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字拼音,p开头的拼音组词

牵着乌龟去散步 拼音 6 0

大家好,董字拼音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p开头的拼音组词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董字拼音和p开头的拼音组词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懂的拼音懂字介绍
  2. 董的读音
  3. 董的拼音是什么
  4. 董的拼音怎么读
  5. 董是什么字怎么读
  6. 董怎么拼音

一、懂的拼音懂字介绍

1、懂拼音为[dǒng],从心从董,董亦声。

2、“董”本义为洞悉、知道。引申义为“在需要的地方安插亲信人员(起监察、督导的作用)”。心与董联合起来表示心里面掌握着各方面的情况、“心中有数”。

4、懂【动】(形声。从心,董声。本义:明白,了解)如:你懂俄语吗?懂得(谓了解其事或其意);懂门路;我们懂了。

二、董的读音

1、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根据现有古文字材料,此字始见于篆文,但也见于《尚书》等先秦著作,形声字。董的本义为鼎董,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假借为监督、管理,也可作为姓氏使用。

2、董,形声字。从艸,重声。“董”字在《说文解字》中写作“蕫”,从艸,童声。隶书有承篆文从童,亦有改从重。“蕫”变为从艸、重声之“董”字,楷书则字固定从重声。董字由草字头和“重”字组成,上面的“艹”是形旁,下面的“重”是声旁。

3、艸(艹)表意,童表声。“董”的本义是指一种像蒲而比蒲细小的草。不过,在古代文献中,“董”字当草讲的用法比较少见,用得最多的是人的姓氏和督察,后引申为监督管理。《尔雅・释估》:“董,正也。”

4、古文(蕫)《唐韵》多动切。《集韵》覩动切,𠀤音懂。《尔雅·释诂》:董,督正也。《书·大禹谟》:董之用威。

5、又,深藏也。《史记·仓公传》:气当大董。

6、又,《周礼·春官》:辨九𢷎,四日振动。郑注:动读为董。书亦或为董。振董,以两手相击也。

7、又,董蕖。《续博物志》:董蕖者,婆罗门云阿苗根,似白芷。

8、又,亭名。《左传·文六年》:改蒐于董。注:河东汾隂县有董亭。

9、又,泽名。《后汉·郡国志》:文喜邑有董池陂,古董泽。

10、又,姓。《左传·昭二十九年》: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龙多归之,服事帝舜,赐之姓曰董。

11、又,《宣二年》董狐,古之良史也。

12、又,《集韵》主勇切,音肿。《羣经音辨》:短也。《左传》“余发董董”,今本作“种种”。

13、又,《字汇补》:董正之“董”,读若督,东谷切。

三、董的拼音是什么

1、在汉语拼音中,“董”是个很常见的姓氏,它可以分解成两部分组合而成。在这里,我们将介绍汉字“董”的基本意义与构成,以及如何正确地读出它的拼音。

2、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汉字“董”的结构与含义。在汉字中,“董”包含了两个部分,即“艹”和“重心”。

3、董(拼音:dǒ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根据现有古文字材料,此字始见于篆文,但也见于《尚书》等先秦著作,形声字。董的本义为鼎董,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假借为监督、管理,也可作为姓氏使用。

4、董,形声字。从艸,重声。“董”字在《说文解字》中写作“蕫”,从艸,童声。隶书有承篆文从童,亦有改从重。“蕫”变为从艸、重声之“董”字,楷书则字固定从重声。

5、董字由草字头和“重”字组成,上面的“艹”是形旁,下面的“重”是声旁。艸(艹)表意,童表声。“董”的本义是指一种像蒲而比蒲细小的草。

6、不过,在古代文献中,“董”字当草讲的用法比较少见,用得最多的是人的姓氏和督察,后引申为监督管理。《尔雅・释估》:“董,正也。”

7、其中,“艹”是汉字的部首之一,表示植物或植物的一部分。而“重心”则是“同义复字”,表示一个人的名字或一种姓氏的称谓。因此,“董”意为人名或姓氏。

8、接下来,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董”的拼音是如何产生的。在汉语拼音中,“董”的读音为dǒng。在拼音中,汉字“董”的声母是“d”,韵母是“ong”,声调是第三声。

9、具体来说,在发音时,我们需要先发出浊辅音“d”的声音,并让舌尖紧贴上齿龈,然后口腔要快速张合,发出一个清晰的“o”音,接着舌头上升,让音频从口中排出。最后,声调是第三声,我们需要在发音的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抑扬顿挫,让声调表现得自然而有节奏。

10、总体来说,“董”的拼音已经非常简单易懂了。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也需要不断地联系,提高我们对汉语声音的感知和准确度。只有积极练习和自我纠正,才能够不断提升我们的汉语口语和听力水平,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

四、董的拼音怎么读

根据现有古文字材料,此字始见于篆文,但也见于《尚书》等先秦著作,形声字。董的本义为鼎董,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假借为监督、管理,也可作为姓氏使用。

董,形声字。从艸,重声。“董”字在《说文解字》中写作“蕫”,从艸,童声。隶书有承篆文从童,亦有改从重。“蕫”变为从艸、重声之“董”字,楷书则字固定从重声。董字由草字头和重字组成,上面的艹是形旁,下面的重是声旁。艸表意,童表声。

董的本义是指一种像蒲而比蒲细小的草。不过,在古代文献中,“董”字当草讲的用法比较少见,用得最多的是人的姓氏和督察,后引申为监督管理。

1、不知丁董。释义: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出处:清·赵翼《陔余丛考·成语》:“曹操既擒吕布,欲缓其缚。刘备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太师乎?’”

2、董狐直笔。释义: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出处:《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为赵盾所杀。后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3、董狐之笔。释义:后人对那些公正不偏,不因为各人的好恶或利害关系,而捏造不实言论的人的称呼。

出处:《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为赵盾所杀。后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董字拼音,p开头的拼音组词-第1张图片-

4、老古董。释义:古老的或过时的东西,也指思想陈腐或生活习惯陈旧的人。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84回:“要是老古董儿问起来呢,你就说我已回寺。”

五、董是什么字怎么读

董 dǒng(读懂),姓氏渊源:1.监督管理:董统。董督。董正(督察纠正)。董理。董事(某些企业、学校的资产所有者推举出来代表自己监督和主持业务的人)。

3.深藏:“年六十已上,气当大董”。

中国人的姓,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127位,在当今以人口多少排名的中国百家大姓中,董姓位居第29位。

六、董怎么拼音

1、董的拼音:dǒng。释义:监督管理,如董统、董督;引申含义为正;

2、【古董 gǔ dǒng】:①古代留传下来的器物,可供了解古代文化的参考。②比喻过时的东西或顽固守旧的人。‖也作骨董。近义词:骨董古玩相似词:老古董古里古怪古色古香老董董事董事长古古怪怪古迹。

3、为人所珍视的古代器物,是先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珍奇物品。也指不合时代潮流、思想固执的人。

4、由股东选举产生的管理公司业务活动的人;董事会的成员。

5、春秋时代齐史官南史、晋史官董狐的合称,皆以直笔不讳著称。

6、我的外公是个“老古董”,他总是叼着一只破旧的烟袋锅,嘴里哼着比烟袋锅还要老的小曲。

7、他请有关专家帮自己鉴别了这件古董的真伪。

8、我们请了老林来给这件古董估价。

9、一副古董似的脸,小眼睛眯成一条线,好像时刻防着别人,鉴着别人。

10、父亲的架子上陈设着许多精美的古董。

11、你们不要拿我当古董,我是来工作的,你们要拿我当一挺机枪来使用。

12、而且她对古董店有了新的认识,古董店这概念在中国还鲜为人知。

13、爸爸惋惜地看着地上被妈妈不慎打坏的古董花瓶。

14、这间客厅既有欧式家具又有中国古董,整体布置合谐,中西合璧,相映成辉。

关于董字拼音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拼音 开头 董字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