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清肺饮,麦冬清火作用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39 0
麦冬的妙用——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麦冬的植株特色


麦冬是天门冬科(老的分类法为百合科)沿阶草属下的一个植物,原名麦门冬,简称麦冬,现在很少人知道麦门冬原名了。原产于中国、印度、日本、越南。


麦冬的叶子细长,如韭菜叶,像麦子,而得名一个“麦”字。城里长大的孩子,没有看过春天的小麦,看到地里长的一大片一大片的麦子,就好奇的问:怎么地里种那么多的韭菜?

麦门冬常常长在门口台阶的石头缝儿里,又得名一个“门”字。也正因为此,它还有个别名:沿阶草,理所当然是沿阶草属的植物。现在园艺常用它作绿化装点。


麦门冬是四季常绿植物,经冬不凋,又得名一个“冬”字。因为麦门冬在积雪下冬眠,这一点和冬小麦差不多。麦+门+冬=麦门冬,这就是麦门冬的来历。


麦冬从根部长出一条很长的花茎,上面开一串花儿,通常两三朵一簇;花淡紫色。


麦冬花有6瓣。话说麦冬和兰草长得很像,但它俩根本不是一个科属,从花儿、根上可以鉴别,有心人自然明白。

麦冬花落之后,会长出一串果实,呈小球状,从绿到蓝,再到黑蓝色,甚是惹人喜爱。


这种蓝黑色的小果子,像小葡萄,让人联想到了龙葵……


麦冬之所以葱郁,和它强大的根是分不开的,根有两种:像胡子一样的须根上镶嵌着很多块根,这些块根就是我们入药用的麦门冬了。

呈纺锤状,中间粗两头尖,由于短小,又称寸冬。主要产自四川、浙江,产于杭州笕桥镇的地道,称作笕麦冬,是浙八味之一。


麦冬的药用价值


  • 养阴生津

麦冬是根须中镶嵌的纺锤,如同根须上穿着的珍珠,为麦冬的植株储存了丰富的营养和水液。


中医正是借用这个特点,将麦冬视为一个补阴良药,可以起到养阴生津的作用。适用于身体的多种阴虚证,尤其适合热病之后的伤阴。


与玄参、生地合用,名增液汤;还可见于胃阴不足的麦门冬汤,也正是这个方剂,让学医人还能想起麦门冬这个名字。

  • 润肺清心

麦冬润肺清心的功效和养阴生津是分不开的。麦冬润肺,可以治疗肺有虚火,阴虚咳嗽常常配伍应用;


麦冬清心,可以治疗心中烦热,虚火不寐也常常加用麦冬。


《药性赋》归纳的比较好:


“退肺中隐伏之火,生肺中不足之金;止烦燥阴得其养,补虚劳热不能侵。”

麦冬的应用 ***


  • 麦冬滋阴养胃

麦冬是常用药膳食材,富含肉质,晶莹剔透,没有异常味道,可以做成多种食物:可以煮粥、可以煲汤、可以炖鸡、可以炖肉、还可以做泡茶。


麦冬是很好的养阴药,所以适合于很多阴液亏虚的人。


您身边肯定有这类人群,例如:常常感觉口干,半夜喝水;皮肤发干甚至痒;大便干燥……。经常熬夜的人,也会耗伤阴液,甚至会出现心烦易怒。

这些情况,都可以使用麦冬。选择十几粒饱满的麦冬,放入您煮的粥汤里,说不定会有很好的效果呢。


  • 麦冬润肺利咽

慢性咽炎是现代人的常见病,一些人说话多,一些人抽烟多,还有人爱感冒,爱上火,嗓子常年发炎。经常嗓子干,要么嗓子疼,或者声音嘶哑。


很多人尝试过胖大海或者罗汉果,效果不是很明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虚火虽然清了,但阴伤没能恢复。

这种情况,配合使用麦冬效果会好些。慢性咽炎泡茶的药我们说过了很多:玄参、金银花、板蓝根、大青叶、胖大海、罗汉果、桔梗、甘草、麦冬……三五种配合应用效果还是好于一种的。


现在流行的配方有金银花、麦冬、胖大海;菊花、麦冬、胖大海、甘草等等,其实配方不是固定的,如果您明白每个药的道理,选择起来就不难了。中医开方子也是这个道理。


#大家健康超能团#@大家健康

干咳专用方,清燥救肺汤:清肺燥,养气阴|治头痛身热,咽喉干燥

咳咳咳~~~!

真是肺都要被咳出来了!

这几天,不管走到哪里,总是听到一阵阵的咳嗽声。

这些咳嗽中,大部分都是干咳。

为何大多为干咳呢?

还不是新冠病毒搞的鬼!

感染新冠病毒后,症状之一便是干咳。

再加上这个季节气候干燥,燥邪伤肺。

病毒和燥邪叠加,给肺以双重伤害,日久生热,灼伤肺津。

肺为热灼,气阴两伤,肺的清肃润降功能失常。

因此出现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口渴鼻燥。

治宜清燥热,养气阴,以清金保肺立法。

清燥救肺汤则清燥润肺,是治燥热伤肺重症之主方。

清肺救肺汤

清肺救燥汤由霜桑叶、石膏、甘草、人参、胡麻仁炒,研、麦门冬去心、杏仁泡,去皮尖,炒黄、枇杷叶刷去毛,蜜炙黄9味中药组成。

服用 *** :频频热服。

功用:清燥润肺。

主治: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口渴鼻燥,胸膈满闷。

此方出自《医门法律》,以清肺燥与养气阴的药物组成。适用于肺炎、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等,属燥热壅肺,气阴两伤者。

若痰多:加川贝、瓜蒌以润燥化痰。

热甚者:加羚羊角、水牛角以清热凉血。

桑叶

桑叶,质轻性寒,能清透肺中燥热之邪。

桑叶苦寒清泄肺热,甘寒益阴,凉润肺燥,故可用于燥热伤肺,干咳少痰。

常用于肺热燥咳。

《本草纲目》:“治劳热咳嗽。”

石膏

石膏,辛甘而寒,清泻肺热。

石膏辛寒入肺经,有清泻肺热,止咳平喘之功。用于邪热郁肺,气急喘促、咳嗽痰稠、发热口渴等症。

常用于肺热喘咳。

甘草

甘草,培土生金,兼能调和诸药。

甘草能补气益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

胃属土,肺属金。

在此方中,甘草起到调补胃土的功效,土为金母,子病则母虚,用甘草调补中宫生气之源。

《难经》:“损其肺者益其气。”

人参

人参,益胃津,养肺气。

人参补脾益肺,可用于肺气虚弱的气短喘促等。

《用药法象》:“人参甘温,能补肺中元气。”

胡麻仁(此方中为黑芝麻)

阿胶

胡麻仁、阿胶,养阴润肺,肺得滋润,则治节有权。

胡麻仁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具有润五脏功效。

阿胶能滋阴润燥,治温燥伤肺,干咳无痰。

《本草纲目》:“阿胶大要只是补血与液,故能清肺益阴而治诸证。”

麦冬

麦冬,甘寒,养阴润肺。

麦冬能养阴、清热、润燥。可用于肺阴不足,而有燥热的干咳痰粘、劳热咳嗽等。

《名医别录》:“定肺气,安五脏。”

杏仁

枇杷叶

杏仁、枇杷叶,味苦,降泄肺气。

杏仁止咳平喘,主入肺经。味苦能降,兼疏利开通之性,降肺气之中兼有宣肺之功而达止咳平喘为治咳嗽之要药。

《本草便读》:“专供降气,气降则痰消嗽止。”

枇杷叶味苦能降,性寒能清,肃降肺气而止咳。

《本草纲目》:“枇杷叶,治肺胃之病,大都取其下气之功耳。气下则火降痰顺,而逆者不逆,呕者不呕,渴者不渴,咳者不咳矣。”


建议收藏、转发、分享,让更多有需要的人看到。

最后记得点赞支持一下,您的点赞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谢谢!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

#守护健康呼吸#

冬日煮汤加点它,清热润燥还止咳!容易上火的人尤其要试试

冬天气候干燥,人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现咳嗽、咽干等上火症状。这时该如何是好呢?不妨试试麦冬吧。

麦冬入药,化痰止咳

麦冬又叫麦门冬,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沿阶草或麦冬属植物大叶麦冬的须根上的小块根,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胃经。

麦冬能养阴润肺、化痰止咳,故常用于治疗阴虚肺燥、干咳少痰,或咳逆痰稠,以及呕血、咯血等症。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记载麦门冬汤可治“火气上逆,咽喉不利”,它对咽喉干燥、火烧感的缓解效果非常好。

很多人冬天上火,表现为咽喉干燥,夜间口干,甚至要起身喝水,吃点辛辣燥热的食品就咽痛,还经常扁桃体发炎,且大便干燥、周身烦热,这些都是麦冬的适应证。

日常生活中,出现这些燥热症状时,用麦冬泡水喝,可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或者吃点麦冬药膳,也能滋阴润燥、益胃生津。

但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弱、经常受凉腹泻、手足冰冷的人群,就不适宜食用麦冬了。

润燥清热,可多喝麦冬汤

麦冬可以泡茶,也可以炖汤,下面推荐两款适合冬天喝的麦冬汤给大家——

1 滋阴润肺汤

材料:麦冬5克、太子参3克、玉竹5克、新鲜山药250克、桔梗2克、红豆50克、白木耳及冰糖适量。

做法:

山药洗净、切块,白木耳泡软备用;太子参、玉竹及麦冬放入过滤袋中,加水熬煮约1小时,汤汁备用;红豆入锅,加水浸泡1小时后,开大火煮滚后转小火煮10分钟,熄火焖约1小时;

后再转为大火,加入山药及白木耳,煮滚后转小火,约5分钟后,熄火焖约30分钟。

功效:滋阴清热,益气养血。适用于口干舌燥、烦热多汗、大便干结人群。

2 玉竹麦冬老鸭汤

材料:玉竹60克,麦冬30克,老鸭半只约400克,猪瘦肉150克,姜4片。

做法:将上述材料洗净,玉竹切片,麦冬用清水浸泡一小会,老鸭切块备用;再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同煮,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约2小时,最后用适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此汤有养阴润燥、清肺热、生津止渴的作用,特别适合阴虚口渴者饮用。

(养生每日推送)

夏季烦渴|麦冬煲水:上能养阴润肺,中能清心除烦,下能益胃生津

看精彩故事?学中医中药

在东方朔编写的志怪小说《十州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有一只神鸟自东海深处飞来,神鸟嘴里衔着一株草。

此草叶片绿而细长,花朵紫白相间,带着清雅的草木气味,颇有些灵气的感觉。

秦始皇获得此草后十分惊异,便立即派人携草去询问神通广大的鬼谷子。

鬼谷子见到了此草眼神中也流露出惊喜,对秦始皇的使者说:“此乃东海瀛州上的不死之药。人死后三天,用这种草盖在身上,人就会死而复生,一株草就可以救活一个人”。

秦始皇得到了这个回复,便派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乘船前往东海瀛州,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此草即为麦冬。

虽然麦冬并没有起死回生之效,但它的药用价值非常高,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

《神农本草经》:“味甘平。主心腹结气,解枯燥之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补续胃中之阴气。羸瘦短气。补胃则生肌,清火则益气。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后天足则体健而能耐饥也。”

大家好,我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蔡华兵药师。

希望大家喜欢我分享的内容,对中医药和养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参与粉丝互动,我们一起学习和探讨有趣的中医药知识。

药品使用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咨询我,我会为大家解答。

麦冬(mài dōng)

麦冬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麦冬的块根。夏季采挖,除去须根,干燥,生用。

其味甘、味苦,性微寒。归肺、心、胃经。具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的功效。

养阴润肺

麦冬能养阴、清热、润燥。

可用于肺阴不足,而有燥热的干咳痰粘、劳热咳嗽等。

治燥咳痰粘,咽干鼻燥,可用麦冬配桑叶、杏仁、阿胶等,如清燥救肺汤;

治劳热咳嗽,可用麦冬配天冬,如《张氏医通》二冬膏。

《别录》:“疗虚劳客热,口干燥渴,……保神,定肺气,安五脏。”

益胃生津

麦冬能益胃生津,润燥。

可用于胃阴虚或热伤胃阴,口渴咽干,大便燥结等。

治热伤胃阴的口渴,可用麦冬配玉竹、沙参等,如益胃汤;

治热病伤津,肠燥便秘,可用麦冬配玄参、生地黄,如《温病条辨》增液汤。

清心除烦

麦冬能养阴清心,除烦安神。

可用于心阴虚及温病热邪扰及心营,心烦不眠,舌绛而干等。

治阴虚有热的心烦不眠,可用麦冬配生地黄、酸枣仁等,如天王补心丹;

治邪扰心营,身热烦躁,舌绛而干等,可用麦冬配黄连、生地黄、竹叶心等,如清营汤。

《本草拾遗》:“去心热,止烦热。”

中药:麦冬

麦冬常被用作绿化植物种植在园林中,亦有大面积栽培种植,您见过吗?

麦冬又叫麦门冬、家边草、沿阶草等,在你们当地叫什么呢?

建议收藏、转发、分享,让更多有需要的人看到。

最后记得点赞支持一下,您的点赞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谢谢!

#非常病例#

秋季,教你几种养肺汤,清肺润喉、止咳化痰,做法很简单

深秋十月,金黄的希望,是成熟的秋季!天气冷而干燥,感冒流行,很多人都会有咳嗽的症状。今天教大家几种清肺润喉,香甜爽口,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的养肺好汤;多喝可以润肺祛燥, 清热去火,润喉又养颜。嗓子不舒服的时候特别适合来一碗,而且全家人是都可以喝的,做起来也非常的简单方便,希望大家会喜欢!

(1)白果腐竹汤

*** 时间: 130分钟

*** 份量: 1~2人份

*** 材料:

腐竹段……40克,白果……10克,百合……10克,水发黄豆……15克,姜片少许。

*** 调料: 盐适量 。

*** 做法:

1.砂锅中注入适量清水烧开,放入清洗好的白果、黄豆。

2.倒入洗净的腐竹、百合。

3.撒入姜片,拌匀。

4.盖上锅盖,煮沸后转中火煮约2小时至食材熟透。

5.揭盖,调入适量盐,用勺子搅拌片刻。

6.盛出者好的汤料,装入碗中即可。

美食科普:

白果中有白果酸、白果酚,有抑菌、杀菌的作用,秋季千燥,易发咳嗽,白果也是秋季可作为去燥、止咳的良药之选。

(2)沙参玉竹雪梨银耳汤

*** 时间: 135分钟

*** 份量: 3~4人额

*** 材料:

沙参……15克,玉竹……15克,雪梨……150克,水发银耳……80克,苹果……100克,杏仁……10克,红枣……20克。

*** 调料:冰糖30克。

*** 做法:

1.洗净的雪梨去内核,切块。

2.洗好的苹果去内核,切块。

3.砂锅中注水烧开,倒入沙参、玉竹、雪梨、银耳、苹果、杏仁、红枣,拌匀。

4.加盖,大火煮开转小火煮2小时至有效成分析出。

5.揭盖,加入冰糖,拌匀。

6.加盖,稍煮片刻至冰糖溶化,揭盖,揽拌片刻至入味后盛出即可。

小贴士:

雪梨切好后要放到冷水中浸泡片别,以防氧化变黑。

美食科普:

沙参,玉竹,雪梨,银耳都是滋阴润肺佳品,一起炖汤,具有养心润肺、解毒清燥,止咳化痰的功效。尤其透合干咳少痰、咽干者饮用。

(3)川贝枇杷汤

*** 时间: 30分钟

*** 份量: 1~2人份

*** 材料:

枇杷……40克,雪梨……20克,川贝……10克

*** 调料: 冰糖适量。

*** *** :

1.洗净去皮的雪梨去核,切成小块,洗净的枇杷去蒂,切开,去核,再切成小块。

2.锅中注水烧开,将枇杷、雪梨和川贝倒入锅中。

3.搅拌片刻,盖上盖,用小火煮20分钟至食材熟透。

4.将冰糖调入汤中,搅拌均匀。

5.将煮好的汤盛出即可。

美食科普:

雪梨润肺清燥、止咳化痰,川贝养肺阴、清肺热,搭配枇杷,是一味治疗久咳痰喘的良药。

(4)莲藕红豆汤

*** 时间: 80分钟

*** 份量: 1~2人份

*** 材料:

莲藕……150克,茯苓……5克,薏米……10克,山楂……5克,红豆……10克。

*** 调料: 冰糖适量。

*** 做法:

麦冬清肺饮,麦冬清火作用-第1张图片-

1.茯苓用清水泡发后,装入隔渣袋中,薏米、红豆、山楂分别用清水泡发,洗净的莲藕切块。

2.沸水锅中放入莲藕,汆去表面淀粉,捞出,备用。

3. 砂锅注水,倒入薏米、山楂、红豆、茯苓隔渣袋、莲藕。

4.加盖,用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续煮50分钟至食材有效成分析出。

5.揭盖,加入冰糖,揽匀。

6.加盖,煮约10分钟至冰糖溶化。

7.揭盖,关火后盛出煮好的汤,装碗即可。

美食科普:

莲藕性平,不仅润肺还不会上火,有养胃滋阴、健脾益气、养血等功效,是一种很好的食补佳品、与猪肉搭配还可滋阴血、健脾胃。

(5) 杏仁麦冬润肺汤

*** 时间: 25分钟

*** 份量: 1~2人份

*** 材料:

银耳……70克,杏仁……5克,麦冬……3克

*** 调料 :冰糖25克 。

*** 做法:

1.将泡发洗净的银耳切去根部,切成小块,备用。

2.锅中倒入清水,将麦冬、杏仁一起倒入锅中。

3.盖上锅盖,用大火将水烧开。

4.揭盖,将切好的银耳倒入锅中,盖上盖,转成小火煮约15分钟,至银耳晶莹透亮。

5.揭盖,加入冰糖,搅拌匀,煮约2分钟至冰糖完全溶化。

6.揭盖,用锅勺再搅拌一会儿至银耳入味即可。

美食科普:

杏仁润肠、银耳养阴,麦冬去燥,三合一的润肺汤,在秋季干燥时节做上一锅,滋润全家人。

(6)马蹄绿豆汤

*** 原料:

马蹄……100克,去皮绿豆……120克。

*** 调料:冰糖30克。

*** 做法:

1.洗净去皮的马蹄切成小块,备用。

2.砂锅中注入适量清水烧开,倒入绿豆,搅拌均匀。

3. 盖上盖,烧开后用小火煮30分钟。

4.揭盖,加入切好的马蹄。

5.盖上盖,续煮15分钟,至食材熟透,揭开盖,倒入冰糖,拌匀。

6.盛出煮好的绿豆汤,装入汤碗中即可。

美食科普:

绿豆含有膳食纤维、维生素B3、维生素 E、钙、铁、镁、锌等成分,能够清肠胃之热。马蹄有解毒、利尿等作用。

(7)香蕉猕猴桃汁

*** 原料:

香蕉……120克,猕猴桃……90克,柠檬……30克。

*** 做法:

1.香蕉去皮,切成小块。

2.洗净的柠檬切成小块。

3.洗好的猕猴桃去皮,取果肉切成块,备用。

4.取榨汁机,倒入切好的水果。

5.加入适量纯净水,盖上盖,选择“榨汁”功能,榨取果汁。

6.揭开盖,将榨好的果汁倒入杯中即可。

美食科普:

香蕉中含有一种化学物质,可以预防胃溃疡的发生。猕猴桃性寒、味甘酸,有解热、止渴、通淋、健胃的功效。

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点赞加关注我每天分享不同的美食 *** 文章!

金线莲石斛麦冬饮





简直是天然牌灭火神器肝火旺盛/熬夜上火/喉咙干痒/咳嗽有痰?

试试煮一壶金线莲石斛麦冬饮!!

适用人群

1、适用于长期熬夜,烟酒过多,脾气暴躁、喉咙痛!2、孩子发热上火,扁桃体发炎,增强抵抗力,预防流行性感冒。

!孕妇不能喝。

材料:

金线莲、石斛、灵芝、麦冬

做法:




将所有材料洗净后放入养生壶加入清水煮40分钟就可饮用。

!可反复煮3-4次

也可用来煲汤,汤水清甜全家人都爱喝!

小tips:

煮越久,石斛胶质更多,越入味哦喝完石斛不要浪费,可以嚼一嚼熬夜过后爆痘痘、喉咙痛、口腔溃疡、口干舌燥,煮上一大壶清热润肺的茶就搞定,全家老少皆宜,都可以一起饮用哦!


#笔记灵感#食谱#石斛#上火#熬夜#食疗养生#增强抵抗力#种植金线莲#清热降火

「麦冬杨桃汤」 润肺养阴 益胃生津 安神养心 清热去火

很多人把杨桃买回来直接吃,实际上,杨桃还可以煲成汤来吃,比如杨桃瘦肉汤、杨桃炖牛腩汤、麦冬杨桃汤等等,这样的吃法不仅更加香,也能够更加充分的吸收营养,对身体滋补效果很好。 杨桃是一种大家都喜欢吃的水果,口感清甜,不是特别的甜,适合糖尿病人食用,还能有利尿消肿的作用,听说杨桃还能驱虫,适合小孩子吃。杨桃的食用 *** 也有很多,来介绍杨桃桂圆甜汤的做法,可以有清热利尿的作用,还能养心安神。

By 谨和五味

用料
  • 麦冬 15克
  • 天冬 10克
  • 杨桃 一颗
  • 紫苏梅 5克
  • 冰糖 10克
  • 食用盐 少许

做法步骤

1、将天冬和麦冬放入纱布袋

2、杨桃表皮以少量的盐搓洗

3、切除头尾,再切成片状

4、将药袋与杨桃放入锅中,以小火煮沸

5、加入冰糖搅拌溶化

6、取出药材,加入紫苏梅拌匀

7、待温后即可食用

麦冬的营养功效

能提高免疫功能;对多种细菌有抑 *** 用;能增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提高机体适应能力;有抗心律失常和扩张外周血管的作用;能提高耐缺氧能力;有降血糖作用。

用于阴虚肺燥,咳嗽痰粘;热伤胃阴或胃阴虚,咽干口渴,大便干结;心阴虚或心经有热,心烦不眠,舌红少津。

麦冬的饮食禁忌

凡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麦冬。地黄、车前为之使。麦冬恶款冬、苦瓠。畏苦参、青囊。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秋季润肺——麦门冬汤

【组成】

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

【功用】

清养肺胃,降逆和中。

【主治】

肺胃阴亏,虚火上炎,气机上逆,治宜润肺益胃,降逆下气。

君药重用麦门冬,既养肺胃之阴,又清肺胃虚热。

臣药为半夏,降逆下气,化痰。与麦门冬相配,能开胃行津以润肺,又使麦门冬滋而不腻。

佐药为人参,益气生津以补肺胃之气;粳米、大枣、甘草,益气养胃,“培土生金”。

使药为甘草,并能润肺利咽,调和药性。

灯心草、麦冬,见过吗?泡茶饮用,能治急慢性咽炎、口腔炎

灯心草、麦冬,泡茶饮用治急慢性咽炎、口腔炎。

灯心草治急喉痹甚捷,麦冬润肺养阴,故泡茶饮能治急慢性咽炎、口腔炎

来源产地

《中药大辞典》

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的茎髓。秋季采收。割取茎部晒干,或将茎皮纵向剖开,去皮取髓,晒干。

生于湿地或沼泽边缘。分布全国各地

性味功效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味淡,性寒,无毒,入心、小肠二经。主胸腹邪气,清心定惊,除热利水,烧灰敷金疮。止血,疗小儿夜啼,吹喉中治急喉痹甚捷。

灯心味淡,五脏无归,专入小肠利水。《诀》曰∶小肠受盛与心应,故又入心经。烧灰性凉,宜治疗如上。

麦冬

来源产地

《中药大辞典》

为百合科植物沿阶草的块根。商品大多为栽培品。浙江于栽培后第三年立夏时采挖,称"杭麦冬";四川于栽培第二年清明后采挖,称"川麦冬"。野麦冬多在清明后挖取,习称"土麦冬"。麦冬挖起后,剪下块根,洗净泥土,暴晒3~4天,堆通风处,使其反潮,蒸发水气,约3日,摊开再晒,如此反复2~3次。晒干后,除净须根杂质即可。

生长于溪沟岸边或山坡树林下。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或为栽培。主产浙江、四川。此外,江苏、贵州、云南、广西、安徽、湖北、湖南等地亦产,但多野生,少有栽培

《中药学》凌一揆主编

麦门冬 (《本经》)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肺、心、胃经。

【 功能】润肺养阴,益胃生津,淸心除烦。

【应用】

1. 用于燥咳痰粘,劳嗽咯血。麦冬为常用的养肺阴、润肺燥的药物,故适用于肺阴不足而有燥热之证。如清燥救肺汤,即以本品配伍桑叶、杏仁、阿胶、生石膏等药,治温燥伤肺,干咳气逆,咽干鼻燥等证;二冬膏即麦冬、天冬等分,加蜂蜜收膏,治肺阴亏损劳热咯血以及燥 咳痰粘之证。

【用量用法】10?15g。清养肺胃之阴多去心用,滋阴清心大多连心用。

【使用注意】感冒风寒或有痰饮湿浊的咳嗽,以及脾胃虚寒泄泻者均忌服。

新会陈皮抗疫中药方推荐

【一】清肺排毒汤

基础方剂:麻黄9g、炙甘草6g、杏仁9g、生石膏15-30g(先煎)、桂枝9g、泽泻9g、猪苓9g、白术9g、茯苓15g、柴胡16g、黄芩6g、姜半夏9g、生姜9g、紫菀9g、冬花9g、射干9g、细辛6g、山药12g、积实6g、陈皮6g、藿香9g。

用法:传统中药饮片,水服。每天一付,分三次口服,每次口服150ml(饭后四十分钟),温服,三付一个疗程。

适用范围: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型患者救治时,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

【二】桑菊防疫饮

方剂:桑叶10g、白菊花10g、生黄芪15g、炒白术10g、防风6g、桂枝6g、桔梗6g、白芍10g、麦冬10g、陈皮6g、生甘草3g。

用法:每剂水煎两次,每次10~15分钟,共取汁300毫升,分两次服用,或水煎一次后分次添开水代茶饮;也可用颗粒配方,加开水冲泡300毫升,分两次服用。每日一剂,可连续服用7-10天。

适用人群:成人普通人群

【三】桑菊润肺膏

方剂:桑叶50g、菊花50g、桔梗50g、太子参100g、麦冬100g、五味子50g、黄精75g、百合75g、陈皮50g、生甘草30g,阿胶75g、龟甲胶75g,上方制膏剂,也可适量加黑芝麻、核桃仁,制成回态膏方,方便服用。

用法:膏剂每日两次,每次15g,或每日一次,每次30g,开水冲服。冬令膏方应请有资质的医师根据不同的体质或症状,辨证处方。

适用人群:平时乏力口干,或易咳嗽者。

【四】儿童预防方

方剂:桑叶10g、白菊花10g、生黄芪15g、炒白术10g、防风6g、桂枝6g、桔梗6g、白芍10 g、麦冬10 g、陈皮6 g、生甘草3 g。

用法:每剂水煎两次,每次10~15分钟,共取汁100毫升,分两次服用,或水煎一次后分次添开水代茶饮;也可用颗粒配方,加开水冲泡100毫升左右至颗粒全部溶解,分两次服用。每日一剂,可连续服用7~10天。

适用人群:3周岁以上的儿童人群

【五】宣肺化浊方

方剂:蜜麻黄6 g、连翘15 g、前胡9 g、法半夏12 g、麸炒苍术12 g、广藿香6 g、羌活9 g、酒大黄6 g、陈皮6 g、黄芩6 g。

用法:水煎分服,一日两次,每次200毫升,连服3天。

适用人群:德尔塔变异病毒感染患者的密接者及次密接者,在医学观察期内,可提前介入,服用治疗方。

【六】益肺健脾方

方剂:炙黄芪15 g、党参6 g、陈皮9 g、当归9 g、柴胡6 g、桔梗3 g、麸炒苍术15 g、赤芍9 g、玉竹12 g、丹参15 g、生麦芽15 g、炙甘草6 g。

用法:水煎分服,一日两次,每次200毫升。

适用人群:适用于康复期出现气短、乏力、轻咳;心虚胆怯,夜寐欠安,纳呆腹胀,便溏不爽;易出汗,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细临床表现的患者。

功效:可起到运脾益肺、培元固本,兼以祛痰化瘀的作用。

标签: 麦冬 清火 清肺 作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