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直把杭州作汴州拼音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直把杭州作汴州怎么读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一、西湖留别古诗带拼音
1、征zhēng途tú行xíng色sè惨cǎn风fēng烟yān,祖zǔ帐zhàng离lí声shēng咽yàn管guǎn弦xián。翠cuì黛dài不bù须xū留liú五wǔ马mǎ,
2、皇huáng恩ēn只zhǐ许xǔ住zhù三sān年nián。绿lǜ藤téng阴yīn下xià铺pù歌gē席xí,红hóng藕ǒu花huā中zhōng泊pō妓jì船chuán。
3、处chǔ处chù回huí头tóu尽jǐn堪kān恋liàn,就jiù中zhōng难nán别bié是shì湖hú边biān。
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5、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6、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7、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8、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9、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欧阳修《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10、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白居易《春题湖上》
11、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欧阳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12、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13、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14、一春不识西湖面。——许棐《 *** 花·一春不识西湖面》
15、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16、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17、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白居易《杭州回舫》
18、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赵孟頫《岳鄂王墓》
19、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刘因《观梅有感》
20、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欧阳修《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21、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白居易《西湖留别》
22、东南之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陈德武《水龙吟·东南之一名州》
23、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苏轼《卜算子·感旧》
24、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25、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罗隐《题磻溪垂钓图》
26、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仲殊《诉衷情·宝月山作》
二、《题临安邸》的古诗拼音
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2、诗的头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诗人触景伤情,不禁长叹:“西湖歌舞几时休?”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 *** 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
3、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概。“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 *** 之风。正是这股“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
4、《题临安邸》是宋代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之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露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5、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三、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什么州的拼音
1、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nuǎn fēng xūn dé yóu rén zuì,zhí bǎ háng zhōu zuò biàn zhōu)。
2、意思是: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3、《题临安邸》是宋代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之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4、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5、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6、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7、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8、⑴临安:现在浙江杭州市,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后,南宋统治者逃亡到南方,建都于临安。邸(dǐ):旅店。
9、⑵西湖:杭州的著名风景区。几时休:什么时候休止。
10、⑶熏(xūn):吹,用于温暖馥郁的风。
11、⑷直:简直。汴州: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市。
12、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不但通过描写乐景来表哀情,使情感倍增,而且在深邃的审美境界中,蕴含着深沉的意蕴。同时,人以讽刺的语言中,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反动本质,也由此表现出诗人的愤激之情。
13、诗的头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诗人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这样首先描写了祖国大好山河,起伏连绵的青山,楼阁接着一个,这是多么美好的自然。从诗歌创作来说,诗人描写山河的美好,表现出的是一种乐景。接着写到:“西湖歌舞几时休?”诗人面对国家的现实处境,触景伤情。这样美好的大好山河,却被金人占有。诗句中一个“休”字,不但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处境的心痛,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出诗人对当政者一味“休”战言和、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愤慨之情。在诗人的心中,“西湖歌舞”正是消磨抗金斗志的 *** 歌舞。他此时是多么希望这样的歌舞快“休”了。这里,诗人运用反问手法,不但强化了自己的对这些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也更加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而产生的忧伤之感。
14、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游人”在这里不能仅仅理解为一般游客,它是主要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这句紧承上“西湖歌舞几时休”而来。诗人面对这不停的歌舞,看着这些“游人们”陶醉其中,不由得表现出自己的感慨之情。其中,“暖风”一语双关,在诗歌中,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 *** 之风。在诗人看在,正是这股“暖风”把“游人”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忘记了自己的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其中的“熏”、“醉”两字用得很精妙。首先,一个“熏”字,暗示了那些歌舞场面的庞大与热闹,为“游人们”营造了靡靡之音的氛围。接着一个“醉”字,承接上一个“熏”字,把那些纵情声色的“游人们”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一个“醉”字,留下了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游人们”在这美好的“西湖”环境中的丑态。在这样的状态下,诗人为了进一步表现出“游人醉”,在结尾中写道:“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朝原来建都于汴梁,时已为金侵占。就是说,纸醉金迷中,这些“游人”们简直把杭州当成了故都汴州。这里,诗人不用“西湖”而用“杭州”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西湖”虽在杭州,但说到“西湖”,美景之地,是游山玩水的更佳去处,而且也仅仅是杭州的一个景点。而诗人用“杭州”,就很好地与宋都“汴州”(“汴州”已经被金人占有)对照。在对照中,不但引出“汴州”这一特殊的、富有政治意义的名称,而且更有助于抒发诗人的情感——揭露那些“游人们”无视国家前途与命运,沉醉在醉生梦死、不顾国计民生的卑劣行为,同时,也表达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及其对统治者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的愤怒之情。
15、林升,字云友,又字梦屏,温州横阳亲仁乡荪湖里林坳(今属苍南县繁枝林坳)人,(《水心集》卷一二有《与平阳林升卿谋葬父序》)。大约生活在南宋孝宗朝(1106-1170年),是一位擅长诗文的士人。事见《东瓯诗存》卷四。《西湖游览志余》录其诗一首。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