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字拼音(势组词和拼音)

牵着乌龟去散步 拼音 12 0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势字拼音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势字拼音的知识,包括势组词和拼音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势的拼音 势的拼音怎么读
  2. 势的组词和拼音
  3. 势如破竹的拼音是什么
  4. 势组词和拼音和部首
  5. 势字组词和部首
  6. 势的拼音
  7. 势汉字释义

一、势的拼音 势的拼音怎么读

1、势:shì。偏旁“埶”简化为“执”。依据古人书法省笔简化。《说文解字》:“盛力权也。从力埶声。经典通用埶。”

2、下种之能力惯性趋向是势之范式本义:力量惯性趋向。如:《晋书·刑法志》:“淫者割其势。”。(割去性功能惯性趋向之能力)

3、手滚球丸所产生的力量惯性趋向是势之范式本义:力量惯性趋向。如:权力威势。

4、衍义:引申指“权力,威力”。如:势力、权势、势利、势均力敌。

5、衍义:引申指“表现出来的情况,样子”。如:姿势、气势、山势、局势、虚张声势、守势、势必、势能、势不可挡。

二、势的组词和拼音

1、组词:装腔作势、声势浩大、势不两立、财势、掎角之势、声势赫奕、气势磅礴、势如破竹、势均力敌、来势、就势、态势、情势、乘势、得势、地势、均势、长势、大势、气势、强势、虚张声势、人多势众、审时度势、大势已去、劣势、仗势欺人。

2、势:shì。偏旁“埶”简化为“执”。依据古人书法省笔简化。《说文解字》:“盛力权也。从力埶声。经典通用埶。”。

三、势如破竹的拼音是什么

1、释义:比喻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拼音是:shì rú pò zhú

2、出自《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3、势:气势,威力。形势就像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4、《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5、宋·王懋《韩信之幸》:“其后以之取燕,以之拔齐,势如破竹,皆迎刃而解者。”

6、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七回:指望到此势如劈竹,便拿了这伙草寇,怎知却又逢着这般对手!我直如此命薄!

7、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五回:独乐毅自引燕军,长驱深入,所过宣谕威德,齐城皆望风而溃,势如破竹,大军直逼临淄。

8、【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9、【近义词】势不可当、所向披靡、摧枯拉朽

10、【反义词】牢不可破、坚不可摧、节节败退

11、在三国末期,司马炎在夺取魏国政权后,登基称帝,史称晋武帝,接着就率兵进攻蜀国,魏将钟会、邓艾率军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曹魏大军被蜀军阻于剑门关外,准备退军。

12、邓艾采用以迂为直的谋略,在钟会与蜀军相持于剑阁的同时,自率精锐部队绕道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越过700余里荒无人烟的小道,凿山开路,秘密南进,很快到达蜀国腹地江油(今四川江油北),从背后袭击蜀军,把姜维大军置于无用武之地。刘禅失去剑阁屏障,在兵临城下的情况下,回天乏力,只好投降魏军。蜀国灭亡。

13、在灭掉蜀国后,魏国兵力正盛。于是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晋武帝司马炎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吴国衰弱,忙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

14、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征南大将军。

15、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

16、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晋武帝统一了全国。

四、势组词和拼音和部首

1、势的拼音:shì,部首:力,组词:态势、形势、优势、势必、局势、劣势、气势、失势、强势、地势、势头、趋炎附势、势如破竹、势均力敌、势合形离、势不两立。

2、势出自:《说文解字》:“盛力权也。从力埶声。经典通用埶。”意思1是:权力,威力,势力、权势、势利、势均力敌。意思2是表现出来的情况样子:姿势、气势、山势、局势、虚张声势、势能、势不可挡、因势利导。

3、势是老子的道家学派里面的一个哲学概念。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道德经》五十一章)这里提到的“势”是一个令人着迷的词,从古到今,人们一直都在使用它,觉得它不可或缺、无可替代,但又拿不准它的确切涵义。

4、一方面,在相关词语后面加上“势”字,通常可以表示静态的或稳恒行进的事物的演变趋向,具体如局势、形势、姿势、情势、水势、伤势、时势、运势、走势、涨势等;另一方面,势又指某种影响力,如权势、地势、山势、势力等。

5、势字的义项源自于土墩斜面所给人的倾向感,以及这种斜面对“圆球”的加速作用。在某种意义上,环境就是各种斜面或曲面(包括直立面、水平面)的组合。推动或影响事态运行的因素有施动者所施加的“力”,也有事态环境中各种“斜面”所形成的“势”。细加考量,可以确定:势可以理解为用以表征事态演变特征的“加速度”,以及产生这种“加速度”的影响力。

6、系统内在的张力或外界的影响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它们对逆势而行者起着阻遏、阻止或改变行进方向的作用,对顺势而行者则起到加大运动速率的作用。它们造成行为处境的安稳与险恶的分化,改变行进过程的难易程度,影响行动者行走姿态的安适感,从而对行为取向与取态起影响作用。

7、人们在“情”、“态”、“形”、“姿”、“走”、“运”等字后面加上“势”字以描述事态局面,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只有兼顾到事物目前的状态及其演变的“加速度”,才能对事态作全面的述说。古书中时常可见的“势使之然也”的论断,说明古人已经明白系统的动力学特征对系统状态的主导作用。这应该说就是老子所说的“势成之”的涵义。

五、势字组词和部首

1、以势压人、形势之途、势利眼、爱势贪财、众寡势殊、有财有势、势如水火、时势造英雄、趋时附势、趋时奉势、趋权附势、简贤附势、逐名趋势、有钱有势、因势利导、倚官仗势、倚官挟势、形禁势格、形劫势禁、失张冒势、势在必行、时移势易、时异势殊、势焰熏天、失时落势、势若脱兔、势如劈竹、势穷力屈

势字拼音(势组词和拼音)-第1张图片-

2、势穷力蹙、势倾朝野、势钧力敌、势不两存、势不可遏、势不可当、审曲面势、审几度势、摄威擅势、人单势孤、权豪势要、趋炎附势、气势汹汹、力钧势敌、力均势敌、力敌势均、揆时度势、揆情审势、揆理度势、挟势弄权、计穷势迫、计穷势蹙、虎狼之势、鹤势螂形、狗仗官势

3、倚势凌人、倚财仗势、形势逼人、形格势禁、势均力敌、势成骑虎、势不可挡、势不两立、势倾天下、社威擅势、势合形离、时移势迁、势穷力竭、势如破竹、审时度势、声势浩大、人多势众、情见势屈、气势磅礴、其势汹汹、拿班作势、

六、势的拼音

“势”是一个汉字,具有多种不同的含义和用法。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解释:

1、形势:指事物所处的形态、状态、环境等,是对事物外部条件的总体概括。

2、局势:指某一时期某一领域内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情况,例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局势。

3、势头:指某一事物发展的势头和趋势,也可以指某个人或团队在某一领域内的发展势头。

4、势力:指某个群体、组织或个人在特定领域内所占据的地位、影响力和实力,通常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实力。

5、有势:指某个人或事物具有一定的地位、能力和声望,并且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1、长江的水真猛啊,势力不可挡,像千军万马在沙场冲锋陷阵;长江的水真奇啊,仿佛一条金鳞巨龙。

2、达到目的有两个途径,即势力与毅力,势力只为少数人所有,但坚忍不拔的毅力却是多数人都有的,它的沉默力量往往可随时达到无可抵抗的地步。

3、任何势力不应凌驾于法律之上。

4、一个人的愿望如果只是追求金钱或势力,他便永不能获得满足,而不满足便不能快乐。一个人的笨拙,是另一个人的财产

5、在一天里,蜻蜓早晨飞来飞去捕虫吃,白天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巡逻或产卵,到了黄昏时又开始捕虫吃,夜间蜻蜓喜欢停在叶子和草上休息。

七、势汉字释义

汉字“势”的基本信息拼音为 shì,注音为ㄕˋ。在田字格中,它由部首“力”和6个外部笔画组成,总共有8画。五笔编码分别是86版本的 RVYL和98版本的 RVYE,仓颉编码为 QIKS,郑码为 DQSY。笔顺编号为12135453,四角号码为55427,统一汉字编码为 U+52BF。

“势”字的详细释义主要是指权力、影响力和力量。它源自形声结构,由“力”和“埶”两部分组成,表示高原上的球丸因重力而自然向下滚动的力。这个字的原义就是重力,后来引申出权势、势力、力量等含义,如权势之家、失势、声势等概念。

“势”不仅指实体的力量,还用于描述形势、情势,如形势紧迫、大势所趋等。此外,它也指姿态或样子,如装腔作势,以及自然物体的形貌,如山势犬牙交错。在生物学上,它特指男性的睾丸,而物理学中的势能则表示某一区域内的能量状态。

“势”在某些方言中发音为粤语的sai3、潮州话的si3或潮汕话的xǐ3。在历史和军事中,“势”也有时机、趋势的意思,如乘势而起。总的来说,“势”是一个多义且丰富的汉字,其含义广泛,涵盖了许多生活和科学领域。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拼音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