán shí dōng fēng yù liǔ xiá。)
5、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6、(rì mù hàn gōng chuán là zhú,qīng yān sàn rù wǔ hóu jiā。)
7、译文:暮春时节的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8、作者: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
关于韩翃拼音,√字拼音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