螽怎么读拼音,氹怎么读拼音

牵着乌龟去散步 拼音 1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螽怎么读拼音这个问题,氹怎么读拼音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螽的读音怎么读
  2. 螽、蟫、蟊、蠹的读音
  3. 螽怎么读
  4. 拟叶螽怎么读
  5. 螽怎么读什么意思
  6. 螽蟁蟊蠹怎么读
  7. 螽的拼音

一、螽的读音怎么读

1、螽是一个汉字,读作zhōng,本意是指一种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善跳跃,对农作物有害,引申义是蝗类的总名。该文字在《诗经》等文献均有记载。

2、(2)〔~斯〕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善跳跃,对农作物有害。

3、(4)郑码:RSII,U:87BD,GBK:F3AE

4、虫名。蝗类的总名 [grasshopper]。如:螽水(虫灾及水灾)

5、绿色或褐色昆虫,触角呈丝状,有的种类无翅。善跳跃,吃农作物。雄的前翅有发声器,颤动翅膀能发声

6、虫鸣螽跃、蚁萃螽集、螽斯振羽、螽斯衍庆、螽羽诜诜。

7、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8、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9、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二、螽、蟫、蟊、蠹的读音

读作zhōng,本意是指一种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善跳跃,对农作物有害,引申义是蝗类的总名。

读作yín,字义:形声。字从虫从覃,覃亦声。“覃”意为“深处”。“虫”与“覃”联合起来表示“生活在衣箱、书箱深处的虫”。

本义:生活在衣箱、书箱深处的虫。别名蠹虫。俗名蠹鱼。说明:称其为“鱼”,是比喻这种虫好像是鱼,生活在看不见的水下。

(1)(形声):矛;(形义):此处“矛”同“禾”,两只虫在根下,指多种以根为食的或生活在根下的虫。

(2)蟊螟(危害庄稼的两种害虫);蟊疾(蟊虫为害)

(3)同本义,比喻祸源。蟊贼蟊疾。――《诗·大雅·瞻昂》

(4)喻危害人民或国家的人或事[pest],其有隐匿性和危害性,看似小事实则蛀蚀大业根基。如:蟊蜮(比喻恶人);蟊虿(比喻坏人);蟊食(比喻奸吏掠夺百姓财物)。

读dù,是会意字,“蠹”是“螙”的异体字。

䖵(kūn)表示虫子,橐(tuó)虫子蛀食树木,形成树心“结石”,造字本意虫子在树心蛀食,垃圾形成“结石”,阻碍树木生长。泛指指蛀蚀器物的虫子。

引申比喻祸害国民的人和事。异体字是螙、蠧。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蠹害】 dùhài〈名〉危害;损害,破坏

【蠹蛀】 dùzhù〈动〉蠹虫蛀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螽;百度百科:蟫;百度百科:蟊;百度百科:蠹

三、螽怎么读

螽,汉语二级字,读作螽(zhōng),本义指一种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善跳跃,对农作物有害,引申义是蝗类的总名。

螽:〔~斯〕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善跳跃,对农作物有害。〔阜~〕即“蚱蜢”。绿色或褐色昆虫,触角呈丝状,有的种类无翅。善跳跃,吃农作物。雄的前翅有发声器,颤动翅膀能发声。

带有"螽"字的成语:诗经,国风,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康熙字典》〔古文〕𧕠《唐韵》职戎切《集韵》《韵会》之戎切,𠀤音终。《说文》蝗也。《尔雅·释虫》𧒂螽,蠜。《注》𧒂螽,一名蠜。《陆玑疏》今人谓蝗子为螽子,兖州人谓之螣,《诗》云喓喓草虫,趯趯𧒂螽是也。

1、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汉语拼音能够准确地给汉字注音,遇到不认识的汉字,可以用汉语拼音的方式查辞书。

2、它是学习普通话的工具。学习普通话光靠口耳是不够的,必须有一套记音符号,以帮助教学,矫正读音。汉语拼音就是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

3、学习拼音可以独立查字典,有利于幼儿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四、拟叶螽怎么读

1、拟叶螽的拼音为nǐ yè zhōng。

2、巨拟叶螽(学名:Pseudophyllus titan),体型硕大,翅展可达25cm。是我国现存更大的螽斯,也是采获的更大直翅目昆虫,更大可达112mm,通体浅黄绿色或嫩绿色。前翅长,腿较短,叫声响亮而且动听,有点像鸟叫且声震百步。

3、这是一种温顺的大型素食性螽斯,喜欢食用桑科植物的叶子。包括榕属地黄金榕,无花果、牛筋藤属葎草属的植物。通体翠绿色,翅膀上各有一个眼斑,不善跳跃,但善于飞行。一次可以飞出上百米。它的内翅是淡蓝色的,非常美丽。

4、食物:比较喜欢桑科植物。例如黄金榕,无花果。牛筋藤属。其经常生活于树上,雄性叫声响亮,甚至可以超过一般的蝉。

5、终年生活在版纳雨林区,通常栖息在较高的树上。雌虫喜欢聚集在一起生活。吃嫩叶。雄虫夜间在树顶发出异常响亮的鸣声。很远都能清楚的听到。只要听过一次都终身难忘。

6、我国的云南省,是多种大型螽斯的产地。这里,要重点提到的就是全国更大的螽斯,巨拟叶螽。之所以说更大,是因为无论用哪一种测量方式,它都当之无愧是王者。一般测量鸣虫的长度,是头顶到翅尖的距离。

7、饲养应注意的要点:高温高湿,羽化时一定要小心,在窗帘,树枝等粗糙的东西上脱皮,若虫期食量很大,成虫善飞,如出现螨虫等,应注意防治,可以用镊子或者刷子弄掉。

8、在当地饲养此虫,非常容易。但离开那种高温高湿度气候条件,就变得困难。当然在控温爬虫箱里饲养很方便。要用水盘保证湿度,必要时可以喷雾。它性格非常温和,可以多只和平共处,但体型巨大,所以要求非常宽大的容器。

螽怎么读拼音,氹怎么读拼音-第1张图片-

五、螽怎么读什么意思

螽这个字的意思是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善跳跃,对农作物有害。

螽斯(zhōng sī):指昆虫中的一种叫做螽斯的昆虫。螽斯属于直翅目,俗称“知了”或“蝉”。夏季的时候,螽斯会发出尖锐的鸣叫声,常被用来形容盛夏的景象。

螽羯(zhōng jié):在古代兵器中一种箭杆上的装饰物,通常由铜、玉等材料制成。螽羯是箭的顶部装饰,具有装饰和标志作用。

螽斯脱壳(zhōng sītuōké):形容螽斯从蛹中蜕变为成虫的过程,象征着新生与蜕变。

螽字的出处可以追溯到《说文解字》。在《说文解字》中,“螽”字是作为“螽斯”一词的注解而出现的。《说文解字》是由东汉末年的许慎编纂的一部字书,对当时汉字的字义、字形进行解释和阐述。

值得注意的是,“螽”字作为一个单独的字并不常见,更多地是与“螽斯”这个词一起出现。“螽斯”在古代文献中经常被提及。

1、盛夏的午后,螽斯的鸣叫声在田野里回荡。

2、炎炎夏日,螽斯的高亢鸣叫让人感到热闹非凡。

3、在蔚蓝的天空下,螽斯的嘹亮歌声让整个夏季充满活力。

4、夏日里,螽斯的噪音伴随着微风轻拂,让人倍感宁静与舒适。

5、走进乡间小路,螽斯的鸣叫声仿佛是大自然给予的欢迎之音。

6、绿树成荫之下,螽斯声和鸟鸣交错,构成了一幅和谐的大自然画卷。

7、暑气袭人,螽斯的尖锐鸣叫声成为夏季独特的音乐。

8、夏天的午后,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螽斯的鸣叫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9、盛夏的午后,田野里响起了螽斯的嘹亮鸣叫声,让人感受到炙热的夏日气息。

10、走在乡间小路上,螽斯的鸣声汇集成一片欢快的交响乐,将整个夏季装点得更加生动活泼。

六、螽蟁蟊蠹怎么读

1、螽:zhōng;蟁:wén;蟊:máo;蠹: dù

2、释义:泛指指蛀蚀器物的虫子。引申比喻祸害国民的人和事。

3、文言版《说文解字》:蠹,木中虫。从,橐声。螙,蠹或从木,象虫在木中形。

4、白话版《说文解字》:蠹,树心里的虫子。字形采用“”作边旁,“橐”作声旁。“螙”,有的“蠹”字形采用“木”作边旁,像虫在树心里的样子。

5、解释:窃食俸禄的蛀虫。喻指贪求官位俸禄的人。

6、引证:《花城》1981年增刊第3期:“你是雅人高士,我也不是官迷禄蠹。”

7、引证: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书的还魂和赶造》:“但丛书也有蠹虫。从明末到清初,就时有欺人的丛书出现。”

8、解释:指封建官府中侵吞财物的胥吏。犹如蛀食衣物书籍的蠹虫。

9、引证: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驳衙役》:“衿棍把持衙门,胥蠹恣行侵扰。”

七、螽的拼音

1、螽,汉语二级字,读作螽(zhōng),本义指一种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善跳跃,对农作物有害,引申义是蝗类的总名。

2、(2)〔~斯〕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善跳跃,对农作物有害。

3、(4)郑码:RSII,U:87BD,GBK:F3AE

4、虫名。蝗类的总名 [grasshopper]。如:螽水(虫灾及水灾)

5、绿色或褐色昆虫,触角呈丝状,有的种类无翅。善跳跃,吃农作物。雄的前翅有发声器,颤动翅膀能发声

6、土螽斯螽草螽虫鸣螽跃蚁萃螽集蛗螽蜤螽蝗螽螽斯螽斯之德螽斯振羽螽斯衍庆螽水螽涝螽结螽羽螽羽诜诜螽蝗螽螟蟿螽阜螽

7、虫鸣螽跃蚁萃螽集螽斯振羽螽斯衍庆螽羽诜诜

8、闲来春雨秋风凉,一过淮河日影长。院落黄发跳石阶,石阶青绿转鹅黄。默默蝉声藏,转眼一季忙。大雪满朔北,胡笛又苍凉。

9、曾经少年不知愁,黑发三日薄染霜。梦里过客笑眼望,望回廊,秋螽藏,人世短,人间长。星汉西楼夜未央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螽怎么读拼音和氹怎么读拼音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标签: 拼音 怎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