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帚拼音怎么读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帚拼音怎么读以及笤帚的读音的拼音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扫帚的拼音怎么读音
1、扫地的工具,多用竹枝扎成。2、植物名。藜科地肤子属,一年生草本。高一公尺余。分枝多,叶互生,夏季开花。胞果扁球形。茎枝晒干后可做扫帚。
扫帚用的原材料有高粱穗、金丝草、竹梢、扫帚草等。家用通常是塑料扫帚。凡扎小头或大头的管帚均用散穗的高粱糜子,将其籽粒摔净,去掉叶鞘及箭杆下面的节,然后把中散穗同直千穗(中间有硬芯)分开,挑出中散穗的糜子。
在扎笤帚时做外皮,直千的糜子做骨架用。然后把挑选好的外皮用的中散穗箭秆用手工刀破成两半。
将准备作笤帚芯的直千穗的箭秆从穗头根部切掉,切掉的箭秆可留作串盖帘用,笤帚把的中间可用一般秫秸充填。再将整理后的糜子平铺在硬实的地面上,用石磙子碾压,压软为止。再将糜子用水湿润(将糜子放在盛水的缸中或掸水、沾水),湿润时间约1小时左右。
准备好扎结笤帚的用具。做一把笤帚需要糜子0.5公斤、铁丝700克。取一根长4米、粗3~5毫米的油钢丝绳,将其一端系在屋内的一个往脚或门框上,另一端系在走杆中部。走杆后面一端系一条宽7~10厘米、长80~90厘米的胶板带,另一端是可挂可摘的环勾与走杆一端相连。
在扎笤帚时,将走杆带系在腰上,取3~4棵芯糜子,再拿4根皮糜子,夹一根作秸,用油钢丝勒紧,压入22~25号铁丝勒之一道,每道绕两圈铁丝。第二道拿4根芯糜子、2根皮糜子、1根秫秸,续在之一道后边,勒法和之一道相同。第三、四道同上。第五道即最后一道拿4根皮糜子、1根秫秸、两边各加四根皮糜子,勒两圈,然后向上每隔3~5厘米勒一道。共勒15~17道。
二、扫帚簸箕拼音怎么读
1.扫帚(sǎo zhǒu):sǎo读之一声,zhǒu读第三声。扫帚是一种用来清除地面上的灰尘和垃圾的工具,通常由木杆和帚毛组成。
2.簸箕(bǒ jī):bǒ读第三声,jī读之一声。簸箕是一种用来扬起灰尘和杂物的工具,通常由木杆和箕筐组成。
扫帚是一种用来清扫地面的工具,通常由木、竹或塑料材料制成。它的主要功能是将地面上的垃圾、尘土和杂物扫到一起,方便清理和处理。常见的扫帚形状为长柄与扫帚毛组成,扫帚毛可以是天然材料如椰子树叶、稻草,也可是人造材料如尼龙毛。使用扫帚时,人们将手握住扫帚的柄,将扫帚毛放在地面上来回摩擦,然后集中扫帚毛下的垃圾到一处。
簸箕也是一种用来清理地面的工具,它与扫帚常常一起使用。簸箕一般由一个筐状容器和一个把手组成,容器通常是由塑料或金属等材料制成。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扫帚扫到的垃圾和尘土收集到一起,以便于倒掉或处理。使用时,人们将簸箕的筐放在地面上,用扫帚将垃圾扫进筐中,然后提起簸箕的把手,将垃圾倒掉或处理。
扫帚和簸箕是家庭、办公室、公共场所等地常用的清洁工具,用于清扫地面、卫生间、车间、走廊等地方的垃圾和尘土。它们都具有简单实用、易于携带和操作方便的特点,有助于保持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三、帚的拼音怎么读
清除垃圾、尘土或油垢等的用具:笤~。扫~。炊~。
扫帚笤帚炊帚帚姑敝帚弊帚椶帚风帚帚星宝帚垩帚天帚梳帚鸾帚。
【扫帚 sào zhǒu】:1.亦作"扫帚"。除去尘土﹑垃圾等的用具。 2.蔾科植物地肤的别名。相似词:笤帚敝帚自珍清扫横扫扫雷扫除扫视扫荡。
(1)开始干了,我们先把扫帚拿在手里,再把它往前摁好,再把它向下拖,一小块地就扫好了。接着,我们按照同样的 *** ,把所有的地都扫好。最后,我们拿一个簸箕。把簸箕斜一点点,再用扫把把垃圾用力扫进簸箕里就可以了。
(2)瑟瑟的秋风像巨大的扫帚,扫光了满树的绿叶。
(3)两笔像被墨抹过的扫帚眉,几乎连生在一起。
(4)是他们,用一把扫帚扫出了城市的文明;是他们,用一个簸箕端出了城市的整洁;是他们,每天清晨奏响了劳动乐章的之一个音符。
(5)他那又黑又粗的眉毛就像两把大扫帚。
(6)今天我值日,首先用扫帚把地扫干净,然后用抹布把桌子擦干净,最后用拖把把地擦干净,就回托管班写作业。
(7)老师叫他去为班上买扫帚,他却推三阻四。
(8)看到一个品德高尚的女人挥动着一把扫帚,就会觉得那扫帚的每一部分在我们眼前闪着像太阳一样的光芒。
(9)作为一只扫帚,你别无选择,要么学会飞,要么永远和垃圾在一起。
(10)打晦气一巴掌,好运层出不穷;扫穷气一扫帚,快乐无尽无穷;给邪气一棍子,幸福其味无穷;请朋友一顿下馆子,友谊回味无穷。我帮你送穷,你也意思意思吧!祝穷气跑光光,财源旺旺旺!
(11)他们轮流骑坐哈利的光轮2000,它比其他几人的扫帚都要好得多,罗恩的那把“流星”经常被蝴蝶撇在后面。
(12)光棍节 *** 计:扛把扫帚上街,可以一扫而“光”;疏远美色,以退为进,因为五“光”十色;掏空邻居墙壁,可凿壁借“光”;涂黑脸,可以黯淡无“光”!
四、侵的拼音怎么读
1、“侵”始见于甲骨文,构型和本义说法不一。甲骨文的“侵”,左部是“牛”(如牛头的形状,两角上弯),右上像一把笤帚,右下部有一只手(又)。有人说,这是手持笤帚给牛扫土的意思,牛头上的几个点是表示扫下来的尘土。是个会意字。
2、西周金文的右上部是面朝右的一个人(以“人”代“牛”),左下部是一只手持帚,整个字像给人扫灰尘。而小篆(图4)则把“人”移到左边去,右边是以手持帚,同样表示给人打扫尘土的意思。
3、隶书、楷书右边的“手持帚”,省简为“𠬶”了。“侵”字的本义是“打扫“。因为打扫有“渐进”的意思,所以“侵”字就有“渐进”之义,如“侵晨”就是渐近早晨。“侵略”也像扫地一样,一步一步向前扩展,所以“侵”又有“侵犯”之意。
4、也有人认为甲骨文侵字像手举扫帚之类的东西驱赶牛。《谷梁传·隐公五年》:“苞人民殴牛马曰侵。”由商代卜辞所用看,所侵对象已用于人。如:“𢀛方亦侵我西鄙田。”(《合集》6057正)故西周时意符“牛”已开始换作“人”。
5、也有人认为,甲骨文侵字中的“帚”不是扫帚,而是长在野外的茅草。牛吃长在野地以茅草为代表的植物时,吃了一处又接一处,一边吃一边慢慢地向前移动脚步。其所从的“又”,可能表示用手牵牛。
6、甲骨文侵字从牛从帚会意,或从牛、从又、从帚会意,用牛一边吃以茅草为代表的草料一边慢慢地向前移动脚步为造字对象,表示“渐进”之义。牛一边吃青草一边慢慢前进,故“侵”含有进犯之意。
五、荓怎么读拼音
荓,汉语三级字,读作荓(píng),古书上说的一种草。亦称“铁扫帚”。繁体部首:艸,部首笔画:6,总笔画:14荓(乒pīng):使;使令,随从。《毛传》:“荓,使也。”《诗经·大雅·荡之什·桑柔》“如彼溯风,亦孔之僾.民有肃心,荓云不逮。”孔颖达疏:“荓云不逮者,是使之不得及门也。”荓蜂:牵引扶持。
荓píng平。(不作草名,音pīng)草名,亦名铁扫帚。《尔雅·释草》:“荓,马帚。”郭璞注:“荓,可以为帚。”《本草纲目·草部四》:“荓音瓶,马帚也;此即荔草,谓其可为马刷,故名。今河南北人呼为铁扫帚是也。”
《集韵》旁经切,音缾。草名。《尔雅·释草》荓,马帚。《疏》草似蓍,俗谓蓍荓,可为扫彗。又人名。《吕氏春秋》靑荓,赵人。又《韵会》滂丁切,音俜。《诗·大雅》荓云不逮。《传》荓,使也。《周颂》莫予荓蜂。《传》荓蜂,𢊏曳也。
荓是古书上说的一种草。亦称“铁扫帚”。
1、止咳作用;小鼠口服煎剂及从荓(夜关门)中分离出的咳宁醇0.5克生药、707(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5毫克或607(主要是酚性物质,也有少量黄酮类和酸性物质)10毫克,均有显著的止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作用强度约与每鼠服可待因2毫克相当。
但用电 *** 麻醉猫喉上神经引咳法并不能证明咳宁醇及707有止咳作用,因之其止咳作用并非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所致。小鼠口服β-谷甾醇500毫克/公斤,有显著的镇咳作用。
2、祛痰作用小鼠口服咳宁醇、707或60775毫克时均无明显祛痰作用(酚红法),但临床应用确有一定的消痰或祛痰作用。
3、平喘作用豚鼠腹腔注射707100~200毫克/公斤有明显的平喘作用(组织胺喷雾法),咳宁醇200毫克/公斤时效果不明显。豚鼠离体气管试验表明707有抗组织胺作用;有明显的氨茶碱样舒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作用时间与氨茶碱相比则较缓慢而持久。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