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怎么办吃什么缓解,食物中毒心跳加速怎么缓解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50 0
吃了小区野蘑菇,夫妻双双被撂倒!血液检测出“ *** ”

有人隔空捋线做蚕衣,有人看着小人舞蹈翩翩,有人跟着精灵爬树……当类似的新闻频频出现时,意味着又到了一年一度吃菌子的时节。

浙江也不例外,梅雨季节到来以后,山里、草丛、花盆、墙角等阴暗潮湿的角落也经常生长出一些真菌菇子,但这些“光鲜亮丽”菌子真不是什么“善类”。

家住湖州的张大爷(化名)两口子在小区散步,看到了草坪上一片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菌子,看上去白 *** 嫩,外形形似香菇,越看越喜人。老两口商量后,一口气全摘回了家,炒了一盘野味菌菇当做下饭菜。

吃进肚里没多久,大事不妙!

结果,仅时隔半日,夫妻双双出现呕吐、腹痛、腹泻,被送往当地医院后考虑毒蘑菇中毒,紧急行血液透析。所幸的是,张大爷治疗后病情逐渐稳定,但老伴的肝功能指标仍进行 *** 恶化,出现极度乏力嗜睡状态。

家人紧急将大妈转院至杭州市之一人民医院感染科,此时距离大妈食用毒蘑菇已经过去3天了。到医院,感染科医生赶紧把她的血液标本送去毒物检测,竟然检测到了“鹅膏毒肽”,并且浓度还不低。

感染科金洁科主任、俞立飞副主任医师结合大 *** 血炎症指标、 *** 功能、凝血功能、血氨、粪便隐血等,考虑“中毒 *** 肝病(急 *** 鹅膏 *** 相关中毒),急 *** 肝衰竭倾向”。

鹅膏 *** ,这可是一种 *** !

鹅膏 *** 是从 *** 蘑菇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多肽物质,属于毒伞肽类 *** ,是一种对人致命 *** ,其毒 *** 要强于 *** ,可在几天之内摧毁人们的肝和肾,人们会清醒的感受到来自于身体的极度疼痛,直至 *** 、死亡。

后经鉴定,原来老两口吃的这种野蘑菇叫做“肉褐鳞环柄菇”,内含鹅膏 *** ,是个名副其实的“小个子大蘑王”。得知蘑菇 *** 后,全家人瞬间吓得毛骨悚然,两位老人为一时贪嘴付出惨痛代价。

争分夺秒!医生赶紧给大妈上“人工肝”清毒

为了抢时间,在大妈到达病房的2小时内,感染科人工肝团队就做好了治疗前准备,赶紧上人工肝。果然,人工肝效果有目共睹,复查肝功能明显好转,凝血功能明显缩短。团队乘胜追击,在第二天继续行人工肝,结束治疗后复查肝功能已降至安全范围。

两次人工肝治疗为大妈更大程度地清除体内毒蘑菇产生的 *** ,减轻对肝脏的进一步损害,同时结合综合内科治疗手段加速 *** 排除,保护了肝脏细胞。

还好救治及时,在医护人员认真诊治和精心照料下,大妈身体状况终于转危为安,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均恢复正常,总算结束了这场“毒蘑菇”风波。大爷大妈也表示,以后再也不随便吃外面的野味了。

夏天的野味,再鲜也别吃!

金洁主任表示,入伏以来,很多地区空气湿度大,土壤非常适宜野生蘑菇生长,蘑菇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在此提醒大家,切勿采摘、食用野生蘑菇。很多毒蕈不仅仅会让你“见小人”(即神经精神型中毒),还可能导致 *** 损害、横纹肌溶解、胃肠炎症状以及光敏 *** 皮炎等中毒。

即便是无毒的野蘑菇,也不要轻易食用。在野外,无毒的蘑菇往往与有毒的蘑菇混生,无毒蘑菇很容易受到毒蘑菇菌丝的沾染。甚至部分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无毒蘑菇种类也可能沾染毒 *** 。所以即便食用的是无 *** 种的蘑菇,仍然会有中毒的危险。

毒蘑菇中毒如何自救?

催吐

在中毒者神志清醒的情况下赶紧催吐。可用手指抠咽部或用器具 *** 舌根部即可引起呕吐。可反复多次,尽量把胃内的食物呕吐出来,以减少 *** 吸收。

立即就医

中毒后立刻到正规医院救治,更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鉴定蘑菇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

记者 夏天

来源: 西湖之声

一家人误食毒蘑菇!南华医院动物致伤与中毒救治中心成功救治

湖南省常见毒蘑菇图谱。

红网时刻衡阳8月7日讯(通讯员 邹艳 刘小波)近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动物致伤与中毒救治中心成功救治了食用自行采摘的“白色蘑菇”后中毒的一家三口,其中包括一年龄81岁的高龄老人。

7月31日,南华医院动物致伤与中毒救治中心来了这样一家人,自诉食用自行采摘的“白色蘑菇”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经诊断,确诊为“食入毒蘑菇中毒”,在宾文凯主任团队的积极救治下,一家三口转危为安。

南华医院是湖南省 *** 蘑菇救治定点医院,近年来,通过血液净化、中医中 *** 、吸附排毒、毒物和 *** 物监测技术等已成功救治数例肝损、肾损等致死型蘑菇中毒患者,无死亡病例发生。

南华医院动物致伤与中毒救治中心主攻急危重症疾病救治,突出蛇伤中毒、食物中毒、 *** 物中毒、毒物中毒和虫兽伤中毒、气体中毒、职业病中毒、严重过敏反应、热射病、破伤风感染、带状疱疹及狂犬 *** 暴露预防处置等专科特色,每年救治动物致伤与中毒急危重症病人2000多人次,中心拥有胃肠洗消及吸附技术、特殊解毒技术、血液净化技术、高压氧疗技术、肌骨超声技术、心肺复苏技术、中医中 *** 技术、VSD膜技术、 *** 物监测技术、显微外科技术、 *** 技术等。经10余年发展,现已成为中毒技术力量雄厚的动物致伤与中毒救治专科。

老夫妇双双中毒变成“小紫人”,只因吃了……南京已收治多例!

夏季高温,食物容易变质

要特别小心“病从口入”

近日,南京有医院

接诊多例亚硝酸盐中毒患者

都是吃隔夜菜惹的祸!

7月14日晚上

南京市江宁医院急诊抢救室

送来一对老夫妇

两人都有明显的胸闷、气喘

口唇、手指都出现紫绀现象

经检查

两人被诊断为亚硝酸盐中毒

其中,老爷爷的症状相对较轻

治疗后很快缓解

老太太的病情相对较重

南京市江宁医院

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尹江宁告诉记者

“老太太当时已经呼吸衰竭了

我们给她进行了气管 *** 管

住到ICU以后

经过治疗她的症状逐步缓解

后来转到普通病房”

食物中毒怎么办吃什么缓解,食物中毒心跳加速怎么缓解-第1张图片-

为什么老夫妇会双双中毒呢?

医生询问后发现

是吃隔夜菜惹的祸

尹江宁说

“他们的病因还是很明确的

吃了放在冰箱里的隔夜菜

虽然当时菜还没有明显的变质

但是菜里面亚硝酸盐的量是明显增加了

放了大概有两三天

应该是有两三个隔夜菜”

医生介绍,7月以来

该院已接诊4例亚硝酸盐中毒患者

都是吃隔夜菜引起的

夏季气 *** 较高

剩菜放置以后会滋生大量细菌

引起胃肠炎等

还有很多蔬菜里面含有较多的硝酸盐

放置时间长了

可能会导致硝酸盐转变为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毒 *** 很大

成年人摄入0.2克到0.5克即可引起中毒

1到3克可致死

儿童摄入0.1克即可引起急 *** 中毒

尹江宁提醒

“特别是到了高温季节

已经烹制的菜肴放置时间长了

就不适宜再进食了

大家不能 *** 大意

一次的失误可能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

夏季预防食物中毒

要注意生、熟分开

食物要烧熟煮透

不吃隔夜菜

剩菜剩饭在室温下放置不宜超过2小时

西瓜也是夏季餐桌上的常客

不少人习惯将吃不完的西瓜放进冰箱

医生提醒

西瓜富含葡萄糖、果糖等多种营养物质

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原料

即使放入冰箱

部分耐低温的细菌

比如沙门氏菌、李斯特菌也会继续繁殖

食用之后可能会导致腹泻等

医生建议

西瓜在冰箱里的冷藏时间

更好别超过12小时

最长不超过24小时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汪乐萍 张中玄

来源: 江苏新闻

日本一餐厅现集体食物中毒事件:32人吃便当后不适 1人死亡

据日本MBS新闻等媒体8月31日报道,日本和歌山县白浜町一家餐厅日前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在吃完该餐厅的便当后,共有32人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其中还有1人死亡。

8月19日至20日,在这家餐厅吃便当的人中,共有32人出现了肚子疼、腹泻等不适症状。其中,和歌山县一名80多岁的男 *** 在吃完便当2日后出现发烧、腹泻等症状,随后入院接受治疗,在8月26 *** 亡。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外网

#健康科普# 【“救”在身边】食物中毒急救知识

食物中毒不容忽视。出现食物中毒之后,轻者会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重者将会直接导致生命危险。

01食物中毒的症状

02突发 *** 食物中毒如何自救

03四种食物中毒类型

细菌 *** 食物中毒:常由动物 *** 食品(如肉、蛋类食品)和存放时间较长的熟食引起(如米饭、菜)。细菌 *** 食物中毒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如腹泻、腹痛、恶心、呕吐、有时有发热、头痛,潜伏期一般在3~12小时,部分在13~24小时,少数在48~72小时。

真菌 *** 食物中毒:一般由真菌污染食物产毒后引起,如霉变甘蔗(节菱孢)食物中毒、赤霉病麦(禾谷镰刀菌)食物中毒等。

化学 *** 食物中毒:一般为误食有毒物质或食物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引起。化学 *** 食物中毒发病快,潜伏期短的甚至数分钟发病,死亡率较高,因此要及时对症治疗。

有毒动植物 *** 食物中毒:误食猪甲状腺、肾上腺和含毒的鱼类会引起有毒动物 *** 食物中毒;食用未经充分加热的豆浆、四季豆或发芽土豆、毒蘑菇会引起有毒植物 *** 食物中毒。中毒后一般采取洗胃、急救和对症治疗。

04食物中毒急救法

催吐解毒:取1汤匙食盐冲汤服下,用筷子 *** 喉咙,反复催吐。

吸附解毒:中毒腹泻时,可食用适量烤焦的馒头。

中和解毒:口服蛋清、牛奶;对碱 *** 毒物,可口服食醋、橘子汁;对金属或植物碱类毒物,可立即服浓茶。

特效解毒:橄榄解酒,橄榄汁解河豚毒,生茄子解细菌 *** 食物中毒,胡椒解鱼、蟹等引起的中毒。

05预防食物中毒的 ***

食物需清洁,生食需加热彻底

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

不吃霉变食物,不吃隔夜剩菜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宜宾发布 @封面新闻 @宜宾新闻网 @新三江周刊 @宜宾日报 @健康兴文

来源:健康兴文

【食品安全】如何避免食物中毒?

为了避免食物中毒,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购买和食用定型包装食品时,要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单位,不要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同时,尽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食品。

·其次,在烹饪前要彻底清洗食材,尤其是生肉、禽蛋等易受污染的食品,对于水果、蔬菜等也要彻底清洗干净。

·第三,烹调食品时一定要煮熟或加热至适当温度,尤其是肉类、禽类和海产品等易感染病菌的食品。

·第四,避免在没有卫生保障的小摊贩处购买食品,尽量选择有信誉的商家购买食品。

·第五,在外就餐时选择有卫生保障的餐厅,尽量避免在路边小摊或不卫生的餐厅就餐。

·第六,在食品储存方面,食品应储存于干燥、通风、避光、低温的地方,并且要注意食品的分类分装和密闭保存。

·第七,在食品处理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手部、口部等部位接触食品。

总之,避免食物中毒需要我们在食品的购买、烹饪、储存和处理等各个环节上严格把控,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果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一家四口赴昆明旅游用餐后疑似食物中毒,弟弟住进ICU市监局介入

本文内容来自于 *** ,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一场原本愉快的家庭旅行从四川成都到云南开始,夏先生一家四口期待着美好的时光。然而,他们未曾想到,这趟旅程将会变成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历。7月12日晚,当他们在昆明的一家餐厅用完晚餐后不久,一连串的症状开始困扰着他们,包括腹痛、呕吐等,而夏先生的小儿子甚至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就在7月17日,涉事餐厅的工作人员向极目新闻记者表示,这一事件仍没有最终结论,他们正在等待调查结果。目前,根据相关部门的批准,这家餐厅已经重新开业。


这家四口之前在云南旅游,游览了玉溪澄江、普者黑等景点,然后于7月12日傍晚抵达昆明。他们入住酒店休息片刻后,当晚8时许,一家人来到昆明市西山区滇池路上的一家餐厅用餐。

夏先生详细介绍了当晚的用餐情况。他们点了番茄甜脆豆、烤五花肉、饵块小炒鸡和烤罗非鱼等几道菜品。然而,当上桌的烤罗非鱼散发出一股酸臭的味道,让他们感到不安。他们立刻向服务员投诉并退回了这道菜,并额外点了一道干捞粉条。用餐结束后,大约在晚上9时10分,全家返回酒店准备休息。但没想到几个小时后,他们开始陆续出现呕吐、腹痛、头晕等症状,情况急剧恶化,于是拨打了急救 *** ,随后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夏先生回忆道:“我妻子是更先出现症状的,当晚11点多她开始呕吐,一共呕吐了三次。我那晚吃得比较少,只是感觉到胃肠道灼烧感较强,有呕吐的冲动却无法呕出来。而我的两个儿子因为吃的东西较多,症状更为严重,他们当时甚至无法行走。13号凌晨,他们被救护人员抬上了担架,送往医院。”夏先生表示,小儿子的病情较为严重,甚至曾经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


极目新闻记者查看了夏先生提供的急诊病历,夏先生初步诊断为腹痛,而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的病情被归类为急症,表现为腹痛、呕吐、恶心等症状。夏先生的小儿子出院时的诊断结果显示,他患有诺如 *** *** 急 *** 胃肠病,怀疑与食物中毒有关,同时还伴有窦 *** 心律不齐的问题。

夏先生一家四口的这次不幸经历引起了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的重视。夏先生表示,因为他们认为症状与用餐有关,所以当晚向警方报案并拨打了12345 *** 举报此事。


夏先生回忆说,一家人的症状在几天后逐渐减轻,于是他们于7月16日返回了四川成都。尽管他们的病情逐渐好转,但至今还没有明确的 *** 关于他们是否因在该餐厅用餐而导致食物中毒的问题。

截至7月17日,涉事餐厅的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们的餐厅在夏先生一家四口出现不适后停业了两天,并全程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和警方的调查工作。然而,关于夏先生一家是否与该餐厅用餐有关,目前仍没有最终的结论,他们正在等待调查结果的出炉。


昆明市西山区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回应极目新闻记者表示,他们已经介入调查此事,但夏先生一家出现的不适症状是否与该餐厅有关,还需要等待最终的鉴定结果。

这次事件对夏先生一家的健康和旅行计划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而关于背后原因的调查仍在进行中。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能够找到明确的 *** ,以解开这个令


他们深感困扰的谜题。在这一事件中,各方都在积极合作,包括夏先生一家、市场监管部门、警方以及涉事餐厅的工作人员。这个谜题的解开将有助于确保食品安全和餐饮卫生标准的合规 *** 。

对于夏先生一家来说,这次旅行的计划被意外事件打断,但他们也感到庆幸的是,他们的病情逐渐得到缓解,一家人已经返程回到了成都。然而,这个经历无疑会成为他们旅行中永久的记忆,也让他们对外出用餐时的食品安全更加警惕。


对于涉事餐厅来说,这次事件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他们停业配合调查,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并期待能够澄清事实 *** 。餐饮行业一直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此次事件也提醒了所有餐厅和食品经营者,应当严格遵守卫生规定,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总的来说,这起事件虽然给夏先生一家带来了不幸和困扰,但也呼吁我们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提醒我们在外用餐时要谨慎选择餐厅,同时也强调了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重要 *** 。希望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能够迅速找到事件的 *** ,以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让大家可以更加安心地外出用餐和旅行。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不容忽视,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尽快公布调查结果,给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 *** ,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 *** 资料,以上内容并不 *** 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 *** 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注意!这类食物中毒夏季高发,严重会致死!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近期发出紧急提醒:凉皮、河粉、肠粉、米粉、濑粉、螺蛳粉等湿米粉在高温潮湿天气下,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而产生米酵菌酸 *** ,食用易引发中毒,甚至造成死亡。

为帮助消费者了解和掌握有关食品安全知识,避免发生此类食物中毒事件,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邀请专家,特作如下风险提示:

1.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主要毒 *** 代谢产物——米酵菌酸,是引起食物中毒甚至死亡的关键因素。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简称“椰酵假单胞菌”,即: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是我国学者 1977 年在东北酵米面中毒食品中发现的一种食物中毒菌,为革兰氏阴 *** 杆菌。该菌在特定温度和生长条件下可产生小分子毒 *** 代谢产物——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对热稳定,经 100℃ 煮沸和高压烹饪也不能被 *** ,是引起食物中毒并导致食用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但米酵菌酸经紫外线、日光照射后,其化学结构可被 *** ,从而降低或失去毒 *** 。

2.谷类发酵制品、变质鲜银耳和变质薯类制品,是容易导致椰酵假单胞菌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

在家庭自制发酵食品过程中,食品易被环境中椰酵假单胞菌污染。容易导致中毒的食品主要有三类:

谷类发酵制品,如发酵玉米面、酸汤子、糯玉米汤圆粉、玉米淀粉、发酵糯小米、吊浆粑、糍粑、醋凉粉、湿米粉等;

变质鲜银耳和泡发不当的变质木耳;

发酵薯类制品,如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

从外环境土壤及银耳培植环节的 *** 调查表明,该菌来源于土壤,随加工原料带入食品,并在适宜条件下产毒而引起食用者中毒甚至死亡。迄今为止,我国发生椰酵假单胞菌食物中毒的,主要由家庭自制发酵食品,或个体银耳栽培户自食变质鲜银耳所致。

此外,近年来,我国南部沿海地区还发生过因食用小作坊等工业化生产的湿米粉(如河粉)引起的椰酵假单胞菌食物中毒事件。

3.椰酵假单胞菌食物中毒的潜伏期较短,主要表现为消化 *** 、泌尿 *** 和神经 *** 受损。

椰酵假单胞菌中毒的潜伏期一般为 30 分钟至 12 小时,少数长达 1~2 天。米酵菌酸 *** 作用的靶 *** ,是肝、脑、肾等 *** 重要脏器。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重者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等。重症病人多呈肝 *** ,中枢神经 *** ,并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一般无发热。

目前,尚无米酵菌酸特效解毒 *** 物,病情及愈后情况与摄入的 *** 量有关。

4.多项标准为诊断和预防椰酵假单胞菌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

鉴于椰酵假单胞菌污染并产生米酵菌酸引发食物中毒致死风险,我国先后制修订多项相关标准,包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检验》(GB 47 *** .29-202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米酵菌酸的测定》(GB 5009. *** -2016)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 12-96),为该类食物中毒的正确诊断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专家建议

家庭或小作坊一般不要 *** 、 ***

酵米面类食品

如果家庭自制酵米面类食品,确保不用霉变的玉米等谷物原料;谷类浸泡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无异味;磨浆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放在通风干燥处短期储存。不要在 *** 中让食品接触潮湿土壤,防止椰酵假单胞菌污染、产毒。

鲜银耳要及时晒干,禁止 *** 鲜银耳

生产经营者要保证培植银耳的菌种质量,采摘的鲜银耳要及时晒干;如遇阴雨天不能及时晾晒,要有适当的烘干设施烘干并通过紫外线充分照射、去毒。鲜银耳不得 *** 。

购买和食用银耳、木耳的注意事项

选购银耳、木耳等相关食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不要购买鲜银耳。同时,要注意销售环境的卫生状况。

泡发木耳、银耳前,应检查其感官 *** 状,发现受潮变质的不要食用;泡发木耳、银耳时间不宜过长,泡发后应及时加工食用;耳片不成形、发粘、无弹 *** 或有异臭味的不能食用,隔天泡制的银耳、木耳及其加工制品不能食用。

要及时处理和救治食物中毒人员

如发生疑似椰酵假单胞菌食物中毒,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尽快催吐,排出胃内容物,减少 *** 的吸收量;及时送医院救治,针对肝、脑、肾等脏器的损伤程度,对症治疗,降低死亡率。

划重点

1. 家庭或小作坊一般不要 *** 、 *** 酵米面类食品。

2. 鲜银耳要及时晒干,禁止 *** 鲜银耳。

3. 正规渠道选购银耳、木耳等干制品。

4. 要及时处理和救治食物中毒人员。

转自:河南疾控

来源: 小莉帮忙

日本餐厅接 *** 生集体食物中毒!已致上百人不适,1人死亡

近日,日本多地餐厅接 *** 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目前已导致超过120人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1人死亡。

据日本《朝日新闻》9月1日报道,日本石川县津幡町“大瀑布观光流水面”8月11日至12日期间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有93人食物中毒,出现腹泻、发热和腹痛等症状,其中有人住院治疗。

石川县 *** 保健所于8月17日对该店实施了为期3天的停业处罚,并在该店使用的自来水中检测到了弯曲杆菌。据称,该店停业前,约500名曾在该店就餐的人员报告了症状。

日本的流水面(全日本新闻网 *** 截图)

另据日本MBS新闻等媒体8月31日报道,日本和歌山县白浜町一家餐厅日前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在吃完该餐厅的便当后,共有32人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其中还有1人死亡。

日本MBS新闻 *** 报道截图

8月19日至20日,在这家餐厅吃便当的人中,共有32人出现了肚子疼、腹泻等不适症状。其中,和歌山县一名80多岁的男 *** 在吃完便当2日后出现发烧、腹泻等症状,随后入院接受治疗,在8月26 *** 亡。

日媒称,由于从多名身体不适的食客体内检出沙门氏菌,因此断定餐厅的便当是导致他们食物中毒的原因。目前,和歌山县已要求这家餐厅到9月7日为止停业10日。

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海外网

来源: 中国日报

【豫健科普】万一发生校园食物中毒事件该怎么办

标签: 食物中毒 缓解 心跳 加速 怎么办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