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知了猴到底能不能吃?去年80元1斤,半晚抓几斤,为何今年遇冷?
在农村有很多的美食,其中山上有各种各样的野果、野菜可吃,而水里面也是一年四季有捞不完的小鱼小虾,就连好些让农民痛恨的害虫,这些年也陆续成为了美食。比如在夏季常见的害虫洋辣子,它的蛹就受到了不少美食爱好者的青睐。另外还有稻田里面的臭屁虫,老远就会闻到它的臭味,但是在南方有些地方却叫它“九香虫”,小小一盘九香虫就要卖上百元。
不过,今天笔者要给大家介绍的这种美味,只在北方地区受欢迎,南方很少有人吃。它就是知了猴,这也是一种典型的害虫。它们不光是为何农作物,而且在夏季叫声还很烦人。但是知了猴这些年数量明显减少了很多,以前中午总能听到知了叫得欢,可是现在却很少听到了,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它太美味了,所以被大量捕捉。
并且野生的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了,必须要靠人工养殖了。在去年知了猴上门收购卖到了80元一斤,平均就是一元钱一个了,并且是供不应求。因此很多人晚上专门去捕捉知了猴,半晚上就能抓好几斤,算下来半晚上就能挣好几百。但是今年却遇冷了,鲜有人来收购了。这是为什么呢?知了猴到底能不能吃呢?
关于知了猴能不能吃,这一直是很有争议的一个问题。有人说我国食用知了猴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它不仅是一种美味,并且营养很丰富,还能入药。吃了几千年都没事了,怎么就不能吃了呢?而有些人则反对,知了猴虽然是害虫,但是它们生长在地下,身上到处都是寄生虫,肯定是不能吃的。
其实吧,知了猴肯定是能吃的,但是要注意 *** 和控制量。比如知了猴在吃之前,一定要对其进行处理,并且要彻底煮熟了才能吃。另外吃知了猴,一定要控制量。不要因为好吃,或者是自己喜欢吃,就一次吃太多。无论是什么好东西,吃多了都是有害无益的。而且在笔者看来,知了猴虽然可以吃,但还是要尽量少吃。尤其是对知了猴过敏的人群,千万不能吃。
至于今年的知了猴遇冷了,在市场上购买知了猴的很少。而且很少有人像往年一样上门收购,就连在农村也很少有人去抓知了猴了,往年那样全家出动抓知了猴的场面看不到了。其中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很多人都不敢吃知了猴等野味了。毕竟知了猴是要在地下生活好几年才出来的,它们的身上藏了不少的寄生虫。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很多人就算是爱吃,也不太敢吃了。既然吃知了猴的人少了,收购商也就少了。而收购的人少了,去抓知了猴的自然也就少了。
所以,只要是彻底煮熟了的知了猴,并且一次性不吃太多,那就不会对健康带来任何的损害,这一点大家可以放心。不过如今生活说提高了,在饮食的选择方面更多样化了,还是建议吃一些健康、卫生和营养的食物。你们说呢?
果然视频|知了猴大量上市,济南海鲜市场更高115元一斤记者 李培乐 知了猴大量上市了,您知道多少钱一斤吗?12日,记者去建设路海鲜市场进行了探访,价格最贵115元一斤。
知了猴110元一斤!网友:摸的人比知了猴还多每年夏天,知了猴都会成为不少济南人家中的热门食材,蛋白含量高、口感极佳,这“小家伙”个头虽不大,吃法却很多。7月4日上午,济南市市中区海鲜大市场内十分热闹,共有7家摊位将知了猴摆在外面叫卖,棕色的知了猴浸泡在浅水中,保持一定活性。记者了解到,这些知了猴分别来自山东肥城、江苏、浙江、湖北等地,具体产地要根据当天的供货情况而定。
来源: 中青网青小小
知了猴已上市,农村收5分钱一个,城里卖到80元/斤知了猴,在不同的地区,叫法不一样,有喊“爬蚱”“知了龟”“蚂知了”的,每年到了夏天就是他们活跃的时候,以下雨天居多。
还记得小时候摸知了猴的情景,几个小伙伴一起,拿个罐子和一个手电筒,基本能转半个村庄,一晚上摸到几十个,运气好了能过百,然后等人来收,挣的几块钱,到第二天就买好多小零食,现在想想,那时过的真快乐。
当然在摸知了猴的时候,也会发生一些吓人的事情,比如有一次,大家知道夏天蛇最多(小帮手是最怕蛇的),夏天杂草很多,往往很多树的周围都会长满了杂草,正是这些杂草给了蛇隐藏的空间,一脚踩下去软乎乎的,用手电筒一照,原来是条盘缩着的蛇,顿时吓尿,赶紧跑回家。
还有一次,不是蛇,是其他的叫不上名字的动物,大家知道有些知了猴没爬到树上之前,是从地上的一个小洞里钻出来,我们往往还没等它还是钻,就把洞抠开,然后捉到知了猴,那天晚上,刚出家门口没多远,就看见一个小洞,凭借着经验,感觉应该是个知了猴,就用手指慢慢抠开,然后2根手指猛的一夹,顿时被里面的东西咬了一下,用手电筒一照,不知道什么动物,看着很吓人,撒腿就往家里跑,最后保险起见,还去医院消消毒。
不知道上面2个小故事,有没有人和小帮手有相同经历的,不过那时的感觉现在已找不回了,而在外上学后,就再也没有摸过知了猴了。
为什么这篇文章小帮手会说起这事呢?昨天,我有几个要好的朋友来玩,晚上出去撸撸串喝点啤酒,唠唠嗑,在点菜的时候,有一道菜吸引了我——爆炒知了猴,一瞬间把思绪给引出来了,刚好隔壁桌点了一份,我看了之后,犹豫再三,决定放弃这道菜,实在是不敢下口去吃,老板听到后,还嘿嘿一笑说到,这道菜卖的很火,来晚了都吃不到。
看了价格表,上面的价格写的是80元/斤,小帮手还记得,当时卖的话,是1毛钱3个,最后涨到1毛钱2个,现在,在农村收的话不知道多少钱一个,反正是不值钱的东西,在城里竟然卖到这么贵。小时候还不明白别人收知了猴干什么,难道是为了变成蝉?现在想想,那时的想法太天真了。
不得不说,处处是商机,5分钱一只的东西,摇身一变,成了80元/斤的美味。
最后,问大家2个问题:
1、你在摸知了猴的时候,有什么难忘的事情呢?
2、假如是你的话,你会选择吃80元/斤的知了猴吗?
来源:海报新闻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孙秀青 青岛报道
7月14日10:00,在青岛市镇江北路农贸市场的水产销售区,一位摊主正在给顾客介绍“知了猴”的价格。摊主梁先生称,今年的“知了猴”价格在85—90元/斤,这两天货源少,价格有所上涨,每斤卖到了95元。
据了解,摊主梁先生在镇江北路农贸市场做水产生意已有七八年了,每年夏天这个时候都会卖“知了猴”。梁先生介绍,“知了猴”又叫“金蝉”,各地叫法不同。市场上这些“知了猴”是诸城市农村地区的,立夏后的晚上,村民会在白杨树和果树的树干中下部缠上胶带,这样就不会有成虫顺着树干爬到高处,只需要在树根附近捡就可以了。
梁先生说,“知了猴”是季节性的产物,一年中只有麦收后到立秋前的这段时间才有。他从村民手中收购“知了猴”,再到市场售卖。据了解,新鲜的“知了猴”保存时间有限,为了更大限度地保鲜,当天捕捉、收购,冷藏后次日运输来青售卖。
今年的“知了猴”价格在85—90元/斤,一斤约有100只,每只不到一块钱。这两天货源少,价格有所上涨,每斤卖到了95元。即便价格上涨,还是有不少市民购买尝鲜,“货好不愁卖,一天能卖20多斤,一上午就能卖完。”还有人买“知了猴”冻在冰箱里,反季的时候再食用,可以炸着吃,也可以烤着吃。
记者又在某外卖平台搜索“知了猴”,发现有4家卖“知了猴”的店铺。店铺“河马鲜生果蔬”的“知了猴”138元/斤;“红岛海鲜”(生活家超级农贸市场店)的活“知了猴”138元/斤,需要提前一天预定;“金麦园高雄路蔬菜店”的鲜活“知了猴”22.6元/份,每份十只,每只2.26元;“生活家超级农贸市场”的冰冻野生“知了猴”100元/瓶,每瓶50只,每只2元。
据相关资料介绍,“知了猴”又叫金蝉,蛋白质含量高,维生素及各种有益微量元素均高于一般肉类食物。一般情况下是无毒的,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吃,过敏体质的人应该慎食。此外,“知了猴”在 *** 方面也有讲究。在清洗时应去掉头、脚和翅膀,更好是用淡盐水冲一下再控干。烹调时一定要煮熟、烧透,建议油炸后食用。
责编:赵 勇
审核:王世瑞
本文来自【海报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ID:jrtt
爬蚱又名金蝉,目前大量上市,价格比普通海鲜还贵,变蝉更受欢迎文/农夫也疯狂
自夏至节气以后,天气是一天比一天闷热了。而这周日就进入小暑节气了,这也意味着离“三伏天”不远了。老话常说“小暑一过,一日热三分”,今年小暑节气是7月7日,五天以后的7月12日就要进入伏天了,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段时间如此的炎热了。在炎热的夏季,总是少不了知了的叫声,天气越是炎热,其叫声就越激烈。每当知了叫了,农民在晚上又有活干了,那就是去树上抓“爬蚱”。爬蚱又名金蝉,目前大量上市,价格比普通海鲜还贵,变蝉更受欢迎
爬蚱又名知了猴,在医学上叫金蝉。有一个成语叫“金蝉脱壳”其中说的就是这种动物。入夏以后,金蝉也开始大量上市了。前些天和一个北方的朋友聊天,他告诉我说最近这段时间每天都很忙,白天要上班,晚上要去山里抓爬蚱。在他们当地每天晚上,吃过晚饭村里的男女老少就都提着一个手电筒出门了。去到河边、公园、果园等地方寻找树上的爬蚱。听他说,今年的金蝉价格又涨了。在去年的收购价格是8毛钱一只,而今年的是一块钱一只了。如果按照重量来算的话,差不多要100块钱一斤呢,比普通的海鲜价格都要贵,其中尤其是“变蝉”在市场上是更受欢迎的。
在我们南方这边,很少有吃金蝉,在夜宵摊上金蝉也比较少见,所以也就没人去抓金蝉。但是在大部分北方地区,一到夏季就会有很多人在晚上去树林里抓金蝉。在以前农民抓金蝉主要是自己来解解馋,把金蝉当下酒菜来吃,男女老少都爱吃。而现在因为金蝉的价格贵了,更多的人都舍不得吃了,把所抓的金蝉都是卖给了一些小贩。因为金蝉在城市里很受欢迎,有些饭店、夜宵摊、农家乐就推出了这道特色菜,所以在各地还形成了金蝉交易市场。
朋友还说,金蝉是一种有明显季节性的野味,其是在夜间活动,一般天黑了以后到12点钟左右是抓金蝉的更佳时间段,尤其是在刚下过雨以后,在地里的金蝉就会大量爬出来,寻找就近的树,然后就慢悠悠的往上爬。如果去晚了,这些金蝉就爬得太高了,自然就不好抓了。而且相比于往年,今年金蝉的价格不仅上涨了,而且“变蝉”在市场上是更受欢迎的。
什么是“变蝉”呢?对于从来没有吃过金蝉的农夫来说,真的是有点懵逼。这个朋友告诉我说,“变蝉”就是指刚刚蜕壳的金蝉。就是前面所说的成语“金蝉脱壳”之后的金蝉称之为变蝉。据说相比于金蝉而言其肌肉含量更高,营养价值也更高,所以在城市里也是更加受欢迎的。
朋友还介绍说,变蝉的价格要比金蝉贵一点,一般要1.2元一只。而且在售卖的时候还有讲究的。一般都是用水桶装着,并且要装入适量的清水。这些变蝉在遇到水淹以后就会处于休克昏厥的状态。但是并没有死的,只要把它们捞出来晾干一会,它们又会只立刻复活。用清水来浸泡变蝉,一来是为了避免它逃跑,二来是为了保鲜。变蝉是淹不死的 ,而新鲜的变蝉吃起来也更加美味。
小小一只金蝉居然能卖到一块钱,而变蝉则要1.2元一只,换算成重量差不多要120元一斤了,这比很多的海鲜价格都要贵。难怪很多的农民朋友抓到了,都是舍不得吃,这可以为他们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一斤金蝉卖掉后,可以买多少斤猪肉啊!不过,近些年因为大量的捕捉金蝉,现在这种小昆虫也越来越少了,这也是金蝉价格连年上涨的原因,真担心以后被吃成“保护动物”。现在已经入夏了,你听到的叫声了吗?你爱吃金蝉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文章的朋友们,记得点赞、分享和关注农夫也疯狂,每天都会为大家免费分享一些农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谢谢大家(图片来源 *** )!
前言
导读:7月又到捕捉季,很多人摸黑去捕捉,一晚抓数百只,比小龙虾好吃
现在已经是7月中旬了,并且入伏也有好几天了。而在三伏天的时候,最消暑的方式就是吃吃吃了。不过这个吃,可不是随随便便,而是去夜宵摊上“海吃海喝”。
像南方地区这个时候,夜宵摊上最畅销的非小龙虾莫属了。各种口味的小龙虾,配着冰镇啤酒吃,还是相当过瘾的。不过小龙虾在国内火起来也才几年的时间,那在以前夏季吃什么呢?
其实在以前也有“中国版的小龙虾”,只是它不是长在水里,而是生长在树上的。它就是金蝉,有些地方也叫它知了猴、知了龟等。如今7月份又到了,今年得知了猴又开始火爆起来了,许多人抹黑去树林里抓它,运气好的一晚上能抓到数百只。很多的北方网友还说,这要比小龙虾好吃多了。各位朋友们,你们吃过吗?
知了猴堪称“中国版的小龙虾”
大家都知道,小龙虾是一种入侵物种,在此之前我国是没有小龙虾的,后来是日本人把它引进来的。在很多的国家小龙虾都是科普的入侵物种,幸好我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有人发现了小龙虾吃起来非常的美味可口,于是就掀起了一股吃小龙虾的热潮,它也成为了很多人喜欢吃的一种美食,目前在国内野生的根本不够吃,需要大量养殖才够。
而知了猴就是知了的幼虫,在民间也叫它金蝉,可见它的评价之高,因为大名鼎鼎的唐玄奘就是金蝉子转世的,因此也有人把金蝉比作“唐僧肉”。
知了在产卵以后,它的卵就会孵化出来,然后幼虫就钻入到土壤里去了,在地下要生活三年,或者是5年,有些甚至长达7年,才会从地下钻出来,而它就是金蝉。当它顺利脱掉最后一次皮以后,就变成了知了,在炎热的中午不断地鸣叫,就是为了吸引异性来交配产卵。
可是在古代,古人就发现了金蝉是一种非常美味的小吃,把它油炸着吃非常的香脆可口。这个习俗在北方地区流传很广,许多人一到夏季的时候,天黑以后就提着手电筒去树林里抓金蝉,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它都是非常美味的一到下酒菜,很多人还说它比小龙虾好吃。因为小龙虾根本没啥肉。可是金蝉却基本都能吃,味道和口感更佳。
7月又到捕捉季
现在又进入7月了,三伏天正是金蝉大量破土而出的季节。到了晚上,它们就会从地下钻出来。这样是为了避免被天敌吃掉,可是想不到的是很多的吃货却在等着它们。
一到天黑以后,很多人都会去河边、果园里面抓金蝉。 *** 也很简单,只要提着一个水桶,里面放少量的水就可以了,看到了树干上的金蝉,就可以直接上手把它抓住放到桶里面。因为这些金蝉才刚从土壤里面爬出来,也不会飞翔,往往一抓一个准。有些经验丰富的人,一晚上就能抓数百个。
并且在最近几年,金蝉的价格也是一年比一年贵,在之前都是论斤卖,可是现在却是论个卖了。如果买得少要七八毛钱一个,而买得多还会便宜一点。算下来一斤要近百元,这个价格比小龙虾贵很多了。之前因为一个大家熟知的原因,不能捕捉野生动物来食用,所以金蝉也被禁止食用,许多地方还禁止养殖。
可是在今年不少地方的集市上,又能见到金蝉售卖了,并且价格还比之前更贵了,贵的能卖到一块钱一个了,而就算是买得多也要八九毛钱一只了。也是看到了商机,许多人拖家带口都出去抓金蝉,一晚上运气好一个人就能抓好几百只,这样算下来就是数百元,对于农民来说,这个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而且也因为金蝉的价格贵了,农民朋友抓了自己也舍不得吃。
之所以现在的金蝉价格一年比一年贵了,并且还不够吃。一方面是喜欢吃它的人多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更多的人喜欢吃点新鲜的东西。很多人都去捕捉,导致金蝉的数量减少了。数量少了,价格就贵了,这也让更多的人去捕捉,就陷入了恶性循环。同时因为环境的变化,大量地使用农药,还有很多地面的硬化,这些都直接导致金蝉的数量减少了。
金蝉真的能吃吗?
不过这也让不少吃货朋友们很纠结,那就是金蝉能不能吃呢?目前还没有明文规定金蝉不能吃,并且有些地方的集市既然又开始售卖了,这也意味着金蝉在目前是可以食用的。
但是在这里还是要提醒大家,金蝉是一种野生动物,它们要在地下生活多年才会爬出来,所以肯定身上会有一些寄生虫的。少量食用还是可以的,千万不要因为爱吃而天天吃。同时需要注意,金蝉在食用前,一定要清洗干净了,并且要用高温彻底煮熟了哦。
结束语
因为去年受到“禁食令”的影响,很多人想吃却不敢吃,而今年多地的集市又开始销售金蝉了,它的价格也是一路高涨,并且一上市就很火爆,许多人纷纷购买尝鲜。这些年其实也有不少的农民发现了商机,开始养殖金蝉,这些之一批尝鲜的养殖户们,也确实挣得盆满钵满。
作为南方人的我,在我家乡这边就出来没有人吃过它,许多人都不敢吃。还说别说一块钱一只买来吃了,就算是给他们十块钱一只也不吃。各位朋友们,又到了吃金蝉的季节了,你们当地有人吃吗?
文 | 慢纪硬核说
编辑 | 慢纪硬核说
2021年,美国泛滥成灾的知了猴约有300亿只,而在中国市场上却是高价难求。
知了猴在中国供不应求甚至在一些城市的餐馆里还卖到了1-2元一只的高价,但300亿只知了猴却在美国土地上泛滥成灾,不少中国网友表示如此美味都浪费了。
为何被中国人奉为美味的佳肴,却在美国泛滥成灾?知了猴是否真的不能吃?
01 认识知了猴
夏天捉知了猴对于中国人应该都挺熟悉的,在以往每到夏天蝉鸣的时候就会看到农村地区很多人都会拿着手电筒在树林间穿行寻觅知了猴的踪迹。
在很多餐馆知了猴被卖到百元一盘的高价,这价格比牛肉、羊肉都贵了不少。
这些夏季不起眼的小虫为何会有如此广大的市场呢?我们可以先从知了猴的生长过程探知一二。
成语“金蝉脱壳”中的“蝉”就是指知了,也就是知了猴脱去外壳之后可以飞的形态。
知了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共五个生长阶段,包括蝉卵、蝉蚁、幼虫、若虫和成虫。
其中的若虫也就是指不完全变态的昆虫的幼虫,也就是指知了猴就是知了的若虫。
成熟的知了猴在爬到树干合适高度之后就会因为激素的 *** 开始蜕皮。
经过漫长的等待,身体里面的体液就会将柔软不堪的翅膀撑得饱满舒展,等到翅膀完全舒展的时候,体液又会重新流到体内。
经过这体液的一来二去之后,知了的翅膀就会变得比之前硬一些,也足够支撑它飞得更高。
知了蜕掉的“壳”也就留在了树干上面,这整个过程会持续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当知了用力向前飞的那一刻,它也就真正完成了蜕变。
在成功脱壳之后,知了的天敌也就会少了很多。
之前在地上爬行的时候不仅会遇到自然界之中的天敌,就是人们也会在夏天的夜晚出来捉知了猴,而在天空中飞翔的时候可能知了遇到的敌类只有鸟类而已。
但为何会有人在炎热夏日晚上出来寻找知了猴的踪影,这就要说一下知了猴的营养美味了。
02 知了猴的营养价值
根据《中国药材学》的记载,知了猴的营养价值极高,具有止渴生津、保肺益肾等功效。
知了猴在土里生长,所以作为一种无公害的绿色食物,它具有很高的蛋白质含量。
根据一些数据显示,知了猴的蛋白质含量在58.58%~72%之间,也就是一百克知了猴的蛋白质含量更高有72克。
知了猴不仅含有充足的蛋白质含量就是微量元素等也包含了很多种,包括钙、钾、锌、铁等微量元素,除此之外还可以为人体补充多种必需的氨基酸。
国内喜欢吃知了猴的人不仅是看中了知了猴极高的营养价值,同时还看中了知了猴的药用价值。
知了猴的体内含有丰富的钾元素,这种营养物质具有很好的降压功能。
而且人类在食用知了猴之后,知了猴体内的氨基酸在进入到人的身体之后会合成蛋白质,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提升人体白细胞的活跃度从而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知了猴体内的甲壳素具有很强的抗菌、消炎以及驱寒能力。
另外甲壳素还具有延缓皮肤衰老、美容养颜的作用,因为甲壳素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知了蜕下的壳也还会有专门的人进行收集,因为蝉衣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有不少人喜欢吃知了猴或许是因为知了猴独具价值的营养含量,但也有人会单纯喜欢其中的口味。
知了猴凭借鲜美独特的味道吸引不少人食用,这种独特的饮食方式从农村逐渐发展到了城市。
在民间知了猴有一个更广为人所熟悉的叫法——爬蚱。
民间吃知了猴的方式有很多种,煎炸油炒还算是最简单的美味做法,甚至还有一些地方研制出了很多不同的吃法。
例如有的会把知了猴做成饺子的馅料做成饺子食用,有的还有把鸡蛋和知了猴放在一起炒做成知了猴炒鸡蛋这样独特的菜品。
03 中国知了猴供不应求
但越来越多人喜欢食用知了猴之后也就会产生一种现象,也就会造成一种现象那就是大家对于知了猴的需求越来越多。
但知了猴却变得越来越少,形成了一种供不应求的态势。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对于知了猴的需求达到了500吨。
在饭店里知了猴这种菜肴售卖得一般很贵,有的地方每斤可以卖到85-95元。
尤其是根据知了猴的出现周期短,在货源紧缺的时候甚至可以卖到100元一斤,一斤的数量大概会有一百只,算下来也就是一只知了猴的价格是一块钱。
在一些经济水平的更发达的城市,这种营养高的美味甚至也可以卖到两块钱一只,虽然一只知了猴的价格就这么贵了,但依然是供不应求很是抢手。
野生知了猴变得越来越少,所以也就有不少人想出了赚钱的方式,那就是养蝉。
我国之前也有过一些养蝉的经历,但最终发展下来的情况却并不是很好。
知了猴一般是以吸取树木根茎中的汁液存活,这样一来,想要把知了猴养好那就需要先把树养好。
在这种情况下也就出现了,一些养知了猴的养殖户其实大都是一些果园种植户。
知了猴在得到充足的养分之后慢慢就会见成效,但这中间需要很长的时间,因为我国的知了猴的生长周期一般是三年或者五年,经过漫长的等待知了猴才能拿到市场上售卖。
虽然好事多磨,但知了猴如此漫长的生长周期致使果树产量降低,所以把所有费用综合算下来之后,就会发现养知了猴的金钱成本以及时间成本都不低。
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市场上的知了猴卖的如此火热但其来源还主要靠人们在田间地头间搜集,并无太多专门养殖的产业园。
知了猴的营养价值高在国内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但也会出现例外情况。
2018年7月的时候这个时间正处于知了的交配季节,所以这个时候知了猴的出现是很频繁的,这个时间对于喜爱知了猴美味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享受美味的绝佳时期。
但这一年杭州出现的知了猴却让不少市民犯了难。
杭州市出现的大量知了使大量的树木遭到破坏,不少樱花树以及柳树都遭到了知了的啃食,这对于杭州市的绿化管理无疑是一场灾难。
为了治理这些破坏城市形象的知了,他们也不得不发文宣传号召杭州市全部市民一起动手捕捉知了。
但兴许会有人问吗,捕捉知了来干嘛呢?答案是:吃。
其实大多数杭州市民并不喜爱这种美食,不少人觉得吃知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所以真正消耗知了的更多的是一些在杭州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
但杭州出现的蝉灾和美国一对比,那还真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04 美国知了猴泛滥成灾
2021年5月份的时候,美国曾经爆发过一次数量庞大的知了猴出土规模,当时约有300亿只知了猴集体爬到树上大肆表演金蝉脱壳。
大批量的知了猴不仅占领了美国人的树木,就是房屋、机器、院子内等很多人类生存的空间都爬满了知了猴。
在中国平常所见的到的是知了猴会出现在树上或者作物茎叶上,很少见到会有知了猴出现在建筑物内。
但美国的知了猴却让人很意外在栅栏上也随处可见它们的踪影。
更夸张的是因为数量太多,所以平常在路上走的时候脚底下就会传出知了猴被踩碎的声音,知了蜕去的壳也在很多地方出现,数量大到很难管理。
甚至美国的媒体还曾报道过之前有一颗老树曾经经历过2004年的一场蝉灾。
之后到了2021年的时候,这棵老树上挂满了知了,突破了单棵树上有5万多个知了的记录,这也创造了历史新高。
足以显见,美国那年的知了的数量极其的庞大,并且金蝉脱壳之后,知了的叫声也会形成一场灾难。
知了猴在脱壳之后往往几百只知了会聚在一起鸣叫,产生的破坏力堪比电锯工作时发出的声音。
并且这些声音造成了严重的噪音污染,蝉鸣最密集的时候发出的声音更高可以达到80-100分贝,这些噪声让当时很多美国居民都不堪其扰。
有时成群成片在空中飞的知了还会撞伤行人或者动物。
当年美国居民深受这场蝉灾困扰的时候,中国网友则隔空喊话美国人,你们的知了猴不要的话就随便抓过来两把再寄到中国,物流费改成货到付款就行。
确实这么多的知了猴对于美国人来说是一场灾难,但对于中国很多人来说是眼看得见却吃不到的美食。
中国的知了猴稀缺到一小片树林里也找不到一只,而美国的知了猴却随处可见。
但美国人就真的没有人会吃知了猴吗?
其实也有过不少人尝试,但他们的吃法却让中国网友感到意外。
在美国的知了猴泛滥成灾的时候,也有不少美国吃货把这些天然美味拿来 *** 成美食。
但虽然他们也利用了这样的美味,但做法和中国的很不相同,他们吃的是已经金蝉脱壳的知了而不是遍地爬的知了猴。
他们用知了做成炒饭,还有就是会把知了放到寿司里面做成蝉寿司,还有的人会哦做成蝉卷玉米饼,更有特殊吃法是搭配曲奇饼干吃。
而在中国知了猴的烹饪 *** 通常是油炸、炒,在中国很多地区知了猴已经被人们吃得比较少见了。
但美国的蝉光靠吃是解决不掉的,所以他们用了很多 *** 来遏制住它们的泛滥,比如喷洒农药以及户外捕捉,或者是使用防虫纸来治理。
虽然美国的蝉成灾,但其实并不会产生很大的危害。
因为它们的生命通常都很短暂,并且蝉蜕去的皮之中有一种名为“蜕皮素”的物质,这种物质在掉入土地之后对于土地来说是一种很有用的营养物质。
蝉在死后也相当于给一些动物提供了食物,比如:青蛙和鸟类。
所以这些泛滥成灾的蝉,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危害,更多的可能是蝉的鸣叫声音过于聒噪会对附近的居民产生影响。
那么为何在中国如此稀缺的美味,却能在美国泛滥成灾呢?
05 美国知了猴成灾原因
这其实是和知了猴的品种有关系,中国的知了猴的生长周期一般是四年左右。
而美国泛滥成灾的知了猴其实是另外一种品种,它们的生长周期为十七年。
这两种异国知了属于不同的品种,那么该如何进行分辨呢?
其实是很简单的只需要观察它们的眼睛就行,我们国内通常看见的蝉的眼睛是黑色的,但美国泛滥的蝉的眼睛是红色的。
这两种蝉的眼睛虽然都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是没有毒的。
2021年美国出现的蝉就是生长周期为十七年的蝉,这一年分布在美国15个州的300亿只蝉经过产卵等17年之后,也就是2038年的时候预计会有数万亿只蝉在此处出现在美国,到了那时其场面就会比之前的更加宏大了。
本身知了猴作为野味是不能多吃的,并且更不能生吃。
因为知了猴生长的环境过于潮湿,所以知了猴的身上会携带一些寄生虫或者细菌。
尤其是知了猴的头部、消化道、翅膀部位以及爬行的足肢部位都是不建议吃的。
在吃之前需将知了猴用清水洗净,更好还要用盐水浸泡1-2个小时的时间。
知了猴虽然作为高蛋白营养物,通常一次只吃个五个或六个就可以了,要不然就会加重人体胃肠道的消化负担,之后可能会出现不舒服的现象。
所以为了健康,对于这种野生美味还是要适量食用。
金蝉晚上出土,它是如何知晓白天与黑夜?带刺的爪子功不可没大家好,我是星哥说农,每年夏至日左右,农村就会有一种小动物从土里爬出来,它在我们北方被称作“知了猴”、“爬叉”、“蝶拉猴”,书面语就是“金蝉”,它煎炸后美味可口,是饭桌上难得的一道美食,记得小时候,每到这个时节,农村的夜晚到处都是捕捉它们的身影,甚至人比金蝉还多,现在由于实行了“禁野令”,已经不能捕食了,可是金蝉只会选择晚上出土,它们是如何知道外面是白天还是晚上呢?
金蝉其实是一种可怜的小动物,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知道金蝉的幼虫是出生是在地下的,而且这种暗无天日的岁月要持续三到五年,甚至17年,它们唯一的食物来源是树根的汁液,根本体会不到母爱的温暖,要知道它们也是卵生,地下阴暗潮湿就是它们的摇篮,而出土后,也就一个月的时间就会死亡,所以有人说三年的等待只为一瞬的光明。
金蝉对于人类来说也算是一种害虫,每年的八、九月份,雄蝉腹部鸣叫吸引雌性,然后雌蝉把它的卵刺入树枝的木质层里,这样树枝就会干枯死亡,风吹雨打后,卵掉落地下,大部分钻入地下土壤,它们在地下吸食树根汁液,经过四次蜕变,身体才能渐渐长大,这个时候我们只能称呼它们为金蝉幼虫,大约二到三年后,它们终于长成成虫,慢慢向地表爬去,出土的那一刻,我们称它为“知了猴”。
“知了猴”的出土时间也是基本固定的,每年的六七月份,它们是如何知晓这个时间的,这是因为它们的体表能够通过土壤的温度,而感知外界的温度变化,它们在生长的过程中,位置是一直变化的,冬天外界气温低,它们就在深一层的土壤生活,夏季外界温度高,它们就在距离地面近一些的土壤生活,这一切运动全靠它那有力带刺的两只前爪。
“知了猴”很聪明,当到了“知了猴”必须出土的时候,它不会直接爬出地面,而是在地下瞧瞧观察外界情况,它要等待的是雨水与夜晚,那它又是如何做到的,还是靠它那两只带刺的有力前爪。它们的身体能够感受外界潮湿变化,因为即将出土时,它们已经距离地面不到10厘米,雨水过后,土壤潮湿,它们的身体可以感知,然后它们就会悄悄的用前爪在地面挖个小缝,透过这个小缝就可以观察白天与晚上。
所以即便不到夜晚,准备出土的“知了猴”早就万事俱备,只欠天黑,这也是黄昏前,人们在树根附近仔细寻找,就能发现它们提前打的小窟窿,而它们之所以选择天黑出土,一是因为它也害怕出土时,被地面上的天敌发现而过早的成为口中食物,只是它们千算万算,万万没想到还有人类这一关,不过现在它们应该偷着乐了!二是夜晚温度低,它们最后一次蜕变需要大概一小时的时间,躯壳潮湿有利于它们蜕变,这也是它们等待雨水来临后出土的原因。
“知了猴”出土后,为了防止自己被其它动物吃食,会之一时间朝附近高树爬去,同时也是它们的天性,高处风力大,便于它们蜕变,而且它们以后生活都是在树上,待到黎明时分,它们就会展翅飞向更高的树干,度过它们一生之中最后的时光。
综上,金蝉选择晚上出土,确实是因为它们需要知晓白天与黑夜,潮湿的躯壳有利于蜕变及夜晚天敌相对较少,而这一切都是依靠它那有力带刺的前爪。
又是一年抓金蝉的季节,有人怕中毒,有人不敢吃,为了健康看一看今日头伏,表示夏季时节的正式开始,炎热还远不止一点点,原来的热,只是开胃菜,现在的热,才是压轴菜,古人把暑比喻为热,小暑为小热,大暑为大热,各地平均气温升高,随之而来的便是雨季,回想我们小时候,雨后更高兴的事情,就是抓金蝉,雨后的金蝉,数量特别多,树下树上,都不能错过,小伙伴们成群结队,有的连晚饭都不吃,用盐水浸泡一晚,再炸着吃,撒点孜然粉、辣椒面,肉质鲜嫩,营养美味,是一道难得的下酒菜。
抓金蝉的标配,一根长竹竿、一个手电筒、一个玻璃瓶,瓶子里装点盐水,如果抓到蜕壳的金蝉,把它泡在盐水中,蜕壳就停止了,而且盐水还能延长保质期,天气热不会臭掉,蜕壳后的金蝉,感觉味道一般,没有带壳的好吃。
金蝉的叫法有很多,例如知了猴、爬叉、肉蛋、节流龟等,小时候的快乐,长大了依然如此,昨天晚上,带着孩子又体验了一把,带着手电筒,就在树底下找,仔细看就能发现,金蝉在爬行找树呢,现在只为好玩,记得小时候,还经常拿着去换雪糕,1毛钱一个,现金交易,最晚的时候,抓到十二点,弄了一百多个,换了十块钱,这件事记忆犹新。
我们村有一个“金蝉大王”,为什么这样说呢?他这几年靠着金蝉发了大财,每年都带着现金,去山西收购金蝉,3-5毛钱收购,拉回来再冷冻,等过一段时间,批发给饭店、夜市、烧烤摊,一个就赚好几毛,供不应求。
金蝉被定义为害虫,但是它也有好的一面,那就是营养物质,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微量元素,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在药用方面,也得到了大范围应用,尤其是金蝉蜕壳的硬皮,常被药厂收购,用来 *** 中药,前几年还有人收购呢,有良好的药食保健作用。
一盘炸金蝉的价格,小饭店四五十元,星级饭店百十元,一盘只有三十个左右,金蝉和蚕蛹一样,喜欢的人对它爱不释手,讨厌的人对它避之不及,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对食用金蝉,谣言四起,有人说金蝉含有重金属,有人说金蝉含有细菌,有人说吃金蝉会中毒,更夸张的说法,还有吃金蝉等于吃砒霜,我感觉有点太扯了。
吃金蝉皮肤痒过敏,这一点毋庸置疑,少部分都这样,这是由于肉中的蛋白质,不被身体吸收导致的,但大部分人都没事,金蝉和蚕蛹差不多,如果你从来没吃过,可以先试吃一下,确保安全以后,再接着食用。
金蝉到底能不能吃,一百个人有一百个答案,我感觉坚持自己就好,对于重金属超标、砒霜、细菌的说法,我感觉不可信,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市场上的金蝉供不应求,甚至还有金蝉养殖户,已经形成了专业的产业链,如果金蝉对身体有害,有关部分也不会允许养殖,毕竟捉金蝉、收购金蝉、吃金蝉的人,还是在多数的,现在一只能卖一块钱。
又是一年抓金蝉的季节,有人不敢吃,有人怕中毒,都给我送过来吧,这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也验证了一个道理,坚持自己就好,不要以讹传讹。
“地下蛰伏几千天,只为高处几日喧,暮夜破土才见月,却进油锅做人餐”
禁止抄袭,我是食味菜谱,热爱美食,每日更新家常菜和面食的做法,关注我每天学习做菜,总会给你惊喜。