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拼音 朕的同音字有哪些

牵着乌龟去散步 拼音 20 0

大家好,关于朕拼音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朕的同音字有哪些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朕的拼音怎么读
  2. 朕的解释
  3. 朕的拼音
  4. 总有刁民想害朕拼音

一、朕的拼音怎么读

1、朕,汉语二级字,形声字,读作zhèn,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说文》中“朕,我也,阙”,段玉裁注分析朕字之构形之义是朕,从舟,灷声,本义是舟的裂缝,还有预兆,迹象。秦始皇二十六年起定为帝王自称之词,与我等义。

2、甲骨文、西周金文、西周文献中的朕字多用代词,未见用为舟裂缝之义。战国秦汉文献中偶用朕字为裂缝之义者,也许是假借,还没有更令人信服的文字资料证明朕字本义为舟之裂缝。

3、现代社会,“朕”这个字已经不再沿用,而且在官方场合甚至是禁止使用的。因为现在社会的改革开放,不再有皇帝这样的尊贵人物,一切人民都应该平等相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朕”这个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还是经常可以在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见到。

4、每当有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担任了国君就会常常应用这个字,这便是代表着在那个时尚也用来表达威严的语言中的一种特殊表述,也是一种华美体现。

5、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已知的能见到最早的成熟汉字,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

6、最早被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们找到,当时村民还不知道这是古代遗物,只当作包治百病的药材“龙骨”使用。把许多刻着甲骨文的龟甲兽骨磨成粉末,浪费了许多极为有价值的文物,后来,金石学家王懿荣治病时从来自河南安阳的甲骨上发现了甲骨文所在地。百余年来,当地通过考古发掘及其他途径出土的甲骨已超过154600块。

二、朕的解释

乌朕花佳朕兆朕无朕朕兆朕垠朕师朕虞朕躬朕违朕迹

(1)我,我的。中国秦始皇时起专用作皇帝自称。【组词】:“朕为始皇帝”。

(2)征兆,迹象。【组词】:朕兆。

(1)<代>我,我的。《尚书·汤誓》:“朕不食言。”

(2)<名>秦始皇以后专用为皇帝的自称。《史记·秦始皇本纪》:“朕为始皇帝。”

朕拼音 朕的同音字有哪些-第1张图片-

(3)<名>征兆;迹象。《庄子·应帝王》:“而游无朕。”

三、朕的拼音

1、含义:①代词用于自称,即「我」。《楚辞.屈原.离骚》:「朕皇考曰伯庸。」

2、②代词从秦始皇以后,专属皇帝的自称。《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3、③名词徵兆、预兆。《庄子.应帝王》:「体尽无穷,而游无朕。」

4、“朕”字最早始于商朝的甲骨文,在秦朝以前它还不是帝王的专属用字,各大阶层的子民都可以以此自称。在著名爱国诗人屈原所著的《离骚》中,就出现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意思就是说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后人,我已经故去的父亲叫作伯庸。

5、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于“朕”的使用并没有多少忌讳,而春秋战国时期,各大诸侯国的君王也一般都以”寡人“自居。

6、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扫六合,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春秋战国的混乱格局,实现了王朝的大一统。而统一全国后,秦王嬴政也有些自鸣得意,毕竟这等功绩堪称前无古人,后面有没有来着就暂且不提。所以有些高处不胜寒的嬴政,认为自己功盖前人,遂将“三皇五帝”的名号合二为一,造成了“皇帝”一词,并以此自称,而为了体现自己乃是世间之一个,他又加了一个“始”字,故而称之为“始皇帝”。

7、专属名号有了,可专属自称还没有。于是他采纳了丞相李斯的建议,将“朕”字纳为己用。之后“朕”字一直被沿用两千余年,直到清末帝溥仪在位之时,都仍在使用。调侃一句,看来秦始皇此举,也算是深得朕心啊!

四、总有刁民想害朕拼音

1、【汉语拼音】总(zǒnɡ)有(yǒu)刁(diāo)民(mín)想(xiǎnɡ)害(hài)朕(zhèn)

2、Ps:在拼写拼音时,常常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前鼻音和后鼻音不可混淆。如in和ing,en和eng等。

4、2)平舌音和翘舌音不可混淆。如zi和chi,si和shi等。

5、3)声调符号切不可标错位置。如把会(hui)的第四声错标在字母u上,实则标在字母i上。

6、4)处理“一不七八”等变调的字标注按原调,读的时候要变调。比如,一定,“一”原本是一声,但是要读成第二声。

7、参考资料[变调]:

关于朕拼音,朕的同音字有哪些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同音字 拼音 哪些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