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
如何区分风寒还是风热?专家建议这样对症选药→来源:【济南日报-爱济南】
今天(1月3日)15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医药医疗救治工作有关情况,国家中医药局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出席发布会,并回答媒体提问。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会上介绍: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农村是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保障的重点地区,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是健康服务的重点人群。
如何区分风寒还是风热?专家建议对症选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介绍:对于临床表现为发热、怕冷很明显、肌肉酸痛、咽干咽痛、乏力或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的,多属于风寒导致。宜服用具有疏风解表功效的中成药,如感冒清热颗粒、荆防颗粒、正柴胡饮颗粒、清解退热颗粒等。
对于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明显,怕冷不明显,肌肉酸痛、乏力或咳嗽等症状的,多属于风热导致。宜服用具有疏风清热,兼有化湿解表或清热解毒功效的中成药,如连花清瘟胶囊或颗粒、金花清感颗粒、疏风解毒胶囊、宣肺败毒颗粒、清肺排毒颗粒、热炎宁合剂(颗粒)、银翘解毒颗粒、蓝芩口服液、复方芩兰口服液、痰热清胶囊、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等。
患者可根据自身症状,选择其中一种中成药,按照说明书剂量服用1~2天后,如症状无缓解或加重,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切勿盲目同时服用多种功效类似的中成药,特殊重点人群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咳嗽是机体的保护性反射 本身不会引起肺炎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齐文升会上表示:咳嗽是机体的保护性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从中医来看,热退之后余邪未尽发生咳嗽,这类咳嗽往往表现为痰少、痰粘、咽痒等,表明疾病已经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痰热、阴伤等导致肺气失宣,临床可以选用清肺、润肺、宣肺、化痰一类的中成药,如急支糖浆、养阴清肺丸、杏贝止咳颗粒等。
有很多人担心咳嗽久了会不会加重成肺炎,要明确的是咳嗽本身不会引起肺炎,肺炎除咳嗽以外还会有发热持续不退,或喘闷,或乏力,或有大量的浓痰等等,如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去医院就诊。
另外,家里老人、儿童如与平时状态不同,比如精神倦怠、乏力、食欲下降、呼吸急促等要引起重视,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如何缓解“刀片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会上介绍:“刀片喉”是声门和声带周围的黏膜发生了充血水肿,一般病程3~5天时表现明显,在呼吸道病毒感染急性期结束,病毒复制被抑制,炎症减轻,水肿改善后,将会逐渐恢复。
从中医来看,“刀片喉”是“热毒”从全身消退,而聚到咽喉局部的症状表现。因此,早期规范治疗,及早“解表透邪”,将“热毒”及早透出是治疗的根本,热毒透出来了,“刀片喉”的情况会减少,或不发生。如果只用发汗退热的药但热毒无法清除,“刀片喉”的情况会增加。因此,早期治疗上以解表药为基础,加上清热解毒利咽的药共同发挥作用,既能快速退热、缓解全身症状,又能减少咽喉的不适。对于已经出现“刀片喉”的感染者,可及时加用具有利咽止痛、解毒利咽等作用的药物,如六神丸/胶囊、清咽滴丸、金喉健喷雾剂等;也可以针灸治疗,针刺少商穴、商阳穴等。如咽痛持续加重,应前往医院寻求治疗。
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如何选用中药防治新冠病毒感染?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表示: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以后,早期症状很轻微的时候,老人的用药前提是早期干预、全程干预。出现恶寒、头痛、发烧或者胃肠不好的时候,阻断它向重症发展是干预这类情况的首先原则。
中医药在儿科方面,尤其是在外感性疾病方面有优势。这次疫情中,广东高烧的患儿比较多,中医药的治疗效果非常好,用麻杏石甘汤和银翘散组成健儿解毒方,大多数患者可以在24小时、36小时内把体温降下来。
在治疗孕妇的高危症状时,针对高烧、剧烈咳嗽、便秘这三个主要症状,中医药的效果非常好。
(总台央视记者 史迎春 刘婷玉)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有何不同?医生:主要是症状有几点不同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感冒与天气变化有着密切联系。每个人都会感冒,一年至少1、2次,而且一年四季都会有发生感冒,但是冬春季节是最为集中的。天气变化容易引起呼吸道的疾病,为什么呢?
天气变化主要包括几个因素,如温度、湿度、气压,尤其是空气中的粉尘物质,包括大家现在比较熟悉了解的PM2.5。天气变化诱发的疾病主要是感冒,所谓的感冒,就是医学上的急性鼻炎。天气变化还会引起一些上气道的炎症,包括扁桃体炎咽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甚至哮喘,这是比较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天气变化为什么容易导致感冒呢?
这是因为人的体温平常总是恒定的,当气温下降的时候,人体的皮肤就会收缩,关闭毛孔,同时收缩全身毛细血管,减少散热。而天气变化剧烈的时候,人们没有及时穿衣保暖,或者机体对环境的温度变化,调节适应能力不足,就会出现感冒。有两种天气变化的情形,最容易让人们出现感冒。
之一种是冷空气的入侵,特别是秋冬之际,日平均气温和更低气温大幅度下降,前后两天的气温相差巨大,容易导致感冒病人大批出现。其次是冷气团通过后,出现的冷高压天气,昼夜温差大,也容易出现感冒患者。
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有何不同?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感冒可以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风邪感冒等等。那么,这几种类型应该怎么辨别呢?
一般的辨别是,人们在受凉以后,如果出现发烧、喉咙干痛、大便干结,咳的痰也是黄色的,那么这就是风热感冒;
如果病人流的鼻涕是比较清澈的,咳的是白色的痰,到了夜晚咳嗽加重,大便溏稀,那么多半是风寒感冒;
风邪感冒没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表现那么明显,但是喉咙痒、鼻子痒,是风邪感冒的比较典型的症状。感冒的类型基本上分为这三种。
有些人脾肺虚弱,感受到风邪就会出现感冒的症状;有的人寒热不明显的时候,体质很虚弱的时候,也会出现感冒的症状,都被归类虚人感冒。虚人感冒既有遗传因素,也有环境因素、营养缺失或者治疗延误等因素的影响。
虚人感冒一旦出现,极易出现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有的病人会一年到头都在感冒,旧的还没好,又再次感冒,十分痛苦。
感冒是一个所有人都避不开的情况,会出现咳嗽、咽痛、喷嚏、流鼻涕,头痛,等表现,每个人都会遇到,但市面上可以选择的中成药很多。具体该怎么选择呢?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几种常见感冒的鉴别,并为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中成药,大家可以收藏,以备不时之需。
一、首先冬季最常见的就是风寒感冒了。
风寒感冒是由于自然界的风寒邪气,入侵了人体,人体正气与邪气一抗争,就出现了头痛,流鼻涕,打喷嚏,这个时候大家一定注意,风寒感冒鼻涕和痰都是清稀的,不黄,没有嗓子痛,鼻塞也不明显。这种情况要 祛风散寒解感冒。
可以参考的中成药如下:
感冒清热颗粒、风寒感冒颗粒、正柴胡饮颗粒,荆防颗粒、九味羌活丸,表实感冒颗粒,还有一个小青龙颗粒,这个是针对白色清稀痰特别多的情况更好用。
仅供参考,已经遮挡品牌厂家
二、风热感冒,风热感冒夏季比较常见,很多冬季的风寒感冒在感冒未经及时治疗,3-4天后会化热,转化成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具体表现如下,鼻塞、头痛、咽痛,注意风热感冒的痰和鼻涕是以黄色为主,且比较干,这种情况要注意 清热去感冒。
可以参考的中成药如下:
银翘解毒颗粒、感冒退热颗粒、羚羊感冒颗粒、双黄连口服液、板蓝根冲剂。
图片仅供参考,已遮挡厂家及品牌
三、流行性感冒
这种感冒来势凶猛,也会出头痛,感冒、咳嗽,咽痛,鼻塞,鼻涕,但症状会比普通感冒严重很多,需要注意的是还会出现严重的发热、身体疼痛,甚至高烧不退,这种感冒会有一定的传染性,需要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好。
可以参考的中成药:
连花清瘟片、清瘟解毒颗粒。
图片仅供参考,已遮挡厂家品牌
四、体虚人感冒
有很多人,体质比较虚,平时就气短乏力,少气懒言,每次天气变化都会感冒,有点风吹草动,身体就会有很大反应,尤其北方冬季寒冷,更是经常感冒,这种就是体虚感冒,得标本兼顾,不仅要驱邪,还得补虚。
参考成药:参苏饮颗粒
平时可以用一些玉屏风颗粒来进行补虚调护。
五、暑湿感冒
这种感冒北方夏季会有,冬季基本没有,而南方冬夏季都会有,因为南方潮湿,感冒后身体会困重,没力气,头昏昏沉沉,吃不下饭,严重还会恶心,腹泻,舌头伸出来,舌苔厚厚的,还很腻。
这种就得祛湿解表了。
舌苔黄的是湿热,参考甘露消毒丸
舌苔白腻的是寒湿,参考甘露消毒丸
以上就是常见的感冒及常用的中成药了,大家学会了吗?可以收藏备用,如果喜欢马医生的内容,可以关注马医生,有问题可以给我留言,有空会一一回复大家。
当心热伤风!如何区分风热与风寒?医生提醒→漫画/小牛
5月21日是小满节气,这个时节,气温节节升高,雨水增加,炎炎暑热引发的疾病也在不断增多,热伤风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如果长时间对着风扇空调吹、摄入大量冷饮,容易导致寒气入体,与“暑湿热”相冲,会导致风热感冒,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热伤风”。
厦门市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叶钢福介绍,和秋冬季感冒不同,“热伤风”一般发热重,恶寒轻,而且常常伴有消化道症状。
风热侵体引起 “热”为内因“风”为外因
明代医书《赤水玄珠》中有提到:“热伤风,咳嗽喉疼,面热……热极生风或为风寒所束不得发越。此热为本,寒为标。”叶钢福说,热伤风其实指的就是夏天发生的普通感冒,属于西医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范畴。
叶钢福说,在中医看来,热伤风多由风热病邪侵体而引起,“热”是热伤风的内因。天气炎热,身体水分流失迅速,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再加上贪凉吹空调,吹电风扇喝冷饮,寒气顺着开放的毛孔进入身体,形成“风”这一外因,内外一叠加,热伤风就“找上门”了。
症状虽不严重 但容易反复感染
叶钢福介绍,热伤风与现代风热感冒有类似之处,病情较轻的话,会出现低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若病情较重,会出现高热,出汗后热仍不退,并伴有头痛、身体酸懒、倦怠等症状,有些患者还会呕吐或腹泻。“虽然症状不严重,但发病率较高,而且容易反复感染,影响学习和工作。病程大约在7-14天左右,通常具有自愈特点。”
热伤风和其他季节的感冒也不太一样。排除病毒性感冒,从中医来看,各个季节常见的普通感冒均有差异,往往春季受风,夏季受热,秋季受燥,冬季受寒。“风寒感冒病本在寒,会出现怕冷发热,舌苔薄白,鼻涕清稀色白等症状。风热感冒病本在热,以发热、流黄脓鼻涕、黄痰、头痛、咽喉肿痛等症状为主,怕冷和浑身酸痛可以作为风寒和风热感冒的主要区分标志。”叶钢福说。
【提醒】几种感冒区分清楚 对症治疗就方便了
厦门长庚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主任李天林介绍,除了上述提到的风热和风寒感冒,还有一种夏天独有的暑湿感冒,病因在于人体感受了夏季暑湿时邪,又因喜欢纳凉和饮冷,使体内的暑湿为风寒所遏,疏泄受阻,因而发病。同样有发热、身体倦怠的症状,还会因为津液运行不畅,出现口干口渴,但又不想喝水的情况。
学会区分这几种常见感冒后,对症治疗就方便多了。如果是热伤风即风热证,可服用银翘散、桑菊饮等疏风清热的方剂。风寒感冒可用板蓝根、小柴胡颗粒清热解毒,疏肝和胃。暑湿感冒则可服用新加香薷饮、藿香正气液等解表祛湿的方剂。如果病情较为严重,就要及时就医,莫让小感冒酿成大病。
空调病不同于感冒 上班族格外要注意
看起来,夏季感冒和空调病有类似之处,但二者是有区别的。空调病是指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工作、学习的人群,因空气不流通,环境得不到改善,造成身体功能衰退的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鼻塞、头晕、打喷嚏、耳鸣、乏力、记忆力衰退等症状,尤其多见于老人、儿童和女性。
叶钢福说,空调病的病因是由于室内空调温度低,长时间待在低温室内,走出室外温差过大而导致身体状态紊乱。和感冒不同的是,空调病的呼吸道症状没有那么明显,严重的患者往往以胃肠道反应,比如出现厌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为主。还有一部分患者可能由于面部直接被空调对着吹,出现面神经炎等神经功能紊乱的情况。上班族往往是空调病的重灾区,要格外注意。
叶钢福提醒,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时,在人群聚集的地方还是要戴好口罩,回到家勤洗手。夏天天气炎热,生冷的食物虽可解暑,但切忌多吃,生冷食物易使体内寒气变重,进而引发感冒。同时,合理使用空调,房内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差4℃最为适宜。即使开空调,室内也要保持通风。
【科普一下】怎么区分风热与风寒
医生说,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病因、症状、舌苔来区分风热与风寒。如果自己分不清,建议去医院找专科医生辨别。
1.病因:风热一般是由于风邪夹带热邪同时侵犯人体造成的。风热病邪一般从口鼻而入,热象侵犯到人体后,会耗伤阴经,热气进入身体后就可能会导致自身体内水分减少,若未及时补足水分,病势热性会耗伤身体水分,从而引起风热。风寒是身体着凉后,寒气侵犯到身体,伤害人体的阳气。风寒从外面闭住阳气,使身体感觉到寒冷,阳气散不出去,就会导致身体异常。
2.症状:如果是风热,患者通常会出现鼻子干、嗓子干疼的症状,甚至有黄痰、黄鼻涕等症状。若风热侵犯更为深入,患者出现胸骨后疼,最后导致黄浓痰,出现憋气、咳嗽加重甚至发热等症状。如果是风寒,外感症状一般是以寒性为主,如头疼、身体冷、寒战,但是没有出汗的症状,可能出现打喷嚏、鼻子堵等情况。
3.舌苔:通常,风寒患者的舌苔薄、色白,薄苔多代表疾病刚刚发生,病邪停留在体表,苔色白多代表寒证;如果是风热,舌苔以黄色为主,疾病加重,舌苔加厚,颜色越深表示症状越严重。
通常来说,如果是风热,通常建议遵医嘱服用清开灵口服液、清开灵胶囊、板蓝根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风寒,通常建议患者遵医嘱服用风寒感冒颗粒、维C银翘软胶囊、葛根汤颗粒、正柴胡饮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文/厦门晚报记者 兰云丝 通讯员 倪晶莹)
风寒、风热感冒分不清?一文教你区别,原来以前学的都错了中国疾控中心
对全国各地的调研数据显示
88%的空调散热片细菌总数超标
84%的空调散热片霉菌总数超标
央视也曾多次报道
但还是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
这些超标的细菌、霉菌、病毒、虫螨
会大大提高感冒、肺炎、哮喘
等疾病的患病率
另外,正对着空调冷风吹
还可能导致肩颈类疾病
严重者甚至一夜面瘫
在空调病里
最常见的是感冒发烧
很多人以为买点感冒药吃吃就好了
殊不知却越吃越糟糕
现在市面上的感冒药
大部分是中成药
而中药最讲究的是辨证
一旦弄错症状、吃错药
不仅不会好转,甚至会加重病情
吹空调感冒,如何正确辨证应对?
中医将感冒分为风热和风寒两种
夏季最常见的是
风热感冒
正常情况下
我们体表的毛孔
会保持一张一合的状态
但当我们在家吹空调时
毛孔会因为低温而呈现收缩状态
而突然到了室外
冷热转换过快,毛孔突然张开
就给了湿热之邪偷袭的机会
一旦我们身体较为虚弱
就易引发风热感冒
《黄帝内经》里也提到:
“肺乃娇脏”
意思是我们的肺脏很娇气
忽冷忽热的攻击下,很容易“受伤”
风热感冒一般表现为
发热、舌黄、口干、喉咙痛、流黄涕
有浓痰等症状
在中医上
风热感冒一般以疏风清热为主
早期我们可以用桑菊饮处理
可以疏风清热
缓解鼻塞、头痛、喉咙红肿等不适
清代名医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讲
“太阴风温, 但咳, 身不甚热,
微渴者, 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
风寒感冒
与风热感冒相反
大部分风寒感冒是着凉导致
中医认为,吹空调时
人体毛孔不能正常收缩
导致人体与外界的沟通受阻
得了风寒感冒
一般会有怕冷、流清鼻涕、
咳嗽有白痰、无汗等症状
对于风寒感冒
中医采用“解表”的 *** 缓解
意思是,让我们的人体发汗
毛孔重新打开,恢复机能
得了风寒感冒
早期可服用葱白豆豉汤、生姜红糖水
或用热水泡脚,帮助发汗驱寒
注意,感冒的黄金干预期
是在有症状后的12小时内
学会分辨症状,吃对药
一般一周可自愈
在正确应对预防感冒的同时
还要记住这几点:
清洗空调时可配合消毒液
或空调专用洗剂
另外,除了那块脏兮兮的滤网
别忘了散热片哦
今天这篇文章、干货满满
你们学会了吗?
风寒和风热如何区分,专家告诉你参考资料:
<1>李颖. 细菌超标几十倍使用空调前千万先除菌
. 中国质量万里行,2013(06):61-62. <2>张凤清, 吴碧珍, 王牡丹.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鉴别与治疗
. 内蒙古中医药, 2012(08):16-16. <3>王吉凤, 张伟丹. 柴银口服液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11):111-112. <4>王忠壮, 胡晋红, 郑翠娥,等. 感冒用药28问
. 家庭医药, 2007,000(003):14-17. <5>李燕雪. 加味桑菊饮治疗外感发热230例
.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3(95):9546-9547.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在今天(1月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介绍:
对于临床表现为发热、怕冷很明显、肌肉酸痛、咽干咽痛、乏力、鼻塞流涕或咳嗽等症状的,多属于风寒导致,宜服用具有疏风解表功效的中成药,如感冒清热颗粒、荆防颗粒、正柴胡饮颗粒、清解退热颗粒等。
对于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明显,怕冷不明显,肌肉酸痛、乏力或咳嗽等症状的,多属于风热导致,宜服用具有疏风清热,兼有化湿解表或清热解毒功效的中成药,如连花清瘟胶囊或颗粒、金花清感颗粒、疏风解毒胶囊、宣肺败毒颗粒、清肺排毒颗粒、热炎宁合剂(颗粒)、银翘解毒颗粒、蓝芩口服液、复方芩兰口服液、痰热清胶囊、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等。
患者可根据自身症状,选择其中一种中成药,按照说明书剂量服用1至2天后,如症状无缓解或加重,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切勿盲目同时服用多种功效类似的中成药,特殊重点人群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
如何区分风寒还是风热?专家建议这样对症选药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牛伟坤 实习记者 柴嵘
1月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介绍,近期很多患者咨询用药的风寒、风热问题。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来看,中医称为“疫病”,通俗来说,即传染性很强的外感病,外感病无论是风寒或风热的诱因,临床症状大部分都表现出发烧、怕冷、乏力、咽喉疼痛等。首先,不管是风寒还是风热引起的临床不适,运用具有解表功能、治疗感冒的药物治疗都是有效的。如果有专业医生从中医理论进一步区分开风寒风热进行治疗,疗效会更为迅速。
从临床来看,如果出现发烧、很怕冷,总想穿一些厚的衣服,肌肉比较酸痛、咽干咽痛、乏力、鼻塞流涕,这样的症状往往把它归属在风寒的诱因里,服用疏风解表的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即可,如北方地区常用的感冒清热颗粒,传统的名方荆防颗粒、正柴胡饮颗粒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如果一部分患者出现发烧很重,体温可能到39度,这时咽喉疼痛非常明显,没有怕冷的明显感觉,只是感觉肌肉酸痛,不是冷的非要穿厚衣服、盖厚被子,有乏力、咳嗽,从中医的归属上,可能是风热诱因所导致的疾病。这时要用一些疏风清热或者化湿解表、清热解毒等的中成药,比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里面推荐的药物,包括连花清瘟、金花清感、疏风解毒、宣肺败毒、清肺排毒、热炎宁、银翘解毒颗粒、蓝芩口服液、复方芩兰口服液、痰热清、双黄连、抗病毒口服液等。
刘清泉说,对患者而言,如果出现不适的症状,选择中药时,选准一种药物,按照说明书,或者咨询专业医师服用即可。如果服用1至2天,症状没有明显缓解,或者持续加重了,烧一直退不下来,没有任何退烧的现象,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千万不要盲目更换和叠加吃药。特殊人群,如65岁以上,尤其是80岁以上有慢性基础病的人群,或有肿瘤、免疫相关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在做常规透析等患者,如果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吃中成药时一定要向专业医师咨询,在医生的规范指导下,才能真正取得很好的疗效,否则可能会耽误病情、延误病情,如果等到病情很重了,再到医院去救治,更佳的救治时期就错过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