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字拼音?匡的读音有几种

牵着乌龟去散步 拼音 6 0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匡字拼音的问题,以及和匡的读音有几种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匡”在姓氏中怎么读
  2. 匡怎么读
  3. 匡的拼音
  4. 匡的拼音是

一、“匡”在姓氏中怎么读

匡在姓氏中读kuāng。匡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53位。在2013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259位。主要起源上古时期有一个古匡国,故址在匡山脚下,汉朝时期称广济,即今湖北省黄冈地区的武穴市一带。而后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大夫施孝权之家臣句须,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其后代有汉朝丞相匡衡。

匡句须。根据《风俗通》上记载,匡原来是一个地名,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个邑,句须曾担任匡邑的宰,他的子孙就“以邑为氏”而得姓,称为匡氏。《通志·氏族略》上也记载,匡氏起源于匡邑,是鲁国匡邑宰匡句须的后人。

先秦时期,以匡为名的地点另外还有二处:一处是是春秋时期卫国的一个地名,该地位于现在河北省匡家大坝的西南;另外一处为当时郑国之邑,位于今河南省扶沟县。

不过,这两外以匡为名的地方,跟我国的匡氏家族没有关系。匡氏发祥于山东,并且长久以来也称盛于山东。望族居于晋阳郡,就是现在的山西省太原市。故匡氏后人奉匡句须为匡姓的得姓始祖。

匡章,战国齐将领。又叫章子、匡子。齐威王时曾率军击退秦国进攻。前314年,燕国内乱,齐宣王乘机派他率“五都之兵”(常备军)和北地之众攻燕,攻入燕都蓟城(北京),杀子之(燕王哙让位于子之)和燕王哙。齐军因行为残暴被迫撤走。

前312年秦军侵齐,打到濮水(经山东郓城至茌平东入济水),齐将声子被俘,他败走。湣王即位,孟尝君为相,联合韩、魏攻楚。他率军在垂沙大败楚军,杀楚将唐昧。是战国时代唯一一位在强秦崛起后能够攻破秦国函谷关的东方名将,他死后,新一代名将白起闪亮登场,六国再无机会。

匡衡(?―约前32年),西汉臣、经学家。字稚圭,东海承县(今山东峄城)人。出身农家,少年好学,世传其凿壁偷光故事。精明博识,为众学者佩服。但因宣帝不喜儒术,仅官至太常掌故,补平原文学。元帝后,遂为博士、给事中,迁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又迁光禄勋、御史大夫。

前36年,代韦玄为丞相,封乐安侯。认为民风败坏是因朝廷、官吏腐败,主张整治吏制,举贤良,罢奸佞,崇尚仁义礼让。后因兼并土地及奏劾中书令石显事被免为庶人,卒于家。

匡咸,西汉臣。东海承(今山东峄城)人。匡衡之子。因家学渊源,深明经术,历位九卿。平帝元始三年为左冯翊。其家代有为博士之人。

二、匡怎么读

问题一:百家姓匡怎么读?匡(Kuāng)姓源出有四:

1、出自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期,鲁国大夫施孝权的家臣句须任匡邑(河南省长垣西南)宰,即为匡地的地方长官,称匡句须,其孙以祖父居官地名命姓,遂为匡姓。

到北宋初年,为避太祖匡永久之讳,改匡姓为主姓。政和年间朝廷认为民姓中有主姓,大为不妥,遂令主姓改为康姓。北宋以后,有的康姓恢复了祖姓,仍为匡氏。

2、出自以国名为氏。上古时有匡国,周武王时,匡侯的后裔匡俗兄弟七人在庐山结庐而居,因此又称为庐山匡氏。

3、出自以邑名为氏。周代郑国有匡永久(河南省扶沟县西南),当地人多以邑名命姓,称匡氏。

4、亦出自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期,魏国亦有匡永久(河南省睢县西),当地居民,多以邑名“匡”为姓,也称匡氏。

得姓始祖:匡永久。根据《风俗通》上记载,匡原来是一个地名,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个邑,句须曾担任攻邑的宰,他的子孙就“以邑为氏”而得姓,称为匡氏。《通志・氏族略》上也记载,匡氏起源于匡邑,是鲁国匡邑宰匡句须的后人。先秦时期,以匡为名的地点另外还有二处:一处是是春秋时期卫国的一个地名,该地位于现在河北省匡家大坝的西南;另外一处为当时郑国之邑,位于今河南省扶沟县。不过,这两外以匡为名的地方,跟我国的匡氏家族没有关系。匡氏发祥于山东,并且长久以来也称盛于山东。望族居于晋阳郡,就是现在的山西省太原市。故匡氏后人奉匡永久为匡姓的得姓始祖。

问题二:匡在姓氏中怎么读匡在姓氏中读kuang,一声。

问题三:匡字的部首怎么读匡的部首是(匚),读作(三匡儿(sān kuāng er)

1.纠正;~正。~谬。2.救:~救。~复。~时济世。3.辅助,帮助:~助。~扶。~我不逮(帮助我所做不到的)。4.粗略计算,估计,预料:~算。~计。5.古同“筐”。6.姓。

问题四:匡作为姓的时候怎么读? qiang一声和枪同音

问题五:匡怎么读匡(kuāng)又读“qiang、wāng”,有纠正、帮助和估算的意思。同时,还有姓氏即姓匡的,如东汉名人匡孝波等即是。此外,也有字头前带匡字的地名,如在安徽大别山区还有匡家庄。

3.辅助,帮助:~助。~扶。~我

三、匡的拼音

(2)救;帮助:~助。~我不逮(帮助我所做不到的)。

(3)粗略计算;估计:~计。~算。~一~。

(4)料想(多见于早期白话):不~。

(6)是汉语二级通用规范汉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匡本义是古代盛饭用具,这一含义后来写作“筐”。“匡”是方形的器具,故引出了方正、端正之义,引申为动词就是扶正、纠察。

“匡”由“方形”这一义引申出轮廓的意义,框、眶等字就是在这一意义上分化出来的。现代汉语的“匡”主要用作姓氏。

1、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

2、岱谷谢巧妙,匡山徒有名。——李华《云母泉诗》

3、应怜渭滨叟,匡国正论兵。——王贞白《题严陵钓台》

4、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白居易《题浔阳楼》

5、匡庐曾共隐,相见自相亲。——许棠《题张乔升平里居》

6、立产如广费,匡君怀长策。——李白《赠友人三首》

7、匡庐一步地,官满更何之。——白居易《江楼早秋》

8、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李白《赠何七判官昌浩》

9、命世须人瑞,匡君在岳灵。——杜牧《分司东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刘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韵》

10、门户亲戚疏,匡床妻妾弃。——元稹《杂曲歌辞·出门行》

匡字拼音?匡的读音有几种-第1张图片-

11、简易高人意,匡床竹火炉。——杜甫《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

12、贾谊昔流恸,匡衡常引经。——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

13、匡庐瀑布畔,何日副心期。——林宽《穷冬太学》

14、匡汲俄宠辱,卫霍竟哀荣。——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

15、匡山许同社,愿卜挂帆期。——张乔《东湖赠僧子兰》

四、匡的拼音是

匡是汉语二级通用规范汉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匡本义是古代盛饭用具,这一含义后来写作“筐”。“匡”是方形的器具,故引出了方正、端正之义,引申为动词就是扶正、纠察。“匡”由“方形”这一义引申出轮廓的意义,框、眶等字就是在这一意义上分化出来的。现代汉语的“匡”主要用作姓氏。

1、(形声。从匚(fāng),表示与筐器有关,王声。本义:盛东西的方形竹器)

4、春秋时卫地,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

5、“框”的古字。边框;围子;框框

1、匡时。意思是匡正时世;挽救时局。

2、匡扶汉室。匡扶汉室又称兴复汉室,狭义上说就是帮助扶持汉朝的皇室,恢复汉朝的统治。其中包含了排除和纠正一切叛逆叛变及不利于汉室王朝统治的势力。广义上是指恢复 *** 天下。

3、匡围。孔子周游列国,在匡地遭到围困。后泛指好人被围困。

4、匡庐图。中国画。五代荆浩作。绢本立轴。水墨。画面为全景山水,立式构图。中央高峰挺立,左右层峦错落,磴道沿悬崖盘旋而上。瀑布缕缕,扶摇而落。下有寒汀野水,村舍农屋。笔墨皴染兼备,滋润浑厚。

5、九合一匡。原指春秋时代齐桓公多次会合各国诸侯,称霸华夏,使混乱不安的政局得以安定。后用以形容有卓越的治国才能。

6、匡其不逮。匡:纠正。逮:及,达到。不逮:达不到的地方。对于达不到的地方给予纠正或帮助。亦作“匡所不逮”。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标签: 读音 拼音 匡字 匡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