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图
中国地理:四川省(自贡篇)
有“ *** 盐都”、“南国灯城”、“恐龙之乡”、“美食之府”的自贡市,
位于四川盆地南部,与泸州市、宜宾市、乐山市、内江市接壤。
自贡“因盐设市”,由“自流井”“贡井”两个盐井名字合称而来。
自贡是中国重要的恐龙化石产地,
以拥有世界三大恐龙博物馆之一的自贡恐龙博物馆而闻名天下。
自贡美食食盐为百味之祖,
植根于巴蜀文化,结胎于川菜系列,成为川南“小河帮”菜系,
2019年1月,自贡被评为“中国盐帮菜之乡”。
自贡市总面积4381平方公里,人口248万多。
下辖4个区:自流井区、贡井区、大安区、沿滩区;
2个县:荣县、富顺县。
市人民 *** 驻自流井区丹桂大街443号。
自贡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地形以丘陵为主,丘陵占总面积的83.7%。
气候属 *** 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暖、夏热、春早、秋短,雨量充沛。
境内河流分属岷江、沱江两大水系,
有越溪河、茫溪河、釜溪河、旭水河、威远河、长滩河、镇溪河等。
境内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桫椤、银杏、楠木、油樟、香樟、
苏铁、红豆杉、厚朴、任豆、红椿、川黄檗、水杉等18种。
国家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水獭、大灵猫、小灵猫、金猫、鸢、苍鹰、
雀鹰、红角鸮、领角鸮、雕鸮、斑头鸺鹠、长耳鸮、短耳鸮、黄喉貂15种;
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香鼬、豹猫、赤狐、普通夜鹰、小白腰雨燕、
红翅凤头鹃、鹰鹃、小??、宜宾龙蜥、中白鹭、董鸡等11种。
自贡市属矿产资源贫乏区,主要矿产为盐和煤,
除此之外还有页岩气、石灰岩、石英砂岩、膨润土、高岭土等。
自贡市地图
自贡市的主要景点有:
大安区自贡恐龙博物馆、荣县吴玉章故居、
贡井区尖山风景区、沿滩区自贡仙市古镇、
荣县大佛寺、富顺文庙、
大安区燊海井、自流井区自贡彩灯博物馆、
贡井区花香田园景区、贡井区五彩荷园景区
自流井区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贡井区飞龙峡风景区、
贡井区自贡七星湖、贡井区艾叶古镇旅游景区、
沿滩区瑞鑫火箭湖景区、荣县双溪湖,
以及自流井区:
自贡桓侯宫、自贡农团生态旅游景区、舒坪牌坊群、
自贡龙凤山公园、自贡 *** 庙、涵院、富台山炎帝宫、
自流井老街、西秦会馆、李倪氏节孝坊、茶马古道--乐膳坊
茶马古道--彙柴口古盐道、妙观寺、自贡恐龙灯会
自贡农团尖山、自然风景旅游区、彩灯公园、卢德铭故居;
贡井区:
东源井古盐场、张伯卿 *** 、自贡陈家祠堂、贡井南华宫、
中坝钟氏庄园、贡井湖广庙、茶马古道--艾叶滩码头、
茶马古道--贡井老盐街道、自贡井天池寺、夏洞寺、
自贡天车、平桥瀑布、大公井、贡井陕西庙;
大安区:
四川自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自贡市烈士陵园、
大安青龙湖、凉高山牌坊群、吉成井盐作坊遗址、
大山铺恐龙化石群埋藏遗址、李亨祠堂、贺乐堂、
大安万寿宫、自贡长山岭硅化木、自贡三多寨、
江姐故居、牛佛古镇、釜溪河风景区;
沿滩区:
自贡玉川公祠、閤乐祠、茶马古道--仙市古镇盐码头、
金银湖景区、升平场、邓关济运闸、釜溪河观光带;
富顺县:
富顺西湖、五条沟自然风景区、富顺迥澜塔、
富顺千佛寺、油草坝天桥、水桥沟水库、 *** 城遗址、
福善金鸡山、观音桥石堰、安溪 *** 堂、刘本祠、
福源灏民居、木桥沟人工湖、清和寨、长滩五显庙、
石海螺石坊、曲江圆民居。
荣县:
四川高石梯森林公园、吕仙崖摩崖造像、荣县大佛石窟、
自贡金花桫椤谷、荣县镇南塔、旭水酒作坊遗址、
荣县军 *** 旧址、荣县二佛寺、花龙沟竹海风景区、
后龙山摩崖造像、双溪风景区、荣县钟楼、双古镇。
自贡市特产和美食主要有:
自贡火边子牛肉、荣县油茶、荣县新桥枇杷、
自贡冷吃兔、富顺豆花、贡井龙都早香柚、
沿滩区太源井晒醋、富顺再生稻、富顺香辣酱、
四川泡菜、贡井区五宝花生、富顺豆花蘸水、
盐帮菜、芙蓉蛋、自贡扎染、龚扇、自贡调味盐、
自贡牛肉、开花白糕、自贡竹丝扇;
以及自流井区:
自贡井盐、豆腐脑水粉、肉末茄子、酒粮饼、
三多寨梨子、郑抄手(馄饨)、自贡谢凉粉;
贡井区:
掌盘牛肉、鱼翅芙蓉包、干煸四季豆、
樱桃酥匣、自贡陈年晒醋;
大安区:
香辣兔头、牛佛烘肘、香辣鸭唇、四川边菜、
蒸蒸糕、毛牛肉(牛肉粑儿)、盘龙鳝鱼、口口脆、小煎鸡;
沿滩区:
自贡鲜锅兔、牛肚火锅、水晶燕窝饼、盐都担担面、
自贡毛牛肉、白果糕、三仙子耳面、佛手酥、
自贡燕窝丝、九洪西瓜;
富顺县:
自贡红橘、富顺鸡婆头、烘肘、观音桥绿豆粑、
福善牛皮鼓、白蜂糕、福善藤编、风味豆豉、
熟油海椒、美乐香辣酱、狮市水糖糕糕、蜂窝土豆、软鲊肉丝;
荣县:
荣县龙都香茗、七厢土花生、留佳椪柑、双溪湖油茶籽油、
荷叶玉米馍、火烧鸡肉饼、银芽米饺、咸味烧白、旭水大曲。
四川第三批天府旅游名镇、名村出炉 洪雅县瓦屋山镇上榜来源:【四川融媒体省平台】
9月12日,《四川省人民 *** 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三批天府旅游名镇、名村名单的通知》,根据天府旅游名镇、名村评选管理办法,经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领导小组评选和省 *** 同意,第三批天府旅游名镇、名村正式出炉。其中,洪雅县瓦屋山镇入选天府旅游名镇。
一起来感受一下天府旅游名镇——瓦屋山镇的魅力吧。
△ 栗慧娟 摄
瓦屋山镇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位于眉山市洪雅县西南部,海拔在800至2800米之间,镇内水域充沛,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 *** %,是一个环境优美、富有山水特色、具有川西民俗风情的宜居滨水城镇。境内瓦屋山被《中国国家地理》授予“最美桌山”称号,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有诗赞曰:“瓦屋寒堆春后雪,峨嵋翠扫雨余天”。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全国更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被誉为“世界 *** 花的王国”“中国鸽子花的故乡”和“熊猫的家园”。据统计,瓦屋山有野生动物 *** 0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物种有大熊猫、云豹、林麝、中华秋沙鸭、黑鹳等17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有藏酋猴、黑熊、小熊猫、黄喉貂、水獭、豹猫等74种;鸟类309种,是世界著名的观鸟基地。
瓦屋山有野生植物360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77种,其中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银杏、珙桐等4种,I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桫椤、巴山榧树、连香树、水青树等73种; *** 数十万亩,被誉为“世界 *** 花的王国”;凭借山腰30万亩天然珙桐林,被称为“中国鸽子花的故乡”。瓦屋山植被保护完好,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8%,空气清新怡人,是一个“天然氧吧”。
徒步在瓦屋山景区,一步一景,让人目不暇接:在象尔星空营地、瓦屋山熊猫森呼吸营地、金花桥绿营地回归自然,看乡村夜景和满天繁星,静享慢生活;在复兴村参与青羌歌舞表演,篝火晚会,体验青羌文化的魅力,寻味羌风楚韵;在雅女湖有机农庄感受田园风光、自然野趣,品味“有机、绿色、生态”的蔬菜;在雅女湖体验惊险、 *** 、炫酷的水上运动……
瓦屋山就如同一位青纱掩面的灵动少女,每一次面纱掀起,都是不同的风景,春有山花烂漫的 *** 、夏有飞流直下的瀑布、秋有“层林尽染”的彩林,冬有南国一绝的冰雪……九月的瓦屋山,逐渐开始进入五彩缤纷的季节,枫叶和彩林正在默默的换着装,此刻的瓦屋山是温柔的、调皮的,令人不小心就醉在了这片迷人的风景里。
这可不是洪雅之一次上榜天府旅游名镇、名村。
2021年,七里坪镇获得首批天府旅游名镇授牌。
七里坪镇位于洪雅县南部,全镇平均海拔1100-1300米,森林覆盖率达90%,负氧离子平均含量1万-3万个/立方厘米,拥有神奇的天赋“五宝”,即适宜温度、薄荷空气、不老山泉、 *** 净土、罕见阳山。这里PM2.5常年小于20,缔造了独一无二的抗衰避暑康养自然环境。
2021年,柳江镇红星村获得首批天府旅游名村授牌。
红星村位于柳江镇中心区域,距离洪雅县城30公里。幅员面积3.1平方公里,东临两河村,南临洪江村,凤凰村,西临国有洪雅林场玉屏山,北临花溪社区。全村地形平坝山区皆具,森林覆盖率65%。红星村境内有国家AAAA景区柳江古镇、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家园、非物质文化遗产牛儿灯、百年民居老街……
烟火藏诗意,诗意在洪雅。这个秋天来洪雅吧!
内容来源:洪雅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四川融媒
责编:李昕玥
校对:张静兰
审核:张益
本文来自【四川融媒体省平台】,仅 *** 作者观点。全国 *** 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延安:沧海桑田巨变 生态由此闻名陕西是全国退耕还林工程的策源地,也是全国退耕还林成果最显著的省份。延安作为陕西退耕还林之一市,以陕北为核心的黄土高原,是全国连片增绿幅度更大的点,延安黄土变绿海,让陕西实现了绿色全覆盖。在退耕还林20周年之际,我台推出系列报道《延安 退耕还林20年》,展示延安退耕还林成效,推广延安退耕还林经验,同时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向我们展示青山绿水带来的生态效益。今天请收看:《沧海桑田巨变生态由此闻名》。
登高四望,陕北大地草木茁发,绿意盎然。1999年,延安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在黄土高原上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绿色 *** ”。二十载退耕还林、荒坡植绿,延安森林覆盖率由33.5%增加到52.5%,植被覆盖率由46%跃升至81.3%,分别较退耕前提高了19个百分点和35个百分点。20年艰辛付出,绿色铺满高原,沧海变做桑田。
初秋清晨的吴起县胜利山,云雾缭绕,青山隐隐。两年前,吴宗凯从吴起县 *** 长的岗位上退休。32年的林业工作经历,参与了吴起县退耕还林前后的所有生态修复工作,说得清这里每一座山头的前世今生。现在他换了角度关注生态,他拍鸟,拍黄土高原的野生动物,记录这些凡间精灵的不断归来。
吴起县原 *** 局长 吴宗凯
我是吴起当地人,这个地方的鸟类分布从原来的十几种或二十、三十几种增加到现在的175种,这能说明啥问题呢?说明随着植被向好的方向发展,植被越来越茂密,野生动物和鸟类迁徙它就跟着来了。
吴起县自1998年便开始了退耕还林的先行实践,封山退耕、植树种草、舍饲养羊、林牧主导, *** 千百年来的传统生产方式,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的一面旗帜。
吴起县 *** 副局长 刘广亮
植树4亿株,人均植树4000株,创造造林史上一个奇迹。林草覆盖率由退耕还林前的19.2%提高到现在的72.9%,土壤的侵蚀模数由每年每平方公里1.53万吨下降到0.5万吨,黑鹳、豹猫、 *** 等一些珍稀野生动物悄然归来,在这里繁衍生息。
2018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虎豹研究团队发布一项长期监测结果更令人振奋。证实在延安境内富县的子午岭林区,监测到迄今为止至少28只的更大华北豹野生种群,同时还监测到红腹锦鸡、黄喉貂、狍子、赤狐等多种生物活跃在延安市林区。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副主任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冯利民
如果这个地方有很健康的豹种群,它就可以说明整个生态金字塔是一个很完整的,下边它的食草动物、包括整个植被,都是非常丰富的,比较健康的。
华北豹、褐马鸡、原麝……这些珍惜野生动物陆续归来,选择在延安大地上繁衍栖息,这是大自然对延安20年生态修复与建设的肯定与褒奖,也是延安人民20年退耕还林交出的优秀答卷。
记者 呼延远方: 我现在是在安塞区纸坊沟小流域,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安塞站在这个流域的沟口处设置了径流泥沙监测 *** ,这个流域所有的水沙都会通过这里,通过这样一个 *** ,可以实时监测水的流量和水中泥沙的含量。
安塞水土保持综合实验站副站长 王兵
在1999年退耕还林实施前,这个地区植被覆盖率只有31.6%,土壤侵蚀模数可以达到1.4万吨。经过20年的治理,该地区的植被覆盖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目前已经实现了翻一番,达到了63.2%,2018年这个地方的出沙模数降到了800吨。
20年退耕还林的生态实践,陕北大地由黄变绿,为全国提供了生态修复的“延安样本”。截止2018年,全市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077.5万亩,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19.4%,全国退耕面积的2.1%,陕西省的26.7%。延安因面积大成效显著成为全国退耕还林之一市。森林覆盖率由33.5%增加到52.5%,植被覆盖率由46%跃升至81.3%。年入黄泥沙由治理前的2.6亿吨降为0.3亿吨、降幅达88%。一个个贫瘠的山村变成了美丽乡村,城镇化率达到62.3%、提高了30个百分点以上。在有延 *** 大门之称的美丽的黄龙县,利用退耕还林完成了生态修复,生态环境更加向好。崾险乡马蹄掌村蜂农老李正在自家的蜂槐庄园里,采集今年最后一季的蜜蜂花粉。
黄龙县崾险乡马蹄掌村蜂农 李海成
自从退耕还林以后,生态也好了,所以说黄龙养蜂的 *** 多,家家基本都养。
春季山桃山杏遍野,夏季槐花飘香,秋季椴树、五倍子繁盛,生态向好带来的连锁效应,一步步富裕着与生态和谐共生的人民。延安从南到北实现了绿色覆盖,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移400公里。
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主任 仝小林
通过退耕还林,我们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农民的收入比退耕还林前增加了8.5倍,城乡变得更美了。我们通过退耕还林,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明显提高,他们的爱绿护绿更加积极,城乡的面貌焕然一新。
来源:延安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