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镇拼音怎么读的问题,以及和镇的组词和拼音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埔”用拼音怎么读
埔是一个汉字,读音是pǔ,bù,意思是指河边的沙洲,多见于广东、香港、福建、台湾等地。现多用作地名。
“埔”是个地名专用了,是闽南方言用字,除了“黄埔”和“柬埔寨”的普通话发音,其它的地名,普通话全是读成“布”的。广州黄埔本地人用本地粤语念“黄埔”,发音与“黄布”完全相同。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埔”,有两个读音:
一、读“普”音,“地名用字:黄埔在(广东)。
二、读“布”音,“大埔,县名,在广东”。这清楚地说明,只有在广东黄埔这一个地方,这个字是读成“普”的。
在广东、福建、台湾还能找得出一些带“埔”的小地名,如,广东河源市有个埔前镇,深圳有黄麻埔、蔗园埔、薯田埔、牛始埔等等,紫金县有个柏埔镇,普宁县有高埔镇;福建漳浦县有南浦乡,由安有杏埔村、埔当村:台湾有大埔、东埔、北埔等个地名,其他省区就不好找这个“埔”了。
1、上海新电视塔,以亚洲之一、世界第三的高度,如东方的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高高地矗立在黄浦江的岸边。
2、上海西方明珠电视台像一个伟人屹立在黄浦江畔。
3、我们绝不会忘记帝国主义的兵舰在黄浦江上横冲直撞、耀武扬威的时代。
二、浠怎么读拼音
浠,汉语二级字,读作浠(xī),水名。源出湖北省英山县霍山西麓,流经罗田县,至浠水县兰溪镇入长江。
中文名:浠,拼音:xī,部首:氵,字码:U+6D60,五笔:IQDH(86)、IRDH(98),仓颉:EKKB,郑码:VOGL,U:6D60,GBK:E4BB,笔顺:4413413252,注音:ㄒㄧ,笔画数:10,四角号码:34127,Unicode:CJK,U:6D60,GBK:E4BB。
基本字义:浠xī〔浠水〕a.水名,在中国湖北省;b.地名,在中国湖北省。
基本词义:浠Xī〈名〉水名[Xi River]。源出湖北省英山县霍山西麓,流经罗田县,至浠水县兰溪镇入长江,浠,水名。——《集韵》。
浠水县,隶属湖北省黄冈市,为武汉城市圈重要组成部分。全县版图面积1949平方千米,辖16个乡镇区处,649个村,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浠水县常住人口716273人[8]。浠水县原名蕲水县,为避免与蕲春县县名相混,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改为浠水县。
浠水县位于大别山南麓,湖北东部,长江中游北岸,隶属黄冈市。处在九江、黄石、武汉的长江开放开发区内,长江水道、柳界公路、沪蓉高速公路平行过境;黄石长江大桥直跨浠水散花;京九铁路横穿境内,并建有客货两站,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四通八达的 *** 。
浠水县辖15个乡镇(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国土面积1949.3平方公里。她是著名爱国诗人、学者、民主斗士闻一多先生的故乡,也是陈潭秋、董必武、徐向前、刘伯承、 *** 、 *** 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
三、铭记拼音怎么读
铭记,汉语词语,读音为míng jì,释义:(动)深深地记在心里:铭记在心。[近]牢记。[反]遗忘。
《魏书·高祖纪下》:“诸有旧墓,铭记见存,昭然为时人所知者,三公及位从公者去墓三十步,尚书令仆、九列十五步,黄门、五校十步,各不听垦殖。”
《北史·卷三·魏高祖孝文帝本纪》:丁亥,诏诸墓旧铭记见存昭然为时人所知者,三公及位从公者,去墓三十步;尚书令仆、九列,十五步;黄门、五校,十步:各不听垦殖。
郭沫若《虎符》第三幕:“有碑向右,上有古文铭记:正中一行为‘皇考师昭之墓’六大字。”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五章第二节:“近年在白土镇发现一件瓷瓶,瓶上刻划着‘白土镇窑户赵顺谨施到花瓶一对,供养本镇南寺慈氏菩萨’,‘时皇统元年三月二十二日造’等铭记。”
沙汀《祖父的故事·龚老法团》:“而在半点钟后,他便在一场全武行的选举中草草结束了他那值得铭记的一生。”
秦牧《<长河浪花集>序》:“我们看到从九连山区下来的老游击队员,那种景象也使我终身铭记。”
杨沫《青春啊,永远发出绚烂的光彩吧》:“这公开参加革命的之一天呵,将永远铭记在我的心里。”
四、华阴读拼音怎么读
《后汉书.张楷传》:"楷,字(hao86.com好工具)公超……隐居弘农山中,学者随之,所居成市,后华阴山南,遂有公超市。"后亦称之为"华阴市",指学者群集的地方。
后亦称之为“华阴市”,指学者群集的地方。引《后汉书·张楷传》:“楷,字公超……隐居弘农山中,学者随之,所居成市,后华阴山南,遂有公超市。”
南朝齐谢朓《始之宣城郡》诗:“宁希广平咏,聊慕华阴市。”
华阴市距古都西安120公里,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居新欧亚大陆桥沿线的重要区位。总面积817平方公里,总人口24万,地形南高北低,山奇水秀,古有“山川形胜,甲于关中”之说。
华阴设县有2300多年历史,春秋设邑,战国置县。199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华阴市辖2个街道、4个镇:太华路街道、岳庙街道、华山镇、孟塬镇、罗敷镇、华西镇。
华阴市有"五大"突出优势:一是华山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文物旅游资源,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地面文物23处,两处为国家级(西岳庙、魏长城),3处为省级文物(玉泉院、横阵遗址、西汉粮仓),17处为市级保护文物。
华山仙掌为陕西八景一绝,西岳庙有"陕西故宫"、"陕西第二碑林"之美誉,即将开发的仙峪景区有"华山脚下维纳斯"之盛名,奇特的自然景观和完整的人文景观构成了独特的华山文化。这些与市境内新石器时代的横阵、龙窝文化、春秋阴晋城、战国魏长城、西汉京师粮仓、隋代杨氏古墓群等遗址,构成了丰富而完整的旅游体系。
五、甪直古镇怎么读
甪直古镇是非常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风情,这里自古就是人文荟萃的福临宝地,拥有非常丰富的水资源和人文元素,留下了诸多历史典故和传说,下面给大家提供甪直古镇详细介绍和读音。
甪直位于江苏昆山市,是江南六个著名古镇之一,距苏州城东南25公里。据《甫里志》载:甪直原名为甫里,因镇西有“甫里塘”而得名。
后因镇东有直港,通向六处,水流形有酷如“甪”字,故改名。明代村落聚镇改名甪直,古镇占地面积约一平方公里,镇内河网交错,碧水环绕,桥桥相望,特别是她的古老文化,名胜古迹、古桥、古街、古民宅以及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银杏树令人赞叹不已。
甪直的特点是水多桥多,桥多而密,原有宋、元、明、清时代的石拱桥72座半,现存41座,造型各异、各具特色,古色古香。有多孔的大石桥、独孔的小石桥、宽敞的拱形桥、狭窄的平顶桥,也有装饰性很强的双桥、左右相邻的姊妹桥和方便镇民的平桥,其中两桥相连成直角的双桥有5处。堪称古代桥梁的博物馆,其桥梁的密度,远超过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
很多人不知道这个甪(Lù)字怎么念,这处被社会学家费孝通曾赞誉神州水乡之一镇的江南古镇,具有2500年的文明历史。她萌动于春秋,绵延于两汉,繁华于魏晋,勃发于明清。
古镇保留了从春秋到清代以来的名胜古迹,居民保留了几百年前生活的意韵、淳朴、宁静和幽雅。
甪直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水是古镇的灵魂。甪直地处太湖流域,是水分水析、水系水萦、水抱水环的泽国典型,素有五湖之厅、六泽之冲的美誉。甪直水秀,桥也美。
在古镇区5.6公里长的河道上,历史上曾横架着形式多异的江南小桥72座半。有多孔的大石桥、独孔的小石桥。
宽敞的拱形桥、狭窄的石板桥,双桥、姐妹桥、钥匙桥、半步桥等。可谓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七十二半桥。
古镇依水而建,前街后河,人家枕河而眠。漫步古镇,领略小镇风光。观赏古桥驳岸,看看渔船人家,真是别有风韵,让人回味无穷。
文章分享结束,镇拼音怎么读和镇的组词和拼音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