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口头的拼音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什么叫口头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一、囗字拼音怎么读
1、口才、开口、进口、变口、关口、口算、住口、闭口、户口、井口、苦口、收口、口语、口头、门口、借口、口味、口福、口技、夸口、口吻、口哨、袖口、渡口、缺口、炮口、港口、浦口、口角、口碑、口吃、口齿、随口、口琴、改口、口味、村口。
2、心直口快、脱口而出、口是心非、目瞪口呆、矢口否认、异口同声、口若悬河、脍炙人口、金口玉言、众口铄金、口干舌燥、赞不绝口、口诛笔伐、信口开河、血口喷人、有口无心、信口雌黄、出口成章、口不择言、守口如瓶、心服口服、琅琅上口。
3、出处:《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宰予字子我,鲁人,有口才著名。”
4、释义:指人们口头上的赞颂;泛指众人的议论,群众的口头传说;亦指社会上流传的口头熟语。
5、出处:《五灯会元·宝峰文禅师法嗣·永州太平安禅师》:“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6、释义:亦作“口伎”。杂技的一种,运用口部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
7、出处:清·林嗣环《秋声诗自序》:“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_,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8、释义:缺嘴,缺唇,缺陷;物体上缺掉一块而形成的空隙;物质供应的空档;突破口;枪炮部件名。
9、出处:唐·韩愈《毛颖传》:“今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长须。”
10、(5)心直口快[ xīn zhí kǒu kuài ]
11、出处:元·张国宾《罗李郎》第四折:“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粮军,哥哥是好人。”
12、(6)口若悬河[ kǒu ruò xuán hé ]
13、释义: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辩,说起来没个完。
14、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15、(7)脍炙人口[ kuài zhì rén kǒu ]
16、释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诵。
17、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海叙不遇》:“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皆脍炙人口。”
18、(8)口不择言[ kǒu bù zé yán ]
19、释义: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
20、出处:《北史·魏艾陵伯子华传》:“性甚褊急,当其急也,口不择言,手自捶击。”
二、口答的拼音
口答意思是用口头语言进行回答。口答通常是指在提问或请求后,用口头语言来表述答案或回应。这种回答方式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交流和沟通。
口答是一种非常灵活的回答方式,因为它可以即时地根据需要做出反应和调整。但是,口答也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清晰度,以便让对方能够正确理解自己的意思。
在某些情况下,口答可能不如书面回答准确和详细。因为口头语言在表达时可能会受到发音、语速、口音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对方理解错误或不完全理解。因此,在需要确保准确性和详细性的情况下,更好采用书面回答的方式。
1、准备充分,理清思路:在回答问题或请求之前,要尽可能了解问题的背景和要求,明确自己的回答思路和要点。这样可以保证回答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也能够让自己的回答更加有条理和清晰。
2、注意语言表达能力,准确表达意思:口答需要运用语言表达能力,因此要确保回答的词汇、语法和发音都准确无误。同时,要尽量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或专业术语,以确保回答的通俗易懂。
3、保持冷静和自信:口答时容易出现紧张和焦虑情绪,这会影响回答的质量和效果。因此,要保持冷静和自信,不要过于紧张或担心,相信自己能够做出好的回答。
4、关注对方的需求和问题:在口答时,要时刻关注对方的需求和问题,确保自己的回答能够满足对方的需求和解决对方的问题。这样可以增强沟通的效果和效率,建立良好的信任和合作关系。
5、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在回答问题或请求时,要尽量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尽可能客观地陈述事实和观点。同时,也要尊重对方的意见和看法,以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三、口语的拼音
口语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kǒu yǔ,指口头言语;泛指言论或议论。
1.口头语言。与“书面语”相对而来。
(1)唐刘知几《史通·言语》:“而后来作者,通无远识,记其当世~,罕能从实而书。”
(2)明胡应麟《诗薮·古体中》:“‘上山采蘼芜’、‘四坐且莫喧’等等,皆闾巷~,而用意之妙,绝出千古。”
(3)秦牧《散文领域--海阔天空》:“这里说的词汇,包括大量的~和一些还有生命力的成语。”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谐谑·谑语》:“~之仇,垂戒万世。”
(1)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以~遇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2)《后汉书·隗嚣传》:“诛戮忠正,覆按口语。”
(3)宋司马光《论公主宅内臣状》:“此二人向在主第,罪恶山积,当伏重诛。陛下宽赦,斥之外方,中外之人议论方息。今仅数月,复令召还,道路籍籍,口语可畏。”
(1)汉杨恽《报孙会宗书》:“怀禄贪势,不能自退,遂遭变故,横被~。”亡语言的人。你的
(2)宋梅尧臣《前以诗答韩三子华后得其简因叙下情》诗:“平常遭~,攒集犹毒矢。”
(3)宋陆游《容斋燕集诗序》:“至於罹~,絓吏议,少年之喜谤前辈者,閧然成市,公犹容之。”
(1)唐刘禹锡《谢上连州刺史表》:“亦缘臣有微才,所以嫉臣者众,竞生~,广肆加诬。”
(2)清钱陆灿《侍郎栎园周公墓志铭》:“而奸吏不能有所阴阳其间,遂怀毒蠚,互相波扇,以~风闻。”
《后汉书·乐成靖王党传》:“事发觉,党乃缢杀内侍三人,以绝~。”
(1)《天雨花》第五回:“仙姑差矣,难道小生~听不出么?”
(2)丁玲《阿毛姑娘》三:“刚住下来,依然还是不安,仅仅从一种颇不熟习的~中,都可以使她忽略去一切美处。”
《玉娇梨》第十一回:“家人得了~,就请苏有德换了头巾、蓝衫,竟进后厅来。”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知县录了~,喝退胡阿虎。”
四、口头组词有哪些
口字组词:井口、收口、开口、户口、借口、关口、进口、变口、闭口、苦口、灭口、住口、口吃、口水
头字组词:头巾、洗头、人头、牛头、低头、带头、石头、头目、头像、头脑、砍头、心头、平头、点头
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海~。
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出~转内销。~外。古北~。
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支援。文教~。专业不对~。
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儿。瓶子~儿。
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编织东西时把开口的地方结起来:这件毛线衣再打几针该~了吧?
张开嘴说话:没等我~,他就抢先替我说了。
住户和人口,例如旧时称某一地有若干户,若干口。
以(某事)为理由(非真正的理由):不能~快速施工而降低工程质量。
五、口头拼音
指说话的声音;用语言表达的意思。见《史记·淮南王刘安列传》:“王尝与伍被、桓君山语,二人好诡辩,欲以疆说王,王弗取,已而谓伍被曰:‘吾欲与子及桓君山语,子以邪?’
2、言外:指用语言表达的意思之外。
1、行为: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
2、书面:指用文字形式写成的文件或文章。
3、思想:指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
4、行动: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又一重要手段。
1、“当口头上说的是一套而行动上是另一套的时候,这就会毒害年幼的心灵,助长漠不关心的思想。”(苏霍姆林斯基)
2、“青春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李大钊)
3、“面结口头交,肚里生荆棘。”(辛弃疾)
4、“虽笑未必和,虽哭未必戚。面结口头交,胆里生荆棘。”(苏东坡)
5、“老实说一句:有许多大人物尽管口头上拼命讨好平民,心里却一点也不喜欢他们。”(莎士比亚)
6、“面结口头交,肚里生荆棘。”
7、“虽笑未必和,虽哭未必戚。面结口头交,胆里生荆棘。”
8、“青春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
9、“我们不能光是口头说,必须付诸行动。”
10、“我们要把对母亲的爱,付嘱到行动当中,不要只是口头说。”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