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异首的拼音和异的拼音和组词怎么写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异首的拼音以及异的拼音和组词怎么写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文言文右溪记拼音版
1.文言文右溪记习题及答案
阅读文言文《右溪记》,完成22~26题。
阅读文言文《右溪记》,完成22~26题。
(12分)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
刻铭石上,彰示来者。2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2分)①垂阴相荫()②乃疏凿芜秽() 2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24、下面有关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则可为都邑之胜境”和“为溪在州右”两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B.因为右溪佳景无人赏爱,所以作者对它进行修葺与美化,以彰示此景。
C.本文前一部分是记叙,介绍了小溪的位置、环境和特点。后一部分都是议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右溪“无人赏爱”的遗憾以及介绍名称的由来。
D.本文通过叙述右溪优美的自然景观以及写这篇记的目的,表达了作者怡情山水的情感,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的些许不满。25、文中画线句子从哪些角度描写右溪的水?请分别举例说明。
(3分)26、右溪的自然景观有哪些奇特之处?作者对右溪的喜爱与眷恋同王维在《山居秋暝》中的“,”两句表达的情感有异曲同工之妙。(3分)【答案】22、①yìn荫庇,遮蔽;②huì污秽,肮脏。
(2分。每小题1分)23、清澈的溪流冲击到岩石,有的形成旋涡,有的激起浪花,有的激荡倾注。
(2分。“触”“洄”“悬”“激注”四个词错一个扣0.5分)24、C(2分)25、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如“南流数十步”写溪水的“小”;“清流触石,洄悬激注”描写溪水触石的各种形态。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攲嵌盘屈,不可名状”表明怪石是被溪水冲激所致,间接地描写了水势,同时又交待了溪水所在的环境。(3分。
描写角度1分,每个0.5分;举例说明2分,每个1分)26、怪石“攲嵌盘屈”、清流“洄悬激注”、木竹“垂阴相荫”。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分。之一问2分,三个要点错一个扣1分,错两个不得分;第二问1分)。
16.(湖北省咸宁市,22-26,12分)阅读文言文《右溪记》,完成22~26题。(12分)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中.考.资.源.网
2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2分)
①垂阴相荫( yìn)荫庇,遮搐耽陛甘桩仿标湿钵溅蔽;②乃疏凿芜秽( huì)污秽,肮脏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清澈的溪流冲击到岩石,有的形成旋涡,有的激起浪花,有的激荡倾注。(2分。"触""洄""悬""激注"四个词错一个扣0.5分)
24、下面有关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C
A."则可为都邑之胜境"和"为溪在州右"两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B.因为右溪佳景无人赏爱,所以作者对它进行修葺与美化,以彰示此景。
C.本文前一部分是记叙,介绍了小溪的位置、环境和特点。后一部分都是议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右溪"无人赏爱"的遗憾以及介绍名称的由来。
D.本文通过叙述右溪优美的自然景观以及写这篇记的目的,表达了作者怡情山水的情感,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的些许不满。
25、文中画线句子从哪些角度描写右溪的水?请分别举例说明。(3分)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如"南流数十步"写溪水的"小";"清流触石,洄悬激注"描写溪水触石的各种形态。侧面描写(间接描写):"攲嵌盘屈,不可名状"表明怪石是被溪水冲激所致,间接地描写了水势,同时又交待了溪水所在的环境。(3分。描写角度1分,每个0.5分;举例说明2分,每个1分)26、右溪的自然景观有哪些奇特之处?作者对右溪的喜爱与眷恋同王维在《山居秋暝》中的","两句表达的情感有异曲同工之妙。(3分)
怪石"攲嵌盘屈"、清流"洄悬激注"、木竹"垂阴相荫"。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3分。之一问2分,三个要点错一个扣1分,错两个不得分;第二问1分)
要标明是哪个版本的教材啊!语文版?人教版?【原文】道州城西百余步〔1〕,有小溪。
南流数十步合营溪〔2〕。水抵(3)两岸,悉皆(4)怪石,欹嵌[5]盘屈,不可名状[6]。
清流触石,洄[7]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8]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9]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10],则可为都邑[11]之胜境,静者[12]之林亭。而置州[13]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14]怅然!乃疏凿芜秽[15],俾[16]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17]香草,以裨[18]形胜。
为[19]溪在州右,遂命[20]之曰右溪。刻铭[21]石上,彰示[22]来者。
【注释】 [1]右溪:唐道州城西的一条小溪。道州治所在今湖南道县。
“右”,古以东为左,西为右,此溪在城西,所以作者为之取名“右溪”。 [2]营溪:谓营水,源出湖南宁远,西北流经道县,北至零陵入湘水,湘江上游的较大支流 [3]抵:击拍,形容溪流满涌,作者《游右溪劝学者》:“尤宜春水满,水石更殊怪。”
[4]悉皆:谓两岸都是。 [5]欹嵌(qīqiàn):石块错斜嵌插溪岸的样子;“欹”,通“攲”一中古代盛酒的器皿。
盘屈:怪石随着溪岸弯曲屈折的样子。 [6]名状:说出它们的样子。
[7]洄(huí):漩涡。悬:形容触石溅起的浪花。
激:形容被石遏制而造石成的急流。注:形容水急如灌注一般。
[8]垂阴:投下阴影。相荫:彼此遮蔽荫护。
[9]逸民退士:指不仕的隐者和归隐的官宦。 [10]人间:谓世俗社会,主要相对隐逸而言,指仕宦于朝;嵇康《答山巨源绝交书》:“又每非汤、武而薄周、孔,在人间不止,此事会显,世教所不容。”
其义同此。 [11]都邑:都会城镇。
胜境:风景优美的环境。一本“可为”上有“则”字。
[12]静者:谓仁人;《论语·雍也》载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13]置州:谓唐朝设置道州。唐高祖武德四年(612)设置南营州,太宗贞观八年(634)改为道州,玄宗天宝元年(742)改设江华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复称道州。
已来:同“以来”。 [14]之:指“无人赏爱”。
怅然:惆怅抱憾的样子。 [15]疏凿芜秽:谓疏通水道,开挖乱石,去除荒草杂树。
[16]俾(bǐ):以便,准备。为:修筑。
亭宇:亭子房屋。 [17]兼之:并且在这里种植。
[18]裨:补益,增添好处。形胜:优美的风景。
[19]为:因为。 [20]命:命名。
[21]铭:铭文,指作者为右溪所作的铭文。据作者《阳华志铭》、《五如石铭》、《浯溪铭》等其它同类作品,大多以铭文为主,前有小序。
则本篇当同其例,应有铭文,此记属序。但铭文已佚,后人为拟题作“记”。
[22]彰示:明白地告诉。来者:后来的游者。
【译文】在道州城西边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条小溪。它向南流几十步远,并入营溪。
溪水两岸,全都是怪石,它们倾斜凹陷,回旋盘曲,姿态奇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清澈的溪流冲击到岩石,便激起腾空的浪花和股股洄流。
岸边还有美丽珍奇的树木和青竹,垂下荫影相互遮蔽。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野,就应当是隐士游玩居住的地方;如果在人烟稠密的地方,也可成为繁华都市的名胜风景区,和喜爱清静的人植树建亭的地方。
可是自从道州城成为州的治所以来,却至今没有人们来欣赏它和喜爱它;我在溪水旁徘徊,为此感到失意惋惜!于是进行疏导开通,清除掉杂乱的草木,建造了亭阁,又种植了松树、桂树,还铺植保护坡岸的香草,来增益它优美的景致。因为溪在州城之右(即西面),就命名它为“右溪”。
现在把这些文字刻在石上,明白地告诉后来的游者。你可以不选我的答案,但请尊重我的劳动。
如果你对这个答案满意,而有人复制粘贴我的答案,就请选我的吧。当然,如果你选了复制粘贴的答案,依照百度的观点也属于“没有违反知道原则的行为”。
(以上内容是我每次发帖都要打上的,请不要介意!)。
你就采纳吧!呜呜呜!右溪记【原文】道州城西百馀步〔1〕,有小溪。
南流数十步,合营溪〔2〕。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3〕,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休木异竹〔4〕,垂阴相荫〔5〕。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6〕;在人间〔7〕,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8〕。而置州已来〔9〕,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10〕,以裨形胜。
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选自《四部丛刊》本《元次山集》【作者小传】元结(719—772),字次山,河南鲁山(今河南鲁山县)人,唐代文学家。少时不羁,十七岁才折节向学,从师于元德秀。
天宝十二年( 753)举进士。安史之乱中,史思明攻河阳,肃宗召他进京问策,乃上《时议》三篇,受到赏识,擢为右金吾兵曹参军,摄监察御史,为山南西道节度参谋。
以讨史思明有功,迁监察御史里行,又进水部员外郎。代宗即位,拜道州刺史,进授容管经略使,加左金吾卫将军。
罢还京师,卒赠礼部侍郎。他同情人民疾苦,在道州任间,曾两次上书,请求蠲免百姓租税,得到皇帝许可。
又“为民营舍给田,免徭役”,召还流民一万多人,受到人民的爱戴。其诗文注重反映政治现实和社会矛盾,文风力求摆脱六朝以来雕饰华靡的弊病,清淡简洁,纯真自然。
唯过于质朴,文采稍逊。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者之一。
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元次山集》。他还曾编《箧中集》诗选行世。
【题解】右溪是道州(州治在今湖南省道县)城西的一条小溪,这里泉清石奇,草木葱郁,环境十分优美。元结任道州刺史时,又对它进行了一番修葺,并刻石铭文,取名右溪。
作者擅长状物记事,短短一百多字,即把此溪的幽趣描绘得历历在目。淡雅隽永的文笔,与清新俊秀的景物,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可视为柳宗元山水游记的先声。
【译文】在道州城西边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条小溪。它向南流几十步远,并入营溪。
溪水两岸,全都是怪石,它们倾斜嵌叠,回旋盘曲,姿态奇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清澈的溪流冲击到岩石,便激起腾空的浪花和股股洄流。
岸边还有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垂下荫影相互遮蔽。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野,那是很适合隐士游览和居住的;如果在人烟辏集的地方,也可成为城市居民游览的胜地,和爱清静者休憩的园林。
可是自从道州城成为州的治所以来,却至今没有人们来欣赏它和喜爱它;我在溪水旁徘徊,为此怅然惋惜!于是进行疏导开通,清除掉杂乱的草木,建造了亭阁,又种植了松树、桂树,还铺植保护坡岸的香茅,来增益它优美的景致。因为溪在州城之右(即西面),便命名它为“右溪”。
现在把这些文字刻在石上,以让后来的人知道。【注释】〔1〕道州:州名,唐时属江南西道,治所在今湖南省道县。
〔2〕营溪:河流名,发源于今湖南省宁远县南,流经道县,北至零陵县西入湘水。〔3〕攲( qí欺)嵌盘屈:倾斜嵌叠、曲折盘旋的样子。
〔4〕休木:一本作“佳木”。休,美好。
〔6〕逸民退士:退居山林的隐士。〔7〕人间:与前文“山野”对称,指有居民的地方。
〔8〕静者:喜欢清静的人。〔9〕置州已来:成为州的治所以来。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置营州,后改为道州。已,通“以”。
〔10〕香草:即香茅,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状茎蔓延,可巩固坡地。这里也可指芬香的花草。
游黄溪记游黄溪记〔1〕〔唐〕柳宗元北之晋〔2〕,西适豳〔3〕,东极吴〔4〕,南至楚、越之交〔5〕,其间名山水而州者〔6〕,以百数〔7〕,永最善〔8〕。环永之治百里〔9〕,北至于浯溪〔10〕,西至于湘之源〔11〕,南至于泷泉〔12〕,东至于东屯〔13〕,其间名山水而村者,以百数,黄溪最善。
黄溪距州治七十里,由东屯南行六百步,至黄神祠〔14〕。祠之上〔15〕,两山墙立〔16〕,丹碧之华叶骈植〔17〕,与山升降。
其缺者为崖峭岩窟〔18〕。水之中皆小石〔19〕。
平布黄神之上〔20〕,揭水八十步〔21〕,至初潭〔22〕,最奇丽,殆不可状〔23〕。其略若剖大瓮〔24〕,侧立千尺〔25〕。
溪水积焉,黛蓄膏渟〔26〕。来若白虹〔27〕,沈沈无声,有鱼数百尾,方来会石下〔28〕。
南去又行百步,至第二潭。石皆巍然〔29〕,临峻流〔30〕,若颏颔龂腭〔31〕。
其下大石杂列,可坐饮食。有鸟赤首乌翼,大如鹄〔32〕,方东向立。
自是又南数里,地皆一状〔33〕,树益壮,石益瘦,水鸣皆锵然〔34〕。又南一里,至大冥之川〔35〕。
山舒水缓〔36〕,有土田〔37〕。始,黄神为人时〔38〕,居其地。
传者曰〔39〕:黄神王姓〔40〕,莽之世也〔41〕。莽既死〔42〕,神更号黄氏〔43〕,逃来,择其深峭者潜焉〔44〕。
始,莽尝曰:“余黄、虞之后也。”〔45〕故号其女曰“黄皇室主”〔46〕。
“黄”与“王”声相迩而又有本〔47〕,其所以传言者益验〔48〕。神既居是〔49〕,民咸安焉〔50〕,以为有道〔51〕,死乃俎豆之[52],为立祠[53]。
后稍徙近乎民〔54〕,今祠在山阴溪水上〔55〕。元和八年五。
名:名词作动词,说出【成语】:不可名状--------------------------------------------------------------------------------【拼音】:bù kě míng zhuàng【ZDIC。
NET汉典网】【解释】: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出处】:《老子》第十四章:“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晋·葛洪《神仙记·王远》:“衣有文采,又非锦绮,光彩耀目,不可名状。
”【示例】:拜住不敢十分抬头,已自看得较切,不比前日墙外影响,心中喜不~。◎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九【近义词】:不可言宣、不可思议、不可胜言【反义词】:一语破的【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声音、色彩、感觉等不能用语言描述。
1〕道州:州名,唐时属江南西道,治所在今湖南省道县。
〔2〕营溪:河流名,发源于今湖南省宁远县南,流经道县,北至零陵县西入湘水。〔3〕攲( qí欺)嵌盘屈:倾斜嵌叠、曲折盘旋的样子。
〔4〕休木:一本作“佳木”。休,美好。
〔6〕逸民退士:退居山林的隐士。〔7〕人间:与前文“山野”对称,指有居民的地方。
〔8〕静者:喜欢清静的人。〔9〕置州已来:成为州的治所以来。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置营州,后改为道州。已,通“以”。
〔10〕香草:即香茅,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状茎蔓延,可巩固坡地。这里也可指芬香的花草。
二、异组词和拼音
打开搜狗搜索APP,查找字词更方便
[yì] 1.有分别;不相同:~口同声。大同小~。日新月~。求同存~。 2.奇异;特别:~香。~闻。 3.惊奇;奇怪:惊~。深以为~。 4.另外的;别的:~日。~地。 5.分开:离~。~爨(亲属分家)。 6.姓。
〈形〉(会意。“异”,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 gǒng)从畀( 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同本义异,怪也。——《玉篇》异,奇也。——《广韵》何以异哉。——《列子·杨朱》异乎交益之士。——左思《魏都赋》妇人异甚。——《战国策·赵策》产异蛇。——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觉无异能。——唐·柳宗元《三戒》父异焉。——宋·王安石《伤仲永》又如:异疾(奇怪的病症);异形(怪异或奇特的形状)不同礼者为异。——《礼记·乐记》。注:“谓别贵贱也。”事为异别。——《礼记·王制》执心各异。——汉·刘向《列女传》得无异乎。——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或异二者。何异以孤羊投群狼?——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又如:异俗(风俗异于汉族的少数民族);异姓陌路(既不同姓也不认识);异手(指不同之人);异世(不同时代);异目(另眼)〈代〉其他,别的贾不敢为异事。——《吕氏春秋·上农》无它异也。(意思是,没有别的意外的事)。——《后汉书·列女传》又如:异域茅草(蛮荒之地的乡野村夫);异土(他乡;别处)〈动〉护翼古天异临子。——《盂鼎》区别;分开异是非,明好恶,检奸邪,消佚乱。——《新语》又如:异分(区别);异居(分居)觉得奇怪;诧异渔人甚异之。——晋·陶潜《桃花源记》特别优待;特别重视。如:异擢(破格提拔);异待(特别礼遇);异恩(特殊恩遇);异遇(特别优待);异谋(特别的计谋)通“翼”。恭敬极明与与,有畏劝汝,何异非汝,何畏非世。——《逸周书》通“翼”。辅助令行禁止王始也…出三日无适异;出四日无适与。——《逸周书》〈名〉指以往,以前。如:异时(往时;从前);异代(前代;前世)指以后,将来。如:异日(来日;以后);异时(以后;他时);异世(后代;后世);异代(后代;后世)怪异不祥之事;灾异己巳,日有食之。何以书?记异也。——《公羊传》指特殊本领、才能觉无异能者。——唐·柳宗元《三戒》举天下所贡蝴蝶…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聊斋志异·促织
三、异的拼音
部首廾部,部外笔画3画,总笔画6画。
五笔NAJ,仓颉RUT,郑码YYBE,四角77441。
结构上下,电码8361,区位5076,统一码5F02。
1、不同的:异乎。异说。异常。异己(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相冲突的人)。异端(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如“异异邪说”)。异化。异性。异样。大同小异。异曲同工。
3、另外的,别的:异日。异地。异国。异乡。异类。
4、特别的:奇异。异闻。异彩。奇才异能(特殊的才能)。
(形)跟一般情况很不一样:海底有许多~的生物。[近]奇特|奇妙。[反]普通。惊异;令人觉得十分奇怪:人们都用~的眼光注视着他。
异想天开[yì xiǎng tiān kāi]
比喻想法离奇,实现不了。[近]想入非非。
(形)觉得十分奇怪:听了这个消息,他~地睁大了双眼。
(形)不同寻常:表情~。[近]反常。[反]正常。(副)特别:~激动。
异口同声[yì kǒu tóng shēng]
不同的嘴说同样的话。形容大家说的完全一致。
四、异的部首是什么,怎么读
拼音 yì部首巳笔画 6五行土繁体异五笔 NAJ
1.有分别;不相同:~口同声。大同小~。日新月~。求同存~。
3.惊奇;奇怪:惊~。深以为~。
5.分开:离~。~爨(亲属分家)。
徐志摩《偶然》诗:“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夏衍《上海屋檐下》之一幕:“杨彩玉(有点讶异):什么,你不舒服?”
《汉书·叙传上》:“﹝高祖﹞体貌多奇异。”唐张鷟《游仙窟》:“奇异妍雅,貌特惊新。”《英烈传》第五三回:“二人参见已毕。士诚见了,果是奇异,不胜之喜。”巴金《沉默集·煤坑》:“他向周围一看,他起了一种奇异的感觉。”
元张寿卿《红梨花》第三折:“他粧梳的异样儿新。”《二刻拍案惊奇》卷九:“他的姓,姓得有些异样的,不好记,我忘记了。”巴金《灭亡》第七章:“杜大心底脸上突然现出一种异样的表情。”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九:“余静觉得陶阿毛今天的举止有点异样。”
五、“异”的部首是什么怎么读
“异”的部首:廾,部首读音:gǒng
笔画名称:横折、横、竖弯钩、横、撇、竖
1.有分别;不相同:~口同声。大同小~。日新月~。求同存~。
3.惊奇;奇怪:惊~。深以为~。
5.分开:离~。~爨(亲属分家)。
讶异奇异异样差异诧异异常异议惊异
1.王先生四十得子,异常高兴。同事们也前来祝贺他的梦熊之喜。
2.阿姨经常打扮的异常妖娆,尤其是与陌生的叔叔见面时。
“异”的反义词:同(字典查询只有一个)
1.相同;一样:~类。~岁。~工~酬。大~小异。条件不~。~是一双手,我为什么干不过他?
2.跟…相同:~上。~前。“弍”~“二”。
4.一同;一齐(从事):~甘苦,共患难。我们俩~住一个宿舍。
5.引进动作的对象,跟“跟”相同:有事~群众商量。
6.引进比较的事物,跟“跟”相同:他~哥哥一样聪明。今年的气候~往年不一样。
7.表示与某事有无联系,跟“跟”相同:他~这件事无关。
8.表示替人做事,跟“给”相同:这封信我一直~你保存着。你别着急,我~你出个主意。
9.表示联合关系,跟“和”相同:我~你一起去。
1.为了吸引同学们参加体育运动,学校成立了小足球队和小篮球队。
2.今天下午,全校同学在大礼堂听报告,请各班按次序入场。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