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渑怎么读拼音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渑池的读音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渑怎么读拼音和渑池的读音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渑池的拼音
渑池的拼音为[miǎn chí],基本含义是:古城名,县名。
1、古城名,一作黾池。因南有黾池得名,在今河南渑池县西。
2、县名。在河南省西北部、黄河南岸,陇海铁路横贯,邻接山西省,秦置县。
出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该事件发生于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28年、赵惠文王20年)。又称“渑池之功”本指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秦王,为赵国立下功勋。后泛指为国立下巨大功勋。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想集中力量攻打楚国,为免除后顾之忧,主动与赵国交好,约赵惠文王会于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
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谈。赵王害怕但又不敢不去。蔺相如陪同赵王前往渑池。在赵王被迫鼓瑟的情况下,他为了使赵国取得对等的地位,据理力争,使秦王不得不击缶。
后来,秦向赵要十五座城为秦王祝寿,他寸步不让,说用秦国国都咸阳为赵王祝寿,使秦王毫无所得。蔺相如机智地保护了赵王的安全并且不被羞辱,史称“渑池之会”。
二、渑怎么读
渑是个多音字,有两个读音,分别为miǎn和shéng。部首为氵,总笔画数为11笔。
1、《广韵》食陵切《集韵》《韵会》《正韵》神陵切,𠀤音绳。水名。《春秋释例》渑水,出齐国临湽县北。
2、又水名,在蜀。《山海经》巴国有巴遂山,渑水出焉。
3、又《广韵》武尽切《集韵》《韵会》弭尽切,𠀤音冺。渑池,水名。亦县名。亦作黾池。《水经注》汉景帝三年,因崤黾之地以目县。
4、又《广韵》《集韵》《韵会》𠀤弥兖切,音缅。义同。通作沔。
1、渑池miǎn chí古城名。一作黾池。因南有黾池得名。在今河南渑池县西。
2、渑池会miǎn chí huì指公元前279年,蔺相如随从赵惠文王与秦昭王会于渑池之事。
3、淄渑zī miǎn淄水和渑水的并称。
4、崤渑xiáo miǎn指崤底一带。
5、渑淄miǎn zī渑水与淄水的并称。二水在今山东省。战国时属齐。传说二水相合,齐桓公臣易牙能辨别其味。见《吕氏春秋.精谕》。
6、渑阨miǎnè古代九塞之一。在今河南省渑池县西。
三、渑如何读音
渑池(Miǎnchí),地名,在河南。
1.指公元前279年,蔺相如随从赵惠文王与秦昭王会于渑池之事。
古代九塞之一。在今河南省渑池县西。
渑池:古城名,在今河南渑池县南。本指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秦王,为赵国立下功勋。后泛指为国立下巨大功勋。
又称“渑池之功”本指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秦王,为赵国立下功勋。后泛指为国立下巨大功勋。
四、渑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
渑的读音是:miǎn、shéng,意思是:在读作miǎn时,“渑”的基本含义为地名,在中国河南省;在读作shéng时,“渑”的基本含义为古水名,在今中国山东省临淄市一带。
渑(miǎn)池县隶属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濒黄河与山西省的垣曲、夏县、平陆隔河相望,南与洛宁、宜阳相连,东裹义马与新安为邻,西界崤函与陕州区接壤。是闻名遐迩的人类远祖起源地和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发现地。
地理座标介于东经111°33′至112°01′,北纬34°36′至35°05′之间,属温带季风气候。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渑池县常住人口310130人。渑池县东西宽43.5公里,南北长52.8公里,总面积为1421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35.89万(2017年)。全县辖6个镇,6个乡。县人民 *** 驻城关镇,距省会郑州190公里,距古都西安300公里。
渑(shéng)水,山东境内的古水名,河流不大,多见诸史册。渑水发源于临淄齐故城小城西,古时此处平地出泉,泉流汇聚成池,称申池,邻近城门亦称申门。渑水由南向北,经长胡同、督府巷、东石桥、邵家圈,至王青庄南分为两支,北流经广饶入博兴者为渑水,西流经梧台入画水者为系水。民国九年《临淄县志》载:“渑水与系水同源。”
1、多义性:多音字指的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发音和含义。一个多音字可以有两个或更多不同的读音,因此会导致多种解释和理解。
2、上下文依赖:多音字的具体发音通常依赖于其所处的词语或句子的上下文。通过上下文信息,人们能够确定正确的发音和含义。
3、常见性:有些多音字非常常见,广泛应用于日常书写和口语表达中,如“行”、“了”等。这些多音字的不同发音和含义已经被广泛接受和习惯使用。
4、方言差异:一些多音字的发音会因地域和方言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在不同地区,对于某个多音字可能存在不同的读音习惯。
5、拼音标注:为了避免歧义,现代汉语拼音系统对多音字进行了标注,以区分不同的发音。通过拼音标注,读者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多音字所表达的意思。
五、“渑池”的“渑”怎么读
渑池之名来源于古水池名,本名黾池,以池内注水生黾(一种水虫)而得名。黾池,上古属豫州,西周时为雒都(今洛阳)边邑,春秋时属虢、属郑。
战国时韩灭郑,渑池属韩。周赧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79年),秦赵会盟于西河外黾池,今县城西有古秦赵会盟台遗址。
渑池县隶属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濒黄河与山西省的垣曲、夏县、平陆隔河相望,南与洛宁、宜阳相连,东裹义马与新安为邻,西界崤函与陕州区接壤。地理座标介于东经111°33′至112°01′,北纬34°36′至35°05′之间,属温带季风气候。
渑池地处秦岭东西复杂构造带中,位于秦岭山脉纬向构造带东端北分支——崤山一个向斜上。向斜轴在南大岭一带,轴向近似东南,不对称。全县大部分地区处于向斜之北面。地层由老而新、由北向南排列。
渑池地质方面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形成近似东西走向的拱曲隆起和活动断裂,属鄂豫地震带外地区,为地震高发区。渑池地震危险程度为5级(六度),但强震较少,震级一般小于5.5级,频率也较低。
渑池县地处中纬度内陆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多受蒙古冷高压控制,气候干冷,雨雪稀少;
春季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进,气温回升,雨水增多;
夏季,由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偏南不同,形成湿热干旱、炎热干旱和雨涝三种天气;
秋季,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退,气候凉爽,雨水减少。
六、渑淅怎么读
渑池—淅川高速公路(Mianchi-Xichuan Expressway),简称“渑淅高速”、“渑淅高速公路”,又称“渑池至淅川高速公路”,是由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同意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渑池至淅川高速公路西峡至淅川段全长52.7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渑池至洛宁段全长40.2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
2022年12月26日,渑池至淅川高速公路渑池至洛宁段、西峡至淅川段正式通车运营。
关于渑池至淅川高速公路西峡至淅川段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
结合省交通运输厅审查意见和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评审意见,经研究,原则同意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的工程初步设计及修改设计。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渑池至淅川高速公路淅川至豫鄂省界段项目申请报告核准的批复
为完善河南省高速公路 *** ,打通豫鄂两省省际通道,改善区域交通运输条件,巩固淅川县脱贫攻坚工作成果,根据《行政许可法》、《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结合省交通运输厅行业审查意见和咨询机构评估意见,经研究,同意建设渑池至淅川高速公路淅川至豫鄂省界段(项目代码:2019-411326-54-01-024745)。
项目拟采用BOT模式,项目实施机构为南阳市交通运输局。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渑池至淅川高速公路渑池至洛宁段项目核准的批复
为优化区域路网结构,提升沿线人民群众出行的便捷性,带动沿线资源和旅游开发,密切豫晋鄂三省联系,根据《行政许可法》、《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结合省交通运输厅行业审查意见和咨询机构评估意见,经研究,同意建设渑池至淅川高速公路渑池至洛宁段。
项目拟采用 *** 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项目实施机构为洛阳市、三门峡市交通运输局。
关于渑怎么读拼音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