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庠的拼音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庠的读音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庠”的读音是什么
结论是,“庠”的拼音读作xiáng。这个字在古代特指学校,如乡学或泛指教育机构,常常用来称呼在学校学习的人为“庠生”。它的含义还延伸到了教养和教导,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在古文中,“庠序”一词常用于指代学校教育的体系,与“校”(教育)和“序”(射箭教育)有所区别。此外,“庠”也被用于形容某些特定的词语,显示其在语言中的丰富内涵。因此,当提及“庠”的时候,我们不仅想到学校,还联想到与教育相关的传统和文化意义。
二、庠怎么读,什么意思
1、(1)(形声。从广( yǎn),阳声。“广”与房屋有关。本义:古代地方学校)
2、庠,礼官养老,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说文》
3、殷曰序,周曰庠。——《孟子·滕文公上》
4、庠序,官也。——《尔雅·释官》
5、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礼记》。郑玄注:“上庠,右学,大学也,在西郊。下庠,左学,小学也,在国中王宫之东。”
三、庠 怎么读
1、庠<名>xiánɡ(形声。从广,羊声。“广”与房屋有关。本义:古代地方学校)。
2、痒,礼官养老,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说文》
3、殷曰序,周曰庠。――《孟子·滕文公上》
4、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礼记》。郑玄注:“上庠,右学,大学也,在西郊。下庠,左学,小学也,在国中王宫之东。”
5、主人拜迎宾于庠门之外。――《礼记·乡饮酒义》。注:“乡学也。”
6、庠之制有堂有室也。――《仪礼·乡射礼》注
7、党有庠。――《仪礼·学记》。注:“五百家为党,庾
8、庠xiáng〈古〉指地方学校:殷曰~,周曰序。
四、上校的拼音
指中国古代的学校。夏称“校”、商称“序”、周称“庠”、“学”则代指前三种。
1、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校园。校长。
2、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
3、古代军队编制单位:校尉(统带一校的军官)。
1、次第:顺序。秩序。次序。工序。程序。序数。
3、开头的,在正式内容之前的:序言。序跋。序曲。序幕。序论。
释义:古代称学校:庠序(古代乡学,泛指学校)。庠生。
1、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学生。学徒。学习。学业。学友。学者。学阀。学制。学历。学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
2、传授知识的地方:学校(简称“学”或“校”)。学院。学府。中学。大学。上学。
3、掌握的知识:学问(简称“学”)。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学位。学士(学位名,大学毕业生;古代官名)。才学。治学。学识。博学多才。
4、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学说。哲学。数学。小学(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现指初等学校)。
学校规定的统一式样的学生服装。
学校出版的刊物,内容包括本校各种情况的报道和本校师生所写的文章。
学校成员佩戴在胸前的标明校名的徽章。
五、_庠的读音_庠的读音是什么
1、_庠的拼音是:dǎngxiáng。注音是:ㄉㄤˇㄒㄧㄤ_。结构是:_(上中下结构)庠(半包围结构)。
2、_庠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3、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4、指古代乡学。语出《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
5、党庠党庠是汉语词汇,读音dǎngxiáng,指指古代乡学。
6、长夜漫漫疮痍满目不期然而然绸缪束薪参差不齐不为已甚不名一钱不期而然仓皇出逃不齿于人
7、不期而然疮痍满目沉博绝丽不为已甚不名一钱伯道无儿仓皇出逃吹弹得破草庐三顾不齿于人
六、“庠”这个字怎么念
1、--------------------------------------------------------------------------------
2、古代称学校:庠序(古代乡学,泛指学校)。庠生。
3、--------------------------------------------------------------------------------
4、(形声。从广(yǎn),羊声。“广”与房屋有关。本义:古代地方学校)
5、痒,礼官养老,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说文》
6、殷曰序,周曰庠。——《孟子·滕文公上》
7、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礼记》。郑玄注:“上庠,右学,大学也,在西郊。下庠,左学,小学也,在国中王宫之东。”
8、主人拜迎宾于庠门之外。——《礼记·乡饮酒义》。注:“乡学也。”
9、庠之制有堂有室也。——《仪礼·乡射礼》注
10、党有庠。——《仪礼·学记》。注:“五百家为党,庾氏谓夏殷礼非周法。又,王制、内则、周人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此国学之小学,即辟雍也。”
11、俾入邑庠。——《聊斋志异·促织》
12、还是在庠?还是在监?——《玉娇梨》
13、又如:庠士(在学生员);庠老(古代对地方学官的敬称)
14、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孟子》
15、〖student〗科举时代称府州县学的生员
16、不才姓刘,今年二十三岁。府城益都县庠生也。——《豆棚闲话》
17、〖countryschod〗泛指学校。殷代叫庠,周代叫序
18、谨庠序之教。——《孟子·梁惠王上》
七、庠是什么意思
1、庠的意思:古代的学校~序(古代乡学,泛指学校)。
2、庠,拼音:xiáng,部首:广,部外笔画:6,总笔画:9,五笔98:OUK,仓颉:ITQ,笔顺编号:413431112,四角号码:00251,UniCode:CJK统一汉字 U+5EA0。
3、庠,xiángㄒㄧㄤˊ,古代称学校:~序(古代乡学,泛指学校)。~生。详细字义,庠 xiáng(名)。
4、(1)形声。从广(yǎn),羊声。“广”与房屋有关。本义:古代地方学校。
5、(2)殷、周时的学校。痒,礼官养老,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说文》;殷曰序,周曰庠。——《孟子·滕文公上庠序,官也》;——《尔雅·释官》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礼记》;郑玄注:“上庠,右学,大学也,在西郊。下庠,左学,小学也,在国中王宫之东。”
6、(3)古代的乡学,主人拜迎宾于庠门之外。——《礼记·乡饮酒义》;注:“乡学也。”庠之制有堂有室也。——《仪礼·乡射礼》。
关于庠的拼音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