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妇吟拼音版(节妇吟全诗及注释)

牵着乌龟去散步 拼音 28 0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节妇吟拼音版,节妇吟全诗及注释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还君明珠怎么读拼音
  2. 没蕃故人张籍拼音版
  3. 秋思 张籍拼音版
  4. 秋思古诗带拼音版

一、还君明珠怎么读拼音

1、问题一:“还君明珠”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吗?一、“还君明珠”出自张籍寄给李司徒师道的诗句“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意思为表示对他人的深情厚意,因为时与事的不能相配合,只能忍痛加以拒绝之意。

2、张籍,字文昌,苏州人,唐贞元十五年进士,官拜太常寺太祝,迁秘书郎。后经韩愈推荐,得为国子博士等官职。许多当时的名士,都乐於与他同游。

3、在东平这个地方,有一位李司徒师道,父子三人,割据一方,是当时最为跋扈的一个藩镇。李师道非常仰慕张籍的学识,很想罗致徵聘他,来为自己效命。

4、张籍虽是穷官,却淡泊名利,更不愿与乱臣为伍,常以诗歌自娱,逍遥而自在。张籍不便正面拒绝李师道的徵聘,所以,写了一首《节妇吟》,寄给了李司徒师道。

5、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6、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7、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8、从诗中可看出,主角是一个有夫之贵妇,而追求她的人也是有权或有钱之人,一出手即赠双明珠!

9、单就诗的表面看,此贵妇绝顶聪明,把己意表达得淋漓尽致,却又婉转动人。

10、特别是最后两句:“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堪称精典,情深深,泪涟涟,一边流泪,一边还珠,言词是委婉,拒绝之意却坚决异常!

11、该诗具有民歌风味,一些心理描写,刻画得入木三分,描写细腻、熨帖,入情入理,短短篇幅寄意无限曲折,可谓“一波三折!”

12、然而,该诗并不是像表面那么简单,如果仅仅只是一首言情诗,那也许不会流传得那么深、远!

13、此诗一本题下注云:“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忆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可谓炙手可热。该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勾引而写的名作。通篇运用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单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作,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诗,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志!

14、该诗最著名的当称最后两句了,也许知道这两句的人居多,而知道全诗的很少,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读者只注重其表面含义,现代一些女性也用来婉转拒绝一些冒昧登徒子的追求,反而把它潜在的内涵遗忘或忽视了。

15、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16、问题二: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17、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18、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19、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20、据此?另一版本,标题下有“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炙手可热。中唐以还,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们,韩愈曾作《送董邵南序》一文婉转地加以劝阻。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的主张统一、反对藩镇分裂的立场一如其师。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勾引而写的名作。通篇运用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单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诗,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诗,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志。

21、此诗似从汉乐府《陌上桑》、《羽林郎》脱胎而来,但较之前者更委婉含蓄。

22、首二句说:这位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妇,还要对我用情,此君非守礼法之士甚明,语气中带微辞,含有谴责之意。这里的“君”,喻指藩镇李师道,“妾”是自比,十字突然而来,直接指出师道的别有用心。

23、接下去诗句一转,说道:我虽知君不守礼法,然而又为你情意所感,忍不住亲自把君所赠之明珠系在红罗襦上。表面看,是感师道的知己;如果深一层看,话中有文章。

24、继而又一转,说自己家的富贵气象,良人是执戟明光殿的卫士,身属中央。古典诗词,传统的以夫妇比喻君臣,这两句意谓自己是唐王朝的士大夫。

25、紧接两句作波澜开合,感情上很矛盾,思想斗争激烈:前一句感谢对方,安慰对方;后一句斩钉截铁地申明己志,“我与丈夫誓同生死”。

26、最后以深情语作结,一边流泪,一边还珠,言词委婉,而意志坚决。

27、诗中所说“双明珠”是李师道用来拉拢、引诱作者为其助势的代价,也就是常人求之不得的声名地位、富贵荣华一类的东西。作者慎重考虑后委婉的拒绝了对方的要求,做到了“富贵不能淫”,像一个节妇守住了贞操一样的守住了自己的严正立场。但当时李师道是个炙手可热的藩镇高官,作者并不想得罪他、让他难堪,因此写了这首非常巧妙的双层面的诗去回拒他。

28、“你虽有一番‘好意’,我不得不拒绝。”这就是张籍所要表达的,可是它表达得这样委婉,李师道读了,也就无可奈何了。

29、此诗富有民歌风味,它的一些描写,在心理刻画中显示,写得如此细腻,熨贴,入情入理,短幅中有无限曲折,真所谓“一波三折”。

30、此诗情理真挚,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全诗委婉曲折而动人。除了它所表现的是君子坦荡胸怀这一因素外,其在艺术上的高妙也是促使它成为名作的重要原因。

31、问题三: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什么意思张籍《节妇吟》

32、一个男子,热烈地恋爱着一个已婚的女人,赠送了她两颗表示爱情的“明珠”。汉乐府诗云:“何以结相思,双珠玳瑁簪。”可见因情而赠物以示爱的习惯古已有之。这个女人对这个男子也有爱情,但她不能离弃她的丈夫。对这个矛盾,她就作出了这样的处理。把明珠收下,“系在红罗襦”,是表示接受了他的爱情。终于又把明珠还给他,是表示自己既已结婚,就不应当背弃丈夫,改适他人。但是这个男子终究已经让她动心和恋恋不舍,于是“还君明珠双泪垂”,并阀心中怨叹“恨不相逢未嫁时”。

33、忍住哀伤的情绪,将你送我的明珠奉还,不舍的泪水却随之落下。其实心中不是没有着憾恨的,早与丈夫相遇相惜,有了深厚的情感,不得不辜负你的一片真心,你也是我倾慕的人哪,假若我们的相逢在我还未婚嫁时,那必是完全不同的景况了。。。

34、问题四:四八穿越还珠之还君明珠百度云 pan.baidu/...515284感谢阅读( ̄ ̄)

35、问题五:还君明珠 *** 迷香的 15分手机小说《还君明珠》

36、亲,资源已光速上传百度云,请尽快查收吧。

37、若满意请【采纳】呦!有疑问请及时追问。

38、问题六:谁把“大清后宫之还君明珠”的所有的演员人的名字给我看一下胡静饰西林春黄维德饰安雪臣(配音:张震)陈浩民饰荣广海(配音:姜广涛)陈秀丽饰兰轩(配音:金雁)陈炜饰景珍[孝静成皇后](配音:张凯)傅艺伟饰全妃[孝全成皇后](配音:徐晓青)伊能静饰祥嫔潘虹饰太后(配音:晏积)张晨光饰道光帝(配音:陆揆)霍思燕饰沈吟秋(配音:林兰)赵柯饰杏儿[孝钦显太后](配音:林兰)方圆饰香穗(配音:纪元)田岷饰晚晴(配音:王晓燕)邢岷山饰杜菊笙程思寒饰李长安马羚饰瓜尔佳氏张迪饰四阿哥[咸丰帝]彤麟饰宝琴沈保平饰花良阿

39、问题七:哪里可以看到白黑写的小说《还君明珠》啊?在搜贴里

40、问题八: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什么意思?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表示对他人的深情厚意,因为时与事的不能相配合,只能忍痛加以拒绝之意。

41、而在当时的张籍,这首诗的用意,是婉谢而不愿就聘。

42、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种幸福;

43、在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悲伤;

44、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种叹息;

45、在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无奈。

46、问题九:还君明珠 txt流域风还君明珠全文阅读

47、亲,资源已光速上传百度云,请尽快查收吧。

48、若满意请【采纳】呦!有疑问请及时追问

二、没蕃故人张籍拼音版

1、qián前nián年fá伐yuè月zhī支,chéng城shàng上mò没quán全shī师。

2、fán蕃hàn汉duàn断xiāo消xī息,sǐ死shēng生cháng长bié别lí离。

3、wú无rén人shōu收fèi废zhàng帐,guī归mǎ马shí识cán残qí旗。

4、yù欲jì祭yí疑jūn君zài在,tiān天yá涯kū哭cǐ此shí时。

5、拓展: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愈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三、秋思 张籍拼音版

1、luò洛yáng阳chéng城lǐ里jiàn见qiū秋fēng风,

2、yù欲zuò作jiā家shū书yì意wàn万chóng重。

3、fù复kǒng恐cōng匆cōng匆shuō说bú不jìn尽,

4、xíng行rén人lín临fā发yòu又kāi开fēng封。

5、拓展: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

6、张籍为韩愈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四、秋思古诗带拼音版

1、luò yáng chéng lǐ jiàn qiū fēng,yù zuò jiā shū yì wàn chóng。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fù kǒng cōng cōng shuō bù jìn,xíng rén lín fā yòu kāi fēng。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2、洛阳城又开始刮秋风了,凉风阵阵吹起了我埋藏在心底的万千思绪,便想写封书信以表对家人思恋。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又再次打开信封检查。

3、张籍(约767年—约830年),唐朝诗人。字文昌,汉族,原籍吴郡(今江苏苏州),后迁居和州乌江。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节妇吟》《猛虎行》。

4、这是乡愁。通过叙述写信前后的心情,表达乡愁之深。之一句交代“作家书”的原因(“见秋风”),以下三句是描写作书前、作书后的心理活动。作书前是“意万重”,作书后是“复恐说不尽”。“临发开封”这个细节把“复恐说不尽”的心态表现得栩栩如生,意形相融。

5、写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却非人人所能道出。作客他乡,见秋风而思故里,托便人捎信。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打开看了几遍。事本子平,而一经入诗,特别是一经张籍这样的高手入诗,便臻妙境。这在诗坛上并不是常有的。当然以家书为题材的作品,在唐诗中也不乏佳作。

节妇吟拼音版(节妇吟全诗及注释)-第1张图片-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节妇 全诗 注释 拼音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