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酿黄酒比自酿葡萄酒在程序上要复杂一些,因为葡萄皮上附有大量的野生酵母,所以在酿造葡萄酒的时候就不用再添加酵母了。此外,葡萄中本 身就含糖,可以直接被酵母发酵。而酿造黄酒的原料主要是米,所以在酿造 的过程中就必须加入糖化剂(曲子)以及酵母,这样才能让米中的淀粉转化 为葡萄糖,然后将葡萄糖发酵成酒。
自酿黄酒的具体步骤如下:
1.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更好是选择陶坛或者是不锈钢桶、搪瓷桶(不 要用塑料桶),将它们刷干净之后,再用食用酒精擦一遍后进行杀菌。还要 到中药店去买神曲(又叫做药曲)作糖化剂;到副食商店去购买做馒头用的 干酵母,作发酵剂用。再备上一块纱布,作过滤用,使用前应该用开水浸烫 杀囷。
2.泡米:把大米又或是小米、黄米、小麦、玉米用水淘洗到没有糠麸为 止(如果有糠麸,则会对黄酒的口味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增加米中的杂菌 量),然后加水,水量超过米一寸就可以。浸泡上24小时?36小时,米浸 泡到用手指一捻就碎,没有太大的硬心的程度就可以了。
3.煮饭或是蒸饭:将泡好的米放人锅中,加入比平时做干饭多一半的水, 把米煮熟成稠粥状(如果用锅蒸,熟则需要加入凉开水,加水量则为米饭体 积的一半)。
5.发酵:加人神曲之后,米中的淀粉开始被神曲中所含的糖化酶糖化成 为葡萄糖,所以米粥会变得愈来愈稀。为了让糖化更加充分,就要经常搅拌。 等到其温度降到30°C左右的时候再加入干酵母。干酵母的加入量应该为米的0.12%,也就是说500克米要用0.6克干酵母。具体步骤是用杯子盛30QC左 右的温水,在里面加入少许白糖,然后再把已经称好的干酵母加人其中,用 筷子搅拌,使其慢慢沉人水中,放置几分钟之后,看到杯中开始泛起小泡, 就将其倒入米粥中,然后搅拌均匀。
春秋或冬季气温比较低的时候,容器应该放在温暖处,更好是保持在 25°C以上。容器应该加盖防尘,以防污染杂菌,但是切记不要封严,以便发 酵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逸出。整个发酵过程大约为5天左右(因温度的高低和 加酵母量的多少等因素,发酵的时间长短不一),当粥液上不再有大量气泡 产生时,就可以将上部的酒液倒出。
6.煎酒:把倒出的酒液放人不锈钢锅中(或是其他容器),将其加热 到80°C左右,保持30分钟。然后将酒液倒入一个干净容器中进行沉淀和 陈酿。加热的目的是要杀灭酒中的酵母等菌,方便酒液的沉淀澄清和保存。 沉淀之后的酒就可以饮用了,饮用的时候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加上糖或姜丝等。可以把剩下的发酵渣液再加入到煮好的粥中,再进行发酵。如渣液有酸 味,那就说明有杂菌污染,已经不可以再用了。
需要注意的是,自酿的黄酒因条件所限而杀菌不彻底,所以它不能长 时间保存,更好是几天内就喝完。如想您家里想要常备,可以分批分期进行酿制。
再加入到煮好的粥中,再进行发酵。如渣液有酸 味,那就说明有杂菌污染,已经不可以再用了。
需要注意的是,自酿的黄酒因条件所限而杀菌不彻底,所以它不能长 时间保存,更好是几天内就喝完。如想您家里想要常备,可以分批分期进行酿制。
秋风起,蟹脚痒
八月过半,懂吃的老饕们都在眼巴巴等待大闸蟹的光临。“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好蟹还需好酒配,这时候,一瓶风味悠远的黄酒就显得格外重要。
市面上的黄酒很多,但大部分都是机器生产,没有经过时间的酝酿,焦糖色的添加可以在短时间内赋予黄酒颜色。但,总是少了几分风味。
这次来自绍兴三大酒厂之一的塔牌。选取可遇不可求的单一年份,还原绍兴纯手工冬酿传统,采用特殊的初过滤工艺,不添加焦糖色。每一口,都是自然与时间的馈赠。
每一滴
都是时间的酝酿
塔牌黄酒自建厂以来,一直是中国黄酒出口的“标杆”,完整保留和传承传统黄酒的酿造技艺,只生产全手工冬酿黄酒。不添焦糖色的产品在如今的黄酒中更是罕见,你所看到的琥珀色酒体,是在漫长的陈化过程中留下的真实痕迹。
这一点也吸引了很多米其林和黑珍珠餐厅的青睐,在很多上榜餐厅中,都能看到冬趣2007和2010年份黄酒的身影,这种珍贵的手工佳酿,能为精致食物带去更为味蕾的碰撞和享受。
当冬趣遇到美食
鲜与鲜,将碰撞出更多可能
这次的“冬趣2009初过滤”,更是在前述工艺的基础上,从年份2009年无焦糖色产品中臻选表现上佳的原坛生酒,采用创新的“初过滤”处理方式,呈现出真实的原初滋味。
所谓“初过滤”,是指在灌装原坛酒时不采用传统的硅藻土过滤法,从静置的酒坛中人工抽取位于中段的酒液,而舍弃上层的清液和下层的浊液,之后只进行一次低温杀菌。这种“有违传统”的工艺费时费力,出品率低,甚至有些偏执,但这样黄酒的风味能被更完整地保留,喝起来无限接近原坛生酒的味道,鲜味撩人,欲罢不能。
冬趣2009初过滤
无限接近原坛生酒原始“鲜”滋味
绍兴人的童年里,少不了去小卖铺打零酒的记忆。一大坛黄酒中,上层的酒体虽然清澈,但风味寡淡,下层的酒体虽然浓郁,但渣滓太多,唯有中间的部分,才是“精华”。看到老板将勺子伸到中间部分舀起一勺酒,这心里才算是踏实了。
为了这一抹纯正的琥珀色
冬趣一直在努力
原坛生酒无法储存,开坛后需要尽快饮用。我们在市面上见到的黄酒,都是经过了过滤、杀菌后的灌装酒。虽然能够方便运输储存,但在这个过程中,酒体的滋味也大打折扣。“冬趣2009初过滤”的 *** 初衷,就是为减少过滤和杀菌中的风味流失,尽可能还原坛生酒的“鲜”滋味。
普通的黄酒灌装,要经历三重过滤:冷冻沉淀、硅藻土过滤以及装瓶时候的粗网过滤。“冬趣2009初过滤”和普通黄酒的区别就在于,它只选用原坛酒中层部分的酒液,这部分酒液酒体饱满,口感浓郁,同时又保持纯净清澈。在过滤的环节中,省略硅藻土过滤步骤,保留更多风味物质。
同时,“初过滤”将杀菌温度降到60°C,低于普通黄酒杀菌温度至少10°C,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轻高温带来的风味破坏。经过这两个特殊步骤的处理,“冬趣2009初过滤”自花香中浮现出梅子的甘甜;丰满立体,富有表现力;鲜美醇厚的口感,足以媲美原坛生酒。
“冬趣2009初过滤”来啦!
“冬趣2009初过滤”堪称珍品,目前市面上几乎找不到其他类似肯下这样的功夫的黄酒单品。
Ps:由于“冬趣2009初过滤”工艺特殊,储存时请尽量冷藏在酒柜或者冰箱中,以保证其新鲜度,饮用口感也会更有层次。
还原纯正琥珀色本味
手工 *** 历经36道工序
琥珀色的液体缓缓注入水晶杯中,低温下的酒体收敛性更强,喝起来愈发清爽怡人,在口腔中形成一场流动的盛宴。这种独属于“冬趣”的舌尖印记,来源于他们在 *** 过程中的三重“秘密”。
之一重:遵循时令,立冬开酿
春耕夏作,秋收冬藏是自古以来人们对自然规律的遵循,以手工酿造为佳的黄酒亦然如此,按照“夏做酒药、秋制麦曲、立冬开酿、春分封坛”的酿制规则,才能酿造出经典。
「夏做酒药」
「秋制麦曲」
「立冬开酿」
「春分封坛」
梅雨季采摘的野生辣蓼草,磨粉与米糠混合发酵,长满菌丝后,制成酒药,这是黄酒柔美的根源;秋天桂花开时,黄小麦 *** 的一块块酒曲,为黄酒添上几分刚劲;立冬,酿酒师傅们忙碌地祭祀酒神,将蒸饭混合酝酿许久的酒药、酒曲,一年一度的冬酿正式开始……
四季轮转,历经三十六道工序,终于在立冬之时将黄酒封坛,等待时间,慢慢将滋味丰盈。
第二重:绍兴鉴湖,源头活水
黄酒很多地方都有,但为什么绍兴的黄酒能名扬天下?答案就藏在那一方鉴湖水中。
纪录片《绍兴:一座名城的2500年》
中关于鉴湖修建的记录
鉴湖的湖底,藏着泥煤层,有吸附的作用,这是鉴湖水常年清澈见底的“秘密武器”。用这明镜似的湖中水,酿出来的黄酒,有着独特的“鲜香”,即使同样的技术和材料,只要水不对,也难能实现这样的味道。
“冬趣”只用绍兴鉴湖的源头活水,而且只用?冬时节的鉴湖水,这时候湖水透彻温润,物理净化后,?于酿酒,是黄酒好喝的奥秘之?。
第三重:国家非遗项目传承人,坐镇“酒头脑”
手工黄酒的酿造过程中,有一道至关重要的工序叫做“开耙”,即经过听、闻、尝,搅拌冷却,调节发酵醪的温度,更新鲜的空气进入,让微生物“欢歌”。这道工序直接决定了酒品的高低,操作起来全靠开耙师傅的经验,只有德高望重的“酒头脑”才能担任。
黄酒酿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阿牛
正在指导酿造
塔牌酒厂拥有多位“酒头脑”坐镇指导生产。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绍兴黄酒酿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阿牛,酿酒大师潘兴祥等均在其列,酒厂所聘请的国家一级黄酒酿酒师数量,也在绍兴地区排名之一。
越窑青瓷经典瓶型
书法家李果青题字
除了酒体本身的出众,这款“冬趣2009初过滤”更具有出挑颜值。
酒标上的“冬趣”?字,由中国书法家李果青先生亲自题写。他师从徐悲鸿的弟子丁折桂、常书鸿的弟子李浴学西画;又拜齐白石的弟子陈西庐为师,勤学国画。“冬趣”二字力量中充满雅趣,仿佛能看到皑皑白雪之下,层层叠叠的酒坛透出的匠心风韵。
一瓶冬趣,是艺术也是生活。
瓶身则选择越窑青瓷瓶,由越窑青瓷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陈鹏飞老师领衔名下工作室,于景德镇选用良材与巧匠,全程监制。釉?青碧,晶莹润泽,如宁静的湖水?般清澈碧绿。传统越窑青瓷?艺结合现代器型,克服了黄酒灌装工艺的重重困难,终于将器型之美与实?密封性结合起来。
饮完佳酿,瓶身亦可以用来焚香、插花,将雅致定格封存。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在生活中感受到“流觞曲水”之雅韵。
蟹已成熟,酒已备好,只待有缘人共赏。…#冬日生活打卡季#
自己在家如何 *** 黄酒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酵母曲种质量决定酒质。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黄酒南方以糯米、北方以黍米、粟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包括有数种未知氨基酸,而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食物摄取8种必需氨基酸黄酒都具备,故被誉为“液体蛋糕”
黄酒 *** *** 如下:
之一步:蒸饭干
将糯米用水浸泡半天,然后把糯米滤干水分,用一个木制的外形如桶的专门器具或者一个透气的布袋,隔水把糯米熏熟。这样蒸出来的饭干,外观上看去还是像生糯米,但实际上已是熟米饭了。
第二步:上酒曲
客家人通常把酒曲叫“酒饼”,上面生存有大量的霉菌,是用来使饭干发酵用的东西。酒饼中所含的酶制剂能将谷物原料——也就是糯米饭干糖化,酵母再把糖分发酵成酒。
第三步:出酒
上好酒曲,把缸密封盖好,等着饭干发酵出酒就行了。在缸中把饭干压实的同时,通常还在中间压一个凹下去的窝坑,称为“酒井”,再在酒井中撒一些酒曲。饭干发酵出酒后,都会流到“酒井”中。
一天后饭干就开始发酵了,饭干慢慢变得松软并出酒,在“酒井”中舀酒试尝味道。夏天天气热,温度高,一般7到10天左右就可出酒完毕。冬天天气冷,则要半个月左右时间。30度左右是最适宜酒曲发酵的温度,如果温度不够,还要在缸外加盖几层厚毛巾厚衣服什么的。
直接从饭干发酵流出来的酒,客家人叫它为“娘酒”,也叫酒娘、酿酒、酒酿、老酒,颜色较深,酒味清醇浓香,耐存放。娘酒的出酒率约是1.2,也就是1斤糯米蒸成饭干发酵后,最终可酿出1斤2两的酒。
第四步:炙酒
如果连酒糟带娘酒一齐加水兑冲,再滤去酒糟,这种兑了水的黄酒叫“水酒”,酒色浑浊一些,酒味没有娘酒那么浓香,但是口感更柔顺。水酒的兑水量通常是1∶2.5,最终的水酒成量约是原料糯米重量的3.5倍左右。要是添加的水高过这个标准,那就真的是“酒淡如水”,是名符其实的“水酒”了,这是奸商才比较喜欢干的事情。
因为水酒兑有水,所以一定要经过加热煮沸才可饮用。常见的热酒 *** 是,把酒盛入一个陶土烧制的酒坛子,用谷壳、锯末、碎木等围绕在酒坛周遭,点着这些杂物后用暗火慢慢地煮酒坛子,这个过程叫“炙酒”、“温酒”。客家人家的门前庭院,生火炙煮着一两个酒坛子的情景是常见的。如果是卖酒的小酒坊,那更是几十个酒坛子长年累月不断火。炙酒、尝酒,那可是一个叫人温暖而快乐的事情。如果嫌这样炙酒麻烦,或者没有这些炙酒条件,直接把酒盛入煲中用炉火煮开也行。
在有着深厚周祖农耕文化底蕴的甘肃庆阳,每逢婚丧嫁娶、祝寿满月、年关节庆,“黄白二酒”是必不可少的。而按照传统习俗,黄酒是要用手工特制的纯锡酒壶加热,喝起来才更有劲道,黄酒壶因而与黄酒结下缘分,从此相伴流传。甘肃省庆城县非遗传承人、玄马镇孔桥村的何平发便承袭了这门老手艺,手工 *** 纯锡黄酒壶。
2020年58岁的何平发有姐弟5人,父亲早年去世,十几岁的他读完初中就辍学回家,跟着两个哥哥学起了手工 *** 纯锡黄酒壶的手艺。当时,二哥何平军是一位“小烙匠”,通俗称“钉钉匠”,走村串户焊旱烟锅、马勺、脸盆等一些生活小用具。农村的老百姓家家户户都爱喝黄酒,所以,纯锡黄酒壶成为人们温酒、烫酒必用的生活器皿,他们便拜老艺人为师,学习黄酒壶 *** 手艺。那时,老庆阳人的黄酒壶叫“黄酒烧锅子”,宁县人叫“斜火肠子”,也有叫“傕壶”的。
为了生计,何平发兄弟3人联手经营这种手工艺制品的生意,足迹遍及庆城、华池、合水及陕北吴起、定边县等地。在 *** 黄酒壶的过程中,何平发融合流传于陇东和陕北等地多种传统式样的工艺 *** ,结合自己积累的经验,做出来的酒壶集精致美观与实用性强为一体,深受群众喜爱。
20世纪80年代后期,手工锡制器具渐渐被铝制品和不锈钢制品所取代,原先的锡匠纷纷改行,庆阳市域内的作坊也越来越少。何平发一度也放弃了锡制器具的手艺,买了农机农具,帮乡里乡亲种地、跑运输。近年来,何平发的3个儿子也都成家立业,没有生活之忧的何平发又想起了自己的“老本行”。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他重操旧业,又一次耍起了手工 *** 锡器的活计。何平发说,自己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不想让这门传统手艺失传。随着何平发纯锡黄酒壶恢复生产的传播开去,前来购买的人越来越多。慕名而来的顾客,不仅是为了实用,也是为了将锡制黄酒壶作为工艺品保存下来。
何平发 *** 的锡壶采用的都是高纯度精锡,经过严格的配料、熔化、压片、制模、裁剪、造型、焊接、反复煅捶敲打、刮光、擦亮、錾花、雕刻、嵌印装饰等十几道工序精心细做而成。做锡壶的 *** 虽然简朴素拙,每一道工序却都需要“掌握火候”,没有长时间的摸索和体验便难以成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愿你的年甜如酒:用黄酒技艺做醪糟一次成功,更香更甜醪糟,古代叫做醴,光山叫甜酒,各地都有自己的叫法。
醪糟是最早的酒,黄酒直接的由此而来。黄酒盛行几千年,并没有把甜酒取而代之,并行不悖而相得益彰。这就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之处,跟当下市场价值观正好相反,一旦出了新品,巴不得把所有同类产品掐死,不管你是爹还是祖宗。为什么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甜酒和黄酒的关系就足以说明,重要意义就在这里。
黄酒在酿造技术上是甜酒的升级版。甜酒酿造始终如一的程序:泡米→蒸熟→淋水→拌曲→发酵。在黄酒工艺里,这只是一种,叫做“淋饭法”。黄酒把蒸熟的糯米,沿用生活用语叫做“饭”,以便于区别自身的工艺。所以在淋饭法之外,还有了“摊饭法”和“加饭法”,构成了自身的酿造工艺体系。所以能成就其辉煌。
我原先一直沿袭家传手艺,糯米蒸熟了,用凉开水淋了,降温到40度拌曲,然后发酵48小时成酒。出来的甜酒香又甜。这次做甜酒,为什么会改变老办法,完全是个偶然。在蒸糯米的空隙里,和宁波黄酒大师聊着天,听他说着酒与水的关系。本来酿酒基础理论的话题,内容难免艰涩枯燥,却让他表述的形象生动。让我知道了水的研究,一点不比酒的研究简单,而且酒的决定因素是水。茅台酒、五粮液、汾酒,包括绍兴黄酒都有实例。譬如没了赤水河的水,就不一定有茅台酒,没有大禹成就的鉴湖水,也不会有绍兴黄酒。
聊着正酣,蒸饭时间到。我说正在做甜酒,饭蒸好了,我要忙会儿。他随口回了一句:“摊凉了拌曲就是。”
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这随口的一句话,在我却不是随口。他是黄酒酿造行业的王者,既是技术专家又是酿造践行者,出口都是行话。这下让我大脑突然重搭线路,自然联想起黄酒酿造的三个法门里,摊饭法的酒质和风味最是上等。于是,不再淋水强行降温,等它自然冷却。然后拌进曲子。室温只有20℃,就皮衣包起来,放在暖气片旁边。两天后打开,果然酒味更浓,味道更甜,只是颜色不如淋饭法那样白净,加上手机拍照的色温平衡不够好,就成了这样子,成米色了。
这次做甜酒的经历,感觉很像童话里“乌鸦反哺”的故事。醴养育出黄酒,黄酒的工艺反哺醴,本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却让我如今才做到。
黄酒的 *** 工艺十分复杂。在制曲的过程中,我们加入了十几种具有药食双重功效的中药材,从而保证了黄酒的品质和营养价值。整个 *** 工艺获得了国家专利的授权保护。在气温更低的时候,生产出来的黄酒品质最为上乘。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会进行放热反应,因此需要及时排出热量,否则会导致酒质酸化,从而变成醋。
菊花黄酒有着很好的养生效果,是药酒的一种,菊花黄酒对于一些经常熬夜的人,肥胖的人群来说都是很不错的。那么菊花黄酒怎么做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菊花黄酒的 *** *** 吧!
一是用菊花煎水,然后用菊花水蒸煮糯米、后加酒曲 *** 成酒酿饮用。此法较为复杂,需要懂一些 *** 酒酿之工艺方可完成,且酿出的酒酿如储藏不当易变质而前功尽弃。再加之直接饮用刚刚酿成之菊花酒酿,其养生功效又因其未加窖藏而大打折扣,所以一增一减之下世人多用第二种 *** *** 菊花黄酒。
二、精选优质菊花去蒂、枯叶、霉菊等杂质,不要选择经蒸煮之菊,更不可选用经硫薰过颜色异常鲜艳夺目之菊;然后选择窖藏多年的优质凤和原坛黄酒。口味可根据个人之喜好而定,如喜糖者可选择甜黄,不喜糖者可选择干黄。但如重养生则要注意,肥胖者选择干黄。
三、将选择好的去杂质后的菊花置入玻璃缸中,(我用了250克优质贡菊),然后往缸中注入选择好的原坛黄酒,我用的是15斤装的玻璃缸,所注之酒有13斤之多,最后盖盖密封一个星期后即可开缸饮用。
菊花黄酒的 *** *** ,总的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大家可以好好的了解起来!
真全粮烤酒机器:小米黄酒的 *** *** 你知道吗?1、浸米:将小米倒入浸米池,放水淘洗干净后进行浸米,水面淹过米面约750px,水温控制在20-25℃,浸泡24h。
2、蒸饭:把浸米沥干后倒入甑锅内,开汽蒸料,待全面上汽,再蒸3-5min,关掉蒸汽,泼入90℃以上的热水(泼水量为25%-30%),加盖焖数分钟,待米充分吸水后,再开汽复蒸。待全面上汽后,再蒸20min即可。米饭的感官质量要求:熟而不黏,内无生心。
3、落缸发酵:待米摊凉至28℃时,加入生麦曲5.22kg,翻拌均匀后入缸,投料温度为26-27℃。发酵用缸事先必须消毒灭菌。投料前在缸内放水180kg(水温控制在24-25℃),再在缸内加入糖化酶0.13kg。投料后搅拌均匀,经10h左右品温上升到28-29℃,酒醪已开始稀薄,味淡,即可开头耙。头耙后品温继续上升,维持24h左右进行喂饭。
4、喂饭:喂饭原料65kg,饭摊凉冷却后,加麦曲5.2kg入缸。喂饭时再加糖化酶0.13kg、已活化的黄酒干酵母,搅拌均匀后品温掌握在25-26℃。喂饭前酿缸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半成品的质量,是酿酒成败的关键工序,所以要切实掌握合适的品温和及时开耙。
喂饭时应根据醪液的品温随时开耙,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降低品温,并使缸中品温及发酵成分上下均匀一致;另一方面是为了排出在发酵过程中积聚的大量CO2,同时供给新鲜空气,可以促进发酵菌繁殖,并可减少其他杂菌滋生的机会。
5、后发酵:前发酵一般5d左右,然后加入糟烧酒13kg转入后酵(加入糟烧酒可以提高酒精浓度,防止发酵醪酸败)。后酵品温一般控制在23-24℃,经过15-20d进行压榨。
6、压榨:采用气膜式板框压滤机,糟板含水率为48%-50%。
7、煎酒:利用加热的 *** 将生酒中的微生物杀死,并破坏残余的酶,使黄酒中的成分基本上固定下来,防止成品酒发生酸败。另外,可促进黄酒的老熟和部分蛋白质凝固,使黄酒色泽清亮透明。
8、陈酿:勾兑、灌装、杀菌可按普通黄酒生产的工艺条件进行。
黄酒的酿造 ***黄酒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酒,历史悠久, *** 工艺独特,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下面就来介绍一下黄酒的酿造过程。
一、原材料的准备
黄酒的主要原材料是米、麦、豆等,这些原材料要先进行清洗和浸泡,以便去除杂质和异味。
二、蒸米
清洗好的米要进行蒸煮,蒸煮的时间和温度需要根据不同的黄酒种类和口感要求进行调整。一般来说,蒸煮时间需要控制在1-2小时之间。
三、制曲
蒸煮好的米要进行制曲,即将米和黄麴菌进行混合发酵。黄麴菌是黄酒的主要发酵剂,它可以将米中的淀粉转化为糖分,同时还能产生酒精和香味。
四、酿造
经过制曲的米要进行酿造,将制曲后的米和水混合后,放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在发酵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温度和湿度的恰当,以便促进黄酒的发酵和成熟。
五、陈酿
发酵好的黄酒要进行陈酿,让黄酒慢慢地变得更加浓郁和醇厚。黄酒的陈酿时间需要根据不同的品种和口感要求进行调整,一般来说,陈酿时间需要至少3个月以上。
六、装瓶
陈酿好的黄酒要进行过滤和装瓶,过滤可以去除杂质和浑浊物质,让黄酒更加清澈和透明。装瓶后,可以让黄酒进一步陈酿和成熟,使其更加醇香和美味。
总之,黄酒的酿造工艺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温度、湿度、发酵时间等,以保证黄酒的质量和口感。黄酒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国酒,其酿造工艺和口感也是非常独特和优秀的。
客家米酒传统 *** 工艺揭秘,尤其是第八道工序用火来烧,太神奇了旅行中,我们除了欣赏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品尝独特的地方美食之外,还要了解当地的特色文化,尤其是一些与众不同的民族文化更是能增长见识。在江西赣南的龙南市,我们不仅欣赏到了客家围屋之都的古老围屋建筑艺术,更是见识了众多的客家传统非物遗产。
渔仔潭围是世界围屋之都龙南市的一个较有名气的客家围屋,它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因流经此地的濂江河在此形成了一口深潭,潭中鱼虾成群,于是人们称这里为渔子潭围。据了解,该围屋的外墙和炮楼,均采用桐油、石灰夹卵石浇浆构成墙体。进三重门的围屋大门(正门)的门楣为半月形,外门页包有铁皮,二道为木门页,三道门五柱顶立。围屋四角建有四座四层高的炮楼,尤为壮观。是龙南客家围屋中山水格局保存最完整的围屋代表,而且它还集客家民俗文化和酒文化于一体,保存了客家酿酒的传统工艺。
客家米酒是客家著名的特产,醇厚绵柔,古人赞酒曰“开坛十家醉,把盏百里香”。而渔子潭围正好保存了完整的酿酒工艺,我们在这里也有幸看到了它的工艺流程。
据当地老人介绍,客家米酒主要有八道工序,之一道是选择酒曲。酒曲在民间有专门 *** 酒曲(俗称酒饼)的师傅 *** 出售,一般分为甜饼、苦饼,可以依个人所好和家庭需要进行选择。
第二道是浸泡糯米。客家米酒是选用当地秋季产的糯性强的糯米来制用,可能其它的糯米也可以做,但效果却不一定有客家米酒的好,把糯米淘洗后,用当地的井水浸泡,一般要浸泡4一8小时(具体要根据季节而定,一般气温高则时间短,反之亦反),直至浸透为止,用手抓握有胀熟感为更好。
第三道是上甑蒸制。在甑屉上蒙上干净的纱布上倒入浸好的糯米,沥净水即可上锅,旺火至糯米熟透(食之粘牙,无嗑牙和生米味即可)。此间,有一种祭灶神的仪式,点燃香火蜡烛插在灶台上,保佑蒸一缸好酒。第四道则是拌酒曲。把蒸熟的糯米饭取出摊凉,有的取井水浇凉,以不沾牙,不烫为宜,但也不能让其凉透。把酒曲用冷开水或井水泡化拌入并拌匀,酒曲的多少则有相应的比例,具体的比例渝帆在这里就不揭秘了。
第五道是发酵,也就是将拌好酒曲的糯米倒入酒缸,用手稍用力压实,并在中间开一拳头大小的酒井,用竹簸箕做盖盖上,放入酒篓,然后让它自然发酵。发酵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酒缸内壁是否有水汽,若有则用干净纱布抹干,不能让它流入酒体内,否则制出的米酒很容易变味。
第六道工艺是出酒。发酵期视气温而定,一般在1-3天即可,以酒井内溢满为准。此时,即已做成酒酿糟,将准备好的冷开水按糯米量的比例参入,将酒酿糟打散搅拌均匀,4-10小时后即可。用纱布蒙在容器口上,用手将酒酿糟捞出成团挤压到容器上,纱布滤去残渣,此时,俗称生酒。至此,米酒就已 *** 完成。
第七道工序叫烧酒。也就是将米酒盛入锅中,用火烧开。烧开后有很多气泡浮在面上,此时需要用器物将酒泡刮掉,直至无气泡为止,这样的酒当地人称之为熟酒。第八道工序叫酺酒,也就是烧好的米酒倒入一种带有扣碗盖的焙瓮内,将焙瓮放在地上,把碾米后留下的谷糖在焙瓮四边将其包围并点燃。此时,明火、暗火、余热一起,夹杂着谷糖之味一起将台内米酒焙熟,一般需在4-6待台内散出浓郁特有的酒香味,即可取之食用。
据老人讲,客家米酒酺酒之后就可以喝了,在我看来客家酿酒与很多地方的民间酿酒其实大同小异,但唯有酺酒这道工序比较特别,据说按照这种 *** 酿制出来的米酒酿造出来的米酒甘醇平和,气味芳香,味道甜美,酒味不冲鼻,且饮后不会头痛,具有活气养血、活络通经、补血生血、润肺之功效。营养成分更易于人体吸收,能 *** 消化腺的分泌增进食欲,有助消化。是中老年人,孕产妇和身体虚弱者补气养血之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