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省字拼音怎么写这个问题,角色的拼音怎么写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省字有几个读音
1、省拼音: shěng,xǐng,笔划: 9
2、--------------------------------------------------------------------------------
3、节约,不费:省钱。省事。省吃俭用。
4、简易,减免:省略。省称。省写。
5、中国古官署名:中书省(a.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b.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更高的官署,称地方更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省。门下省。秘书省。
6、古代称王宫禁地:省中。省闼(禁中)。
7、检查:反省(检查自己)。省察(考察)。吾日三省吾身。
8、--------------------------------------------------------------------------------
9、(会意。从眉省,从屮(chè)。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观察草。(xǐng)本义:察看)
10、王宫禁署,禁中〖theemperor'slivingquarterinhispalace〗
11、禁台省中,连闼对门。——左思《魏都赋》
12、又如:省中(宫禁之中);省内(宫禁之内)
13、投词院直至省,将冤屈叫几声,诉出咱这实情。——《陈州粜米》
14、行政区域名〖province〗。元代中央置中书省,于各路设行中书省,称为行省。明代改行省为布政使司,自后即以省为地方行政区域的通称
15、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明·魏禧《大铁椎传》
16、又如:省元(礼部考试中的之一名进士。因礼部属尚书省,故称)
17、通“眚”。灾祸;过失〖catastrophe;calamity〗
18、大省者何?灾省也。——《公羊传·庄公二十二年》
19、王省惟岁,卿士惟月,师尹惟日。——《书·洪范》
20、乃惟省哉。——《潜夫论·述赦》。王继培云:“省哉,今作眚灾。”
21、拜至献酬辞让之节繁,及介省矣。——《礼记·乡饮酒义》。注;“小减曰省。”
22、省囹圄。——《礼记·月令·仲春》。注:“省,减也。”
23、省攻伐之心。——《战国策·秦策四》。注:“省,减也。”
24、省商贾之数。——《荀子·富国》
25、由父省也。——《史记·吴王濞传》
26、故圣王之诛也綦省矣。——《荀子·仲尼》
27、省徭役,减征赋。——《三国志·吴主传》
28、又如:省刑(减少或减轻刑罚);省笔(减少字的笔画)
29、今为计莫若先省国用。——沈括《梦溪笔谈》
30、又如:省时间;能省的就省;省工;省口(不说话);省陌(亦作“省钱”。把不足一百的钱钞当作一百叫作“省陌”)省衣节食(犹言节衣缩食。指生活节俭)
31、免除;非除〖avoid;remit;remove〗
32、哥哥可省烦恼。——《水浒全传》
33、又如:这个字不能省;省却(免去;除掉);省罢(裁减;罢免);省可(省可里。省得,免得,休要);省释(免罪释放)
34、〖convenient〗既省事,又方便;不麻烦
35、〖provincialcapital〗省 *** 所在地,省会
36、〖livefrugally;saveonfoodandexpense〗精打细算地节省
37、就是拿到自己的劳动所得,你也准知道该怎么省吃俭用,不随手乱花了。——《新手表》
38、〖avoid〗∶避免发生某种情况;以免
39、〖remember〗∶亦作“省的”。记得,知道
40、连讨命的做了事,也不省得。——《初刻拍案惊奇》
41、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气,王嬷嬷又极老,料黛玉皆不遂心省力的。——《红楼梦》
42、〖simpleandunrestrainedincharacter〗∶简慢疏略
43、表示字母、词或其他材料的省略的一个或几个符号(如…或***或——)
44、标点符号,写作“…”,表示引文中省略的部分或说话中没有说完全的部分,也表示断断续续的话语中的停顿
45、〖savemoney;beeconomical〗节约用钱,少花钱办事
46、〖eradicate;release〗∶去掉;除去
47、〖savetrouble,simplifymatters〗∶减少事务;精简手续
48、〖law-abidingperson;unprovoking(ofteninneg.)〗[方言]∶比喻老实、不惹是生非的人(多用于否定)
49、〖provincialcapital〗省会;省城
50、〖apostrophe〗用来表示省略一个或几个字母或数字的符号
51、同本义〖examineoneselfcritically〗
52、省其文采。——《礼记·乐记》。注:“审也。”
53、退而省其私。——《论语》。皇疏:“视也。”
54、省农功。——《荀子·王制》。注:“观也。”
55、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易·观》
56、又如:省方(视察四方);省耕(古代帝王巡视春耕)
57、检查〖examineone'sthoughtsandconduct〗
58、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59、日省月试。——《礼记·中庸》。注:“考校其成功也。”
60、又如:省心改过(反省内心,改正错误);内省;省牲之所(屠宰、烹饪牛羊等祭品的地方。祭祀前主祭和助祭人要省查祭品,以示虔诚,叫省牲);反省
61、探望,问候(多指对尊长)〖visitone'sparentsorelderslivingatanotherplace〗
62、昏定而晨省。——《礼记·曲礼》。注:“问其安否何如。”
63、陈子灿省兄河南。——明·魏禧《大铁椎传》
64、次日起来,省过贾母,因往王夫人处来。——《红楼梦》
65、又如:省拜(谒见。叩拜父母长辈等);省宫闱( *** 入宫探视);省候(探望问候);省晨(早晨问候);省问;省墓(扫墓)
66、我方才这般与你说了,你还不省?——《西游记》
67、又如:省会(喻示;晓喻);省着(知道;晓得);省谕(通知;告知);省得(懂得);省不的(不明白;不懂)
68、醒悟〖beaware;becomeconscious〗
69、虽然是眼角儿传情,咱两个口不言心自省。——《西厢记》
70、又如:不省人事;省得(醒悟);省释(劝化并释放);深省;猛省
71、〖examineoneselfcritically;examineone'sthoughtandconduct〗反省检查自己
72、〖payavisittoone'sparentsorelders〗探望父母或其他尊亲
73、前儿贵妃娘娘省亲回来,我们还亲见他带了几车金银回来。——《红楼梦》
74、〖handleofficialbusinesswork〗视事,今称“办公”
75、〖examinecarefully〗∶仔细地检查
76、老魔方然省悟道:“没有别人,断乎是孙悟空那贼。”——《西游记》
77、看来没有SHUN或SUN了,方言里或许有,但官方资料如上,没有^^
二、口字的拼音怎么写
“口”是一个汉字,有多种不同的释义。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释义:
1、口(kǒu):嘴巴的一部分,用于说话、进食和呼吸。
2、口(kǒu):用来指称人的数量或数量单位的计量词,例如:三口人“表示三个人。
3、口(kǒu):表示一个开口或通道,例如“井口”指井的入口。
4、口(kǒu):指以某一地点为中心的一定范围或辖区,例如:四川口”指四川省的一部分地区。
5、口(kǒu):指言论、意见、发言等,例如“提出意见的口”。
6、口(kǒu):比喻渠道、方式,例如“借口”指找借口。
这些是“口”的一些常见释义,根据具体的上下文,其含义可能有所不同。
口,六书属象形字,像人口之形。甲骨文、金文的“口”字,像人嘴张开的样子。小篆略同金文,但字形上下拉长。
隶书、楷书以直笔方折代替小篆的弧笔圆折,就不太像嘴的形状了。其本义即指口。金文中“口”字用作族氏文字。古文字中“口”一般写作两笔,至汉时可能出现了作三笔写的。
“口”既可单用,也可以作偏旁,是《说文》部首,现代汉语字典仍设“口”部。与“口”有关的汉字大都从“口”,如吻、吃、喝、唱等。“口”有时也可以作声符,如扣、叩等。
1、我们需要在油井口安装防爆装置来确保安全。
2、工人们穿着防护服,站在井口附近的工作平台上。
3、这口井口太深了,需要特殊的设备来进入。
4、在井口的周围立起了一道高围墙,以防止人员误闯。
5、油井口附近的环境非常恶劣,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工人的安全。
6、工程师正努力修复井口的损坏以恢复油井的正常运作。
7、井口地压力非常高,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来处理。
8、在这口干井的井口附近,我们发现了大量的天然气。
9、需要用防爆工具进行井口的维护和修复。
10、那位工程师凭借他在井口作业方面的经验,成功地解决了问题。
三、省怎么读 拼音
省的拼音是shěng,有两个音调,读作shěng或xǐng。
省是一个较为常见的汉字,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读音和含义,需要结合具体情境来理解。当读作shěng时,是减少、减免、简化、节约、节省的意思,如:省吃俭用表示节约生活开支,减少浪费,省时省力表示节省时间和精力。它还有一解:地方行政区域名,如:省份。另外,它也指姓氏。
至于读音为xǐng时,它的意思是完全地去除掉所当去的东西,也可以指性质、制度、思想、文化等,如:反省,省察。此外,它还有醒悟、明白的意思,如:省悟。
1、理解多音字的本质:多音字是汉字的一种形式,一个字有多个读音和意义。这主要是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有不同的意义,因此需要不同的读音来区分。
2、掌握多音字的规律:多音字的读音往往有一定的规律。例如,一些多音字只在方言或专业术语中使用,如倔强的倔,在一些方言中读作jué,在其他情况下则读作jué。因此,在遇到多音字时,要根据它的常用语境来判断它的读音。
3、注重多音字的辨析: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多音字,需要进行辨析,以避免使用错误。例如,载字有zǎi和zài两种读音,前者表示年或记录,后者表示承载或充满,因此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判断应该使用哪种读音。
4、加强多音字的练习:学习多音字需要不断地练习。可以通过阅读、写作等方式来加深记忆和理解。可以找一些包含多音字的词语或成语进行练习,也可以找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进行练习。
四、宁字的拼音怎么写
一、宁字拼音(带声调):níng,nìng,zhù
(1)平安,安定。【组词】:宁静。宁谧。息事宁人。
(2)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组词】:宁亲。归宁。
(3)守父母之丧,丧假:“前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宁三年”。
(1)情愿。【组词】:宁肯。宁死不屈。宁缺毋滥。
(2)岂,难道。【组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语助,无实际意义。【组词】:不宁唯是。
3、拼音:[zhù](1)贮藏;积聚。同“贮”。
列宁(liè níng)毋宁(wú nìng)宁谧(níng mì)丁宁(dīng níng)无宁(wú nìng)宁帖(níng tiē)奎宁(kuí níng)宁亲(níng qīn)宁日(níng rì)归宁(guī níng)宁肃(níng sù)由宁(yóu níng)宁方(níng fāng)宁馨(níng xīn)毖宁(bì níng)宁息(níng xī)和宁(hé níng)宁内(níng nèi)宁人(níng rén)廓宁(kuò níng)宁侯(níng hòu)宁固(níng gù)宁边(níng biān)宁家(níng jiā)扆宁(yǐ níng)宁歌(níng gē)定宁(dìng níng)宁辑(níng jí)宁野(níng yě)宁乱(níng luàn)
五、省的拼音怎么读
1、行政区划单位。在中国是地方更大的一级行政区域,直属中央。省下设若干市、县。
3、减免;节约。与“费”相对省一道工序。省钱。
3、探望;问候(多指对长辈、亲属)省亲。
1、会晤;相见。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李公既为丞郎,永兴魏相为给事,因省会,魏公曰:'昔求府解侍郎为试官送一百二人,独小生不蒙一解,今日还忝金章,厕诸公之列。'坐上皆惊。"元汤式《望远行·四景题情·冬》曲:"他若是来时节,那一场省会,玉纤手忙将这俏冤家耳腮上锤。"
2、晓谕,吩咐。《元典章·礼部五·医学》:"近按临衡州路省会本路医学保举到后进医生名数升习科业,已督所属依例训诲外,今准前因看详。"《前汉书平话》卷上:"陈豨号令省会诸军,无得与王陵打话,牢守城门。"《三国志平话》卷上:"若我要你用度,有文字到时,火速前来。但有徒弟,都依省会。"
3、领悟;明白。元岳伯川《铁拐李》之一折:"敢把你拖到官司便下牢,我先教你省会了。"元李文蔚《蒋神灵应》第二折:"亲书退字参详去,待教我自省会,莫踌躇。"
4、省行政机关所在地。清冯桂芬《重儒官议》:"移书院於明伦堂侧,建精庐,可容一二百人,郡县主之,省会则督抚学政主之。"茅盾《尚未成功》二:"六个月前,他告别了'教鞭',来到这内地的省会一个清闲衙门里当一名科员。"
六、考字的拼音怎么写
1、考(拼音:kǎo)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考和老是同一个字,均像一老人举杖之形。
2、考字用为年老之义,从商代经西周一直延用至于春秋战国时代。先秦时"考"常用作对父亲的称呼,可以指在世的,也可以指去世的。
3、现代汉语的"考"多用于考察、考核,又表示研究、推求。这些都是后来出现的假借义,与考的本义无关。"考"分析其结构,可以分析为从_、_(kǎo)声。
4、"_"字可看作是由老人的拐杖演变而来的;_与考同为溪纽(发音近似现代汉语的k)幽部,也是表音的声符;而"_"由"老"省去"匕"而来。
5、从这个字的造字轨迹中,可以看出记录语言中与"老"同源的词时,取相同的表义要素,另外加标音符号"_"。从字形结构、读音到表义,都能追溯到二者的同源关系,这正是造字的巧妙之处。
省字拼音怎么写和角色的拼音怎么写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