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眦怎么读拼音这个问题,决眦入归鸟的眦读音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睢眦”这两个字怎么读 什么意思
1、解释: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借指极小的仇恨。象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比喻心胸极狭窄。
2、出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3、示例:瓒恃其才力,不恤百姓,记过忘善,~。★《后汉书·公孙瓒传》
4、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心胸狭隘
5、英文:seek revenge for the *** allest grievance
6、成语故事:范雎随魏国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须贾怀疑他通齐,回国后报告魏相魏齐。范雎含冤被打伤,改名张禄逃到秦国当上宰相。须贾出使秦国,范雎扮作穷人去见他。须贾见状就送他一件绨袍,发现他是秦相时吓得一再谢罪。范雎说对魏齐要睚眦必报
二、眦怎么读什么意思
1、眦,汉语二级字,读作眦(zì),本义指眼角。
2、基本字义:眦zì眼角,上下眼睑的接合处,靠近鼻子的称“内眦”,靠近两鬓的称“外眦”:眦裂(形容愤怒到极点)。
3、基本词义:眦zì〈名〉(形声。从目,此声。本义:眼角)同本义 [canthus, pl. canthi]眥,目厓也。——《说文》拭眥扬眉而望之。——《列子·汤问》目赤痛眥疡。——《素问·气交变大论》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史记·项羽本纪》
4、泛指眼睛 [eye]。如:眦占(侧目而视);眦血(眼睛瞪裂而流出的血);眦决(眦裂);眦诟(眼屎);眦泪(眼泪)眼眶 [orbit]中必决眦。——司马相如《子虚赋》。又如:眦裂(张目怒视,眼眶破裂)。
5、古籍释义:康熙字典《类篇》与眥同。(眥)《唐韵》在诣切《集韵》《韵会》《正韵》才诣切,𠀤音剂。《说文》目厓也。《史记·司马相如子虚赋》弓不虚发,中必决眥。《前汉书》作眦。《列子·汤问篇》拭眥扬眉而望之。《注》眥,目际也。《灵枢经·癫狂篇》目眥决于面者为锐眥,在内近鼻者为内眥。《注》眥者,睛外之眼角也。
6、又衣交领处曰眥。《尔雅·释器》衣眥谓之襟。《注》谓领交处,如人眼,脣,眥,头也。《集韵》又音赀。又《广韵》《集韵》《韵会》𠀤疾智切,音渍。亦目厓也。又《集韵》仕懈切《韵会》士懈切《正韵》助迈切,柴去声。《博雅》睚眥裂也。《类篇》恨视也。
7、又举目相忤貌。《史记·范睢传》睚眥之怨必报。《集韵》或作(目柴)。《晋书·载记》譌作疵,非。又《正韵》资四切,音恣。《集韵》鉏佳切,音柴。义𠀤同。
三、"眦"字怎么读
1、文章标题提到的“眦”字,其读音和含义在文中有所解析。首先,"眦"在汉语中的拼音是zì,源自形声字,由"目"和"此"声部组成,本义是指眼角的部位,有时特指眼睛的上下眼睑接合处,包括内眦靠近鼻子和外眦靠近鬓角的部分。
2、在古代文献中,"眦"一词有多种用法。它既可以指眼睛本身,如“侧目而视”的“眦占”,也可以表示眼睛瞪裂的状态,如“目眦尽裂”或“眦裂”。此外,"眦"还特指眼眶,如“中必决眦”。在情感表达上,"眦睚"一词则用来形容愤怒地瞪视,暗示着强烈的仇怨和敌意。
3、总结来说,"眦"字在汉字文化中不仅指生理上的眼睛部位,还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尤其在描绘情绪和行为时,其含义更加深远。
四、眦怎么读
1、眼角。上下眼睑的接合处,靠近鼻子的称“内眦”,靠近两鬓的称“外眦”:眦裂(形容愤怒到极点)。泛指眼睛。如:眦占(侧目而视);眦血(眼睛瞪裂而流出的血);眦决(眦裂);眦诟(眼屎);眦泪(眼泪)。
3、见“睚眦”。怒目而视,借指仇怨。又如:眦裂(张目怒视,眼眶破裂)。发怒时瞪眼睛,借指极小的仇恨。象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比喻心胸极狭窄。
4、〈名〉(形声。从目,此声。本义:眼角)同本义。
拭眥扬眉而望之。——《列子-汤问》。
目赤痛眥疡。——《素问-气交变大论》。
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史记-项羽本纪》。
中必决眦。——司马相如《子虚赋》。
以眦睚杀之。——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2、对别人要宽容,不要睚眦必报。
3、只是一点小事,他就以睚眦必报的态度来对待我。
4、无论回避大义,还是睚眦必报,都不是常道。
5、瓒恃其才力,不恤百姓,记过忘善,睚眦必报。
6、对于坏人坏事,他一贯采取睚眦必报的原则。
7、汝今独得二字,在闺阁中固可为良友,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
8、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夜泽的性格非常简单。
9、龙辰飞深知吴良鑫睚眦必报,是个一足的小人,搞不好他会找荐报复王雅菲。
10、做神仙做得他这样睚眦必报,真是一种境界。
11、睚眦生起无限希望,不敢有丝毫停顿,将自己的速度提升到极致,生命攸关之际,甚至激发出了自身的潜力,速度犹胜往昔。
五、《望岳》杜甫中的“眦”怎么读(拼音)
【出处】《望岳》——唐代:杜甫
【译文】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一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显得渺小的群山。
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
六、眦字怎么读
1、眼角,上下眼睑的接合处,靠近鼻子的称“内眦”,靠近两鬓的称“外眦”:~裂(形容愤怒到极点)。
2、笔画数:11,部首:目,笔顺编号:25111212135
3、拭眥扬眉而望之。——《列子·汤问》
4、目赤痛眥疡。——《素问·气交变大论》
5、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史记·项羽本纪》
6、[eye]。如:眦占(侧目而视);眦血(眼睛瞪裂而流出的血);眦决(眦裂);眦诟(眼屎);眦泪(眼泪)
7、中必决眦。——司马相如《子虚赋》
8、--------------------------------------------------------------------------------
七、眦字怎么读啊
1.上下眼睑的接合处,靠近鼻子的叫内眦,靠近两鬓的叫外眦。通称眼角。
如:眦占(侧目而视);眦血(眼睛瞪裂而流出的血);眦决(眦裂);眦诟(眼屎);眦泪(眼泪)
决眦睚眦拭眦裂眦眦睚蚋眦内眦抉眦外眦眦溢锐眦捩眦隅眦衣眦
一、汉字笔顺:丨フ一一一丨一丨丶ノ丨
二、笔顺读写:竖、横折、横、横、横、竖、横、竖、提、撇、竖弯钩、
亦作“眦垢”。眼眵。俗称眼屎。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