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的拼音是什么 获有几个读音

牵着乌龟去散步 拼音 15 0

很多朋友对于获的拼音是什么和获有几个读音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获怎么组词和拼音
  2. 得的拼音是什么
  3. 获的拼音
  4. 请问"获"怎么读
  5. 获字的拼音
  6. 获得怎么 拼音
  7. 得怎么写得拼音是什么

一、获怎么组词和拼音

释义:.收割庄稼。《书·金縢》:“秋,大熟,未获,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孔颖达·疏:“其秋大熟,未及收获。”

2.泛指刈割、砍伐。唐·韩愈《潮州祭神文》之二:“稻既穟矣而雨,不得熟以获也。”参见“获薪”。

3.收成,收获。《国语·吴语》:“以岁之不获也,无有诛焉。”韦昭注:“获,收也。”三国·魏·曹植《弃妇诗》:“晚获为良实,愿君且安宁。”

二、得的拼音是什么

得的拼音有:【dé】,【de】,【děi】。

得,常用汉字,本义是指得到、获得。读【dé】时,有得到、演算产生结果、适合、实现等意思;读【de】时,有用在动词后表示可能、用在动词和补语中间表示可能、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结果等用法;读【děi】时,有需要、必要、极舒服等意思。

上古前期(西周以前)上古前期,“得”字是“获得”的意思,只作动词用。中国最早的文献甲骨文里,“得”字已经出现了。甲骨文中的“得”字从又持贝,纯属“获得”的意思(甲骨文中的“获”字亦作从又持佳;“得”、“获”两字不但构造相近,而且意思相同)。

例如《左传》定公九年:“凡获器用曰得,得用焉曰获”,《说文》:“得,行有所(古得字)也”。这些早期的文献和注释里,都告诉我们“得”字最初是“获得”的意思。

1、注意区分词性。即注意它们在句子中是起实词作用还是起虚词作用。实词则读实词的音,分别读作【dì】,【dì】,【dé】,虚词则一律念轻声【de】。

2、注意他们在句子中的作用。即是起主体作用还是起辅助作用。如起主体作用,则为实词,就按实词来读音和使用;如在句子中仅起辅助作用,便为虚词,应按虚词的读音和使用来处理。

3、注意它们所处的位置以及与其它词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他们的关系处理得很好,同学之间的友谊也迅速地融洽了。

在这一复句中,前一分句的“很好”,通过“得”构成谓语动词的补语,说明“怎么样”。此处的“得”,不起实体表义作用,仅处从属地位。应读【de】,但如将它写成同音虚词“的”或“地”,那“的”既不表示“目的”,“地”也不指“土地”,其词语之间不仅关系混乱,其表意也谬误了。同样,后一分句中的“地”,也不能写成“的”。

三、获的拼音

收获、获取、获悉、获奖、获利、获取、获致、获准、

获罪、获隽、获知、获戾、获丑、获免、获咎、获释、

获胜、获全、获救、获济、获旌、获敛、获厎、获薪、

获售、获命、获宥、获刈、获解、获谷、获尤、获志

获字的笔画笔顺:横、竖、竖、撇、弯钩、撇、横、撇、捺、点

获的繁体字有“获”“获”两个。“获”字的本义是猎获,得到猎物。在甲骨文(甲组图1)中,上部像一只鸟(“隹”),下部像一只手(“又”),表示手捉住了鸟,属于会意字。金文(甲组图2)字形与甲骨文相同,下部的手形变得复杂一点。在战国“中山王鼎”的金文(甲组图3)中,右边在鸟头上增加“艹”字头,鸟下面的手变成了“又”字,就成了“蒦”字。

秦篆字形(甲组图4、5),左边又增加了一个“犬”字。犬和人的关系最密切,所以很多表示兽类的字都用“犬”作形旁,而表示猎得兽类的“获”字也就用“犬”作形旁了。整个字形成为形声字,“犬”为形,“蒦(huò)”为声。汉隶字形沿袭秦篆,只是将“犬”换成“犭”。仍然是形声字。从甲骨文字形来看,“获”最初之义就是捕捉鸟兽。有对鸟兽的捕获,才有一两只的计算,甲骨文的这个字(图1)也是表示量词的“只(只)”的本字,为了区分字义,用作量词用“只〔⿱隹又〕”,用作捕获用“获”。

四、请问"获"怎么读

1、笔顺读写:横、竖、竖、撇、弯钩、撇、横、撇、捺、点。

2、capture; catch; obtain; win;

3、形声。从犬,蒦(huó)声。按甲骨文从隹从又,表示捕鸟在手。本义:猎得禽兽

4、(3)用于地名读(huái)获鹿镇,河北省石家庄鹿泉市 *** 所在地。

5、舍拔则获。――《诗·秦风·驷賳》谋于野则获。――《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6、今日畋乐乎?获多乎?――司马相如《子虚赋》

7、又如:获兽;获兔;获者(猎得禽兽者)

8、遇犬获之。――《诗·小雅·巧言》

9、获者取左耳。――《周礼·大司马》

获的拼音是什么 获有几个读音-第1张图片-

10、荻百里孟明视。――《左传·僖公三十二年》(6)

11、又如:获丑(俘获敌众);获夷(能俘获夷狄者);获解(拘捕押送);拿获。

12、获,得也。――《小尔雅·广言》

13、遭遇时变,以获爵位。――杨恽《报孙会宗书》

14、初虽劳苦,卒获其庆。――《盐铁论·诛秦》

15、获莒挐。――《左传·僖公元年》

16、获宝玉大弓。――《左传·定公九年》

17、获者坐而获。――《仪礼·乡射礼》

18、凡得获货贿人民六畜者。――《周礼·朝士》获有所闻。――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9、幸获名成。――清·周容《芋老人传》

20、获矢无算。――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21、又如:获奖;获匹(获偶。得到配偶);获印(得到官印,意为得官);获成(得到和解,得到成功)

22、得以,能够 [can]。如:获隽(得以考中);获隽公车(会试得中之意。隽:同“俊”,才智过人。汉以公家车递送应举的人,后以“公车”为入京应试主人的代称);获申(得以表达);获全(得以保全)

23、遭受 [subject to]。如:获尤(遭怨恨)获。

24、狗良则数得兽矣;田猎之获,常过人矣。――《吕氏春秋》

25、中国古代奴婢的贱称 [female slave]

26、行曲则违于臧获,行直则怒于诸侯。――《韩非子》

27、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28、(形声。从禾,蒦(huó)声。本义:收割庄稼)

29、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诗·豳风·七月》

30、是获是亩。――《诗·大雅·生民》

31、载获济济。――《诗·周颂·载芟》

32、儒有不陨获于贫贱。――《礼记·儒行》

33、以岁之不获也。――《国语·吴语》

34、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

35、耕获菑畲,时时利赖其用。――徐光启《甘薯疏序》

36、有冽氿泉,无浸获薪。――《诗·小雅·大东》

37、王公之家,一宴之味,费上农一岁之获,犹食之而不甘。――唐甄《潜书·大命》

38、得到的成果或利益 [results;gain]

39、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管子》

40、通“檴”。木名,榆属,叶如榆,皮坚韧,可作姮索甑带 [a kind of tree]

41、有冽氿泉,无浸获薪。――《诗·小雅·大东》。郑玄笺云:檴、落,木名也。

42、[gain;obtain;acquire;attain;achieve]得到,取得;捕得。

43、[acquired immunity]天然易感群组内一成员所取得的(如受某些疾病侵袭后取得的或因注射适当的抗原而诱导的)免疫。

44、[salvation;be rescued]得到救援而免于危境、困难、匮乏。

45、[win victory;be victorious;triumph]取得胜利

46、[be set free]被释放,重新获得人身自由。

47、[learn]得到消息,知道某种情况。

48、[learn of an event]得知某种消息或情况。

49、[gain;obtain permission]获得许可。

50、得到,取得:~得。~奖。~悉。如~至宝。

五、获字的拼音

2.得到;获得:~胜。~利。~奖。~罪。~救。不劳而~。

缉获jīhuò拿获;查获缉获在逃罪犯缉获走私货物。

获知huòzhī得知某种消息或情况

抓获(敌人),缴获(武器等)。

打败敌人或对手,获得完全的胜利。

(动)得到救助:井下被困的矿工均已~。

(动)光荣地获得:~全国劳模称号。

(动)通过所获得的消息而知道。[近]得知。

(动)捉住(犯罪的人):~逃犯|三名歹徒均~。

六、获得怎么 拼音

获:声母:h、韵母:uo、音调:第四声

得:声母:d、韵母:e、音调:第二声

释义:取得;得到(多用于抽象事物)。

引证:《人民日报》1982.9.27:“有志者事竟成。王凯华在胃癌细胞研究中,终于获得重要成果。”

引证:沈从文《<散文选>题记》:“用锲而不舍的精神,长远从试探中取得经验,才有可能慢慢得到应有的进展。”

引证:孙犁《澹定集·我的书目书》:“后来又买了《四库全书总目》,是商务印书馆的万有文库本,共四十册,在‘文化大革命’中散失了。”

引证:丁玲《韦护》第二章:“丽嘉端详了他半天,她那惯于嘲讽的嘴,已失去了效用。”

七、得怎么写得拼音是什么

1.获取,接受:~到。~失。~益。~空(kòng)。~便。~力。~济。心~。

2.适合:~劲。~当(dàng)。~法。~体。

4.完成,实现:饭~了。~逞。~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6.口语词(a.表禁止,如“~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就这么办”)。

1.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拿~起来。

2.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跑~快。香~很。

2.极舒服,极适意: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了。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读音 拼音 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