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屐拼音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溆怎么读拼音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屐拼音和溆怎么读拼音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谢公屐拼音
1、谢公屐,汉语词语,读音为xiè gōng jī,指谢灵运(385~433)登山时穿的一种木鞋。鞋底安有两个木齿,上山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便于走山路。
2、《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列传》。
3、灵运因父祖之资,生业甚厚。奴僮既众,义故门生数百,凿山浚湖,功役无已。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千重,莫不备尽。登蹑常著木履,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从者数百人。临海太守王琇惊骇,谓为山贼,徐知是灵运乃安。
4、又要琇更进,琇不肯,灵运赠琇诗曰:“邦君难地崄,旅客易山行。”在会稽亦多徒众,惊动县邑。太守孟顗事佛精恳,而为灵运所轻,尝谓顗曰:“得道应须慧业文人,生天当在灵运前,成佛必在灵运后。”顗深恨此言。
5、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6、唐·李敬方《题黄山汤院》诗:“谢屐缘危磴,戎装逗远村。”
7、宋·刘克庄《水龙吟》词:“挟书种树,举障尘扇,著游山屐。”
8、元·范梈《送张炼师归武当山》诗:“始来武当时,祗着谢公屐。”
9、明·高启《云山楼阁图为朱守愚赋》:“为问仙家在何处,欲穿谢屐一登临。”
10、明·宋濂《看松庵记》:“君乐甚,起穿谢公屐,日歌吟万松间,屐声锵然合节,与歌声相答和。”
11、清·李调元《再游嘉定凌云寺》诗:“老来久弃游山屐,又上凌云陟九巅。”
二、阮家屐的拼音狐阮家屐的拼音是什么
1、阮家屐的读音是:ruǎnjiājī。
2、阮家屐的拼音是:ruǎnjiājī。结构是:阮(左右结构)家(上下结构)屐(半包围结构)。注音是:ㄖㄨㄢˇㄐ一ㄚㄐ一。
3、阮家屐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4、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5、晋阮孚_性好屐_尝自蜡屐_并慨叹说_"未知一生当着几量屐!"见《晋书.阮孚传》。后以"阮家屐"泛指木屐。
6、⒈亦省称“阮屐”。引晋阮孚,性好屐,尝自蜡屐,并慨叹说:“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屐!”见《晋书·阮孚传》。后以“阮家屐”泛指木屐。唐王维《谒_上人》诗:“_下阮家屐,窗前筇竹杖。”元王恽《游万_山》诗:“寻源入云萝,不惜阮屐败。”
7、阮家屐词目:阮家屐拼音:ruǎnjiājī这样:ㄖㄨㄢˇㄐㄧㄚㄐㄧ解释:泛指木屐。
8、家家户户张家长李家短在家出家阮囊羞涩裙屐少年家天下南阮北阮
9、败家子阮囊羞涩视如敝屐家天下裙屐少年合家欢屐齿之折三家村
10、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阮家屐的详细信息
三、屐的意思是什么
1、(形声。从履(鞋子)省,支声。本义:木屐,一种笨重的木底鞋)
2、以屐,为服。——《庄子·天下》。李注:“木曰屐者。”按,雨行所以践泥。
3、介子推抱树烧死,晋文公伐以制屐也。——《庄子·异苑》
4、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蹑屐登崖。——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6、又如:屐子(木鞋);屐齿(屐底的齿);屐声(脚步声);屐履间(履屐间);屐响(木屐的响声)
7、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平生屐?——辛弃疾《满江红》
四、用木屐造句
1、更轻便的替代品方案:牛仔裤要比卡其布和正装重些。跟你喜欢的木屐相比网球鞋也更重些。
2、在许多中国人的印象中,荷兰无非是飞利浦约翰?克鲁伊夫、郁金香和木屐的故乡。
3、有时日本的渔业漂浮物甚至僧侣的木屐都会被冲上西北太平洋的海岸。
4、木屐是荷兰民族服装的一部分。
5、在荷兰的12个省份中,每个省都会有一双特别设计的木屐鞋。
6、这些房子是用来介绍木屐鞋的历史和生产过程的,旁边是所有博物馆都会设立的礼品商店,里面销售各种颜色和尺码的木屐鞋。
7、像日本高跟木屐一样,高底鞋很不实用,它们最初是用来使穿着者更加引人注目。
8、高跟木屐鞋底是用一块结实的木头做成。
9、不过夏天时,舞妓会穿着上了黑漆的高跟木屐。
10、邮票上的图片是木屐和风车。
11、有些小女孩穿的日本木屐漆有多种颜色。
12、他们在苗床上留下了许多零零散散的小脚印,尤其是那个穿着木屐的.小本杰明。
13、这家俱乐部有踢踏舞和木屐舞课程。
14、公司产品包括各种尺寸各种系列的硫化鞋、拖鞋、木屐和冬鞋、皮拖鞋和软胶鞋。
15、看起来好像有人穿着一双木屐走遍整个庭园,只是那些脚印非常可笑的小!
16、除了手提包,我们还销售其它产品,如:餐具和木屐。
17、木屐是荷兰传统装束的一部分。
18、事情过去十多年了,但是我还常常想起那日那时日本横滨码头旁边水上的那只木屐。
19、你穿着木屐,却比传说中穿着天鹅绒厚底靴的女王更加优雅。
20、持一把绣白花的绿伞,着谢先生的木屐,幽幽走到古阶尽处。
21、男孩穿工作服,荷兰木屐,并携带画笔和斗继续保持一个广告图标,即使到了今天。
22、突然,园丁的孩子们闯进了温室,把甲虫抓住了,用毛线把他绑在一只木屐做的小船上,让小船漂浮在湖中,这样一来甲虫没法飞走了。
23、风车、郁金香和木屐是荷兰最有名的三件宝贝。
24、女子则在外面披一件鲜艳的羊绒披肩,赤脚穿一双类似日本木屐的夹脚趾拖鞋。
五、木屐拼音
1、木屐的拼音是mù jī。木屐,简称屐,是一种两齿木底鞋,走起来路来吱吱作响,适合在南方雨天、泥上行走。若鞋面为帛制成,则称为帛屐。牛皮 *** 则称作牛皮屐。木制底下是四个铁钉,耐磨、防滑。
2、木屐是由中国人发明的,是隋唐以前,特别是汉朝时期的常见服饰。其名来自中古音“屐屉”,常称作木屐,使用于室外。尧舜禹以后始服木屐。晋朝时,木屐有男方女圆的区别。汉晋隋唐时期的木屐尤其普遍。在汉代,女性出嫁的时候会穿上彩色系带的木屐。后传入日本,在日本流行至今。
3、屐是一种有齿之履。齿被安装在鞋履底部,前后各一,呈直竖状,多用于出行。鞋底设齿,为的是行走方便,因古代路面崎岖不平,有了双齿,就可减少鞋底与路面的接触,行走时就会显得稳当便捷。屐齿通常以木料为之,和一般的麻底之履相比,木齿更经得起磨损,木齿坏了还可以更换,所以特别适合外出旅行。
4、由于装上了双齿,鞋底的高度有所增加,在雨天的泥地或长满青苔的山道上行走还不易滑跌。
六、高屐的拼音狐高屐的拼音是什么
1、高屐的拼音是:gāojī。结构是:高(上中下结构)屐(半包围结构)。注音是:ㄍㄠㄐ一。
2、高屐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3、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4、⒈高底木屐。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敬兄弟见郗公,_履问讯,甚_外生礼。及嘉宾死,皆箸高屐,仪容轻慢。命坐,皆云‘有事,不暇坐’。”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_翟耆年_往见许_彦周。彦周_髻,着犊鼻_,_高屐出迎。”
5、高屐拼音:gāojī注音:ㄍㄠㄐㄧ高底木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敬兄弟见郗公,蹑履问讯,甚_外生礼。及嘉宾死,皆箸高屐,仪容轻慢。命坐,皆云‘有事,不暇坐’。”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_翟耆年_往见许_彦周。彦周_髻,着犊鼻_,蹑高屐出迎。”
6、《屐·好在登高屐》《龙山会·重整登高屐》《秋夜·高屐枯筇一老翁》
7、高屐貂裘怪惠琳客去寻岑借高屐也须容我高屐
8、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道高益安,势高益危高高在上佛高一尺,魔高一丈裙屐少年唱高调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9、烧高香裙屐少年出幽升高屐齿之折唱高调视如敝屐
10、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高屐的详细信息
关于本次屐拼音和溆怎么读拼音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