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湿字拼音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汉语拼音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润字的拼音怎么打
2.部首:氵,部外笔画: 7,总笔画: 10。
3.释义包括:不干枯,湿燥适中;加油或水使不干枯;细腻光滑;使有光泽,修饰;利益;以财物酬人。
4.组词有:润笔、润肤膏、润格、润滑、润滑油。
-春天的雨水滋润着绿油油的麦苗。
-老师的话语像甘泉一样滋润了同学们的心。
-融化后的雪水渗入了肥沃的泥土里,滋润着幼小的秧苗。
-老师的教导,就像清凉的甘泉,滋润着每个同学的心。
-模糊的平面色块和挥洒的用笔相得益彰,在滋润中产生宁静、谧的氛围。
二、湿拼音怎么拼写读音
1、湿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表示所含水分多的“湿”本作“溼”,该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本义为潮湿的。由潮湿又引申为沾湿。
2、《说文》另有“湿”字,读tà,该字始见于战国文字,是古水名。古籍中多用来代替“溼”。如《易·乾》:“水流湿,火就燥。”《之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溼”作为“湿”的异体字淘汰。
3、《说文解字》将“溼”与“湿”分列为两个字头,二字含义各不相同,但是它们也有相通的地方。从汉隶以来,经籍多有以“湿”为“溼”者,现代整理汉字时将“溼”作为异体字并入了“湿”。
4、“溼”,甲骨文,左部是水,右部为𢇍(绝的古文,像丝的绝断);或又从止,所会之意不明。商承祚谓:“象足履湿。”金文改从土,与甲骨文稍异。石鼓文亦从土,而讹上部为二系相联形,遂为小篆所本。
5、《说文解字》:“溼,幽溼也。”所谓“幽溼”,也就是渗湿的意思。由此就可以引申为“潮湿”。由“潮湿”可以引申为“沾水”,如王昌龄《采莲曲》:“争弄莲舟水湿衣。”
6、康熙字典:古文:𦒣《唐韵》他合切。《集韵》《正韵》托合切。竝音踏。水名。《说文》:水出东郡东武阳,入海。《水经注》:湿水,出累头山。一曰治水。又《广韵》《集韵》《韵会》失入切。《正韵》实执切。竝音𥌁与溼同。《说文》:幽溼也。或作湿。
7、又《集韵》叱入切。音蛰。湿湿,牛司动耳貌。《诗·小雅》:其耳湿湿。又鄂合切。音𡀾。湿阴,汉侯国名。又席入切。音习。与隰同。坂下溼也。或作湿。
8、《通雅》“湿、溼、漯、显、𩔰以形相借。《集韵》:漯、㶟、湿三字同。水出鴈门。○按,《说文》湿水,即禹贡孟子济漯之漯。盖湿乃漯本字也。后以漯为湿,又转以湿为乾溼之溼。𩔰字原从纟作,不从亚。
三、湿字怎么读
1、如果不认识湿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氵。
2、拼音:shī,部首:氵,笔画:12,繁体:湿,五笔:IJOG。
3、释义:沾了水的或显出含水分多的(跟“干”相对)。
4、组词:潮湿、湿润、润湿、湿地、湿度、濡湿、风湿、湿季、湿疹、寒湿、浸湿、燥湿。
5、释义:靠近江河湖海而地表有浅层积水的地带,包括沼泽、滩涂、湿草地等,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中水生动植物多,有利于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作用。
四、湿拼音组词
1、组词:潮湿、湿地、湿气、湿度、风湿、湿润、湿痊、湿热、祛湿、加湿、湿透、寒湿、痰湿、温湿、湿冷、燥湿、沾湿、润湿、湿湿、湿婆、阻湿、湿生、低湿、濡湿、溅湿、湿租、湿薄、湿奥、湫湿、黏湿、湿家、豌湿、卑湿、湿姑、蒸湿、迸湿、湿响、湿洳、灏湿、水湿。
2、相呴以湿、推干就湿、上漏下湿、湿肉伴干柴、呴湿濡沫、恶湿居下、煨干就湿、湿哭干啼、久束湿薪、水过地皮湿、偎干就湿、干啼湿哭。
3、湿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表示所含水分多的“湿”本作“溼”,该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本义为潮湿的。由潮湿又引申为沾湿。《说文》另有“湿”字,读tà,该字始见于战国文字,是古水名。古籍中多用来代替“溼”。如《易·乾》:“水流湿,火就燥。”《之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溼”作为“湿”的异体字淘汰。
4、《说文解字》将“溼”与“湿”分列为两个字头,二字含义各不相同,其实它们也有相通的地方。从汉隶以来,经籍多有以“湿”为“溼”者,现代整理汉字时将“溼”作为异体字并入了“湿”。
五、湿字的拼音
1、"湿"字是由"氵"(三点水)和"显"(声符)组成的汉字,其拼音为"shī"。在普通话中,发音为之一声,即平声。
2、"湿"字是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物体表面或环境中存在的水分或潮湿的状态。它表示物体或环境的含水量较高,相对于干燥而言。"湿"字常用于描述天气、气候、土壤、衣物、纸张等物体的湿润程度。
3、湿润:表示物体表面或环境中水分充足,如"湿润的土壤"、"湿润的空气"。
4、湿度:指空气中含有的水汽的量或环境的湿润程度,如"湿度高"、"测量湿度"。
5、湿气:指空气中含有的水分,如"天气潮湿,有湿气"。
6、湿漉漉:形容物体表面湿润,湿气较多,如"湿漉漉的衣服"、"雨后的地面湿漉漉的"。
7、湿冷:表示天气湿润且寒冷,如"湿冷的冬天"、"雨天寒风阵阵,感觉湿冷"。
8、拼音是一种用来标示汉字发音的文字符号系统,是汉字输入、发音和学习的重要工具。汉字拼音方案主要有汉语拼音方案(即普通话拼音)、注音符号方案和各地方言拼音方案等。在汉字学习和交流中,拼音的使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得人们能够准确地发音、辨认和学习汉字。而"湿"字的拼音"shī",是根据普通话拼音方案来确定的。
9、"湿"字的拼音为"shī",表示物体表面或环境中水分充足、湿润的状态。拼音是一种标示汉字发音的工具,通过拼音可以准确地发音、辨认和学习汉字。汉字拼音的发展和规范化有助于促进汉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和使用汉语。
六、浸湿的拼音
浸湿的拼音:jìn shī,解释:浸水潮湿。
浸,部首氵部,仓颉E *** E,郑码NXWX,结构左右。
湿,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表示所含水分多的“湿”本作“溼”,该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本义为潮湿的。由潮湿又引申为沾湿。《说文》另有“湿”字,读tà,该字始见于战国文字,是古水名。
浸总笔画:10笔。1.丶(点)、2.丶(点)、3.㇀(提)、4.ㄱ(横折)、5.一(横)、6.一(横)、7.丶(点)、8.乛(横撇/横钩)、9.乛(横撇/横钩)、10.㇏(捺)。
湿总笔画:12笔。1.丶(点)、2.丶(点)、3.㇀(提)、4.丨(竖)、5.ㄱ(横折)、6.一(横)、7.一(横)、8.丨(竖)、9.丨(竖)、10.丶(点)、11.ノ(撇)、12.一(横)。
七、湿的拼音
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表示所含水分多的“湿”本作“溼”,该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本义为潮湿的。由潮湿又引申为沾湿。古籍中多用来代替“溼”。如《易·乾》:“水流湿,火就燥。”《之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溼”作为“湿”的异体字淘汰。
对“湿”字的解释是水名,是古代黄河下游主要支流之一,在今山东省境内。读作tà,后作“漯”。从字形上看,“湿”右部的“(㬎)”或省去一半,稍加变形就成为“漯”字。“湿”,战国文字左部仍是水,汉隶或简作“㬎”。
有人说“㬎”是“显”字的省略,“显”的古字形是人在日光下看丝,在这里作声旁表音。也有人认为日和丝应该分开解释,像在日光下晒湿丝的样子,会干湿之湿意,本与幽湿之“湿”音同而形异义别。
后代“湿”“溼”二字通用无别,用作干湿之义统作“湿”,读shī。“㬎”,草书简化作“显”,为简化字所本。
1、嵩明县的嘉丽泽湿地是滇中典型的沼泽湿地。
2、道仁湖湿地公园湿地恢复设计总平面图。
3、坐落于人造湿地的湿地探索中心让游人亲身体验湿地生趣。
4、崇明东滩的湿地,大致上可以分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
5、制定湿地保护红线,完善湿地生态补偿制度,实行湿地分类管理。
6、湿地展区主要分为湿地知识普及、人工湿地观景、自然湿地游憩等游览部分。
7、提出了建立以省级湿地监测为中心,市级湿地监测依托,县级湿地监测为基础的湿地监测 *** 。
8、湿地植被约有101科,湿地生物种类约有8200种。
9、人们都说湿地是地球的“肾”,而我觉得湿地更像地球的“眼睛”。
10、杭州西溪湿地地处杭州西郊,是目前国内之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